小學漢語拼音學習技巧
漢語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需要它,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起學好它。很多孩子因為漢語拼音沒有學好,造成入學困難,在學前班時我們務必要打牢孩子的漢語拼音基礎。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藉助情境,簡簡單單學發音。
“語音為口耳之學”。學會漢語拼音首先要學會正確的認讀聲母和韻母。這47個拼音字母,音和形都各不相同,如果每個字母都去跟學生詳細地介紹發音器官、發音部位、發音方法想必學生不愛聽也聽不懂。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我們可以藉助教材,創設情境,示範講解,在“聽”“讀”之中,引導孩子學習字母發音。
1.在語境中學會字母發音。
“兩境”是指我們所用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情境圖”和“語境歌”①。我們可以藉助這“兩境”,幫助孩子架起生活口語和拼音學習之間的橋樑,讓孩子憑藉口語經驗,建立起字母符號與具體語音的聯絡,由自發的自然口語發音向自覺的、可分辨的標準字母發音轉變。如:教學聲母“b p m f”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情境圖,說說圖上的畫了誰,正在幹什麼?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尋找和字母發音相似的已有口語經驗。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孩子看圖誦讀語境歌:“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同時引出聲母“b p m f”,在情境圖中相關的事物旁邊出示。告訴學生把廣播的“播”讀得輕短一些就是聲母“b”的音,把爬山坡的“坡”讀得輕短一些就是聲母“p”的音……藉助“兩境”,輕鬆引出字母發音,讓學生覺得字母親切、熟悉、易學,同時優美的情境圖和語境歌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美的薰陶。
2.在模仿中領悟發音要領。
情境圖和語境歌引出了字母的發音,真正要將字母的音讀準確讀到位,還需要教師正確的示範和引導。
“說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師要重視示範發音,引導孩子認真地“看”──觀察教師發音時的口形;仔細地“聽”──聽清字母的準確發音;大聲地“讀”──模仿教師,自己練讀;積極地“說”──將發音要領簡化、趣化為一句順口溜或小兒歌,邊說邊記。如:教學單韻母a的發音,教師可以先誇張地張大嘴巴,引導學生看口形聽老師發“a”的音。接著講解“a”的發音方法,嘴巴張得大大的,發音長又響,在發音的過程中口形不變。最後讓孩子模仿練習自己發a的音,並帶領孩子將發音要領編成順口溜“張大嘴巴a a a”,一起拍手說一說、記一記。
教師在做好發音示範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髮現韻母、聲母的發音規律,學會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漢語拼音字母可分為四組:單韻母、聲母、複韻母***包括一個特殊韻母r***、鼻韻母,這一組一組的拼音字母,在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上都有它們各自的規律可循。如:單韻母a o e i u ü的發音口形的大小和它們的排列順序有一定的聯絡;聲母大多要衝破阻礙來發音;複韻母大多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發音時由前一個字母的音快速向後一個字母的音滑動;鼻韻母就是在單韻母后面加上了一個鼻音做尾巴。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觀察、比較讓孩子發現規律,如:雙脣用力b p m,脣齒用力f f f;舌尖用力d和t……通過引導學生髮現韻母、聲母的發音規律,瞭解一組字母之間的內在聯絡,可以讓學生看到字母的形就知道怎樣發音,不用死記硬背,讓“教”和“學”都變得輕鬆簡單。
3.在體驗中掌握髮音方法。
在拼音教學中要重視聽、讀訓練,但是如果總是反覆地教師讀、學生聽,很容易引起大腦的疲勞,讓孩子厭倦。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齡初期的孩子視覺感受性增長的速度較快,當刺激物同時作用於各個不同的分析器,在大腦皮層感知的事物的個別屬性越豐富,對事物知覺就越完整,越準確。因此要想讓孩子學的紮實、愉快,教師在教學字母發音時就必須為聲音找到形象的依託,讓抽象的發音方法變得可見可感。如:在教學聲母b p的發音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對著小鏡子看口型發音,瞭解聲母b p發音時口型相同的特點,再讓學生對著小紙條發b p,通過觀察紙條顫動地強弱,感受、體驗聲母b p發音時氣流的強弱,分辨b p發音的不同,正確發音。
二、說唱畫玩,快快樂樂學字母。
要讓孩子上好拼音課,學好拼音,就要千方百計點燃並留住學生心中對拼音的興趣之火,讓學拼音成為孩子心醉神迷的樂事。低年級的孩子好動坐不住,注意力易分散,只有那些生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東西,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不需要作太多努力,就能在腦海中記憶深刻。針對低年級孩子這種“無意識記”的記憶特點,在引導學生學習字母時,教師可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用說、唱、畫、玩等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字母教學有情有趣,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1.溜著兒歌記字形。
短小簡練、琅琅上口的兒歌是低年級孩子樂於誦讀,便於記憶的,我們可以根據拼音字母的形體特徵,自編兒歌,讓學生在誦讀中在歌唱中輕鬆記住字形。語文教材中的表音表形圖②,是我們創編這樣字形兒歌的主要依據。如:根據教材中聲母b的表音表形圖──運動員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衝浪的圖畫,以及聲母p的表音表形圖──小猴在推板車爬山坡的圖畫,我們引導學生編說兒歌:“帆板衝浪b b b,小猴推車p p p”。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資源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自編兒歌。有的學生說:“b像我們聽的廣播的樣子,聽廣播b b b。”,有的學生說:“b像有天線的波導手機,波導手機b b b”。還有“像個6字b b b、牙刷茶杯b b b”等等。這樣的字形兒歌不僅可以讀,還可以自己譜曲唱出來,或者利用學生們熟悉的兒童歌曲的旋律,加上自編的字形兒歌來改詞唱歌。如:我們利用兒童歌曲《兩隻老虎》的旋律,改詞變成了歌曲《分清聲母b和p》。
2.手舞足蹈闖難關。
在47個聲、韻母中,有些字母字形相近,有的字母發音相似,孩子不易分辨,容易混淆,成為學生學習字母中的難關。對此,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遊戲活動,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解放孩子手腳和大腦,讓孩子全身心地參與之中,多方面地感受字母,在遊戲中突破難點。如:引導孩子區分聲母n和l,可以設計一個捏鼻子猜發音的遊戲,讓一個孩子捏住另一個孩子的鼻子,感受他發鼻音n和邊音l時,鼻子部位氣流的強弱不同,猜出要發的是什麼,通過孩子手和鼻的參與分清n和l。
又如:b p d q這四個字母字形相近,學生較難準確分辨,在教學中我讓孩子模仿娛樂節目《超級變變變》,由幾個同學合作用肢體擺字母造型的,一個孩子站立,另一個孩子蹲下,用腳抵住他的腳,雙手抱住站立孩子的膝蓋,身體向左拉伸就成了d,向右拉伸就成了b。一個孩子站立右手搭頭上變成p,左手搭頭上變成q。還可以製作簡單教具,帶領學生玩拼圖遊戲,讓孩子聽老師的發音,迅速拼出有關的字母,如用“一豎”和“半圓”,拼出有關的字母b p d q,用兩個“豎”,分別拼出x和y等等。此外還有繞繩子變字母,字母手形操等等,讓孩子在豐富多彩地遊戲活動中,“手舞足蹈”地闖過字母學習的道道難關。
3.讓學生喜歡書寫。
書寫字母是孩子學習用筆寫字的開始,也是鞏固字母、記憶字形的有效方法。為了讓孩子學會“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③,我們在教學中實行“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引導孩子自己學會看教材中的筆順表,知道字母是怎樣一筆一畫寫出來的,住在拼音四線格里的哪一格。第二步,教師示範書寫,指導學生了解書寫要領。第三步,學生自己描紅、仿寫,在書寫實踐中,學會寫字母。
初學寫字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是很枯燥乏味,也是很有難度的事情,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耐心指導,多鼓勵表揚,手把手地扶孩子上路之外,還要精心設計書寫練習,努力讓書寫字母成為孩子的喜歡的事情。其實,只要安排得當、要求適度,書寫練習也可以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調節,讀讀、唱唱、寫寫、畫畫──不斷變換兒童學習的姿態,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兒童學習。例如:我們經常採用給“字母寶寶”找家的方法,讓學生弄清字母在四線格中的位置;用“按箭頭走迷宮”的方法引導學生看筆順表描紅,書寫字母;用形象直觀的活動教具展示字母筆畫和諧地組合搭配,學會將字母寫美觀。還根據低年級孩子喜歡塗塗畫畫的特點,設計一些充滿童趣和智慧的作業。如:讓孩子根據聲母的排列連線成畫、給字母塗色,創作字母畫,給自己的姓名設計拼音字母圖示等,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在寫寫畫畫中鞏固知識,啟迪智慧,培養創新能力。
三、因勢利導,輕輕鬆鬆學拼讀。
音節教學是漢語拼音教學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如何進行有效地訓練,讓孩子準確地拼讀音節呢?
1.拼讀的方法不止一種。初入學的小學生,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學會拼音,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拼讀方法的指導,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拼讀音節的方法不止一種,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如:我在教學“聲母b p m f”和韻母相拼時,因為是學習拼讀的第一課,所以我選用的是學生相對容易掌握的兩拼法。首先我用小猴子下山跑撞在一起的小故事,將音節拼讀的過程以故事和活動教具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死”的音節動起來。然後介紹了兩拼法的要領:“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引導學生學習拼讀。但是有的孩子用這樣的方法不會拼,不知道兩音相連怎樣才能猛一碰,b、a相拼,一不小心就拼成了pa的音,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就讓他先把聲母韻母連著讀,然後越讀越快來幫助碰撞拼音。如:在教學生拼讀音節“ba”的時候,可先讓學生將聲母、韻母連著讀“b—a,b—a,b—a,”並逐漸加快速度,連讀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後兩音相撞,合二為一,一口撥出“b a”“b a”“b a”。用這種“聲韻急讀合一法”④,作為兩拼法“兩音相連猛一碰”的具體詮釋和補充,將兩種方法有效整合,幫助拼讀有困難孩子掌握拼讀技巧。對於基礎好的孩子也鼓勵他們直呼,靈活教學拼讀,殊途同歸。
2.直觀教具先行。要讓學生真正地形成拼讀能力,不能僅僅是口耳相傳式的機械模仿,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親自實踐。在教給學生拼讀方法之後,教師要帶著學生一起拼、一起練、也一起玩,在練習中領悟和掌握拼讀技巧,在遊戲中激發拼音興趣。我在教學中使用過很多法子,比如:師生共打拼音撲克、聽音猜音節、聽音拼音節、用大轉盤練習拼讀、搭拼音積木等等,都是些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法,在和老師一起練習玩樂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果子”,這對形成學生的拼讀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拼音的信心大有助益。使用這些方法和手段,老師需要在教具製作上花些精力、下些功夫,但我覺得這方面的投入是值得的。其實做教具不一定追求奢華,一定要把教具做的很漂亮、很高檔,因陋就簡、因地制宜,一根線頭,一張硬紙片,一個包裝盒,剪剪貼貼也能做成很實用很有效的拼音教具。
四、雙線並進,水到渠成學語文。
剛入學的孩子往往對識字、閱讀充滿期待,一上學就把大塊的時間花在頗有難度的拼音學習上,弄不好會敗壞學生學習語文的興味。這是需要引起老師們關注的問題。好在現行的教科書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比如,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把拼音教學安排在幾個識字單元之後,我以為有一定道理;蘇教版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也採用了“雙線並進”的編寫策略。所謂“雙線並進”就是在編寫拼音單元學習的同時,穿插安排了“認一認”,教孩子看圖拼音識字,使學拼音和學認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根據教材的編寫思想和兒童的學習心理,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將學習拼音和識字相結合,學習拼音與學習語言相結合,學習拼音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努力使漢語拼音真正成為孩子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成為孩子學習語文,步入文化殿堂的階梯和橋樑。
1.學習拼音與識字相結合。在學習拼讀音節的過程中,相機滲透識字,既滿足了孩子希望識字的需求,也可以在識字中有效地鞏固拼音,還能幫助學生儲備知識。如:在教學音節mǐ時,我讓學生看看圖上的大米和“米”字,告訴學生用音節mǐ可以給漢字“米”注音,在拼讀音節時識字。還相機拓展了“稻子、稻粒、大米、米飯”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米飯的由來,感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
2.學習拼音與發展語言相結合。在學會拼讀某個音節之後,可以讓學生用帶調的音節組詞說話,賦予音節以意義。這樣既強化了音節教學,又促進了學生的語言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帶調音節ba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拼讀,想想在哪裡聽過這些音。說到音節bǎ時,我出示著名射擊運動員許海峰打靶的圖片,讓學生看圖用音節bǎ組詞或說話,由於所觸及的內容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大家爭相表達,達到了很好的語言訓練效果。3.學習拼音與嘗試閱讀相結合。在學生拼讀技能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兒歌、童謠、小故事等注音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嘗試閱讀。孩子天生都是對閱讀感興趣的,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藉助拼音和圖畫,結結巴巴、旁若無人地大聲朗讀故事和兒歌,那樣的情境是很誘人的,那才是兒童最好的語文學習。當孩子在這樣的拼讀情境中讀通了、讀懂了、收穫了、沉醉了,真正地語文教育就在水到渠成之間實現了。我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