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是什麼

  你聽說過不作為嗎?不作為是相對於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並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那麼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不作為的相關法律知識。

  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

  不作為犯罪相對與作為犯罪而言,往往表現為身體的靜止狀態,不像作為一樣存在身體的外部動作,因此,對於不作位犯的構成往往難以把握。

  目前,我國法學理論界對不作為的理解較為統一,即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因此,對於如何確定不作為犯,首先應該從作為義務著手。

  這是對作為義務的性質如何確定的問題。義務表示人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所處的地位及其應負的責任。從性質上說,義務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觀念。既包括道德義務又包括法律義務。那麼,作為義務屬於什麼性質的義務呢?

  目前我國刑法學界普遍認為屬於法律義務,但也有學者認為應當包含部分道德義務。筆者認為,對於不作為的義務為只能理解為法律義務。

  首先,將作為義務擴大為道德義務違背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是我國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如果把作為義務擴大為道德義務的話,不免有違背罪刑法之嫌。作為義務只能理解為法律義務。

  因為,典型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作為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是以引起一定的刑事法律後果為特徵的,故作為義務也必須以其在一定的法律關係中承擔某種義務為必要,只有在法律關係中的權利義務才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護和約束,否則,就不具有國家強制性而只能受到道德、倫理譴責和紀律制裁。

  依照習慣、條理、以及公正良俗的觀念,或依照觀念上的誠實信用原則認為應當發生一定的作為的義務不能屬於在法律關係中形成的義務,只是一種道義上的義務,這種義務在未受到法律認可前不屬於不作為犯中的作為義務,不應該受到國家強制力的約束。

  例如見死不救,這種救援義務在我國刑法中未作規定,就不能定為犯罪。因而不能對這種人進行法律上的制裁,只能在道義上加以譴責。

  目前,許多國家的法律義務有部分是由道德義務法定化而形成的,它本身就包含了道德義務,或者說有道德義務的含義,這並不矛盾,也沒有違反罪刑法定原則,恰恰是罪刑法定原則的體現。

  其次,作為義務是一種有條件的特定的法律義務。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不但是一種法律義務,而且是一種特定的法律義務。作為義務的這種特定性,表現在它是基於特定的條件產生的,並隨著這種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在這個意義上,不作為的作為義務是一種特殊義務,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應該履行的義務。目前,在我國刑事法律理論中將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分為以下四種表現形式:

  ***一***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

  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是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罪刑法定的必然要求。在典型的不作為犯罪中,其作為義務都是由法律明文規定的。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法律是指要經過刑法認可的,沒經過刑法認可的其他法律規定,不能作為作為義務的來源。

  ***二***職務或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

  它是指一定的主體由於擔任某項或從事某項業務而依法被要求履行的作為義務。這些要求一般規定在有關的規章制度中,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這些規章制度的存在,就是作為義務存在的特殊條件。例如,一個值班扳道工和一個退休扳道工對火車來時需扳道而沒有扳道所負的責任就不一樣。前者由於有職務上的要求,因而不作為就構成犯罪;而後者由於沒有特定的義務要求,只能在道德上加以譴責。

  ***三***法律行為產生的義務

  法律行為是指在法律上能夠設立一定權利和義務的行為。從廣義上講,不僅包括行為人按照法律有關規定實施的行為,還包括自願承擔了實施一定行為或者防止損害結果發生的義務的行為,行為人由此產生一定的法律義務,都屬於法律行為。

  ***四***先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

  關於這一類來源,一直是刑法理論界爭論的焦點。尤其對先行行為的性質,更是爭論不休,有的認為非法行為不能引起作為義務,有的認為可以。本人認為,在不作為義務中,對於先行行為的性質可以不加考慮:

  首先,從先行行為的性質看,先行行為也是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是指能夠引起一定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或消滅的行為,實施了一定的法律行為就必然產生一定的義務,因此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相關閱讀:

  不作為的履行

  沒有履行是不作為成立的事實前提,已經履行作為義務就不發生不作為的問題。而沒有履行又是以能夠履行為前提的。能夠履行是一個履行能力問題。如果行為人雖然沒有履行作義務,但根據實際情況,根本不可能履行,仍然不發生不作為的問題。

  ***1***沒有履行

  沒有履行是指沒有履行法律或者職責所要求履行的作為義務。因此,在認定有沒有履行的時候,不能簡單地以行為人的身體動靜為標標準,而是應該以法律或者職責所要求的作為是否得以實施的標準。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人雖然具有一定的身體活動,但這一身體活動並非法律或者職責所要求的作為,因而仍應視為不作為。

  ***2***能夠履行

  能夠履行是指具有履行作為義務的可能性。是否具有履行作為義務的可能性。是否具有履行作為義務的可能性,應當根據事實加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