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夥伴的作用

  遇到合適的合夥人很像遇到真愛,你們可能是在人群中突然四目相交迸出火花,可能是通過朋友介紹走到一起,也可能是通過某個中介服務的介紹才走到一起。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全球化與網際網路時代的特點就是:即便你已經專注於某個很有意思的領域,而且創意不斷,還是會有非常多的競爭對手同時參與進來。不管你正在從事哪一領域,創新的半衰期都是如此之短,如果你能開發出特別吸引使用者的功能,產品就可以一夜成名,同樣很快就會過時。如果缺少快速反應的創新,你很容易就會出局。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答案是依靠一個能力互補的強大團隊。憑藉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建立偉大公司的,“選擇了正確的團隊,就是完成了80%的工作。”這是很多風險投家投資企業時的經驗之談。

  開店:如何選對地點

  年輕人創業做自己的老闆近一兩年已成為一股熱潮,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投資開店當小老闆。但是開店並非簡單的加減乘除,它要牽涉到選址、融資、進貨、銷售等諸多環節。而對以零售為主的小店創業者來說,選址更是關鍵的第一步。那麼如何選對地點淘到真金呢?

  通常情況下,繁華商業區商圈範圍較廣,人流量大,營業額必然較高;人口密度高的大中型居住小區,需求旺盛,而且客源穩固,可保證店鋪的穩定性;沿街店鋪具有交通要道的地理優勢,客流量最多,商鋪經營面較廣;郊區住宅社群配套商鋪則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和發展潛力。

  客流影響“含金量”

  商鋪選址一定要注意周圍的人流量、交通狀況以及周圍居民和單位的情況。對經營小型商鋪的創業者來說,客流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收入的多少。因此,選擇地理位置優越的商家投資收益較高,但好地段也意味著價格較高,競爭激烈。相對而言,社群商鋪與沿街店鋪的客流量穩定,投資回報平穩。至於郊區住宅的配套商鋪客源已經固定,就必須從經營上多下工夫了。

  選址要有前瞻性

  並不是所有的好地點都一定好賺錢,有時遇到市政規劃變動,熱鬧的地段也有可能變成冷僻之地,而許多正在開發中的地段卻有著極大的投資空間。因此,創業者在選址時要眼光放遠些,多瞭解該地區將來的發展情況。當然,除了關注市政規劃外,還要注意該地區未來同業競爭的情況。

  注意鋪位的價效比

  不同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交通條件、建築結構的店面,鋪位的價格會有很大出入,有時甚至相差十幾倍。對創業者來說,應考慮整個店鋪的價效比問題。對進駐商業廣場的創業者來說,鋪位的租金價格很重要,但整個商場的管理經營更為重要,好的商家並非將鋪位成功賣出或租出後就大功告成,後期的經營管理、保證投資者有得賺是一個長期的運營過程,因此創業者必須把商家的後期運營操控重視起來。

  聯盟創業“化整為零”

  目前許多新建社群在開發時預留出的底層商鋪部分或沿街而建的大型商鋪常常因為平數過大而很難出租,價格上會有一定的下福在這種情況下,幾個創業者以團體租賃的方式買下一二百平方米的大商鋪然後再進行分割,細算下來可以節省不少費用。

  必須提醒廣大創業者的是,小型商鋪的競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激烈,而競爭的領域也從沒有像今天這麼廣泛。據專家介紹,商鋪投資應放眼於區域經濟、收入水平、居住區規劃、匯入人口質量等發展趨勢,著眼於商鋪擁有的商圈、購買力的質量和數量以及商鋪本身的品質,從中選出時間成本不高、增值潛力較大的商鋪。因為在選好地點的同時做好經營才是重點。

  如何創辦初創企業?技術精英贈11金句

  斯坦福大學是矽谷的心臟和創新之魂,這裡培養並孕育了諸多偉大的技術公司,而那些成名後的矽谷精

  英也經常回來傳道解惑。斯坦福大學開設的有關初創企業的課程就是由矽谷其中一些最為成功的創始人

  親自上課的。上課的第一天就人滿為患,在第一課《如何創辦初創企業》中,著名的投資人Sam Altman

  向學生們透露了他在Y Combinator孵化器向初創企業傳授的如何打造10億美元級獨角獸公司的祕訣,跟

  他一起探討的,還有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以及協作工具Asana的創始人Dustin Moskovitz。

  以下就是經過濃縮之後他們給出的有關創業的11點最佳建議:

  1、永遠不要為了開公司而開公司。致富有容易得多的辦法……第一要有明確的愛好***激情***,其次才是開公司

  兩人都舉例說明了開初創企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賺錢策略。一位聰明人在一家10億美元級公司當100號員工賺得的錢很有可能跟自己開公司掙到的錢一樣多***甚至更多***。

  鑑於初創企業的失敗率那麼高,成功退出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多,因此,對於聰明人來說,要想成為百萬富翁可以有其他迅速得多的捷徑可走。比方說,如果你在Dropbox這樣估值100億美元的公司工作,身為100號員工頂薪有可能拿到100萬美元。

  相比之下,作為創始人要想拿到此等年薪,初創企業估值得有1億美元。

  2、這個世界需要你去做這件事。如果這不是它需要的,那就去做這個世界需要你做的事。

  Moskovitz再次強調了創始人對自己想法的激情的重要性。除非你的感受強烈到如果不開發出這樣的產品自己就沒法活了,否則是無法熬過公司的困難時光的,而且也絕對找不到願意追隨你的員工。

  3、大多數偉大公司是從有了偉大的想法開始的,不是通過pivot……如果你看看那些pivot者的記錄,他們並沒有成為偉大的公司。

  Altman不認為只有普通想法的創始人創辦的初創企業最後能成為獲勝者。他說重大的pivot轉型幾乎總是失敗的。pivot往往只有在方向與創始人當初想要解決的問題更接近時才有可能成功。

  4、先要有想法,其次才是開公司……如果你有若干好想法,那就選一個你平時想得最多的去做。

  沒錯,總是有很多你希望解決的問題。但是專注是最重要的,而你無法停止思考的那個問題就是你應該專注的物件。

  5、你需要一個能在10年內變大的市場……這是投資者犯下的最大的系統性錯誤之一,他們考慮的是初創企業本身的成長性,卻沒有考慮到市場的增長。

  Peter Thiel建議企業形成壟斷。佔有整個市場。要想形成壟斷,唯一的辦法是佔據某個會在5到10年內變大的市場的最大部分份額。

  6、通常而言,開發的東西最好也是你自己需要的……因為這樣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問題,而不是要去找客戶談。

  不言而喻。矽谷有很多的初創企業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創始人自己的問題。Altman認為這幾乎是一家好的初創企業起步的唯一方式。

  7、如果你做的事情一句話解釋不了,那幾乎就可以斷定你做的事情太複雜了Keep it simple, stupid。

  8、對於任何初創企業來說,比成功更重要的是認識眾多潛在的聯合創始人

  要成為交際花。沒有創業朋友是很難開公司的。Facebook、Paypal還有Google都有關係非常好的聯合創始人,而且其中許多都是通過社交場合相遇的。

  9、真正成功的初創企業創始人在講述早年經歷時,他們的故事幾乎都是一樣的:坐在電腦前敲程式碼,坐在客戶旁談產品,無他。

  Altman的建議是創始人早期的時候不要去招媒體團隊或銷售人員。好的創始人什麼都做,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產品和客戶需求。你可以看看許多成功的連續創業家,儘管所需的一切支援他們都負擔得起,但是仍親力親為去傾聽客戶抱怨。

  10、能開發少部分人熱愛大部分人喜歡的東西更好

  要想通過口碑壯大公司,需要客戶熱愛你的產品,喜歡還不夠。

  11、最好的想法一開始看起來往往都是令人恐懼的……真正好的想法給人的感覺是不值得偷的

  YC創始人、矽谷的創業教父Paul Graham曾說過,最偉大的創意都是令人恐懼的。那些明顯的吸引人的想法大都已經被大公司實現了。所以留給初創企業的只能是那些表面上看似瘋狂但實際卻無比出色的想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