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崗位工資怎麼算

  教師一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漲工資套改,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代替原來的職務工資、津貼工資,其他原享受的各種津貼如物福補貼、生活補貼、適當補貼等不變動。

  1、崗位工資的套改:中學高階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套七級崗位,即930元,中學一級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套十級崗位,即680元,中學二級教師***或其他同級職稱***套十二級崗位,即590元。不分獲得職稱先後。

  2、薪級工資的套改:根據“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套改表》,得到薪級工資級別,再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基本工資標準表》,得到薪級工資。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併計算的年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見習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工改前職務工資+津貼***-工改前職務工資*10%=本次工改增加額。

  博士見習 845 0 845 博士見習崗位工資

  碩士見習 770 0 770 碩士位研究生崗位工資

  雙學見習 710 0 710 雙學位、非碩士研究生班崗位工資

  本科見習 685 0 685 大學本科見習崗位工資

  大專見習 655 0 655 大學專科見習崗位工資

  中專見習 590 0 590 中專畢業見習崗位工資

  高中見習 590 0 590 高中畢業見習崗位工資

  初中見習 570 0 570 初中畢業見習崗位工資

  專業技術類人員

  JSG01 2800 280 3080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一級

  JSG02 1900 190 2090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二級

  JSG03 1630 163 1793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三級

  JSG04 1420 142 1562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四級

  JSG05 1180 118 1298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五級

  JSG06 1040 104 1144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六級

  JSG07 930 93 1023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七級 副高階起點

  JSG08 780 78 858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八級

  JSG09 730 73 803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九級

  JSG10 680 68 748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十級 中學一級起點 JSG11 620 62 682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11級

  JSG12 590 59 649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12級 中學二級起點 JSG13 550 55 605 專業技術崗位工資13級

  管理人員

  GLG01 2750 0 275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一級

  GLG02 2130 0 213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二級

  GLG03 1640 0 164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三級

  GLG04 1305 0 1305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四級

  GLG05 1045 0 1045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五級

  GLG06 850 0 85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六級

  GLG07 720 0 72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七級

  GLG08 640 0 64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八級

  GLG09 590 0 59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九級

  GLG10 550 0 550 管理人員崗位工資十級

  以李**為例:

  1996年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2001年獲得中學一級教師職稱。期間工作時間沒有間斷,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為15年,任職年限5年。按一級教師職稱套改十級崗位***680元***,按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級薪級工資***341元***。因為是中小學教師,按規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職務工資為535元,津貼為229.3元,本次淨增額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元。

  三、管理人員、工人及其他人員的崗位工資

  正處級幹部根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按五級即1045元標準,主任科員按《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正科級幹部標準,即七級720元,副主任科員按八級640元;高階工按《事業單位工人基本工資標準表》定技術三級即615元。 中小學教師以外的事業單位人員不享受提高10%待遇。

  四、本次工改退休、退職界限

  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職的人員。

  五、正常調整工資

  從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加1級薪級工資,在下一年一月兌現。以後,將廢除提前晉升工資,取消第13月工資年終獎勵。

  六、原單位發放的津貼、補貼保留,但要保證資金來源合法,用途正當。

  1、崗位工資的套改:中學高階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套七級崗位,即930元,中學一級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套十級崗位,即680元,中學二級教師***或其他同級職稱***套十二級崗位,即590元。不分獲得職稱先後。

  2、薪級工資的套改:根據“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套改表》,得到薪級工資級別,再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基本工資標準表》,得到薪級工資。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併計算的年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見習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工改前職務工資+津貼***-工改前職務工資*10%=本次工改增加額。

  以李**為例:

  1996年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2001年獲得中學一級教師職稱。期間工作時間沒有間斷,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為15年,任職年限5年。按一級教師職稱套改十級崗位***680元***,按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級薪級工資***341元***。因為是中小學教師,按規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職務工資為535元,津貼為229.3元,本次淨增額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元。

  三、管理人員、工人及其他人員的崗位工資

  正處級幹部根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按五級即1045元標準,主任科員按《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正科級幹部標準,即七級720元,副主任科員按八級640元;高階工按《事業單位工人基本工資標準表》定技術三級即615元。 中小學教師以外的事業單位人員不享受提高10%待遇。

  四、本次工改退休、退職界限

  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職的人員。

  五、正常調整工資

  從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加1級薪級工資,在下一年一月兌現。以後,將廢除提前晉升工資,取消第13月工資年終獎勵。

  六、原單位發放的津貼、補貼保留,但要保證資金來源合法,用途正當。

  教師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會,部落的氏族首領和具有經驗的長者、能人,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有步驟地把生產知識技能、生活經驗、風俗習慣和行為準則等傳授給年輕的一代,於是人類社會最初的、與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的教育便出現了,而那些承擔教育之責的部落首領、長者和能人自然成為最初的“教師”。如古代傳說中所說的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伏羲氏教民以獵,包犧氏教民以漁,神農氏教民稼穡,倉頡氏造字等。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奴隸社會初期形成了自己相對獨立的形態——學校教育,在學校中專門負有教授之責的人員——教師,便也隨之出現。教師就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

  到了封建社會出現了私塾先生及“書院”講學的學者。在歐洲的封建社會,由於學校主要為教會所控制,教師便由僧職人員兼任。在古代社會,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且從事教師職業的人數也十分有限。

  進入現代社會,機械化的大工業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作坊生產,生產力從此得到快速發展。便產生了專門培養教師的教育形式——教師教育。隨著各級各類學校的大規模發展,教師職業的勞動力投入也呈大幅度增加的趨勢。在教師人數增長的同時,隨著各國學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師資的培養標準也相應得到提高。

  教師的職業特點

  教師的職業特點,既帶有歷史遺傳的色彩,又反映時代變遷的影響。綜合二者,當代中國教師的職業特教師點主要有:

  其一,職業形象的準公共性。教師雖然不像政治家、演藝人員那樣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當多的時候暴露於學生、家長、社群的注視之下,因此必須善於塑造並維護自己的積極形象。

  其二,職業環境的相對封閉性。

  其三,工作績效的模糊性。

  其四,職業待遇的福利性。教師的勞動成果不能以經濟指標衡量,教師的勞動待遇也帶有相當的福利性,所謂福利性。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不高,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穩定。

  其五,師生關係的隱蔽不平等性。雖然從法律角度來講,師生是平等的權利義務主體;從教育的理想追求來看,師生也應該成為平等的對話者。然而在實際中,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教師在體力、智力、學識、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優勢,師生關係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可能是許多人所不敢承認、不願承認的,但它又是極其隱蔽而頑固地存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