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家庭投資理財的原因是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理財和個人理財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應該遵循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合理、有效地處理和運用錢財,讓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發揮最大的效用,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然而,家庭理財和個人理財雖然區別不大,但在具體的實施細則上還有著些微差別的,這就導致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很多人單身時很會理財,把自己的財富生活安排得十分妥當。然而一旦步入婚姻殿堂後,卻無論如何都做不好家庭理財規劃,不是與另一方因小分歧而產生矛盾,就是考慮得不周全,以致提起家庭理財就有點“找不著北”。

  其實細究下來,這些人之所以處理不好家庭理財的關係,一方面在於欠缺理財理念,另一方面則是未對理財目標加以定位,顯得甚為盲目。其實,家庭理財並沒有那麼難,每個家庭只要明確理財目標,想好了再行動,就有希望將之實現。家庭理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裡面也是存在重重困難。

  第一,難以持之以恆。

  家庭理財,貴在持之以恆,循序漸進。面對財富,我們不能只停留於想象,更重要的是要運用一些合理的可操作手段來處理它,堅持做下去,使之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

  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人。家庭理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情,成功的家庭理財就是在於堅持。這是一個並不神祕的祕訣,但是做到卻是真的不容易。

  真正阻礙我們持之以恆的往往是惰性。它是以不易改變的落後習性和不想改變老做法、老方式的傾向為指導,表現為做事拖拖拉拉,愛找藉口,虛度時光而碌碌無為。在財富的規劃上也是一樣。很多人不是沒有對財富目標的暢想和追求,只是想法和目標往往在拖拉與藉口中變成了泡影。財富就像草原上瘋跑的羊群,我們只有早一天拿起鞭子把它們圈進自己的羊圈,才有可能早一天收穫財富。如果當第一隻羊從你面前跑過去的時候,你因為正在睡覺而沒能及時把它圈住;當第二、第三隻羊從你面前跑過時,你又因為正在吃飯沒能圈住它,一而再再而三,最後只好望“羊”興嘆了。

  規避理財惰性的最好辦法就是給自己上一個“鬧鐘”,時刻提醒著,讓我們避免各種藉口下出現的疏漏。基金定投就好比一隻家庭理財的“鬧鐘”,通過定期定投的強制性來克服人們與生俱來的惰性,從而聚沙成塔,獲取長期投資收益。同時,基金定投還具有攤薄成本、分散風險以及複利增值的優點,比較適合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於未來某一時點有特殊資金需求者以及不喜歡承擔過大風險的投資者。

  第二,難以下定決心。

  做出家庭理財這個決定是邁出理財的第一步。有人說,我家的總收入就沒多少,不需要理財,這是絕對錯誤的,這正是一些人終身貧窮的根本原因。因為理財不僅是使家庭有形資產增值,而且會使家庭內部的無形資產增值。也有許多人認為,理財等於節約,進而聯想到理財會降低花錢的樂趣與原有的生活品質,與美食、漂亮的名牌服飾都告別了,甚至還會被大家看做吝嗇的守財奴。這樣的生活恐怕是大多數崇尚時尚與品位的年輕人無法承受的。享受生活對於熱愛消費的年輕人來說,是樂趣也是花錢的動力源泉。難免會不屑於理財,或覺得理財離他們太遙遠。

  其實,理財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且成功的理財還能為你的家庭創造更多的財富,困難的是自己無法下定決心理財。如果你永遠不學習理財,終將面臨坐吃山空的窘境。許多功成名就的社會精英,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正確的理財觀。而越成功的人就越重視理財,因為他們早已體會到了理財的樂趣和好處。

  希財專家表示萬事開頭難,在理財中最難的莫過於下定理財決心。如果你做出了決定,其餘的事情相對來說都是小事情了。實際上,無論什麼任何事情,做決定都是最困難的。這個世界上,誰最關注你的財富?誰最關注你的家庭?是你自己!實際上任何理財活動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決策的。就算是你找到了一個真正的理財專家幫你,他也只會做出建議,最終的決策還得靠自己。所以要想達到理財目標,必須自己參與理財活動,提升你的理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