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豬蹄創業故事

  創業就是折騰,人要有夢想,需要敢闖敢幹。這是很多年輕創業者的內心寫照。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賣豬蹄創業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女大學生創業賣烤豬蹄 生意爆棚給我們啟示

  “剛開始創業很辛苦,面對的是一大堆難題,但選擇了就要學會去克服。”在自己的烤豬蹄店裡,李婉邊指揮著員工賣烤豬蹄邊說。記者看到,這家店門口已排起長長的隊伍。

  去年安徽大學畢業後,李婉曾在一傢俬人公司上班,但不滿足於“清閒”工作的她,毅然辭職,走上創業路。創業之初,她嘗試過賣冰淇淋之類的小生意,但幾乎血本無歸。

  “遇到困難是正常的,我始終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婉告訴記者,在尋訪全國各地的美食中,她敏銳地發現,烤豬蹄可能是個不錯的商機。

  然而,創業之路並非坦途。為了研究出烤豬蹄的最佳祕方,李婉曾去燒烤店當過學徒,拜過百年老店的後堂大廚,還去了貴州、湖南等地尋找祕方。她在合肥市場上也做過很多問卷調查,不斷尋找最適合大眾口味且有競爭優勢的烤豬蹄。

  經過充分準備,今年年初,李婉的烤豬蹄店在合肥繁華的淮河路步行街開業了,短短一個多月,單店營業額就達到60多萬元,她的月收入也超過了10萬元。目前,這樣的直營店已增加至3家。

  讓自己的烤豬蹄店遍佈全國,成了李婉新的目標。“現在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加盟電話,也有全國各地的人過來洽談加盟事宜。”她說,開加盟店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品嚐到這道美食。

  從李婉的創業故事可以看出,創業經歷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首先自己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其次需要一股闖勁和不怕吃苦的心態,最後遇到問題不要逃避,而是要想辦法去解決。只有這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成功就是遲早的事。

  2:“小蹄大作”李功福:烤豬蹄也可以做到估值一億

  賣烤豬蹄算是我的副業。我的本職工作是中科院電子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做軍工方面的研製,偵查雷達、偵察衛星、無人機都是我們的涉獵範圍。不過很快我會全職出來賣烤豬蹄。現在我覺得,烤豬蹄這門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個平臺、一個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讓它爆發。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五道口附近尋找合適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難求。

  因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開始自己賺錢。小時候,媽媽用荷葉把吃剩的豬蹄包起來,類似叫化雞那樣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記得。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研期間,我發現燒烤很受歡迎,女生又特別喜歡豬蹄,但市面上的工藝不是煮就是滷,沒人用烤的。當時學校後門也有一個賣烤豬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銷量很好。那時我想,沒準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更有市場。

  醃製、滷、是烤前的必備步驟,否則生豬蹄很難入味。為了學習這門技巧,我去燒烤店、滷肉店打雜,洗碗、掃地,看他們配料。每天偷學一點,晚上借同學家的房子再自己除錯。導師和同學都是我的試驗使用者。經過一百多次反覆試驗,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說我可以去外邊擺攤了,導師也很支援,給我4000塊啟動資金。那段時間我一個人做,每天早上騎摩托車兩小時到市場進貨,100斤豬蹄全靠我自己處理,給豬蹄破殼之後再除毛。

  我們學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氣,一個成電的研究生在校門口擺地攤,沒少遭到質疑,多少雙眼睛看著。常聽到很多家長在我面前議論:我的小孩就在裡面上學,他現在擺地攤,我的孩子以後怎麼辦?那時我每天推餐車在校門口賣貨,還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過幾次後,我也在想要不要放棄。但既然已經出來了,錢又是老師給的,我還沒做成就回去怎麼交代。

  後來機緣巧合,我結識了一名華東理工大學的學生,他建議我到上海創業,並以他的名義申請代理基金。這一下子申請了10萬,等資金到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不過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錢不多,我們當時在松江租了一個最偏僻的店鋪。以前我一直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看來是錯的。

  我和他說,我們去賭一把,把店面搬到路邊試試。結果搬出去沒幾天,銷量就直線上漲,不到一個星期賣出1000多隻豬蹄。大家慢慢口耳相傳,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後來拍客發現了我們,把我們的視訊上傳到優酷,叫“放棄白領身份去路邊賣烤豬蹄”,一天的點選量突破40多萬。

  接著中央電視臺、東方衛視也找過來,那段時間每天都在應付這些東西。上海人對吃很挑剔,這一方面促使我們精進工藝,一方面為我們奠定了口碑。但2013年春天,上海出現黃浦江死豬漂流事件和禽流感,人人談豬色變,我們的生意沒法做了。6月我答辯結束,工作敲定在中科院,就離開上海來到北京。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選擇,如果簽到西安、武漢,我可能會去搞衛星和核潛艇,待遇也比北京好。儘管來北京什麼都沒有,但還是覺得自己可以闖一闖。入職中科院後,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繼續忙活自己這攤生意。

  和以往一樣,我們的豬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燒烤,我現在考慮儘量不要依靠廚師,儘可能和廚師剝離關係。只是現在我們的供應鏈還不完善,單一店面可以,一旦開始規模複製,就要考慮中央廚房或加工、代工廠,這些超出了我們現有的能力。

  這幾年,我總共賣出了30萬隻豬蹄。如果想賺快錢,也許早就開始就做加盟了,之所以沒走這一步,是因為我想做長久一點。營銷和宣傳手段的運用也一樣,如果不是基於產品本身,做宣傳會死得很快,相當於空中架樓。不管怎麼宣傳,最終還要回歸到產品本身。過度營銷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會成功,因為這有數以百萬計的流動人口,不用考慮二次購買就能盈利,但並不適用其它城市。

  我們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務員。之前還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覺得我們這個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沒有招牌的情況下會對我們營業有多大影響,結果發現大家照樣排隊。我們團購量很大,在大眾點評是五星店鋪,海淀區排名第一。

  最高峰時,我們每天能賣500只豬蹄。不過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點,這個時代已經不能用傳統思維做生意了,現在講究單點突破。阿里巴巴、騰訊都是靠一款產品打品牌,後面做大、做出名氣,什麼都能嘗試。一面玻璃一個拳頭打下去,可能不會破,但單點打過去很容易突破,我們也想靠烤豬蹄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個人知名度後,再把我的企業文化給推出去,立一杆旗,吸引有想法的人過來。

  之前我擔心別人抄襲,但現在我的思路已經完全不同了。顧客花13塊錢來我這裡,他想象中的豬蹄應該是怎樣的,我大概可以猜到,不外乎是乾淨、味道好。之後我想做的事情是顧客花了13塊錢之後,不僅買到意想之中的東西,還有更多他想不到的,這可能是產品背後的故事或是店裡的裝修風格。我賣的不僅僅是烤豬蹄。未來我們要抓住大學生這一塊市場,以後我宣傳或表達的,一定是能正面影響大學生靈魂的東西。

  烤豬蹄是個沒有壁壘的生意,競爭對手的加入,讓我不得不加快融資和轉型的速度。我們有了競爭壓力,每天下班的時間推遲了個把小時。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做其他產品的技術儲備,只差一個好團隊。最近也有投資人找到我,但他們都更看重團隊,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來一位老同學和我一起創業,他曾是杭州九陽豆漿機的區域經理。畢竟小吃生命週期有限,受眾群體也是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後轉型到快餐。

  3:安徽合肥:賣烤豬蹄“點亮”女大學生創業路

  當學徒拜師學藝、苦心研究祕方、開店生意“爆棚”、選定各地加盟商……這是去年畢業的女大學生李婉走出的創業路,賣烤豬蹄與她已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開始創業很辛苦,面對的是一大堆難題,但選擇了就要學會去克服。”在自己的烤豬蹄店裡,李婉邊指揮著員工賣烤豬蹄邊說。記者看到,這家店門口已排起長長的隊伍。

  去年安徽大學畢業後,李婉曾在一傢俬人公司上班,但不滿足於“清閒”工作的她,毅然辭職,走上創業路。創業之初,她嘗試過賣冰淇淋之類的小生意,但幾乎血本無歸。

  “遇到困難是正常的,我始終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婉告訴記者,在尋訪全國各地的美食中,她敏銳地發現,烤豬蹄可能是個不錯的商機。

  然而,創業之路並非坦途。為了研究出烤豬蹄的最佳祕方,李婉曾去燒烤店當過學徒,拜過百年老店的後堂大廚,還去了貴州、湖南等地尋找祕方。她在合肥市場上也做過很多問卷調查,不斷尋找最適合大眾口味且有競爭優勢的烤豬蹄。

  經過充分準備,今年年初,李婉的烤豬蹄店在合肥繁華的淮河路步行街開業了,短短一個多月,單店營業額就達到60多萬元,她的月收入也超過了10萬元。目前,這樣的直營店已增加至3家。

  讓自己的烤豬蹄店遍佈全國,成了李婉新的目標。“現在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加盟電話,也有全國各地的人過來洽談加盟事宜。”她說,開加盟店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品嚐到這道美食。

  今年的大學生即將畢業,其中部分畢業生或將選擇創業。對此,李婉說,創業經歷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需要一股闖勁和不怕吃苦的心態,遇到問題不要逃避,而是要想辦法解決。這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成功遲早會來的。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