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帶著教育性質的勵志故事

  實力的來源不是勝利。唯有奮鬥才能增強實力。當你歷經苦難而不氣餒,那就是實力。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胡蝶:大不了從頭再來

  “大家好,歡迎收看《朝聞天下》,我是主持人胡蝶。”2009年7月27日,亮相央視新聞頻道早間新聞節目《朝聞天下》主播臺的,是一張青春靚麗的新面孔——年僅26歲的胡蝶就此登上中國主持界的最高舞臺,靚麗“賽過范冰冰”,音色甜美如溪流,儀態端莊如閨秀……

  胡蝶2001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2005年9月進入北京電視臺,2007年1月l日她在新版新聞欄目《直播北京》中挑起了大梁,北京電視臺對她這位新人是大力栽培,她曾參加奧運倒計時兩週年、鳥巢解除安裝等大型直播活動,人氣正處於上升期的她被認為是有可能成為北京電視臺“當家花旦”的女主持人。

  可2007年3月,一直尋求自我突破的胡蝶報名參加了央視主辦的CCTV第五屆主持人大賽。在報名參賽的5700名選手中,胡蝶不僅與其他35名選手一同順利進入複賽,還一舉獲得了初賽的冠軍。

  還沒來得及慶祝,一個艱難的選擇突然擺在了24歲的胡蝶的面前。考慮到如果胡蝶繼續參賽,臺裡就有可能會失去這個已經小有名氣的業務骨幹,北京電視臺的領導找到胡蝶,要求她退出主持人大賽。

  辭職,堅持比賽,還是退賽是擺在胡蝶面前的兩個同樣不捨的選項。選擇辭職繼續參賽,如果比賽中發揮失常,沒有機會進入央視,就會失業;即使名次靠前,也未必就一定能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何況這次比賽強手如林,選手的水平難分伯仲,競爭異常激烈。選擇退賽,將來也能成為與中央電視臺比鄰的北京臺的“當家花旦”,還有可能進入中央電視臺,但就要同這場中國主持界的頂級賽事告別,而且退賽的經歷可能會使她永遠失去參加這項比賽的機會。

  胡蝶認為只要入了主持人這一行,這輩子就應該經歷一場這樣的大賽磨鍊。做出選擇的過程對胡蝶來說是痛苦的,她一直是堅毅果敢的人,下定決心就不會回頭,她說:“大不了從頭再來!”胡蝶毅然選擇辭職參賽。

  辭去工作投入央視主持人大賽後,為了能完成比賽,胡蝶揹負著沉重的壓力,經過半年多的鏖戰,2007年12月30日晚,第五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決賽落下帷幕,胡蝶力壓眾精英,最終成為總冠軍。她也因此成為7年來唯一一位獲得女冠軍的最年輕的選手。

  奪冠後,胡蝶順利地走進了中央電視臺,成為《今日亞洲》的節目主持人。她甜美的風格讓節目收視率上升不少,她播報新聞的視訊截圖,更成為最熱門的轉寄分享郵件。一名觀眾表示:“《今日亞洲》,真是耳目一新。以前的主持人老端著架子,有距離感。她卻很親近,把國際新聞播得很好看。”今年6月初,傳聞《新聞聯播》改版,而其中的主持人也將面臨調整。胡蝶被好事的網友推舉出來。胡蝶等年輕靚麗的女主播成為網友們最熱門的討論物件,胡蝶也被一些媒體報道為“央視最美女主播”。看到網友和觀眾力挺胡蝶,新聞中心曾計劃6月底將胡蝶從4套調整到新聞頻道,讓她直接主持《新聞聯播》,但考慮到各種因素,便讓胡蝶先在《朝聞天下》歷練一段時間。

  7月27日央視新聞頻道欄目全新改版,胡蝶成為了主播,胡蝶主持《朝聞天下》之後,給其增色不少,一些人竟然改變了生活習慣,早上一定要看完這檔節目才去上班。

  現在看來,正是當初破釜沉舟決定繼續參加比賽的舉動,成就了今日的胡蝶。

  人生是一場旅程,面對岔路口,每一個選擇都代表著一段截然不同的未來。給你兩個同樣充滿誘惑的選項,並且絕不透露每個選項帶來的將是什麼,這就是生活。在面對人生中的種種選擇時,胡蝶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選擇,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想要的又是什麼,明確了就不要給自己留後路,而要把自己逼上絕路,那麼就會“破繭成蝶”,一飛沖天。

  2.馬雲的恆心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因為常談,所以經典。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那孩子,聰明,今後一定大有出息。

  可是,我要堅定地告訴你,聰明和有出息,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擁有一顆聰明腦袋的,並不一定有出息,也可能泯然眾人。一個人能否有出息,取決於他***她***是否能夠堅持。

  我們已經過去的近20年的生命裡,肯定曾被很多聰明的頭顱裡綻放的聰明才智的炫目火花照亮。這些聰明的頭顱的擁有者,是否都成功了,有出息了?不一定。其中的一些人,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之所以如此,大多是因為有的人不能認準目標,持之以恆。與之相反,那些成功了的人士,都具備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義無反顧。

  如果說成功是嬌豔的花朵,那麼,堅持就是花朵能夠盛開的條件,比如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等。

  假如擁有聰明的大腦,你居然不去堅持而選擇放棄,那麼,你不僅對不起自己,更浪費了你的天賦,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不好的結果。這結果,就是你碌碌無為,如一顆沉睡的塵埃。

  一個有出息的人,或修得高尚的道德,或擁有廣博的學識,或在所從事的領域擁有一席之地。他***她***哪怕是不起眼的螺絲釘,也是所有的螺絲釘中品質最可靠的一個。這一切,都來源於堅持。

  我不想煲一鍋濃得化不開的“雞湯”,羅列出愛迪生試驗了無數次才創造出另一個太陽——電燈泡,王羲之練字練出了一個墨池,天生沒有四肢的澳大利亞青年尼克胡哲騎馬、踢球、游泳皆能,等等,只希望大家回顧一番馬雲的成功史。

  這個可稱得上最缺乏顏值但魅力四射的小個子男人,能夠成功創立“阿里巴巴帝國”,成為當今世界上著名的商業領袖,憑的是什麼?就是他那一顆堅持的心。

  想當年,馬雲連續三年參加高考,才跌跌撞撞地考進了杭州的一個專科學校。馬雲三次創業,經歷了兩次失敗,備受冷嘲熱諷,最終打造了威震天下的“阿里巴巴帝國”。這期間,他時刻鼓勵自己:“發令槍一響,你只有一路狂奔。”馬雲常常告誡自己:“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

  對馬雲而言,三次高考,兩次落榜;三次創業,兩次失敗,都只是成功路上的小插曲。這些小插曲雖然不那麼和諧,但更能襯托出人生主旋律的雄渾、壯美。

  也許你認為馬雲適逢其會,你生不逢時;也許你認為馬雲資金雄厚,你身無分文;也許你認為馬雲鴻運高照,你黴字當頭。但是,你不要忘了,馬雲兩次高考落榜,做過搬運工,蹬過三輪車,當過小販;你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創業之始,35個人擠在一個房間,大家要集資才能創業,馬雲要靠借貸才能發工資;你不要忘了,馬雲身高162釐米,體重僅50千克出頭,中國黃頁推出之初,很多人說他是騙子。

  馬雲的創業成功絕非偶然,不單單因為他是個有遠見的人,更重要的來源於他的堅持。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我能夠成功,我相信中國80%的人能成功。”但是,要想成功,你得具備馬雲的品質:持之以恆,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