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體育名人的勵志故事

  對真正的成功者來說,不論他的生存條件如何,都不會自我磨滅自身潛藏的智慧,不會自貶可能達到的人生高度。他會鍥而不捨地去克服一切困難,發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長點,揚長避短地、踏踏實實地朝著人生的最高目標堅定地前進!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鄧亞萍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後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並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於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後,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紮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多麼難能可貴!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心裡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她,每閃、展、騰、挪一步,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腿腫了!手掌磨破了!——這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不叫苦,不喊累!負責訓練的父親,有時心疼得掉眼淚!付出總有回報,由於鄧亞萍的執著,10歲的她便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進入國家隊後,鄧亞萍都是超額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隊裡規定上午練到11時,她就給自己延長到11時45分,下午訓練到6時,她就練到6時45分或7時45分,封閉訓練規定練到晚上9時,她練到11點多。鄧亞萍為了訓練經常誤了時間,她就自己泡麵吃。

  在隊裡練習全臺單面攻時,鄧亞萍依舊往腿上綁沙袋,而且面對兩位男陪練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時!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練將球連珠炮打來,鄧亞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絲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個。

  每一節訓練課下來,汗水都溼透了鄧亞萍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連地板也會浸溼一片,不得不換衣服、鞋襪,甚至換球檯再練。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是傷病。為對付腰肌勞損,她不得不繫上寬寬的護腰,膝關節脂肪墊腫、踝關節幾乎長滿了骨刺,平時只好忍著,實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針封閉,腳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層紗布接著練。就算是傷口感染,擠出膿血也要接著練。

  鄧亞萍的出色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為鄧亞萍的球風和球藝所傾倒,親自為她頒獎,並邀請她到洛桑國家奧委會總部做客……

  篇二:最便宜的球員-喬丹

  1984年,21歲的大三學生喬丹來到了他嚮往已久的芝加哥公牛隊,開始了他在NBA的生活。老闆倫斯道夫給喬丹開出的年薪是80萬美元,在NBA裡,這是板凳球員的價格。

  大男孩兒喬丹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每天拼命地練球,有一次竟然累得暈倒在了球場上,然而,僅僅一年工夫,喬丹就苦盡甘來,脫穎而出了。在20世紀***,喬丹在公牛隊的年薪 已經達到3300萬美元,這差不多是其他隊員薪水的總和。這時名動天下的耐克公司還找上門來,請求喬丹賞他們個面子,為耐克產品做形象代言,報酬嘛不多,只有區區的9000萬美元!當然, 如果喬丹不願意,價錢好商量。

  耐克開了個好頭,於是有眾多的廠家找上門來,往喬丹的口袋裡猛塞鈔票,一時間喬丹錢多為患。

  在這種情形下,有人不高興了,他們找到了公牛隊的老闆倫斯道夫,向他大放厥詞:一年3300萬美元,喬丹太貴了!

  倫斯道夫的回答令來訪者大吃一驚:喬丹不僅不貴,而且是最便宜的球員!你看,因為有了喬丹,公牛隊已經三次奪得NBA的總冠軍,也正因此,我們在各方面的收入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15 億美元,而我們付給喬丹的卻只有區區的3300萬美元!這絕對是NBA歷史上最划算的生意,而這一切,全都是因為公牛隊擁有喬丹!

  那誰是最貴的球員呢?

  倫斯道夫也順便給出了答案:那些比賽時坐在板凳上等待替補機會的球員,他們每次上場幾分鐘或是幾十秒,有些人整個賽季都沒能為球隊拿到一分,但是我們每年還要拿出幾十萬美元 來養活他們,這些人才是最貴的球員!

  篇三:伏明霞

  伏明霞, 這個中國的小明星, 像天邊一道絢麗彩霞, 11歲就照亮了天際, 成為億萬人矚目的世界冠軍; 14歲成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金牌得主, 4年後又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兩枚跳水金牌, 成為當今跳水界乃至整個體育界的走紅人物。

  小明霞7歲開始練跳水。她吃了不知多少苦, 流了不知多少淚。為了加強關節的柔韌性, 矯正孩子們的關節, 教練每天都讓小傢伙在各自房間裡練功。他們坐在小板凳上, 把雙腿平放在另一個小板凳上, 然後由教練或探望的家長幫忙, 坐在小傢伙的雙膝上。大人100多斤的重量, 一壓就是幾十分鐘, 孩子關節疼痛難熬的程度, 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小明霞疼得眼淚像決堤河水嘩嘩流個不止。她用小手使勁拍打著媽媽, 尖聲喊著: “到時間了吧?到時間了吧?”媽媽為了讓孩子成才, 真是鐵石心腸, 不為所動。小明霞儘管連聲哭叫求饒, 但第二個晚上, 她還是乖乖地坐在板凳上, 等著壓韌帶。這是一個多麼有毅力的孩子啊! 成功正是孕育在堅韌不拔的毅力之中。

  1987年, 小明霞被國家跳水隊教練於芬看中了。經過精心培養和嚴格的訓練, 小姑娘開始一步一步登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1990 年7月, 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友好運動會上, 徐益明教練果斷地把伏明霞推到疾風暴雨中考驗, 讓她參加了比賽。面對人高馬大的外國運動員, 伏明霞就像童話裡的小矮人。但小明霞猶如鶴立雞群, 技壓群芳, 終於奪得友好運動會女子10 米跳臺跳水金牌。中國小女孩一下子爆出了世界大賽的冷門。

  1991年1月4日, 在佩思世界錦標賽女子跳臺賽中, 伏明霞又贏得了這個專案的冠軍。從此, 伏明霞像九霄彩霞一般照亮天際。然而, 任重而道遠, 正如她在1992 年7 月26 日的日記中所寫: “今天預賽成績不錯, 我排在第一; 但那已經成為過去, 明天我要重新開始, 一輪一輪地拼。”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1992 年7 月27 日跳臺跳水決賽中, 伏明霞沉著穩健地一輪一輪拼到底, 戰勝了所有的對手, 為祖國贏得了又一枚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的金牌。14歲的小明霞再次成為萬眾仰慕的世界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