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成功創業案例
在夏季達沃斯論壇說,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他認為, 草根創業將使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動機更新換代升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一個真實的草根創業故事
2010年夏天,房地產市場低靡,我所在的代理公司業務滑坡,便辭掉了銷售經理的職務,閒在家裡,正好也打算休息一陣子。那時候比較迷茫,有兩條路擺在面前,一是去別的代理公司繼續幹銷售,二是自己創業,但是我弟弟彭建勸我創業。至於創業幹什麼沒有想好,想的最多的就是開個淘寶店。我自己渴望時間和財富自由,也只有創業可以幫助實現這一夢想。
休息的那陣子,和老婆去了一趟杭州遊玩,無意中吃到甜甜圈,老婆很喜歡,還特意帶了一盒回南京。後來有一天在網上找專案,發現有人做甜甜圈專案的轉讓,就和老婆商量要不我們就開一個甜甜圈店吧。老婆表示贊同,於是我們就走訪南京所有做甜甜圈的店鋪,去品嚐體驗。覺得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其中本地開店最多的品牌做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規範。其他的也沒有多想,比如盈利啊,回報之類的,只是按照心中的想法先把店開起來。
後來去考察了甜甜圈的專案,覺得口味還行,就決定幹這事了。邊培訓的同時邊找鋪子,找了整整2個月,期間篩選過很多鋪子,大家的意見有分歧,吵過很多次架,長時間不能敲定,讓人很沮傷。有一段時間一早上兩人出去掃街,下午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就倒在床上,晚上再上網篩選好決定明天看哪些。那會兒就覺得創業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在反覆挑戰你磨練你的意志。
當培訓完進入籌備階段,才是更艱難的時候,因為資金緊張,花的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對這個行業也是陌生的,從採購裝置到裝修店鋪都是新手,摸索著前進,為了省裝修的錢,材料都是我們自己親自跑裝飾市場採購,小到螺絲燈管大到瓷磚。有時候有分歧就會爭的面紅耳赤。做決策才是真的考驗,現在知道之所以很難做決策,因為資訊掌握的不夠不完整。資訊不對稱的時候只有多花錢要麼多花時間來解決問題。沒有錢或者錢不多隻能花時間,我一直覺得作為一個草根創業者,這些路是必須要走的,走過了這些,你才明白創業的苦,才有成功的喜悅。
開業的時候連鞭炮都沒有放,也沒有花籃,就靜悄悄低調的開業了,只在門口放了一塊牌子“小店開張,買三送三”,沒想到門庭若市,因為是新手,效率跟不上,每天的產量上不來,導致顧客今天來定只能後天取貨。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大家一致認為我們的生意很好,這便有了小範圍的口碑。這個階段只持續了半個月左右,活動結束以後生意回落。團購也是在那個時候很火,我們也是在沒開店正在籌備的時候就聯絡了各家團購,希望開業後能合作,可能是因為團購太火,好多團購網站都沒有回覆或者是愛理不理的,還有的就是看不上咱麼這小店。
突然有一天美團的負責人來找我們,一拍即合,和團購的合作時間恰到好處,正好是店裡的開業活動剛結束沒多久,我們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的時候,團購來了。上線第一天就賣了1000多份,效果特別好。這大概就是第一次O2O了,那時候我們在意的是人流量,每天都有預約來領團購的,就帶動了人氣從而提高營業額。但團購這個不賺錢,顯然不能長期持續下去,不過在當時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好的方式了。
甜甜圈店是12月正式開業的,到過年這段時間都屬於旺季,生意還說的過去。等到來年的5月份開始,形勢就變的嚴峻起來,天氣變熱,人們外出活動的頻率降低,對食物的慾望逐漸降低尤其是對甜食。我們意識到光靠店鋪的自然人流量是支撐不了的。我們一致的思路是做廣告擴大影響力,媒體廣告肯定是做不起,就只能印發產品傳單每天到周邊寫字樓學校發,只要那天去發單了,當日的外賣單量就會上升。其實不光是發單還同時配合有力的促銷手段吸引客戶來店裡。
緊接著我們在淘寶上開設了店鋪,做起了線上甜甜圈,讓天南海北的吃貨也能吃到我們的甜甜圈。剛上線的時候因為沒有宣傳,詢問下單的寥寥無幾。後來競爭對手在淘寶首焦做了一次活動,突然間旺旺叮叮咚咚響起來,生意就這麼來了,這一忙就是半年。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了線上。其實淘寶也是一個視窗,除了外地的顧客,本地也有相當顧客購買,有親自來實體店的也有通過同程快遞的。
2010年底的時候我們也開通了新浪微博,那個時候微博剛剛興起,慢慢摸索積累粉絲,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轉發粉絲晒的圖片。對客戶的評價第一時間做出迴應。真正在微博上發力是在去年夏天,首先做的嘗試聯合本地有知名度的餐飲美食微博做試吃活動,因為產品賣相好的特性,相比較其他餐飲,粉絲更喜歡拍照晒。傳播力特別廣,再加上甜甜圈的主要客群就是女孩,而她們大多都在微博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推廣,在本地已經小有名氣,同時也結實了一些美食達人,通過他們的介紹又認識了一些電視媒體的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做了一次甜甜圈店的專訪,知名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店鋪銷售也隨之上升。來店裡不是看微博來的就是看電視來的。特別是許多粉絲從很遠的地方跑過來,讓我們感動不已。比如有一個顧客說這家店最近在網上炒得很火,今天特意趕來。她說的最近網上很火,一定是經常在微博上看到我們資訊。
現在我們時常會藉助一些特別的日子,或者特別的事件做一些活動,任然是免費的甜甜圈,粉絲響應的熱情依然不減,在粉絲得到獎品的同時也增加了粘性。除了活動,每當有新品推出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微博上釋出,或者轉發粉絲的晒單,很快就可以從評論或者私信中得到訂單。
隨著用微信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有意嘗試在微信上做一些動作,並且開通了私人賬號和公共賬號,二維碼張貼在店裡,掃描的朋友不在少數啊,時常我們在相簿裡分享一些產品的照片,便會有朋友評論了。最近的一次新品我們有意在相簿裡做測試,果然有顧客到店裡說在微信看到了,便跑來買了。同時,公眾賬號用來做一些基礎的客服服務,比如營業時間、門店地址、優惠活動、申請會員卡等等都可以用自動回覆來解決。接下來打算在微信上嘗試一些活動,看是否微信又是另一個發力平臺。
我們是一夥平凡普通的草根創業者,做過電焊工,幹過廣告,賣過房子,讀過幾本關於營銷的書,憑者滿腔熱情,堅定的信念,走在創業的路上。創業中只要敢於嘗試,徹底的執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繼續努力,就會更接近我們的目標。相信自己,創業的路上不斷前進。
案例2:草根也能創業成功
草根也能創業嗎?這是一個大家都會有疑問的事情,沒有什麼學歷、沒有什麼經驗的人也能創業?鄰居的老張就是這樣一個人老張以前家在東北的農村,前幾年老伴有病去世了,兒子不放心他一個人在老家,就把他接到城裡居住,可是進城後,老張就覺得自己每天都閒得很,在農村忙碌慣了的他一點也不適應這種清閒的生活。以前幹那麼多農活都腰不酸腿不痛的,現在成天呆在家裡是腰痠背痛的。
每天老張都會看到小區裡有人騎著三輪車來收廢品還有舊家電什麼的,價格當然是非常便宜的了,出去打聽之後才知道,在小區收完的廢品還可以高價賣給廢品收購站和舊貨商行的,利潤很客觀的。跟兒子商量後,兒子也覺得父親呆在家裡快悶出病來了,怕他不舒服就同意他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但前提是不能太累,適當活動還是可以的。
於是兒子給老張買了一輛小型的三輪車,從那以後老張就經常去附近的幾個小區收廢品和舊家電,收回來的廢品和舊家電簡單歸歸類就直接送到廢品收購站和舊貨商行去了,每天賣完廢品,老張都是興高采烈的回家,心情非常的好,兒子見了也挺欣慰的。時間長了老張發現回收舊家電和舊傢俱利潤比較高,而再轉手賣出去利潤還是挺高的。於是就和兒子商量看能否也做這個。兒子覺得父親要是有個固定的店鋪也省得東奔西跑了。就把小區內自己的車庫收拾出來給老張當了舊貨店鋪。
老張的舊貨店鋪正式開業了,雖然每天都按部就班的就店裡看著,忙著收舊貨,但老張覺得生活充實了,活得也滋潤了。因為店鋪開在小區裡,生意一直都還不錯,第一年就盈利了一萬多,老張欣喜的和兒子說,沒想到自己也當上了老闆,希望老張的舊貨店生意越來越興隆。
案例3:合夥創業:三位草根合夥創業成功案例經驗
起步:
謙虛的領導者
這個合夥公司中,為首的人叫李銘,其餘的兩人是王強、田光華。3人都是大專畢業,先後進入一家國有電力公司工作,經過這十幾年的相處,彼此成為很要好的朋友。在這3個人當中,以李銘的思考力較為成熟,成為3個人的領導中心。因此,當李銘提出辭掉當時的工作自己創業時,王強、田光華毫無異議地舉雙手贊成。
在創業做什麼專案的討論中,王強、田光華對李銘說:“你的腦筋好,就由你去籌劃好了。”“不,”李銘鄭重其事地說,“這是關係我們3個人一生事業前途的大事,大家不妨一個人想一個,到時候我們再商量決定。”
王強、田光華認為李銘的謙辭是多餘的,由於平時相交很深,他們都相信李銘出的“點子”一定比他們高明,這種籌劃方面的事,應該由他一手包辦。可是,李銘堅持不肯這樣做,一定要他們也去想想看,有什麼行業適合他們做。
關於做什麼專案,3個人開了一次正式會議。李銘、田光華的看法相同,認為應該開水電行。王強本想開電機行,一聽兩人意見一致,他馬上放棄了自己的意見。不過,李銘還是為他解釋了一番,使他放棄得口服心服。
點評:適當的“謙辭”並非多餘
也許有人以為李銘的“謙辭”是多餘的,這樣“虛套、客氣”,豈是同心合力創業之道?如果你有這種想法,你就犯了合夥經營的大忌。合夥事業,最忌諱的就是其中有人仗著“自己比別人強”獨斷專行。
做生意也跟做人處事一樣,合夥人之間鬧意見,決不會是偶發的事件,都是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而彼此不滿的產生,都是由主觀看法太深而形成的。如果一開始在合夥人之中,都認為事事應該由你做主,而你也認為是“當仁不讓”的事,慢慢會形成你的優越感,視其他人的意見沒有可取之處,總有一天會讓合夥人感覺受不了。
誠然,合夥經營也要有個頭,主持公司全盤的業務,但這種主持人的產生,必須基於合夥人百分之百的信賴、擁護,而且讓他們從內心敬重你,否則,合夥的生意就很難長久生存下去了。因此,李銘在創業之前充分考慮另外兩人的意見是恰當的。雖然他當時已有了要做什麼的構想,但他沒有先提出來,他希望兩個人的想法能跟他不謀而合,那麼將來要做的生意就是三個人的意見了,一旦生意做得不順利,誰也不會埋怨誰。假如兩個人想法跟他的構想不同,他可以衡量一下,他們所想的行業是否有利,如果比他的更好,他不妨順從他們,如果他們想的不切實際,他可以提出他的構想,設法說服他們,使他的意見成為大家一致贊同的意見。
章程:
提前約束未來的問題
“算啦,要什麼章程。”王強很豪放地說,“憑我們三個人這份交情,誰還會騙誰?”
“不,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李銘鄭重其事地說,“生意上的事,我們一定要弄得一清二楚,一點也不能馬虎。生意做好了,我們每個人要知道是怎麼好起來的;生意做垮了,我們每個人都要清楚怎麼垮的。千萬不能為了生意上的事務糾纏不清,而損害了我們多年的友情。”
李銘立即著手擬定章程,並且找了公司法作參考,主要有下列幾點:
1.公司分作三股,一股的資金佔四成,其餘兩股各佔三成。因為公司一定要有個負責人,而負責人的工作不但重要,在資金上冒的險也要大些。
李銘在訂這一點時,知道公司的負責人必然是他,所以才把出資的金額訂高了一成,因為生意的成敗還不知道,他認為既然是自己先提議要做生意的,當然自己要多冒一點險。
其餘兩人在討論這一條時,認為這樣李銘太吃虧,堅持要平攤股本,但李銘沒有答應,他只笑著告訴他們:“我現在雖然出的資本多一點,冒的風險大一點,但將來如果賺了錢,我也會多分一點。到那時候,你們就知道吃虧的不是我了。”
在這種情形下,其餘兩人不好意思再堅持,這一條算是通過了。
2.頭三年賺的錢,除了各人應領的薪水及年節獎金之外,不得額外支用,全部用於擴充套件業務之用。
這一條,其餘兩人沒有異議,因為大家都想一心一意的把生意做起來,創一番事業,當然要有充足資金為第一要務,誰也不願意把賺的錢全部分掉花光。
但這一條,卻是合夥經營很重要的一條。因為有很多合夥生意在賺錢之後,由於合夥人的生活、思想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難免彼此生出異心,或覺得合夥經營不如自己做,或感到生意已經很賺錢,不想再擴充套件,這些自私的念頭,都會降低投資的意願,使生意受到阻礙。
李銘一開始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訂出保留盈餘轉投資的規定,這等於使合夥生意保留了元氣,使他們的生意有了繼續求發展的力量。
3.在三個人的事業中,不準任何人的太太參與經營,在公司擔任實際的工作。
這時候,只有李銘一個人結了婚,所以他提出這一條時,其餘兩人都急著說:“這種規定似乎是畫蛇添足吧,如果有自己的人可用,又何必找外人。再說,讓嫂夫人知道這一規定,心裡一定會不高興。”
“這不是為她一個人訂的規定,”李銘說,“將來你們結了婚之後,也要受這一規定的限制。”
這又是李銘很高明的一點,有很多青年人合夥做生意,在大家都沒有結婚時,真可說不分彼此,親如手足。可是,一旦大家結婚之後,情形就慢慢改變了。最顯著的是,每個人的私心比以前重了,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思想重心。特別是太太也參加到公司裡來工作,這種情形更易發生,因此,有很多合夥生意就這樣“壽終正寢”了。
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女人都不適宜與丈夫在一起經營生意,但在合夥的生意中,最好是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4.任何人不得私自任用私人,所有員工都必須經過考試才能錄用。
這一條,也是合夥經營者應該遵守的原則,但卻是最難辦到的一點。李銘雖沒有親歷過,但他卻聽別人說過,知道合夥人的親戚朋友,一旦介入公司工作,在管理上就會發生很多複雜的問題。不管朋友之間的感情多麼好,彼此一旦發生猜疑,合夥的事業就很難保持長久了。演變到最後,很可能反目成仇,各走各的路。為了避免這類事情發生,不用私人應是有效的防止途徑之一。以上的幾點,只不過是李銘制定的合夥經營章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細節問題李銘也不厭其煩地列出來,並請了一位律師和一位長輩做見證人,以加強合夥經營契約的效果。
招人:
性別背後有學問
章程訂好了,三個人開的水電行也跟著開業。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彼此處得相當愉快。後來王、田二人想幫李銘改善家庭收入,提出讓李銘妻子來做會計。但被李銘堅決制止。因為章程決不能輕易給打破。
當時公司確實需要人手,但李銘想用男員工,這背後還有一層不足為人道的顧慮。王、田兩人都還沒有結婚,如果僱用一個女孩子,很可能成為他們兩個追求的物件,這一來,麻煩的事就多了。一旦變成情敵,他們合夥的事業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假如只有一個人追求這個女孩子,問題也不簡單,一旦追求成功結了婚,這個女孩子是不是還在公司裡工作?雖然公司章程中有明文規定,任何人的太太不得在公司裡工作,可是她原來就是在公司裡工作的,如果一結婚就讓她辭掉工作,這是很不近人情的處斷,很可能會因此傷了彼此的感情。
因此,李銘暗暗下了決心,王、田兩人沒有結婚成家期間,公司裡決不用女職員,免得在公司內部引起感情糾紛。
點評:“小心眼”是必須的
這種處心積慮的想法,看起來好像是在動“小心眼”,對朋友不夠真誠。實際上,卻是每個合夥經營者時時刻刻都需要注意的問題。因為,大家既然合夥做生意,感情自非泛泛之交,感情的基礎也已經相當夠用了。所以在合夥期間,最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防止那些足以傷害彼此感情的事件發生,只要能保持住過去的友誼,合夥事業就算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最怕的是,彼此把過去的友誼過分強調,而疏忽了友誼的“養護”工作。各自認為“我們是好朋友,他不會計較這種小事的”或“我們是十幾年的交情了,這種小事他一定會諒解的。”彼此之間一旦產生這樣的心理,過去的友誼基礎就開始動搖了,總有一天會全部摧毀。這就像銀行的存款一樣,大家一齊把過去的積蓄向外支付,不再設法向裡面存蓄,總有一天會支付光的。
這個合夥生意之所以成功,李銘這種“處心積慮”的做法,貢獻相當大。他始終沒有因為彼此是好朋友,而疏忽了在經營上、管理上可能發生的摩擦。因為他深知,大家在一起共事,往往會由一點一滴的小不滿而累積成大不滿。作為一個合夥事業的主持人,應該特別體會這種防微杜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