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

  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創新素質,是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的途徑

  一、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強化學生心理圖式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壘直接震撼人們的心靈,因此,它更應是情感的藝術。法國雕塑家羅丹說:“藝術就是情感。”托爾斯泰認為,藝術的本質是表達情感並感染大眾,而優美的音樂主要是通過優美的旋律來感人的。優美的旋律通過歌詞的直接引導,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進一步達到提高審美素質的目的。每首歌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基調,如親切、自豪、神往、風趣、熱情奔放或天真活潑,一定要抓住它們的特點,然後形成聯想,構成畫面,再在審美之中產生相應的聯想記憶。這種記憶體現在心理結構之中,並形成音樂的心理圖式,運用這種心理圖式可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例如,我們聆聽《十五的月亮》那種溫柔、令人陶醉的旋律,會產生崇敬戰士的情感;又如雲南民歌《小河淌水》,那質樸自然、富於想象的歌詞,從容舒展、節奏自由、迴環起伏、清新優美、具有云南特色的旋律,使學生陶醉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中。因此,不斷地聆聽、欣賞和薰陶,優美動聽的旋律一旦化為想象力,就會學生就會形成對低階趣味的音樂旋律進行排斥和否定的力量,學生就會形成正確的心理情感和興趣。

  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勤于思考

  濃厚的創新意識是創造發明的前提,只有創新意識強的人,才可能對每件事物進行思考,並設法改進它,才可能有創造發明。因此,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創新意識潛於每個人的頭腦之中,激發他們的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讓創新思維不斷地在腦海中閃現。那麼,怎樣才能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

  讓學生看書是教師經常採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在學生看書時,要求學生對課本中所述事物問三個問題:第一,事物為什麼處於這種狀態?第二,事物這種狀態有缺陷嗎?第三,事物的這種缺陷怎樣彌補?有了問題學生才會思考,有了問題學生才會多思考。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懂得創造,因為藝術就是創造,藝術美的主要特徵是獨創新穎,不可重複。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可隨機應變,思維開闊,不侷限於某種形式,不受消極定勢的桎梏,以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音樂創作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一個四小節的音樂動機,讓學生動手、動腦創編音樂旋律,每個學生積極開拓思維,在這一思考、分析、比較、判斷的過程中,促進了發散性思維的發展。當編出各種不同的旋律後,讓他們唱一唱、奏一奏,再議一議,哪一條最好聽,最具終止感。通過分析,訓練了學生集中性的思維能力,這樣長期訓練,大大增強了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進而由勤于思考發展到善於思考,達到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穩定學生的創新心理

  在教書育人方面,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不怕困難和勇於戰勝困難,而且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穩定學生創新心理。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素質、進行創新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音樂學習中,學生會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如樂理知識記不住,好的方法掌握不了,和聲習題做不出來,不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等。有的學生一遇到困難就縮手縮腳,甚至產生退卻心理。教師既要啟發他們解決問題,又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特別是在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中,不要用“標準答案”束縛學生。同一個習題練習,可能有多種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種處理方法;同一首樂曲,可能有多種理解。教師應採用以“激勵為主”的方法,在關鍵時刻,教師哪怕只是說一句“我相信你能解決”,都能給學生力量,給他們增添信心。這樣他們就會從書本上、從同學那裡、從一切可能達到的途徑中找出克服困難的辦法,學生的創新心理也自然得以穩定。

  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的方法

  一、磨鍊學生意志,打造學生的創新毅力

  創新活動是人類一種最偉大最艱辛的勞動,歷史上每項發明創造都包含發明者的心血和汗水。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歷經幾十年才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具有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創新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質,因此,磨鍊意志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如何磨鍊學生意志?我認為只有找出學生薄弱環節,才能打造學生創新毅力。如欣賞一些音樂作品時,教師應有意多設定一些障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然後通過鋼琴演奏、聲部演唱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實際音響的效果。這樣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解決音樂教學問題。同時進行一些簡單的音樂創編活動,對學生而言,既攻克了一道難關,又是一次創新活動的嘗試。在創新嘗試中,學生既經歷了艱辛,又品嚐了苦盡甘來的滋味。通過不斷磨鍊,學生真正認識到:“在科學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嶇小路上攀登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二、鼓勵學生善於動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所謂創新能力,就是為社會提供新的精神和物質產品的能力。這種能力集思維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為一體,是一種高層次的綜合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培養與提高。因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著重體現在動手與音樂活動上。

  音樂實踐包括創作、表演、欣賞三大環節。在音樂創作中,創作者主動尋求和創作符合自己審美意願的音樂,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從樂譜變為生動的音響,必須通過演唱者、演奏者的表演活動。在音樂表演活動中融匯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對音樂的再創造,即音樂的“二度創造”。因此,教師應從各方面為學生提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