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致富帶頭人故事

  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年輕人網際網路創業既面臨巨大的機遇又面臨一定的挑戰。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趙磊是個90後,在湖北荊州市的長江大學讀碩士。眼下,他的同學們都在銀行、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實習,而他卻另闢蹊徑,自主網上創業開起了網店,賣的就是自己家鄉洪湖的農產品。他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地農產品愁銷路的問題,更是破解了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量不高的局面。

  創業

  自開網店破解產銷難題

  今年23歲的趙磊,本科學的是工商管理,目前正在長江大學攻讀農村區域經濟方面的碩士。每次回洪湖老家,趙磊都聽見鄉里鄉親抱怨說,種的東西不好賣,愁銷路。

  “家鄉的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好,可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老一輩的農民又沒有很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因此很難找到銷售渠道。”趙磊說,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他萌生了把農產品拿到網上去賣的想法,但絕不能單純地賣初級產品,應該延伸產業鏈。

  為此,趙磊積極走訪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學習優秀企業“訂單農業”的做法。“簡單點說,就是我開網店幫企業賣產品,企業定點收購我們村農戶種植的農產品。”趙磊說,剛開始,企業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他在網上幫忙賣,沒想到他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企業一年的網上銷量,這令企業刮目相看,立馬簽訂了合作協議。

  現狀

  目前月銷售額超10萬元

  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趙磊一邊在網上進行銷售,一邊對後臺的資料進行分析。“這就是網上銷售和企業實體銷售最大的區別,通過網路,我能獲得第一手的消費人群資料,這樣可以定向開發重點市場。”趙磊說,目前,除了港澳臺,他網店裡的產品已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通過網上消費者的評價,他了解到了各地消費者的喜好,並及時反饋給企業,讓企業增加品種、改進包裝,而這些第一手的消費者資訊,都是企業原先自主經營時不能及時掌握的。

  從5月至今,趙磊網店內的產品已多達40餘款,有洪湖藕帶、鯽魚、蓮子、藕粉等。“每一款產品,我們對其的定義都不同,例如有的是用來吸引流量的,根本就不賺錢的;有的是店內的中流砥柱;有幾款則號稱店內的奢侈品,不求很多人買,但是利潤豐厚。”趙磊透露,開網店,講究的是價格策略、產品策略、發展策略,只有這樣,網店的經營才能長久。

  為了讓更多的網上購物者知道自己的網店,趙磊經常參加淘寶的活動。有一次,他將店內的一款藕帶列為活動產品,沒想到當天6時至21時的銷量就達到了1908單。“晚上九、十點以後,我們都沒時間統計銷量了,都忙著去打包發貨了,保守估計這款活動產品當天盈利超萬元。”趙磊回憶到。

  從最初的月銷售額幾千元到現在的10萬元,趙磊網店的銷售額一直在增長。“初步統計,我們店的日均訂單在100單左右,上月銷售額為10.2萬元。”趙磊說。

  前景

  未來打算開辦農產品電商園

  談及未來的發展,趙磊說,他想跟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建一個荊州地區的農產品電商園,讓更多的人瞭解荊州的農產品,推廣荊州特色。“現在就缺乏這樣一個平臺,讓我瞭解荊州有哪些適合在網上賣的產品。”趙磊說,好的產品需要去挖掘、去包裝,而且要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但挑選到這樣的產品很難。加之流動資金不足,目前在註冊品牌、參與淘寶大型活動等方面都比較受限。

  趙磊淘寶店的辦公地點目前租在荊州關羽祠附近,是一間100多平方米的簡易民房。“當初是準備把辦公地點設在洪湖的,可是從洪湖發快遞不方便,於是就選擇定點荊州城區,這樣一年的快遞費都可以節省三四萬元錢。”趙磊說,因為場地受限,很多產品都堆放不下,急需擴大場地。

  趙磊瞭解到荊州正在建設華中農高區,集農業科技研發創新體系、現代農業展示示範體系、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體系、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等於一體,他打算依託此平臺,開辦荊州地區的農產品電商園,真正做大做強,能為農村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二

  紅棗、核桃、黃豆、小米、苦菜、土豆粉條……農家土特產,綠色無汙染,農家貨成了網店新寵!把這些土特產拿到網上去賣的人名叫王小幫,他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名叫“山裡旺農家店”的店鋪,“坐山吃山”賣山裡貨賺錢。

  王小幫本名王志強,23歲,初中文化,山西呂梁臨縣木瓜坪鄉張家溝村一位普通農民。開辦自己的第一家網店,銷售自家種植的紅棗、小米、核桃等原生態綠色農產品。現任山西王小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的網店年銷售額達600萬元。

  坐山吃山 網上賣粗糧

  開啟“山裡旺農家店”的頁面,王小幫騎摩托送貨的照片映襯著溝壑重重的黃土地,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王小幫的店鋪運營不到1年,已經累積到3顆鑽的信譽,買家好評率達100%。

  在這交通不便、通訊不捷的山溝溝裡,王小幫怎會想到在網上開店的呢?

  時,王小幫和妻子遠離家鄉,到北京打工。春節,王小幫夫婦回到家鄉,他竟用自己在北京攢下的4900元錢,買回一臺電腦。王小幫回憶說:“在北京看到別人在網上打遊戲、購物。我就想,沒準在網上賣東西還真是條致富的路子。”

  呂梁山雖然是窮鄉僻壤,但是農作物都是自家種的,用的是農家肥。王小幫在淘寶網上註冊了店鋪之後,準備“坐山吃山”。“很多城裡人現在提倡吃粗糧,我就賣這些城裡少有的東西。”於是,他把家裡的花生、小米、紅棗、核桃都拍成照片放到網上。

  這些顆粒飽滿、綠色天然的山貨很快就引起了人們注意。沒幾天,第一筆生意來了。緊接著,第***、第三筆……王小幫來勁兒了。他開始背個袋子,走家串戶,收購新鮮的小米、紅棗等農產品。

  交通很不便 無奈發平郵

  店鋪走上正軌後,曾經認為上網就是不務正業的父母終於認可了兒子的創業方向。很快,王小幫一人忙不過來了。於是全家人齊上陣:父親幫忙打包送貨,母親和妻子在家揀黃豆、核桃,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然而問題也存在,問題出在送貨上。王小幫所在的臨縣位於呂梁山西側,屬國家級貧困縣。由於交通不便,整個縣城除郵局,就沒有別的快遞公司。而郵局傳送的EMS特快專遞價格又比較高,王小幫只好給顧客發平郵。

  “平郵1斤到上海,五六塊錢就行,EMS得20多塊錢,這個差別就大了。”王小幫說,一般貨物都有五六斤,平郵的續重也相對便宜。但通過平郵發貨不方便,最不方便的是顧客必須上郵局取貨。“網購大家圖的就是方便、節約時間。”王小幫無奈地說,有的顧客下訂單後,一看是發平郵,立馬就取消訂貨。除不方便外,郵局還很慢,一般要7-15天才能到貨。

  送貨的問題一時解決不了,好在寄出的貨品從沒出過差錯。如果對方沒去郵局領貨,退了回來,王小幫總會耐心地在網上詢問:您還需要我重新給您寄嗎……就這樣,顧客的抱怨慢慢減少。

  他在自己的網店首頁寫了一首打油詩:“淘寶我最牛,就我發平郵。淘寶我最窮,就我在山村。平郵最最慢,山貨我最鮮。”儘管如此,還是有個別買家沒有看清物流說明就下了訂單,三四天沒收到貨就提交了退款申請。針對這種情況,王小幫一律先點選同意,把錢退給買家,然後再通過旺旺說明情況,請對方在收到貨後再補款。他說:“別人買我的東西是相信我,我更得相信他們。”

  王小幫這種真誠負責的態度贏得了不少買家的稱讚,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惡搞躥紅添商機 賣土貨月賺5000

  就這樣,王小幫在保證貨物質量的情況下堅持了下來。

  2月,王小幫開啟電腦上網瀏覽,發現自己的照片被人在網上惡搞了。事情起源於春節,王小幫參加了淘寶網舉辦的“網路創業先鋒大獎賽”。參賽的帖子叫“電腦、相機、鐵驢子、山貨,一根網線串起來,我就是網商。”帖子裡上傳了他的大量生活照片,沒想到這個帖子迅速在各大論壇流傳開來。王小幫憨厚純樸的形象引來了各路PS高手的興趣,一時間,“大肚哥王小幫”系列搞怪模樣躥紅網路。

  看到各種搞怪圖片,王小幫的妻子劉林梅感嘆說,咱普通人也過了把“明星癮”。惡搞圖片流傳不久,王小幫驚訝發現,自己店鋪的瀏覽量開始大幅度上升。“店鋪原來的瀏覽量有100左右吧,有惡搞圖片以後,每天都有三五百,還促成很多成交量。”這個意外收穫讓全家人都很興奮。

  王小幫成了淘寶明星,網友們紛紛找到王小幫,有人跟他聊天,也有人要買他東西,王小幫有問必答。很快,一個月就能賺到近5000元。他的“山裡旺農家店”也被評為度淘寶網十佳創業先鋒獎。

  不久後,王小幫還和圓通快遞達成協議:起價1公斤10元,續重1公斤6元;先把山貨託運到太原市,再以快遞寄出。如今,王小幫家裡增加了兩臺電腦,有4人打包貨物。

  說到未來的目標和期望,王小幫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樹立起山西特產的品牌形象。這個目標需要全行業的創業者達成統一共識,不要一味打價格戰,而要從保證質量、做好服務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讓山西特產真正走出去,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與青睞!

  王小幫表示,開網店讓他嚐到了網路銷售帶來的無窮樂趣,更重要的是,讓他找到了更好的、完全可以養家餬口的新型的賺錢方式。王小幫把最先進的網際網路和最原始的土特產連線起來,打開了一扇財富之門。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