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者的經歷

  我想很多事自己不想幹就會變成任務,任何事如果不是強烈的興趣都很難做好。創業就是那樣的。創業想要成功,就多看看,知道他們是如何走過這條創業艱辛的道路的。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

  大學生暑期借錢創業 兩月賺5萬

  暑假來臨,南通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裡仍然十分忙碌,留校學生在這裡緊張備戰即將舉行的機器人大賽。大二女生張晴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實驗室來,不斷補充知識、自學相關內容,備戰機器人公開賽。

  近年來,南通大學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課程主導、實踐培育、研究支撐、多方支援”的創業教育模式。學校組建10年來,培養近7萬名畢業生,湧現出一大批懷揣創業夢想、投身創業實踐的優秀創業人物,用知識與激情為人生揚起風帆。

  她創辦人力資源公司

  大學生從學校的“第一課堂”到社會的“第二課堂”銜接中,很多學子彷徨過:找什麼樣的工作、去哪兒實習、如何完成好面試等。南通大學2009屆畢業生楊秋蘭從畢業經歷中摸索出了一條理論聯絡實際的道路——為在校大學生開展課餘實踐鍛鍊、職前培訓、素質拓展的系統培訓和指導。

  今年29歲的楊秋蘭,畢業已5年,如今是一家注資達200萬元的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從大一開始,在學好課程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做家教、發傳單、做策劃,這些我都幹過。”楊秋蘭發現,不少同學想要鍛鍊自己的能力,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缺乏社會經驗。於是,剛畢業的楊秋蘭開始籌劃接一些專案,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兼職、實習以及見習的機會,並將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商務禮儀等培訓專案融入自己的服務之中,使大學生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而這一切,與學校組織的創業師資專項培訓是分不開的。楊秋蘭說,2008年9月,她有幸參加了南通市婦聯舉辦的第一期女企業家與女大學生結對的SYB***創辦你的企業***導師活動,利用這個平臺,楊秋蘭結識了創業以來的第一個校外導師——南通金曼谷健康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冰玉,參觀學習了一個成熟公司的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人事財務制度、日常管理等。

  有了經驗和底氣,半年後,楊秋蘭注資50萬元成立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待公司日趨成熟後,於今年4月又追加資本;6月則引進風險投資,德國GEA哈帕爾公司亞太區總裁、北京艾孚恆信公司總經理劉洪濤注資120萬元,公司正式更名為遊子線上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打造兼職培訓行業的“O2O模式”***即:線上線下電子商務***。楊秋蘭說,待新的商業模式在江蘇運營成熟後,公司將於2016年開始將業務向全國拓展。

  他向水果零售業進軍

  在南通大學,不乏楊秋蘭這樣有膽識、有魄力的姑娘,當然也有許多有經營和管理頭腦的小夥子。去年從通大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沈建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創業方向是水果零售業。

  要幹,首先得積累經驗。為此,沈建祥利用暑期時間專程前往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浙江嘉興水果市場,利用實習機會學經驗。2012年下半年,沈建祥與兩個小夥伴開始做起水果團購的生意,去年則在學校就業創業中心的扶持下,正式往門店零售的方向發展。他們在學校的食堂附近租店鋪,開了一家水果店。後來,又接連在張芝山和五山家園一帶各開了一家。據介紹,去年3家店鋪的營業額達100多萬元,收支基本持平;今年的狀況從目前來看,日營業額有望保持在1萬元上下。

  近日,記者走訪了沈建祥“優果萃”團隊經營的其中一家店鋪,銷售的水果有40多種,價格比零售水果店便宜15%左右。在近兩年的摸索中,“優果萃”團隊的生意越做越好。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沈建祥的思路相當清晰。他將其歸為兩點:第一,水果銷售要進行連鎖化的整合。現在南通的水果店鋪大都呈現家族化的狀況,唯有通過整合,才能達到低成本、低損耗,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第二,電商化勢在必行。沈建祥希望自己的水果生意能夠做到類似“麥德龍+京東”的模式,既有利於店鋪營業額的提高,又有益於賣家與消費者之間的良性溝通。

  他的培訓事業風生水起

  南通大學歷來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在積極探索“課程主導、實踐培育、研究支撐、多方支援”的創業教育模式下,另一名“90後”小夥兒同樣幹得非常出色。他叫黃剛,通大化工院應用化學系2011屆畢業生,現為通城一家教育培訓公司的負責人。

  黃剛說:“在擔任學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會長期間,自己有幸接觸了很多企業家、職業講師。如何將我接受到的一些社會及就業資訊提前讓通大學子知道?依照這個想法,我找到了最初創業專案的雛形:做大學生‘軟實力’培訓。”

  專案有了,培訓老師有了,後來還有了兩名合夥人的加入。經過約1年的摸索,基於成本、招生、續班的種種壓力,最初的專案無以為繼;失敗之後,黃剛的核心團隊開始籌劃轉型,在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學習後,終於有了現在的“中小學全科個性化一對一輔導”模式。

  據瞭解,黃剛的教育培訓公司在南通一共有3個校區,分佈在通州、崇川、港閘。崇川校區現擁有近600平方米的精裝教學區,年營業額逾200萬元;通州校區2013年6月成立,正迎頭直上;港閘校區於今年初成立,還在發展中。3個校區,預計今年總營業額將突破400萬元。

  二:

  90後大學生農村莊稼地裡的創業夢

  在匯川區泗渡鎮觀壩村,有個農場讓當地農民都很羨慕,原來,這個農場是由一名大學生經營的。

  這名大學生叫馮運,今年23歲,在福建某高校讀連鎖經營專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他放棄了常人眼裡優越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遵義,開始了創業歷程。

  “這個年輕人勇氣可嘉,還是學生就開始創業,除草施肥一點不差莊稼漢,是個種植的好手。”半年前馮運來到觀壩後,當地村民就開始默默關注這個定下志向要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學生。他的種植過程和莊稼長勢也成了當地村民熱議的話題。

  大學生樂當“農場主”

  近日,記者來到觀壩,剛下車就飄來一陣糞臭味,遠遠望去,一個身穿黑色衣服的小夥正在地裡忙著給辣椒施農家肥,駐村幹部樑小建告訴記者,他就是馮運。

  順著馮運所在的方向,記者沿著田埂走過去,只見地裡綠油油的一片,果蔬長勢良好。見記者拿起相機照相,當地一位路過的村民說:“無法想象,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幾個月的時間就被這位大學生折騰出這樣一番天地來。”

  走到馮運身邊,他似乎沒有注意到有人靠近,仍然埋著頭一個勁兒施肥,額頭掛滿了汗珠。直到樑

  小建叫他,他才抬起頭來。

  瘦小的個子,黑黝黝的面板,大家很難把眼前的這個小夥子和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聯絡在一起。

  “我一直以來就有一個願望,搞一個農場,自己當個農場主。去年從學校回來時,看到這個地方不錯,正好附近都是大棚蔬菜基地,所以就把它租下來了。”馮運說。

  創業需要資金,他想到了在外打工的父親馮修堂。經過多次做思想工作,最終說服了父親給他投資。

  馮修堂說,兒子剛開始要搞蔬菜基地時,他並不同意,因為需要一筆不小投資,而且他還是個還未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經驗,也沒有

  技術,不放心把多年來辛辛苦苦打工掙來的積蓄拿給他。

  但後來看到兒子的堅持,馮修堂同意了,並放棄了在外面每個月5000多元的收入,回來協助兒子辦農場。

  目前,馮運的菜地裡已經種植了白菜、辣椒、豇豆、白瓜等近10種蔬菜。

  有夢想就有收穫

  “剛剛開始,什麼都不懂,由於對品種和季節等因素掌握不好,所以導致了辣椒和豇豆長勢不太好。”對此馮運非常擔心。

  “我很需要資金支援和技術指導”,面對當前的困境,馮運非常

  希望政府及相關部門能給予支援,修建大棚。瞭解到他的困難後,匯川區農牧局駐村幹部樑小建很支援,他幫馮運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並組織馮運與當地的種植大戶們互動溝通,為他提供幫助。目前,地裡的白瓜和白菜已經可以上市了。

  跟其他“90後”大學生一樣,空閒時,馮運最大的愛好是上網、刷微博。但跟別人有所不同的是,馮運會有意識地關注和收集農業方面的資訊。

  前幾天,他在網上看到一段話,很有同感,於是寫成微博發給了大學同學:“農村猶如一片沃土,我就是一棵小小的種子,只要在農村這片沃土裡紮根,就一樣會開

  花,結出豐碩的果實,一樣能體現我們年輕人的價值,實現我們心中的夢想。”

  創業的路並非一帆風順,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但是馮運的50畝蔬菜基地仍然幹得風風火火,有模有樣。他說,認準了,就不要怕困難,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今後還要擴大生產規模,打響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