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的創業路並不風順

  每個創業者的創業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兩篇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如此——。

   第一篇

  對逼仄的就業環境,“大學生洗廁所”、“大學生賣菜”、“大學生賣豬肉”不斷見諸報端,並引發社會關注。近日,在山東泰安頭頂學士帽、腳蹬三輪車、自制廣告牌、走街串巷叫賣煎餅的“本科生煎餅哥”楊玉龍也成了媒體紛紛關注的物件。這位“80後”小夥子經歷了怎樣的就業歷程?為什麼會選擇賣煎餅?他又懷著怎樣的夢想?  就業屢次受挫選擇賣煎餅

  “其實,我大學專業是數碼設計,沒畢業就多次拿過國家級和省級的廣告設計大賽的大獎。畢業後從沒想到會把賣煎餅當做事業來做。”27歲的楊玉龍開門見山地說。

  其實在大四時,這個來自山東農村的小夥子就推銷過太陽能,做過飲料銷售,曾成為一家太陽能公司的銷售主力,被派到河北銷售太陽能。

  在他的輔導員魏聚剛的眼裡,身為班幹部的楊玉龍能吃苦,有想法,敢拼敢闖。但畢業後,楊玉龍的就業之路卻充滿坎坷。

  為了和女朋友團聚,畢業後的楊玉龍回到了泰安老家,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但因為工作量小,又被老闆安排電焊和安裝廣告牌等工作,3個月下來,只拿到了1400多元的工資。

  “我當時也參加了幾次公務員考試,可是都因為幾分之差沒能進面試。”考公務員失敗後,楊玉龍在朋友的勸說下去上海打工,在進入一家在他看來相對穩定的化工廠之前,他為了不讓自己閒著,給劇組跑過龍套,一天掙30元錢。

  本以為進了化工廠,終於可以安頓下來,但數月過後,在化學藥品的刺激下,楊玉龍出現了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一檢查,白細胞數急劇下降。楊玉龍又在一家物業公司做起了保安,但每天都要給出入大門的同齡銀行職員敬禮讓他“有些看法”,他說“大家都本科畢業,甚至從各自專業角度來講,咱不比他們差”,隨即辭職。“後來我結婚了,買房壓力很大,就回到了泰安”。

  陸續換了幾份工作,身為父親的他想到了母親的“絕活”——小米煎餅。

  “我是吃煎餅長大的,當時就是想這種大煎餅無任何食品新增劑,而且小米、高粱等穀物對一定的人群有一定的營養功能,所以就萌發了做煎餅的念頭。”2010年春節過後,說服了家人,楊玉龍開始了自己的攤賣煎餅之路。

  “煎餅哥”:

  賣煎餅是為了將來創業

  楊玉龍說,山東煎餅很有名,在當地被當做主食。但市場上大多是玉米煎餅,因為小米煎餅易碎難做,很多城裡人想吃卻買不到。他就在母親手把手指導下,開始了做“中國最純的小米煎餅”。

  初學時因為掌握不好力度,手常常被燙出大水泡。一個通宵也只能做60斤。但面對這一切,楊玉龍樂觀地說“為了夢想,為了生活,這都沒啥”。

  其實在去泰安賣煎餅之前,楊玉龍和母親都是做好煎餅等人上門來收購。直到自認為攤煎餅的技術成熟了,也為考察一下“純手工煎餅”的市場前景,4月28日一大早,楊玉龍蹬著三輪車,行程40餘公里,去泰安“試水”。

  顧客習慣到“臉熟”的攤主那裡去買,為“吆喝”自己的產品,楊玉龍戴上事先準備好的學士帽,在三輪車一側打出“本科生煎餅”的大招牌,宣傳條幅上印著自己大學時的獲獎證書,並免費讓顧客品嚐,頓時吸引了不少人光顧。

  “其實這樣做是因為我做的煎餅是純手工,不走大眾路線,我想把產品宣傳出去,開啟市場。”楊玉龍解釋道。

  “現在不少人打電話訂貨,可是我一個人做不了那麼多,而且利潤很薄,又沒有創業資本,所以要實現開廠的夢想目前還很難。”楊玉龍坦言,自己的小米煎餅已經有點供不應求,有了一定的消費群體。

  楊玉龍說,他的夢想就是將來能進行規模化生產,希望能有自己的品牌。但目前只想一步步踏踏實實地往前走。

   第二篇

  做過家教、擺地攤、推銷員、派單員還參加過完美,“被騙”了500塊錢。就是這樣一位女大學生在三年內開13家分店,成功轉型為女老闆。

  選擇開網店 生活黑白顛倒不賺錢

  大三了,一想到馬上要離開學校打拼了,自己以後該幹什麼路在裡,一想到這些小薇都會感到很迷茫,很無助。每天都在想這個事情,可是有些事情並不是去想就能想到的,還要付諸行動。

  在網上搜集資料,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發財機會,有的說:“你可以在學校擺地攤啊,賣些生活用品”,還有的說:“你可以開個網店啊”。當看到這些回答的時,小薇心裡一震,網店?我可以開網店嗎?我能開好嗎?帶著這些疑問,她不斷學習追問。自己沒有電腦,就只能晚上等我同學都睡了,用他們的電腦,經常是黑白顛倒,網店註冊好了,但發現我沒東西可賣,又開始在網上查啊,怎麼尋找貨源啊,如何宣傳啊,最後選擇交30塊錢押金,在阿里巴巴上代理了一個品牌的女裝,就開始我的淘寶之路了。經常發帖,留連結,但是始終不見有人問,當時也沒錢,也不懂什麼宣傳,就是跟著網上說的免費營銷瞎搗鼓,搗鼓了半學期,什麼都賣掉,還是我用同學的淘寶號刷出來的2顆心,信用太低,況且我也不知道貨源的質量,最終還是放棄了。

  小薇說,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創業,不要太輕信那些網路上的宣傳,月賺萬元不是那麼容易,要有自己的判斷。不過說起自己黑白顛倒的網店經營經歷,她坦言到,很值得“回味”。

  先就業後創業 積極學習

  大學畢業後,由於在大學的時候經常看一些創業勵志類書記,所以心裡那股創業勁始終在沸騰,在工作的時候我還參加過創業培訓。感覺講的還不錯,聽說是個金牌講師。在工作的時候我一直在學習,跟老闆學習,跟同事學習,只要我感覺他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對以後的人生有幫助的地方,都會向他“學習”,有時候是向他詢問,有時候是偷學。

  大概幹了兩年之後,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其中一個朋友說最近特色快餐店,挺不錯的,他的一個同學開了一傢什麼米線,一年掙五六十萬。於是她決定辭職,開始自己的創業計劃。

  確定創業專案 大幹一場

  進軍餐飲,走特色之路。在家鄉的特色小吃中最後挑出來幾個主打的,比如:白吉饃、煎餅、春捲等等,這些在路邊小攤上經常看到,但是不衛生,於是抓住了這幾點,服務客戶是中層階級以上的年輕人,店面的裝修一定要很講究。想到這裡,小薇決定要從銀行貸款,爭取把店面裝修的豪華溫馨。

  過幾個月的準備,店鋪終於開張了,還請了兩個服務員,下面就是宣傳了,這時就用到了自己參加創業培訓的時候,老師講的銷售宣傳策略。

  第一步:大請您的顧客吃飯。也就是要我免費請顧客消費,新開張的店鋪只能這樣,一天算下來,賠了1萬多。但是小薇深信很快就會賺回來。

  第二步:為您的顧客優惠。白吃了一天,還要給顧客優惠,每位消費的顧客均可以享受8折優惠,第二天沒有賠錢,小薇說,這已經算是開門紅了。

  第三步:大肆做廣告宣傳。

  請了十多個學生為我發傳單,而且還請了宣傳車為店鋪宣傳了兩天,效果還不錯,後來的客人越來越多了。

  第四步:穩住顧客,根據客流量制定相關決策。

  就這樣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大概都能盈利一千多了。現在已經開了13家分店。

  創業經驗分享:

  1、任何小事只要你做精,就一定會有收穫;

  2、創業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但也沒有那麼容易,前期準備很重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閱讀的兩篇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