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領的創業路
創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個好的創業專案,有了好的專案,當然就自然而然的成功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我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一隻梅花鹿閃著眼睛迫不及待的吃著手中切好的蘋果塊,24歲的宇文銀銀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甘肅慶城縣驛馬鎮的一處的梅花鹿舍,100多隻來自東北的梅花鹿品嚐著慶陽本地產的蘋果“點心”。
宇文銀銀“利落、實在”,談吐間有歷經商場機智聰慧並略帶著稚氣。她告訴記者,放棄城市裡年待遇不菲的行業回鄉自己搞養殖是“喜歡嘗試和挑戰,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宇文銀銀先後從事過流水線工人、金融公司業務員、後來在西安註冊了一家會計師公司。到2013年時,宇文銀銀已經賺了近百萬元。而她的創業想法緣於她父親及身邊朋友的創業經歷,“感覺家鄉這邊年輕人創業的不多,很多人選擇了謀取一份穩定的工作。”
說起回鄉創業搞養殖,宇文銀銀認為“家鄉這邊政策好,一定能賺錢。創業初始,宇文銀銀曾打算養羊,在銀川參觀一家養殖梅花鹿場的經歷使她對養殖梅花鹿產生濃厚的興趣。
“做就做一些不一樣的。”在對慶陽市的梅花鹿養殖現狀進行考察後放棄養羊的想法,轉而做了當地鮮為人做的梅花鹿養殖。宇文銀銀選擇了“拼一次”,先後投入120多萬元成立了慶城縣喜羏羏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了自己的梅花鹿養殖“夢”。
“弟弟負責搞養殖,我負責跑市場。”宇文銀銀每天奔波在外,忙於養殖資金的籌備和開闢市場。飼料採購、觀察鹿群的健康狀況等瑣碎事情亦是她非常上心的日常工作。
2014年8月,開始建梅花鹿場舍。12月,場房建好時梅花鹿已經拉回來“住”進了場房。從決定養殖到付諸實踐不到半年時間“貿然上手”。宇文銀銀說,2014年12月25日凌晨3點多,看著50多頭梅花鹿從遙遠的吉林省遼陽入駐到甘肅慶陽黃土高原場房裡時,她的內心激動不已。
來自東北梅花鹿入住黃土高原,她擔心不適應生存環境,每日熬小米粥給鹿喝。雖然聘請了一位東北鹿場的技術員專門從事梅花鹿養殖,母鹿產仔時她依然守護在旁邊,為了養殖的事情姐弟倆還經常吵嘴。說起這些,宇文銀銀掩飾不住年輕人的直爽。
怎樣進行標準化健康養殖、更加節約養殖成本等等成了宇文銀銀最關心的事情。宇文銀銀說,她打算自己承包土地,用梅花鹿的糞便給土地施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讓自家的梅花鹿吃上自家產的糧食。
目前,剛剛起步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存欄量100多頭,以銷售鹿茸為主要收入渠道。“每斤2000元的鹿茸產量每年約200斤,也就是40萬,這樣成本基本就夠了。”宇文銀銀思考著養殖的盈虧問題。很顯然目前只是收支相抵和以前每年百萬元的收入相差甚遠。
“家鄉這邊的鹿副產品市場挺大的。”談及梅花鹿養殖基地未來的發展宇文銀銀充滿信心。她告訴記者,準備再去東北的養殖基地考察學習,做鹿副產品開發以及梅花鹿觀光養殖。通過鹿茸、鹿胎盤、鹿茸酒以及鹿茸血製品和鹿茸膏等附加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同時開闢場地建立透明觀賞區供遊人和消費者觀賞。
相比以前的高收入,宇文銀銀的選擇讓許多人不理解,但她依舊覺得“值得”。“父親剛開始的時候不支援我,現在還主動出資幫我買回來50多頭鹿。”父親態度的轉變讓宇文銀銀對自己的事業充滿希望。
她放棄白領工作當起了“羊倌”
家住市區官渡橋南的女大學生陳緣,幾乎每天都騎著電動車,從家裡出發來到位於茂南區公館鎮油甘窩村的養殖合作社,開始一天忙碌的山羊養殖工作。陳緣今年26歲,兩年前,大學畢業不久的她放棄城裡的白領生活,申請了5萬元大學生創業貸款,開始了她的創業夢。今年6月,陳緣的羊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從創業初期的艱難摸索,到今天的小有成就,陳緣顯得尤其平靜,她深知創業道路無止境,當繼續努力。
2011年6月,從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畢業的陳緣,進入市區一醫藥公司上班,當起了白領,工資雖不高,但工作環境和發展前景都不錯。然而,陳緣卻不甘心規規矩矩地上班,她的內心有創業夢。
“從當初呆在辦公室裡的白領,到現在晒著陽光餵羊的‘羊倌’,為了實現創業夢,她的工作和生活來了一個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轉身。”
2013年初,當獲悉政府部門有專門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免息貸款,陳緣按耐不住了,她懷揣著上班一年多攢下來的3萬元,開始了辭職創業的準備。“如果我創業,能幹什麼呢?”經過走訪市場,她認為養殖值得投資。外表文弱的陳緣,有著一股說幹就幹的勁頭。她開始向市人社局申請大學生創業貸款。“那時我畢業不夠兩年,符合貸款政策基本條件,於是辭職籌備創業資金和準備場地設施等。”
2013年8月,5萬元大學生免息創業貸款批了下來,再加上上班攢下來的3萬元,陳緣成立了養殖合作社,主要是養魚和養羊。
“沒想到創業是那麼艱難,好不容易有了資金,又面臨了經驗不足。”提起創業兩年來的酸甜苦辣,陳緣感慨不已。
“前年,合作社迎來了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颱風,儘管準備充分,但魚塘還是被浸沒,魚幾乎跑光了。”陳緣回憶,“那時欲哭無聲,後來經過整改,發現場地不適合養殖,不得已考慮搬場地。”
今年,陳緣將合作社搬到了公館鎮油甘窩村,並尋找合作人擴大了養殖規模,成立了合資資金逾百萬的羊業養殖專業合作社。
在合作社初期,陳緣主要是養魚,同時在魚塘附近養殖山羊。“無論養魚還是養羊,經驗都很重要,我就吃了經驗不足的虧。”作為一個城市女孩,從未接觸過養殖工作,陳緣只能買來相關書籍,認真閱讀、學習,並付諸實踐,慢慢積累了養殖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現在,哪頭羊有什麼疾病,我一眼就能辨出,並知道買什麼藥治療。”昨天,說起養羊經驗,陳緣滿懷信心,“給羊治病重要,而預防疾病更重要,通過兩年多的摸索,現在合作社少見羊生病了。”
在創業路上摸爬滾打兩年多的陳緣,依然顯得文靜。昨天,陳緣告訴記者,她的合作社已經不養魚了,改為專業養羊,她看好養羊這塊市場。說起過去兩年的創業,陳緣說:“過去兩年算不上成功,但今年把5萬元創業貸款還了,又成立羊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新的合作社規模更大了,算是一個新的開始吧。”說起合作社今後的發展,陳緣自信滿滿,“加快羊只繁殖,養殖場會進一步發展的。”
“爸媽一開始是反對我辭職創業的,說一個女孩子,幹什麼都比養羊強,而現在他們已經習慣我養羊了。”不過,在陳緣的內心深處,始終覺得愧疚父母的是自己的婚姻大事,大學畢業四年了,她一直無暇顧及終身大事,“爸媽年紀大了,他們很擔心我的婚姻大事。”現在,陳緣最關心的還是擴大養殖規模。為買到更好的種羊,她遠赴山東。現在,她又準備遠赴河南買一批種羊回來。
為了更好拓展合作社的銷售渠道,陳緣白天呆在養殖場,晚上又報名參加了電商培訓班。“有了電商知識,我將在淘寶開店銷售種羊,將合作社的羊賣到外地去。”陳緣如此規劃著創業路。
女孩邊做公益邊創業
“許阿姨,這兩天感覺怎麼樣?”6月16日上午10點,南京雨花臺區丁牆社群本善社工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本善社”***的負責人高潔和社工王靖來到社群居民許臘香阿姨家中看望。兩年前,許臘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並開刀化療,去年,她的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再次接受手術,手術恢復期間,“本善社”的社工們不僅天天去看望她,還為她申請到為期兩年的福特基金重大疾病贊助費,極大地緩解了這個遭受精神物質雙重打擊的貧困家庭的壓力。
許臘香是“本善社”服務的100多名老人中的一個。“本善社”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公益性社會組織,主要服務兩類人群,一類是困難的重病老人,其中一部分是癌症晚期病人,也有老年痴呆或器官衰竭等型別的老人;另一類是困境兒童。
“本善社”的創始人高潔是個“85後”的南京姑娘。大學畢業後,她成了一名醫藥代表,工作之餘,一直在醫院的腫瘤科做志願者,為癌症晚期病人做臨終關懷。“那時,我一邊工作一邊做志願服務,常常難以兼顧。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獲得4.8萬元的政府公益創投的扶持,索性辭掉工作成立了‘本善社’,開始了公益創業之路。”高潔說。
創業第一年,“本善社”爭取到的創投經費只有4.8萬元。高潔清晰地記得:“當時服務過一對雙雙患癌的老夫妻,他們的小兒子之前已患癌症去世,大兒子也患有癌症,家庭不寬裕。我每天都去他們家,陪他們聊天。”除了陪伴,高潔還利用之前工作中和志願服務積累起來的人脈關係,為老夫妻請來腫瘤科的醫生志願者上門為他們義診。為了把臨終關懷做得更專業,高潔還專門向國外的義工學習經驗。去年,高潔先後送走了這對老夫妻。
“本善社”現在服務的老人有102名,高潔把他們分成3類:紅色、黃色、綠色。紅色是重點服務物件,病情嚴重,每天上門探望;黃色則是根據各人情況,兩三天上門探望一次;綠色物件病情不太嚴重,一週左右上門看望一次。 除了提供關愛服務,高潔還為病人聯絡社會資源,發動社會力量給他們提供經濟上的援助。
除了老年人,“本善社”還為雨花臺區43名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這是雨花臺區婦聯出資向“本善社”購買的服務。這43名兒童,有的來自困難單親家庭;有的是父母均不在,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有的是父親或母親有***史;有的是父親或母親正在服刑。“我接手這個專案時,希望讓孩子們以後能融入社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高潔告訴記者,他們的服務主要包括情感陪護、心理輔導、功課輔導等。高潔把幾個心理問題嚴重的孩子都接手過來,親自跟蹤服務。
為了讓更多的“高潔們”邊做公益邊創業,雨花臺區婦聯專門在雨花臺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成立了女性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婦聯組織希望通過建立這個中心,為女性社會組織提供、對接、整合更多資源,助力女大學生創業創新。”雨花臺區婦聯主席李茜展望道。
如今,“本善社”已經從單槍匹馬一個人,4.8萬元起步發展到8個專業社工,近40萬元創投資金投入,“服務物件越來越多,根本忙不過來。”高潔既欣喜創業的順利,也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創立‘本善社’的目標就是希望將我的服務物件逐漸轉化成我們‘本善社’的社工,讓更多的人邊做公益邊創業。”
三女生風雨創業獲百萬風投
喵喵黨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零食銷售的網際網路有限公司。這個公司的創立發起人是程思慧。在她的發動之下,志同道合的鄔倩茹,夏晶晶也加入進來。於是三個女生說幹就幹,開啟了她們創業之路,喵喵黨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每一個創業成功者背後,總會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從大學畢業後,程思慧就很順利的進入了國企,成為了許多大學生羨慕的物件。在國企的工作每天都按部就班,每天的生活就像影印機一樣影印出來,每一天,都平淡無奇。在眾多人的困惑與不解和家人反對之下,程思慧毅然決然的從國企辭職。在她的心裡一直有個想法,趁著青春就應該做點事情。
目前網路已經成為普通大眾的另一個活動空間,成為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其作用和滲透力還將不斷擴大,而且網際網路的資訊多、機會多,資訊傳播速度快,省時間、費用、精力。做了許多的分析,程思慧認為,電子商務必會成為商業模組中的一大主流,成為商業模組中銷售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因此,在網際網路上做線上銷售的想法就這樣誕生了。她認為,在21世紀的今天,零食,已經成為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因此這個市場相對而言較大。
一個關於零食的線上銷售平臺的想法在她的腦中日漸形成,在與鄔倩茹,夏晶晶一次交談中,發現各自都有著創業夢,經過交流,有著同樣創業夢想的她們毅然決定與程思慧一起共圓創業之夢。因此,三個女生就這樣,一拍即合,創立了喵喵黨商貿有限公司。
馬雲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成功的起點是相信,成功的終點是堅持。其實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2015年4月,喵喵黨正式上線。在創業之始,總會有著許許多多的難題,但她們從來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始終如一的朝著一個目標前進,一定要把喵喵黨這個品牌做大做強。
創業開始之際,資金總會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難題。為了節約資金,這三個女生,總是親力親為。拿貨,發貨到客服,每一步,都是自身慢慢的去探索。去尋找貨源的時候,為了節約成本,總是四處尋找直接的供貨方,但是由於是剛剛創業之際,所進的貨並不多,所以許多的供貨方都不願意提供貨源,有時候磨破嘴皮,供貨方還是會無動於衷,往往總會換來供貨方的一句話,那就是,年輕人,還是踏踏實實的去工作吧,你們幾個女孩子想得太簡單了,不是誰都可以創業成功的。滿懷信心的她們,這個時候,內心總會有一絲的悸動,那一顆渴望成功的心讓她們依然不低頭,那一顆要把喵喵黨這個品牌打造起來的想法更加強烈了。後來,她們採取軟磨硬泡,每天傳送問候簡訊的方式。終於供貨方慢慢的就被她們誠心打動了,同意把貨以批發的價格直接供給她們。
三個女生分工不同,程思慧負責開發新產品跟公司的宣傳。鄔倩茹負責產品包裝設計以及所有行政工作。夏晶晶負責客服工作。她們每天7點起來,安排當天的計劃、流程,一天忙碌下來早已是轉鍾,有時候一日三餐都顧不上。但在她們心裡,這些苦這些累,都不算什麼。喵喵黨就像她們的孩子一樣,在手中慢慢的成長起來,她們堅信著,總有一天,喵喵黨定會長高長大。
4個月之後,三個女生憑藉著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以及自身獨特的想法,喵喵黨也逐漸的發展了起來。
於是把喵喵黨做的更專業的想法也產生了,這時她們想到了風投,她們很用心的整理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通過***送到了十餘家風投公司,但是大多隻是給了禮貌性的回覆,少數幾家公司通過電話詢問了一些基本資訊後,便沒了下文。
就在這時,深圳的一家公司對她們產生了興趣,在與這家風投公司交談之前,她們做了很久的準備。然而交談中對方似乎對現在的規模不太感興趣,更注重品牌的運營模式跟未來的發展。
談話過後,她們便拿到了前期200萬的投資。這是三個女生想都沒想到的。吸引李先生投資的是他看中了創業者本身,“三個85後女生從開店到現在她們就沒休息過,跑市場,做市場調查,學習網頁製作。這是公司判斷三人踏實可靠的原因之一。”李先生如是說。
大四女生找到創業路
在汙水中投放裝載著菌絲的“魔盒”,可以淨化汙水,改善水質。在“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西南賽區,重慶師範大學大四女生羅丹濤和團隊研發的“菌絲魔盒”,受到評委們的青睞,成功闖入複賽。
在裝滿瓶瓶罐罐的化學實驗室裡,穿著白大褂的羅丹濤,把用酒精消過毒的雙手伸進無菌室裡,拿過接種環放在酒精燈上滅菌防毒,再把接種環與試管裡的菌絲接觸……整個實驗過程,羅丹濤全神貫注。
23歲的羅丹濤,是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四學生。從大一開始,她便開始與微生物打交道,在課堂上,她認識了墨汁鬼傘菌,這種細菌不但有祛痰、解毒功效,還具有吸附重金屬和有機質的“本領”。
“現在水汙染很嚴重,物理處水法不能完全處理水中的雜質,而化學的處理方法會造成二次汙染,如果能將墨汁鬼傘菌的吸附功能應用於水汙染處理,可以更加環保。”來自課堂上的靈感讓羅丹濤有了創業的想法,她和朋友一起組建了團隊,開始研究墨汁鬼傘菌絲淨化汙水效果。
羅丹濤和她的團隊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裡,最瘋狂的一次,羅丹濤連續8天沒有出實驗室,都是朋友送飯過來,困了就在實驗室的沙發上睡覺,洗漱也只有用冷水。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上千次的實驗,產品終於研究出來了。2013年,羅丹濤成立了重慶魔清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羅丹濤又開始做市場推廣,每天跑五六家公司,尋找客戶,夏天中暑成了家常便飯。
公司沒有知名度,拿不出已實施案例,即便是承諾水汙染處理後達到標準後再收費,也沒有人願意和她們簽單。最後,羅丹濤和公司夥伴找到學校,最終在重慶師範大學三春湖做了實驗,水質淨化效果比預期的還要好。
有了實際的治理案例,公司逐漸在行業內受到關注,也開始有業務找上門來。羅丹濤說,公司目前已經申請4項國家專利,已先後成功處理了48家園林景觀水,預計今年總收入為80萬元,利潤收入能達20萬元。
談到大學生創業,羅丹濤建議注意積累人脈資源。“公司剛開始推廣技術時,我們沒有資源和客戶,最後是通過導師介紹,才有了三春湖案例。”羅丹濤說,大學生可以通過導師等方式,積累客戶源或推廣渠道。
篇二
“這段創業路,現在說出來都很輕鬆,但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知道多艱難,我還是不說了吧。”牟家慧的話音剛落,東北女孩特有的爽朗笑聲就響了起來。
今年27歲的長春人牟家慧有很多身份,全國武術冠軍、國家一級擊劍裁判員、青年創業模範……這些標籤都來自於她的“跨界”人生,無論是起初習練武術收穫榮譽,還是後來創業從事擊劍運動,走出另一段人生軌跡。
並非出自運動世家的牟家慧4歲習武,在2006年8月朝鮮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武道大會上拿到南拳、南刀、全能3項冠軍,並在隨後榮膺中國武英級運動員稱號。然而,因傷在2008年退役之後,“後運動員”之路怎麼走,成了她那時最大的問題。
牟家慧在武術隊的隊友,退役後大都去到學校或者地方隊擔任老師、教練,她起初也傾向於這種選擇。“做教練我完全勝任。2010年我在退役後決定去新加坡教武術,簽證都辦好了,但種種原因讓我留在了國內。”
也就在這一年,吉林省體育局為退役運動員開辦創業學習班,牟家慧接受了擊劍專案的培訓。雖是練刀出身,但武行的交集使她很快熟悉擊劍運動,也讓她看到了擊劍的創業前景。“我有武術功底,對擊劍好上手也有感情,另外擊劍運動既有文化禮儀成分又能強身健體,當時在吉林還是空白。”她說。
不過,她的首次嘗試就以失敗告終。她與別人一起創辦的吉林首家擊劍俱樂部經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關門了,但運動員不服輸的精神驅使她從市場角度四處“取經”。在北京,萬餘名青少年習練擊劍的震撼場景令她至今難忘,對此她若有所悟:“擊劍要想普及推廣,必須以教育的形式迴歸學校。”
改變思路的牟家慧在二次創業中苦盡甘來。現如今,她這家叫做“問鼎”的擊劍俱樂部從2013年至今已在長春市擁有兩處;她所期望的“擊劍進校園”也在長春一所小學實現,已培養出500多名學員,另兩所學校也計劃於明年開課。
今年9月,在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繁星計劃——運動員就業創業成果展示活動上,參加創業組展示的牟家慧將自己的創業專案及心得展現在退役運動員和人力資源專家面前,獲得優勝成果獎。
牟家慧說:“我們今年把公司名從‘擊劍服務有限公司’變成了‘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就是計劃全面發展。在面向學校和社會打造一流擊劍教育培訓機構的同時,我們未來會承接更多的專業賽事,為擊劍運動的推廣盡一份力。”
聘請了多名退役運動員從事教練和管理工作的牟家慧也有一些“私心”,就是想讓公司成為更多退役運動員的家。“從中國刀到西洋擊劍,我還是割捨不下和體育的緣分。運動員步入職場有優勢有劣勢,不過現在國家有這麼多政策支援體育發展,我相信退役運動員只要不拋棄、不放棄,都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走出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篇三
王女士是一個擁有創業夢想的人,在其他的女人滿足於家庭生活時,她卻在創業路上艱辛摸索。在加盟廖排骨以前,王女士擺過地攤,開過飯館,賣過服裝,所有她認為能夠賺錢的行業,她都一一涉獵過了,但是由於沒有經驗,也沒有找到好的致富專案,讓她在商海中奮鬥多年也沒有什麼結果。由於王女士常常換行業,讓許多朋友、親戚都認為王女士是瞎折騰,都勸她,讓她踏踏實實、安安心心過日子,但倔強的王女士始終沒有放棄。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也許是老天爺眷顧堅持不懈的王女士,願意給王女士一個實現創業夢想機會。就在王女士在創業路充滿困惑的時候,一次成都之行解決了王女士的創業難題。
2002年3月的一天,在成都市一個朋友的生日宴會上,桌上一份新穎別緻的滷排骨瞬間就吸引了她的目光,王女士忍不住嚐了一塊,***汁香味濃、油潤化渣。王女士笑著說,以前她只吃過燒、燉手法做出來的排骨,滷排骨確實是第一次吃到。所以她覺得這是她平生吃過最好吃的排骨。
她忍不住問了朋友怎樣做這種滷排骨。朋友告知她是在成都著名小吃廖排骨的店裡買的,這種五香滷排骨是它的招牌菜,朋友家附近就有一家廖排骨加盟店。敏感的王女士感覺到這是一個極大的商機,據她所知,德陽還沒有廖排骨。
王女士當即趕往廖排骨總部,在廖排骨總部,王女士深入的瞭解了廖排骨品牌、廖排骨歷史文化以及相關的加盟事宜。瞭解後,廖排骨的優質品牌、良好信譽以及多項專利發明技術讓王女士更加堅定了加盟廖排骨的信心。她當場簽下了德陽加盟店。
憑藉王女士以往的經商與管理經驗,加上總部專家的全程指導與技術支援,廖排骨德陽店在王女士的經營下,發展迅猛,營業額更是突飛猛進。
隨後幾年,每當廖排骨集團允許德陽開設加盟店的訊息傳出後,王女士都首當其衝聯絡總部要求加盟。在不斷的成功運營下,王女士將加盟店的規模不斷擴大,幾年時間就陸續開了第二、第三、第四家廖排骨加盟店。日營業額不斷增加。王女士表示,德陽第四廖排骨加盟店不是她創業路上的終點,她還會抓住一切機會,開第五家、第六家廖排骨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