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我為你嘆息作文

  談一談母語吧,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範文吧!

  母語我為你嘆息範文1:母語,我為你鳴不平!

  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結晶說明,對於作為母語的漢語,一直以來人們尤為看重,因此學科中語文被列為三大主科之一。可悲哀的是現今世風日下,作為母語的漢語也被漸漸忽視,人們還真是有些移情別戀的趨向,看著被忽視被冷落的漢語,還真有幾許悲哀!還真不由得為之鳴不平!

  要知道身為一箇中國人不僅要牢記自己的身份、面板和頭髮,更要記得我們自己的母語。在無數中國人的心裡,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文化傳承的標記。無論是古老的象形字,還是會意字,仔細欣賞,還真是美麗可愛!可是如此可愛美麗的漢字居然被冷落,漢語居然越來越被忽視,據悉一所重點中學尖子班的期末英語平均分是104分,而作為母語的語文平均分卻只有77分,為之差距之大做過調查。原因是:學生家長以及本人都認為,語文不用學也沒事!暈!什麼邏輯?為之思想還真哭笑不得。

  這樣思想的人請不要忘記:漢字音分四聲,律有平仄,構成了漢語詩文一唱三嘆回覆往返的音律文美。千百年來雋永有志的漢語承載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依靠它傾訴,我們運用它思考,通過它記載,憑著它穿越上下五千年歷史的隧道。想想,漢語是如此可愛!但是它的命運卻是被忽視,被遺忘。在閱卷中發現居然有同學把‘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把‘惻隱之心’寫成‘側隱之心’。·其實可悲的還不止這些,據悉,現在是全民‘學英語’熱潮期,大家一度重視學英語,就是在各高校也不同程度的出現中文水平下滑,日常用語單調,甚至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等現象。

  毋庸置疑,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外語教學是十分重要。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重視外語而忽略母語,或是放棄母語啊!也並不是說我們都可以將漢語視為不用學則能的天賦。要知道忽視母語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的。忽視它會順理成章的錯字連篇,忽視它會書寫失去自然規範,忽視它會生活用詞平庸,會讓母語原有的文化韻味從我們中間漸漸消退。

  試想一下,若是中國人都學好了外語,但卻遺忘了母語,那何以再展示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試想一下一個不懂得‘雖不能志,心嚮往之’的人,又何以感受精神世界的浩大?試想一下忽視了貼近心靈的母語,我們是否是在慢慢切斷綿延幾千年的文化命脈?試想一下,處身於漢語的故鄉,我們中間卻有著漢語危機,我們何以盡展歡顏??

  漢語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世界語言中一直活著,一直在延續發展的一位。漢語是國人的母語,與中國人血脈相連,融融相親。漢語它五千年來一路風霜雨雪繼續引領著我們向前、向前。而今天移情別戀的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可否重回愛巢?可否再醉於試筆書篇?

  又拾筆依覺漢字美麗,感慨間不由得高呼:漢語,我的母語,我為你鳴不平!

  母語我為你嘆息範文2:我們的母語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舞臺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侷限於昔日經濟、政治等“硬實力”,而今大國“軟實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軟實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國民精神風貌、思想素質,而民族文化影響力尤為重要。

  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母語是民族的生存發展之根。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它的母語文化,勢必會走下坡路,至少經濟社會發展潛伏著危機。在英語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卻淡漠甚至拋棄了自己的母語:漢語。如今毛筆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過毛筆的人很少,會寫毛筆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而日本人卻規定每週一次毛筆字課,我們不反省一下,就這樣看著漢文化衰落,對得起“炎黃子孫”這個稱呼嗎?

  為什麼在全球掀起一場漢語熱,各國大辦漢語學校的今天,我們卻不再重視漢語?我們沒有看到語言文化的長遠意義,至少沒有看到眼前所蘊藏的危機。英國、美國每年輸出英語所獲利潤佔到了國民GDP的1%多。再看看國內的學生,花這麼大力氣學外語,若是學好了還可以,可是大學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英語水平也不過如此。外語沒學好,母語也差,有些人的漢語水平甚至不及外國的漢語學習者,前不久上海的一次雙語互譯活動競賽中,不少人把“富貴不能淫”這句古訓譯成“Berich,butnotsexy”富貴,但是不能性感。中國學生的語言功底,由此可見一斑。

  聽說前不久申報文化遺產時,端午節被韓國搶先註冊。我們在憤慨之餘,為什麼不冷靜地想想:別人為什麼輕易就能搶走?漢文化源遠流長,先輩珍視,而子孫視之不甚惜,如棄草芥。一些重大的經貿甚至學術交流會全部用英語卻不能用翻譯,這可是在自己的國土上。為什麼不能像法國人一樣珍視母語。民族文化要博採眾長,相容幷蓄。法國的保守未免偏激,而我們的漠然則更令人擔憂。

  “雲山滄滄,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句流傳幾千年後依然鮮活生動,在於其獨特的音形相結合。我耳邊始終迴響著那位韓國網友的疑問:“你們的漢語我認為是世上最優美的語言,為什麼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美重視,你們自己卻不重視呢?”

  你從遠古走來,博大是你的風采;你向未來奔去,磅礴是你的氣概。懸崖邊緣的漢語文化,炎黃子孫到了拯救你的時候了。

  母語我為你嘆息範文3:讓我心碎的母語

  那一件件摧人淚下的感恩事激讓我心醉,那一朵朵絢麗紛彩的花兒讓我心醉,那一個個名勝古蹟讓我心醉,而最讓我心醉的還是母語。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大國,我們的母語歷經了滄桑。但滄桑流逝了歲月,留下了自倉頡創造的漢語。古詩、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至現在那文體多樣的詩文。有的柔情、有的豪放、有的一刀見血、有的震撼人心、有的曲折彎延。這就是我們的偉大母語,讓很多外國人著迷的漢語,真讓我心醉。

  “讀詩使人智慧”,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讀李白的詩,豪放之氣渾然而起。他的想象與誇張讓人大為歎服:“飛流直下三千尺”,你能想象出這樣的詩句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敢如此大膽直白出自己的想法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有如此的胸襟嗎?這就是李白用母語發出的感慨。讀他的詩,讓人心醉於那種“不屈已,不幹人”的狂傲和張揚中。

  都說明清的專制統治讓中國在近代史落伍,特別是清朝。但他們卻留下了中國四大名著。明朝的三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還有清朝的《紅樓夢》。那曲折的故事讓人讚歎不已,隱含的意義讓人意猶未盡。紅學就是專門研究《紅樓夢》的一學術機構。這就是我們的母語,以她特有的魅力讓我心醉。

  如今,母語發展得更為豐富多彩。有時意味深遠、有時幽默生趣、有時感人肺腑、有時氣憤填膺。讓人愛上她,愛上書,使我們的生活也豐富多采。

  然而,現在簡直是英語“殖民統治”時期,母語漸漸被一些人無意中遺棄在角落。因為英語的地位與瀟灑,有的人更熱於追求它。從此,出現了一些被外國人譏笑的“香蕉人”,此時,我們是否學學法國人堅持熱愛母語呢?

  母語就如一瓶美酒,愈久愈醇。她的“粉絲”,像我,我永遠熱愛讓我心醉的母語。我也不反對熱愛英語,但我們決不能成人“香蕉人”。

  母語我為你嘆息範文4:母語在哭泣

  凡人,你好。我在全球化了的社會發展大潮中,外來的文化大量的湧入和電腦網路的“瘋狂”發展入侵了我的領地,最近,你們國民中有不少人擔憂我,為我在呼籲在嘆息,怕把我“搞成雜色拼盤,”影響我的“健康和純潔”而造成“嚴重汙染”,擔心迷失了我,窒息了我的生命,其實我那有這麼脆弱,我是伴隨著你們華夏民族的誕生而誕生,沒有你們就沒有我,五千年的文明史不是已經告訴你們:你們興而我則興,你們衰而我則衰!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語言大量引入曾干擾過我,唐朝文化的繁盛也曾受到過外來文化和外來文字的影響,後來蒙古人入侵中原不僅沒有吞沒我,反而被我同化了,而五四時期對我則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大膽引進西方語言,才造就了你們今天所稱的白話文,我不是都頑強的生存下來了嗎?你們知道嗎,一個民族語言的消失或被削弱,一是要看這個民族的人種是不是滅亡,人種滅亡,他們的語言自然隨之而亡;二是外敵入侵長期佔領,外來文化被強制推行,成為該民族或國家的主流文化,作為表達文化的載體語言自然也是要發生變化的,會逐步被消弱。

  讀到這裡你一定要問:既然我沒有那麼脆弱,那為什麼還要向人哭訴呢?

  我最傷心的是你們這些佔世界總人口五分之一的民族,使用我的人在世界上佔這麼大的比例,本來我應該由衷地感到自豪,可你們卻讓我失望和傷心,你們不能使我成為世界上應用範圍最廣泛的語言,你看人家英語,雖然作為母語的人不是很多,但人家卻成為了世界通行的語言,我不是嫉妒,我是羨慕人家,看到人家的發展我感到無能為力,我著急,但卻絲毫不能改變現狀,特別是美國人,人家發明創造的新玩藝越來越多,你們又不能不接受,越不接受就會越落後,人家發明的這些新玩藝就隨著人家產品的輸出而輸出了他們的母語——英語,你們僅僅著急我的發展又有何用呢?看到想到這些我不哭泣就是怪事了,我傷心我落淚,為自己,更為你們,只有你們自己社會的快速發展,才能解救你們自己,也才能解救我。要知道我和你們的關係是先有你們再有我,我是幫助和傳遞你們思維的載體,是傳遞你們所創造的文化資訊的載體,你們在世界發展的趨勢中要是迷失了自我,那我也就會隨之迷失。

  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嗎,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