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及對策

  如何抓住機遇、克服自身不足,從管理上提高民營企業的競爭力是當前理論和實踐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1.提高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

  根據國家2006年10月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小企業授信工作盡職指引》的要求,中小企業外源融資主要為商業銀行貸款,而銀行體系出現重大變革,中小企業為解決自身融資問題應儘快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管理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經營行為,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增強誠信觀念,建立新型銀企關係。

  ***1***健全中小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信用程度。中小企業要從規範企業制度人手,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企業組織形式和規範的管理制度,做到內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規範,經營運作規範。在企業分配製度上,建立以績效為中心的管理體系。真正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經營機制。中小企業要贏得銀行對其經營管理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認可。同時,規範企業財務制度,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加強財務資訊的真實性和財務管理的透明度。

  中小企業必須強化信用意識,加強自身的信用建設。要以誠信為本,提高自身的資信程度,牢固樹立欠債還錢的觀念,按時還本付息,把信用當作無形資產來看待。一方面按規定向社會提供全面、準確的財務資訊,杜絕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及欠息行為;另一方面要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樹立誠信品德,按時償還貸款本息。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廣泛的融資支援,建立良好的銀企關係,為企業融資創造條件。

  ***2***實行規模經營,提高中小企業償債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從目前中小企業中第三產業仍占主導地位,但第一、二產業發展也較快。中小企業要形成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生產,實現規模經營。同時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注重技術改造,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提高競爭力。在新產品開發應用、科技成果轉讓、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經營領域應突破傳統行業限制逐漸從飲食、商品流通、建築等傳統產業向廣告、經紀人中介、電子資訊、科技等新領域延伸。中小企業應重視自身資本積累,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性,將企業盈利的相當部分用於增加資本金,逐步提高企業資本中自有資金的比例。

  2.改善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環境

  ***1***完善中介融資機構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商業銀行應提供適合中小企業融資條件的融資服務的產品,如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方式及貸款金額的詳細估算服務等產品,一定程度緩解中小企業資金不足問題。在實踐中儘快完善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系統,在貸款中做到不亂貸,不漏貸。國家對於民間融資給予合法化的同時,加強監管,以免造成金融市場秩序混亂。完善抵押擔保制度,創新貸款保證方式,健全擔保體系。突破傳統的擔保方式的限制,接受民營企業用自身的無形資產***包括品牌、商標、專利***、集體土地使用權、等作為擔保;接受企業主個人為中小企業提供的以其財產或權利為抵***質***押的擔保。應適當增加信用貸款的範圍,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允許不動產抵押或質押,廠、商、銀三方協議的應收賬款質押等業務,儘可能拓寬中小企業的抵押擔保方式。同時,提高抵押擔保機構資訊的優勢和抗風險的能力,從而做出更為準確的風險決策。

  中小企業進行信用擔保融資的主要問題是風險的識別與防範問題。這需要設立金融保險機構,分散融資風險。設立金融保險機構對銀行等機構從事每筆貸款業務進行風險擔保,由銀行等機構按貸款比例出資投保。金融保險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調查並將資訊提供銀行,從而根據企業的信用狀況確立投保金額。一旦中小企業不能如期還款,金融保險機構按投保合同承擔相當的金額。這種中介機構的介入,既可分散融資風險,又可減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壓力。還可以由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或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預算撥款注入和向社會發行債券,組建擔保公司,負責調查、評估和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企業的資信狀況,併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擔保,其擔保行為接受政府機構的監管;或由中小企業聯合組建會員制的擔保機構,資金共同承擔,自擔風險,自我服務,發揮聯保、互保的作用,實行封閉運作,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規範有效的擔保。或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用於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提供貸款貼息和貸款擔保。

  ***2***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在整個社會信用缺失的情況下,依靠銀行或企業難以解決融資問題。中央銀行、政府、企業等都有責任和義務努力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全民誠信制度:通過專業化機構,開展聯合徵信業務,從企業、個人、金融、財政、稅務、工商、質量監督等部門全方位地收集個人及各類企業的誠信資料,做誠信記錄。建立個人與企業的信用記錄體系,可使相關金融機構共享信用資訊資源,使企業及個人的信用狀況更加透明,以降低資訊成本和風險定價成本。同時,也增加了企業及其個人的違約成本,促使其主動約束自身。這一措施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中的根源性問題具有一定效果。

  民營企業融資模式

  1.內源融資

  內源融資是企業不斷將自身的留存收益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也是企業挖掘潛力,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的過程。內源融資自主性強,是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融資渠道,其不足是需要有一定的積累期,不能適應大規模融資的需要。

  2.商業信用

  “信用”就是本錢,信用融資是無需支付利息的。目前,利用商業信用融資已成為民營企業籌集短期資金的一個重要方式,主要有:賒購商品,推遲應計負債支付,採用商業匯票結算,預收貨款等形式。商業信用融資取決於企業的產品鏈以及企業間的商業關係,若超出使用期而不支付欠款要影響企業信用甚至違法,因此民營企業應慎重使用。

  3.銀行信貸

  銀行信貸是銀行將自己籌集的資金暫時借給企事業單位使用,在約定的時間內收回並收取一定的利息的經濟活動。按貸款方式可分為:***1***信用擔保貸款。企業可通過資產質量高、運營狀況好的擔保企業或銀行認可的信用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2***抵押擔保貸款。企業通過向銀行提供自有或依法有處置權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機器、交通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財產申請貸款。***3***質押擔保貸款。企業可通過向銀行提供匯票、本票、依法可轉讓的股份、股票、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以及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申請貸款。***4***票據貼現融資。即票據持有人持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扣除貼現利息後的資金。對手中持有票據而急需現金的企業可採取這種方式。***5***出口創匯貸款。銀行根據企業的出口合同,或進口方提供的信用證,提供打包貸款。***6***保理業務融資。商業銀行為企業國內貿易中的信用銷售而設計的一項綜合性金融服務。賣方將其與買方訂立的銷售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由銀行為其提供貿易融資、應收賬款的催收、信用風險控制及壞賬擔保等各項金融服務。

  4.金融租賃

  金融租賃是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信用模式。即:企業以支付租金的形式向租賃公司借用裝置,租賃公司按照企業選定的機器裝置,先行融通資金,代企業購入,以租賃方式將裝置租給企業有償使用,從而以融物的形式,為企業融通了資金。出租人在租期內分期回收全部成本、利息和利潤,租賃期滿時,出租人將裝置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5. 私募股權融資

  即企業以現有資產折算成股權的方式,尋求戰略投資者參股,擴大註冊資金規模,從而解決融資問題。主要包括:股權出讓融資、增資擴股融資、產權交易融資、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股權併購、資產併購、MBO等形式。

  6.專案融資

  專案承辦人成立獨立的專案公司作為借款人籌集貸款,並以專案本身的現金流量和收益作為還款來源,以專案公司的資產作為貸款擔保物。專案融資,通過對其投資結構和融資結構的設計,可以幫助借款人將貸款安排成非公司負債型的融資,但其籌資成本較高,組織融資所需時間較長。

  民營企業融資的四大關鍵

  企業素質為“成功根本”

  首先強調的都是“民營企業自身素質”的問題。如果一個民營企業的財務、運作上存在嚴重問題,那麼本身就不具備融資資格。

  寶供物流財務總監於贊文表示,體制和機制是企業活力的前提,有了“活力”才能贏得“信任”和“融資”,最終才會產生“服務”和“效益”。對於債權融資,他認為,企業找銀行貸款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對企業的“雪中送炭”。如果自己的企業還不是“錦”,就不要找銀行貸款,先應把企業的基礎打好。

  某企業財務總監王朝曦談到,目前有些民營企業總把“發展不好”歸咎為“政策”原因,其實並不客觀。在同等政策環境的背景下,許多規模大、機制完善、運作優良的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今天某些行業的領跑者。

  他還表示,企業要融資,第一步就是它的融資目的要是“善意”的。如果融資動機不健康,只想“圈錢”和“騙錢”,那麼即使吸引到了一部分資金投入,也同樣無法繼續生存,因為投資者***或銀行***也不總是傻子。

  財務專家是“明智選擇”

  專家學者提醒中小民營企業,在融資發展的初期,聘用一位懂行的財務專家作為企業顧問,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於贊文談到,民營企業融資難,有很大原因是“企業對資本的認知水平過低”,像在融資期間不懂得資本運作的操作規程,也不知如何與銀行或投資方打交道,這樣可能會讓融資機會流走。所以,能有一位懂行的財務人員把企業的投資價值推薦給投資方,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且,王朝曦介紹,財務專家同樣也可以作為民企吸納民間資金的重要途徑。

  融資夥伴要“志同道合”

  在股權融資方面,擁有“志同道合”的融資夥伴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於贊文分析認為,進行前期判斷是民營企業進行融資的重要一步。前期判斷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專案融資風險投入的判斷,二是對合作夥伴、投資夥伴價值觀的判斷,這兩點都要求融資夥伴必須“志同道合”。

  所謂的“志同道合”,主要是指融資合作雙方對“公平”、“誠信”、“承諾”以及“問題溝通”方面的認同是否一致。尋找到目標一致的“合作伙伴”,有時比單純討論專案的投資前景更為重要。

  融資選擇應“門當戶對”

  目前民企融資的渠道,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社會、銀行以及企業自身。於贊文稱,民營經濟挑選投資者,必須要“門當戶對”。

  王朝曦認為,目前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企業的性質已經不再重要,而企業規模的大小才是融資的決定性因素。“資本永遠追隨利潤”——如今無論是社會民間資本還是商業、銀行,資本的投放主要考慮的是“利潤率”和“風險性”,因此不同規模的企業對不同規模的資本“回報率不同”。大資本自然尋求大發展,而目前處於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應該更多吸納中小型的融資。

  因此,如果民營企業在融資選擇時注意“門當戶對”,則將會大大提高企業的融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