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要創新

  創業作為一個商業領域,致力於理解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或原材料,組織現有技術的新方法***的機會,如何出現並被特定個體發現或創造,這些人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後產生各種結果。

  創業是一個人發現了一個商機並加以實際行動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形態,獲得利益,實現價值。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業公司必須創新

  創業決不會一帆風順。1999年,劉英魁認定網路與通訊手段相結合的新模式必將改變傳統商業模式,同時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於是,他開發出基於手機號碼的郵件系統“e網通”。然而,由於缺乏市場運營經驗和充足的資本,公司的資金流很快出現問題,專案宣告失敗。

  好產品沒能開啟市場讓劉英魁痛心,但是他沒有因此沉默。2000年,網站建設如火如荼,劉英魁也和自己的團隊開發了一套用於建網站的工具和資料庫統計分析系統,這個專案同時獲得2000年“挑戰杯”一等獎。此時,劉英魁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平臺,開始到北京創業。但是,由於網路泡沫紛紛破滅的大環境和商海經驗的缺乏,劉英魁公司又遭遇失敗,新產品宣佈放棄。

  不過,失敗依舊沒有打散劉英魁的創業團隊。“年輕是最大的資本,可以輸得起。我們心態好,知道創業不能急功盡利。也知道吃了資金上的虧,所以利用那段時間系統地學習了金融方面的知識。”劉英魁在公司低潮期幾乎自學了MBA的全部課程,他更深刻理解了創業公司必須創新的道理。

  經過團隊分析,劉英魁選擇將企業客戶服務與簡訊結合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今天被稱作移動商務,已廣泛為企業應用,而當時還沒人嘗試。

  經過8個月緊張調研與開發,2001年10月,中國第一條結合企業業務系統的自動服務簡訊成功發出。劉英魁創造了中國的移動商務服務模式,致力於為金融行業客戶提供與其核心業務系統、呼叫中心、電子商務網站等無縫聯接的統一移動商務應用平臺。

  時至今日,劉英魁帶領他的東方般若已經在中國保險、基金等金融行業移動商務市場佔據壟斷地位,並將網際網路、語音電話、移動增殖技術進行綜合整合,創新性地為金融企業提供著更全面的外包服務方案。

  “般若是‘事先驗明的智慧’,現在的“東方般若”是我們心智的凝聚,體現在我們選擇並進入了一個可深度挖掘的行業。我要把東方般若做成中國最優秀的創新型金融產品的營銷和服務平臺。”劉英魁說。

  走過了近10年的自主創業之路,劉英魁對今天的大學生創業有許多想法:“大學生選擇創業是好事,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走創業的路。對於適合創業人的而言,首先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否則不要輕易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