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表外融資是怎樣的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表外融資發展迅速,不僅在形式上日趨複雜,而且在企業的融資結構中所佔比重也在不斷增大,從會計實務的發展來看,表外融資已經越來越多的被企業作為粉飾會計報表的工具,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一、企業表外融資的主要方式

  1.租賃。租賃是一種傳統的表外融資方式。由於租賃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類,其中只有經營租賃被視為一種合理合法的表外融資方式。因此,承租人往往會絞盡腦汁地與出租人締結租賃協議,想方設法地進行規避,使得實質上是融資租賃的合同被視為經營租賃進行會計處理,以獲得表外融資的好處。

  2.合資經營。合資經營是指一個企業持有其他企業相當數量,但未達到控股程度的經營方式,後者被稱為未合併企業。人們通過在未合併企業中安排投資結構,從事表外業務,儘可能地獲得完全控股的好處,而又不至於涉及合併問題,不必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未合併企業的債務。還有一種流行的形式叫特殊目的實體***SPE***,即一個企業作為發起人成立一個新企業,後者被稱為特殊目的實體,其經營活動基本上是為了服務於發起人的利益而進行的。通常,SPE的負債相當高,所有者權益儘可能地低,發起人儘管在其中只擁有很小甚至沒有所有者權益,但承擔著所有的風險。安然公司正是利用SPE,在1997~ 2000年累計高估利潤5.91億美元,累計隱瞞負債25.85億美元。

  3.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進而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的過程。證券化融資業務通常是對銀行的信貸資產、企業的交易或服務應收款這類金融資產進行證券化的業務。比如,出售有追索權的應收賬款,本質上它是一種以應收賬款為抵押的借款,但在現行會計實務中,企業對售出的應收賬款作為資產轉讓,而不確認負債。證券化作為企業的一種有效的表外融資方式,最近幾年在美國非常流行,並且無論是在證券化的金融資產種類上還是在價值量上都得到了發展。安然公司“盤活”資產的方法之一就是能源商品證券化。

  4.創新金融工具。當前是創新金融工具大爆炸時期,這些金融工具包括掉期、嵌入期權、複合期權、上限期權、下限期權、上下取勝權等。由於環境的急劇變化及其引起的對風險控制的需要、競爭的加劇、分析技術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使這一勢頭一直不減,並將持續下去。然而,會計準則的制定並沒有跟上創新金融工具發展的步伐,因此按現行會計準則規定,創新金融工具在財務報表上大都得不到體現,企業通過創新金融工具進行融資所產生的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自然也沒有反映。安然公司在1995年被《財富》雜誌評為“最富創新能力”的公司,它的創新成就主要就是對金融工具的“創造性運用”,如開闢能源商品的期貨、期權和其他衍生金融工具。

  此外,代銷商品、來料加工、產品籌資協議、應收票據貼現等也是常見的表外融資方式。

  二、企業表外融資的動因

  1.優化企業財務狀況。企業通過表外融資,甚至將表內融資轉移到表外,將優化企業的財務狀況,使資產負債表的質量得到明顯改觀。這時,根據資產負債表計算出來的有關財務比率,如負債權益比率將會相對降低,至少從表面上改善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增加了企業的償債能力,使借款人處於有利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防止那些不利於借款人的財務比率出現,從而避免形成其他更為不利的發展趨向,例如信用等級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當然,更有甚者通過表外融資將財務比率控制在其所期望的範圍內,從而達到粉飾企業財務狀況、籌集所需資金的目的。

  2.擴大企業經營成果。表外融資籌措的資金以及形成的資產並不在資產負債表內直接反映,而其所形成的費用及所取得的經營成果卻在損益表中反映出來,擴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當企業未來投資利潤率高於舉債成本率時,表外融資加大了財務槓桿作用,提高了自有資金利潤率;另外一些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總資產利潤率、固定費用利潤率等看起來也更樂觀。不過,也有企業通過“假銷售真借款”的形式進行表外融資,以達到掩蓋虧損、美化企業經營成果的目的。

  3.規避借款合同限制。一方面,借款合同往往對借款人增添債務明確規定種種限制,例如規定不得突破某一負債權益比率。於是,借款人便通過將某些債務置於資產負債表之外,來規避借款合同的限制。另一方面,擬定借款合同的債權人也會越來越精明,他們可能在判斷是否履行了特定的借款合同時,將某些表外債務***如租賃***與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同等對待,而這種壓力同時又將進一步催生新的更富於創新精神的表外融資方式。

  4.應付通貨膨脹壓力。在通貨膨脹情況下,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資產負債表上的許多專案被嚴重低估。當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及相應的資產被嚴重低估時,企業的舉債能力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作為對這類資產被低估價值的抵銷,可通過表外融資,將部分債務置於財務報表之外,以應付通貨膨脹對企業財務狀況和舉債能力造成的壓力。

  企業經營者之所以熱衷於表外融資通常來自於以上四個動因。現行會計準則也使得企業表外融資成為可能,如安然公司利用SPE高估利潤、低估負債,就是因為按照美國現行會計慣例,如果非關聯方在一個SPE權益性資本的投資中超過3%,即使該SPE的風險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擔,上市公司也可以不將該SPE納入合併報表的編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