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店的經營模式有哪些

  建材行業是中國重要的材料工業,建材產品包括建築材料及製品、非金屬礦及製品、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三大門類,廣泛應用於建築、軍工、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民生活等領域。那麼?

  建材店的經營模式有很多種。

  攤位制大市場業態經營以批發為主兼有零售。該模式的優勢是商品價格相對低廉,投資回籠快,風險小,經營比較靈活,對小本投資商入場經營有吸引力;劣勢是商品質量信譽度低,交易行為不規範,服務質量差。

  家居建材連鎖超市經營以零售為主。商品銷售實行明碼標價,陳列擺放規範,賣場經營環境舒適講究,超市對採購、配送、結算等採取統一管理;商戶信譽高、商品價格高,運用計算機管理,實施一條龍、一站式、開架售貨、自我服務的方式。

  建材街、建材城經營模式的基本特徵是整條街是由經營燈具、廚具、衛浴、傢俱、地板、瓷磚、塗料、五金等各類獨立的店或若干個建材市場構成,是店、市的集合;商品結構以中檔為主、低檔為輔、兼有高檔。建材城經營優勢比較明顯,如價格靈活,便於消費者討價還價;零售為主、兼營批發,靈活的促銷方式和商品大類齊全吸引消費者,基本能滿足顧客充分挑選並一次購齊的要求,是老百姓的去處。建材城經營劣勢是,賣場環境簡陋與攤位制雷同;賣場管理是粗放式管理;管理部門對商戶在產品質量、顧客服務、統一著裝、標識等方面沒有統一要求;為了節約經營成本,場內營業時間短,不便於消費者購物。

  建材行業的發展

  2004年,中國建材行業受到政府巨集觀調控的影響,產業政策調整對某些建材企業造成了一定衝擊。2005年行業發展仍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產量與銷售額總體上穩健增長;中國建材行業發展的巨集觀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依然較好。

  2006年,建材行業經濟執行總體保持又快又好發展態勢。生產銷售增速明顯加快,經濟執行質量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有了新的改善。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13275億元,增長29.1%;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534億元,同比增長29.3%;實現利潤603億元,增長47.1%。

  2007年建材行業產量、效益大幅度提高,1-11月,建材行業實現利潤796億元,同比增長56.6%。裝備水平的提升使中國水泥工業能耗顯著降低,2007年噸水泥綜合能耗138千克標煤,比上年減少4千克標煤。

  2008年第一季度,建材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7年同期增長27.9%,增速與2007年同期相比加快1.7個百分點,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十一五”規劃基建投資已棋至中盤,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爆發增長和普通民用建築投資的平穩增長,使建築行業正處在景氣上行階段。同時,在建設節能社會和國家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背景下,節能和技術創新主題將是行業的發展熱點。

  建材行業的前景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建材工業每年消耗原材料50億噸,消耗煤炭2.3億噸,約佔全國能源總消耗的15.8%,廢氣排放量1.096億立方米。水泥、石灰與傳統牆體材料等排放一氧化碳約為6.6億噸,佔全國工業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

  據相關業內人士的介紹,綠色建材僅在德國的潛在市場容量就達4000億歐元,而美國預測2015年綠色建築材料市場將達到710億美元。

  儘管如此,當前我國綠色建材行業的發展仍然面臨一些阻礙。一位早想投入綠色新型建材研發但又擔心市場的建材企業負責人對記者坦言,綠色建材行業亟須頂層設計,由於出臺政策較少,有些還停留在倡導層面。另外,當前綠色建材還不是建材行業中的主流產品。“綠色建材在實際運用中,其主要客戶絕大多數為高階消費者,普通消費者不瞭解綠色建材的好處,過分擔心綠色建材價格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