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差異化策略有哪些型別

  廣告差異化是營銷差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告訴求的精髓就在於差異。常見策略有功能差異策略、價格差異策略、文化差異策略。那麼?

  廣告差異化策略型別:功能差異策略

  品牌產品的功能、物質屬性給消費者帶來實際的效用和滿意,它能幫助消費者完成一件事情或工作。運用這一訴求策略,廣告資訊內容集中在產品品質這一核心上,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品質如何,圍繞著品質還可以將資訊內容訴求於功能、外觀、包裝、使用便利、售後 服務、使用壽命等等一系列與品牌實體因素相關的方面。

  瑞夫斯的USP理論能很好的說明這點,他的經典廣告案例M&M巧克力廣告“只溶在口,不溶在手”成功的說出品牌獨具的特點。即使在今天產品同質化嚴重情況下,只要努力追索還是會找到有價值的差異訴求點。寶潔公司海飛絲品牌訴求於那句“頭屑去無蹤,秀髮更出眾”,堪稱經典,旁人絕難超越、模仿。然而突破口還是被聰明的廣告人找到了。重慶奧妮訴求於“草木精華,植物一派”,從而讓消費者關注天然植物型奧妮洗髮水,使消費者的態度朝著有利於奧妮的方向轉變。無獨有偶,華人企業絲寶集團風影洗髮水一句“去屑不傷發”,更是針對競爭對手,讓其大為頭疼。儘管從整個營銷上來講奧妮和風影並沒有佔到多大便宜,但作為廣告戰役值得記一筆。所以從這點來看,USP永不過時,只要正確運用就會屢試不爽、百發百中。

  廣告差異化策略型別:價格差異策略

  這種策略強調購買和使用品牌所帶來的經濟上的節省。低價、優惠讓利等等都會使消費者減少購物花費,最為消費者所關注的還是價格。除此而外,免費服務和培訓、贈品、加量不加價、不滿意退款等承諾也可作為訴求內容,因為這些承諾都會帶來看得見、可比較的經濟利益差異。

  這些內容在廣告訴求中經常可以看到。名人掌上電腦曾經向行業領導者 商務通發起進攻,以價格作為競爭策略,名人宣佈降價,廣告上打出降價資訊,起到了很好的宣傳配合作用。還有一種情況,在使用品牌時,由於其效能而能給消費者更大的節省空間,比如省時、省電、省力,新飛冰箱廣告片中使用比較的手法,以0.4度電能做什麼為題進行比較,結果是0.4度電只能用剃鬚刀刮半邊鬍鬚,只能用吹風機吹半邊頭髮,而卻可以使新飛冰箱工作多少小時,這裡省電就意味著電費的節省,省時、省力同樣也可以此類推,都是經濟上的利益和好處。

  當然這種策略也會有不適用之處,比如創立名牌如果使用價格訴求會損害品牌形象,特別是高階品牌。而對於中低端品牌卻可以廣泛使用,浙江納愛斯公司一句“只買對的,不選貴的”,使寶潔公司坐立不安,在營銷上迫於無奈開展“射鵰”行動。所以,利用品牌經濟價值差異為訴求策略對於高階品牌要慎用,而對於大多數一般品牌***定位於中、低端***還是有很大適用空間的,只要不是頻繁、大動作價格跳水,廣告內容訴求於此應該極具誘惑力和刺激性。

  廣告差異化策略型別:文化差異策略

  文化是品牌重要的基因,在營銷中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品牌總要同人、社會發生關聯,品牌文化所主張的觀念、價值精神、追求等等超越於任何具象的物質,與社會心理、文化協調同步,從而才具有親和力,才更容易說服、打動人。廣告訴求於品牌文化價值差異策略,內容以情感為核心,心理學上心理過程通常分為認知、情感、態度三個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情感左右態度偏向。其他內容則包括受眾的自我認同、親情、愛心、國家民族認同和自豪感等等,這些因素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與前面兩種差異化訴求策略不同之處在於,品牌文化價值差異難以被模仿和超越,可以作為品牌廣告傳播最核心的競爭力量。採用品牌使用用價值差異策略,由於技術進步和創新,產品品質、功能會被趕超,而且即使暫時不被人追上也會出現產品趨同現象,導致差異不再存在,同樣經濟價值差異也容易被人跟蹤模仿,競爭對手同樣可以使用。但是文化價值差異卻很難模仿,可以形成無形資產長期佔有。百年冤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廣告都是訴求於文化差異,賣的就是品牌文化,但百年來二者品牌文化並沒有互相模仿而趨同,反而各具特色。廣告傳播實踐歷來就不乏這類訴求內容的經典案例,他們永遠值得廣告人去借鑑、學習、總結。平成廣告公司創作的喜之郎果凍布丁廣告一直以來親情作為訴求,親情無價,十年不變。平成總經理吳曉波先生在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上提交的論文提出“果殼理論”,認為果殼的核心是中國消費者的情感、文化,它會保持連貫和不變,超穩定。

  在廣告訴求形式上,理性、感性訴求雙峰並峙、各有千秋。採用功能差異和價格差異這兩種策略,廣告訴求形式可採用感性、理性的訴求形式,而對於文化差異策略由於訴諸於情感則主要考慮感性訴求,但有時“反彈琵琶”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如2003年“非典”期間,有一則公益廣告提示人們用信心、勇氣和科學戰勝“非典”,廣告正文則列出防治“非典”的“藥方”,訴求巧妙,讓人一讀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