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推廣模式及發展策略有哪些

  目前,我國太極拳的發展路徑及推廣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並不單純地受到國家體育政策或自身文化價值功能的制約,而是涉及到當地經濟發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的推廣模式及發展策略,希望你們喜歡。

  太極拳的推廣模式及發展策略

  一、太極拳發展的“合作式”推廣模式

  1、向企事業單位推廣

  國家的興盛,民族的強健,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皆取決於人,取決於人的素質。而勞動者的身體素質,則是其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全民健身,是因為“強國必先強種,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全民健身運動順應時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必將“育萬民之力,興千秋之業,造百代之強,立永世之功”。百家爭鳴的太極拳文化具有豐富的健身養生價值、教育價值、娛樂價值及經濟價值等,契合著廣大公司企業文化生存的價值需求。當今社會,經濟迅速地發展,大中小型公司企業逐步增加。該群體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企業的發展主要是以盈利為目的,其相互競爭日趨激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始終存在。而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服務社會為主要宗旨,並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服務機構,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事業單位所包含的各行各業的分支機構單位極為廣泛,同時也為太極拳的推廣普及開拓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太極拳在企事業單位的推廣,必須抓住兩者的所需所求。然後依據太極拳價值為企事業單位創造更高的價值,達到“互利共贏、同步發展”的目的。這就是“合作”的經營之道。

  在Geurts和Grundemann***1999***對歐洲幾個國家的調查中發現,半數以上***57%***的員工感覺工作對他們的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四分之一以上***28%***的員工感到工作讓他們的健康和安全處於危險境地。企事業單位所產生的這些不良因素主要源於工作的壓力,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在工作量不減的情況下,給職工緩解壓力。與此同時,就為太極拳的推廣發展創造了新的突破口,為與公司企業間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眾所周知,創新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公司企業進步的靈魂;每家公司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經營之道,獨特的企業文化,保持不斷地開拓新的發展理念,唯有這樣才能在同行企業中佔據領先地位。除此企業文化外,最核心競爭力就是人才;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資訊交流急劇增加,而且,人對事物進行自主選擇的可能性增大而承受著越來越大的抉擇壓力。應該看到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對社會的人才需要也逐漸擴大。由此中高階層級群體也不斷龐大,可這些白領、金領工作者,每天所面臨的都是同樣的工作環境,同樣的工作壓力和同樣久做而不動的運動方式,大腦持續高速運轉。久而久之,身心得不到休息,心理得不到鬆弛。那麼,工作者將遭受到心情的壓抑、勞累導致免疫力的逐步降低,最終得到的是搞垮自己的身體。據統計,在美、歐一些發達國家,與壓力有關的精神失調己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發展最快的職業病,公司中有25%的員工會出現焦慮症或與壓力有關的疾病。這樣勢必使企業內部產生一系列問題,如員工工作情緒低落、態度消極、高離職率等,最終可能導致人才流失和生產率的降低,甚至會影響波及家庭,造成家庭不和諧局面。因此,抓住當前公司企業內部發展問題,為太極拳事業發展尋找商機。據調查,目前很多中小型企業,在每天上班之前都要進行體育鍛煉,但大多數是健身操之類的運動。所以,太極拳與企業單位的合作,可嘗試著像學校一樣開設體育健身課程,每天抽出一個小時來鍛鍊身體,換種運動姿態,使全身動起來,避免久坐不動。說是鍛鍊身體,實質講也是在做心理調節,緩解壓力,放鬆心情;轉換思維方式,使心情脫離工作上的壓抑。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為企事業單位配備專業教授者對員工進行太極拳技術和文化理論教育,讓員工們通過太極拳運動提高自身的身體、精神調節能力,主動緩解工作壓力,在太極拳運動中揮去所有的紛擾,鬆開滿身的筋骨;享受太極拳優美舒緩的音樂旋律,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氣,同時隨著自身的體悟去感受太極之奧祕,如:為人處世,職業發展,人際關係因素,工作組織結構等;太極拳學中的哲學倫理,能給員工的職業發展、組織交際、工作態度帶來“正效應”。

  2、向保健醫療機構推廣

  人類健康是一定時代、社會發展成果在人類生命質量上的綜合反映。太極拳和人類生命的有機融合,在強身健體,益壽延年,防病治病上發揮其更大的作用,更好、更加廣泛地服務於人類社會,是我們必須研究和探索的永恆的主題。太極拳運動不僅對人體具有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而且作為醫療體育手段,具有極大的醫療保健價值。目前,我國正在進入一個社會經濟繁榮與公民健康退化如影相隨的時期,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日益突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醫生、醫院、醫療的“三醫”問題,已經逐步成為不亞於‘三農’問題的社會弊端。醫療服務領域所出現的這些問題亟待完善,所面臨的挑戰也不容迴避。據人群健康狀況調查顯示,調查人群65歲及65歲以上組人口占總人口的10.67%,而患病人次計算2003年兩週患病率為133.24%。兩週患病率比1993年上升了2.78%,比1998年上升了4.03%,兩週患病率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肌肉骨骼結締組織、迴圈系統等疾病,這5類疾病合計佔疾病總數的86.79%。迄今為止,太極拳的發展歷程已有千年,前人對太極拳多方面做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尤其是,太極拳的健身功能與醫療保健功效就是太極拳能在眾多的武術拳種中突穎而出,名揚海外,深受廣大群眾的鐘愛的最好佐證。它能帶給人類社會最寶貴的“健康、和諧、運動、發展”。俗話說:“人不養心,身如朽木;人不養生,形如枯骨。”歷史悠久的太極拳文化,結合了中醫導引以及養生方面的知識,對人體有鮮明鍛鍊、保健和治療作用。它是目前武術運動中,從理論到實踐,從養生到技擊,最全面、最受歡迎和適應人群最廣的一項運動。據相關調查研究,具有很多的醫療保健功效,太極拳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骨骼肌、消化系統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疾病患者以練習太極拳來進行康復治療具有便捷性,在家也能“自我鍛鍊”、“自我治療”免除各種磁療器械的鍛鍊;不用吃藥、打針,以“醫生診斷,自我治療”為原則。憑藉太極拳健身養生之功效,依靠運動、健身、免疫、預防、治療等自然的健康促進方式,來服務於眾。達到無風險,低消費。太極拳是一種合乎人體生理規律的養生保健運動。強調一種心身並練的過程,達到調心、調氣、調身等一系列內外陰陽對立的統一。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更符合中國人民的心理習慣及健身觀念。在長期習練中,潛移默化地陶冶性情,會使人心情盎然、精神煥發、恬淡安然。因此,太極拳在醫療保健機構推廣的可行性還是很高的。太極產業與醫療保健會所的合作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定期派選專業教練員,在保健機構,帶領或指導病員練習太極拳;***2***太極健身指導員也可根據病人需要***;***3***病人也可依據病情,採取“療程式”鍛鍊。這麼一來,為社會醫療保健事業,太極拳的普及推廣,全民醫保健身,打造了“共贏”目的。不僅推動了醫療事業的發展,擴大了專業太極拳人才的需求,還大大減輕了人們的醫藥費支出;總體來講,太極能夠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保障人們生活的安居樂業。

  3、商業化推廣

  隨著城市經濟的蓬勃發展,廣大市民生活水平日趨提高和閒暇時間的增多,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也與日俱增,“花錢買健康”已成為大眾者的最主要消費觀念。20世紀90年末,商業性體育健身俱樂部像雨後的春筍般地出現在各城市的每個角落,迄今為止,體育健身會所、養生館及健身俱樂部等商業化推廣發展模式,逐步成為社會需求的主流行業。為城市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需要,為大眾的健身娛樂提供服務。引導市民對體育健身消費觀念的轉變,增強市民進行體育健身消費的意識。目前來看,每年國內太極拳比賽不斷增加,但商業性賽事有些缺乏,尤其是大眾、社群性質的集體賽事活動。因此,太極拳的比賽不能僅僅鎖定在專業性群體,適當在全國各省、市、地區開展一些大眾太極拳比賽,擴大參與群體,從少到老,以年齡段來設定多個比賽層次。在賽事舉辦期間,可以拉動廣告商的贊助,借用廣告媒體的大力宣傳,試行獎勵制度,帶動大眾者參與的積極性;大眾太極拳賽事推廣的原則,必須積極響應“全面健身促和諧,齊心協力謀發展”為口號,貫徹“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發展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社會的大力支援,政府的扶持,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當地政府、體育局定期組織商業賽事,不僅帶動了本市經濟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擴大了內需。為主辦方、投資商、贊助商贏得利益打出了品牌;為參與者創造了學習交流、自我展示的平臺;為太極拳的推廣普及打造了更有利條件。但是,不是所有的商業賽事都能夠贏得較好的利潤效益。商業賽事運作包括很多主要環節,如賽事方案設計,這是組織賽事順利開展的最基礎環節。在整體的組織運作之前,首先應明確的是“要搞什麼性質的賽事,賽事的主題是什麼”。像大眾太極拳的比賽性質,主題肯定是圍繞“弘揚民族文化,推動全民健身”來開展。此外,賽事策劃還包括對於廣告贊助、融資、賽事組織等賽事整體運作的初步構想。優秀而獨具創意的商業性賽事設計,是引起觀眾、贊助商和媒體關注的關鍵。“媒體會改變一切。不管你是否願意,它會消滅一種文化,引進另一種文化。”淵博的太極文化具有強大的修身養心之功效,這一觀點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太極拳的商業賽事推廣,必須有媒體傳播的介入,包裝、宣傳、推廣一體化。“媒介喪失話語就等於民族文化喪失權力”。換句話說,拉動人們內需,調動商業贊助商的投資積極性,主要依賴於賽事舉辦的性質,媒體的宣傳推廣,組織單位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商業賽事舉辦的主題,比賽的受眾群體。這些因素都是提升太極拳商業比賽知名度的關鍵。因此太極拳商業性賽事的舉辦,應處理好對賽事的包裝,對於賽事的注意力也不例外,尤其是商業性質賽事,太極拳的產品開發,也是商業化推廣方式之一。開發賽事相關商品,包括賽事紀念品的開發銷售都是賽事價值得以實現的重要手段。在賽事舉辦期間可以佈置一些太極產品展覽區,如服裝鞋子、武術器具、教學視訊、音訊光碟等,除此外還可擺設一些太極養生理論書籍,或者賽會紀念品。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說到底就是堅持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太極拳而言,要想切實推動太極拳產業與休閒娛樂產業的協調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以廣大人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人為本、服務大眾”為目的的公利性服務體系。積極引導大眾健康、科學地休閒娛樂,以正確的娛樂導向、高雅的藝術文化陶冶人的情操。按照社會民生髮展所需或空缺,著力解決太極拳產業化發展思路、推廣模式、受眾群體、生存方式等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的要求,大力推進太極拳向大眾化、生活化發展模式轉變,不斷地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太極拳的商業化推廣,應與當代休閒社會、產業經濟、文化生活以及大眾生活的全面發展相協調;太極拳的商業化推廣要遵循可持續性發展戰略,是一種任重而又道遠的發展模式,為能夠服務於世代人的基本需求,並以不損害後代人的利益來滿足當代人的要求。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在當下產業經濟發展時代,進一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研究太極事業科學化發展方向,對其未來的傳承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太極拳發展的“服務式”推廣模式

  1、走進社群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基層社會結構的逐步調整,社群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社群體育服務是社群建設和社群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廣大社群居民追求生活質量和建設“和諧社群”的要求使社群公共體育服務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2008年對全國人口變動情祝抽樣調查樣本資料顯示,當年中國65歲及65歲以上人口達到1.28億,佔總人口的9.1975%,老年人口數量居世界第一位。在1982年聯合國召開的第37屆會議對老齡人口進行了界定,人的年齡在60歲左右就開始進入老年期。一個國家和地區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10%或者是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7%都將被稱為“老齡化的”國家或地區。按照這一標準,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老齡型國家,而且是老齡人口大國。而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老齡人口數量將上升到4億。面對這些驚人的數字和現象,太極拳在社群的推廣更顯急迫,畢竟它是終身體育鍛煉的最佳專案之一。

  1995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和頒佈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關鍵時期提出的以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為中心的戰略性決策,是一項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躋身世界民族之林大事的偉大系統工程。全民健身計劃順應了國際健身潮流,是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產物。原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李傑主任,在2002年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上感慨道,“有什麼運動專案可以作為從小到老的終身鍛鍊專案?太極拳!”太極拳中的休閒健身娛樂的價值開發也將成為社群體育健身發展的主導力量,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太極拳休閒生活方式的形成,又樹立了一個嶄新的民族文化風向標。現時對華夏太極拳休閒文化的提倡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在具有民族情結的生活實踐中勃興發展起來的。在社群健身娛樂活動所佔比例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成正比關係。太極拳在社群的推廣發展,要結合自身文化屬性與價值功能兩者兼併推廣,走“雙軌道”持續發展路線;據相關調查,太極拳在社群健身鍛鍊中的受眾群體最為廣泛。原因是太極拳以休閒健身運動的方式走進社群,順應了主流時代大眾人們的生活需求,才能永葆可持續發展的生存力。其實,休閒健身已成為當代人們生活中的“第三空間”,人們在物態社會的鉅變中,從追求生活享受、精神享受的思緒反轉回來對健康的、科學的、文明的、休閒的、高雅的生活方式的奢求,已逐步成為一種主流文化。正因這一社會發展態勢,才使太極拳的生存發展空間更廣泛。戈比的《你生命中的休閒》中所說,“最初,休閒僅被視做人們在緊張的工作後得到恢復的一個方法。後來,休閒成了人們尋求快樂與地位的一種手段……休閒對人類的身心健康、社會的經濟體系,甚至對文化價值的確定都將產生影響。”社群休閒健身是人的一種思想和精神態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也不受閒暇時間所約束,更不是休閒生產活動的產物。顯而易見,休閒也是人的一種自由放鬆的心態。休閒健身娛樂沒有方式的侷限,也不受時代、階級、文化的影響,休閒是一種非常簡單的身心體驗,這也必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長久態勢。著名學者于光遠是最早提出休閒文化理論,他認為人的發展有賴於工作時間的縮短,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使人們更加關注身心的健康和休閒方式的選擇。在全球化的文化洪流中,太極拳休閒健身文化憑藉自身的價值功能倍受社會各界人士的賞識。蓬勃發展的社群健身休閒產業將成為太極拳發展空間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在社群市民如何實現修養身心為目的的生活方式。太極拳無論是對於調節過度緊張的工作與生活節奏重壓的中青年人,還是對退休賦閒、頤養天年之人;無論是對於慢性疾病的患者,還是對於童顏鶴髮的康健老人,都無疑是一種健體強心修身養性的理想手段。故此,只有通過社群體育組織或成立下屬機構太極拳協會,在各社群開展針對性的專業知識和技巧訓練,才可能改進社群居民對太極拳健身娛樂的思想觀念,改善社群公共體育鍛煉環境,營造休閒健身的和諧氣氛,最終促進社群娛樂健身問題的解決並推動社群太極拳的發展和進步。

  2、走進學校

  學校是一個盛產奇葩的地方,教書育人的聖地,傳播文化的源頭。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學校教育,要想使太極拳保持傳播發展的長久態勢,就要讓學校的太極拳開展的更深入廣泛。新中國成立後,太極拳、長拳先後進入大、中、小學的體育教材。2004年4月3日,中共中央頒發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並明確指出:“體育課應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以及教育部制定的《體育課程標準》和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幹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武術類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了武術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學校的社會職能是培養體育人才、發展體育科學、並直接為社會服務和引領文化潮流。目前分析,太極拳已成為人類社會追求健康的標誌和品牌。所以,藉此國家頒發的教育規章制度為契機,把太極拳作為武術的特色推崇到學校去,試行開設陽光體育特色課程。這樣不僅是培養新一代學生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理想途經,也是新時期構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突破口。

  太極拳走進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太極拳體驗,增進學生對太極拳的認同感,培養學生重視體質健康、身心和諧、持久鍛鍊的價值觀。有關調查顯示,在華南地區學校武術的開設課程當中,太極拳幾乎是每個學校都開展的課程之一。而且,太極拳在武術課教學內容中佔了絕大多數的比例,在相同的課時比例下,太極拳要明顯多於武術基本功、散手和初級套路的教學。太極拳的文化價值、民族精神價值、教育價值等理念密切契合著學校機構的教學思想。其主要體現在:***1***課程的開設。太極拳在學校武術課程中的開設,是最易推廣的拳種之一,它適合於各年齡階段的人群,易於接受。在學會太極拳的基本功後,也可教授一些簡單的太極推手動作,在兩人配合中感悟太極拳理,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2***社會實踐。如初中與高中的學生,也可像大學生一樣,在暑假期間做一些公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到農村、到學校、到公司、到社群等地方參加教學工作,這樣不僅自身能力得到了鍛鍊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還對太極拳的推廣和普及做出了強大的貢獻。***3***學校職責。符合學校體育“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以“弘揚本土特色文化”為己任,正是學校教育應盡的義務。太極拳承載了傳統中華文化的基本價值精神,通過內外兼修和寓教於體的形式傳達文化內涵。太極武術的修煉強調身心和諧、天人和諧、人際和諧,體現著中華民族核心價值取向。有利於培養學生 “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真正把學校體育的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結合起來。為學生奠定終身體育基礎,推動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發展,太極拳可謂是最佳選擇專案。

  太極拳蘊含有深刻的哲學理念和思想基礎,尤其對初、高中生,通過練習技術和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履歷正確的太極拳學思想理念,堅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苦樂觀和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觀。遏制社會中存在的與精神文明相違背的消極現象,大力倡導“學拳以德為先,凡事恭敬謙遜,不可恃藝為非,以致損行敗德,辱身喪命。”讓學生從太極拳運動中獲得審美情趣、人際交往和生命感悟的提高,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獲得一種精神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穩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樸歸真。這不但有利於學校教育的穩定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學生的興趣轉移到正確、健康的道路上來,保證學生身體健康,思想健康,與社會、自然發展相和諧,才能使華夏千年太極文化在學校教育中,更具有時代性和鮮活的生命力。

  三、太極“生活化”與生活“太極化”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加大,人們心理受能力卻不斷降低。因此,人類生活需要太極化,太極拳的發展更需要邁入生活化;即“太極生活”,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規律、節奏、步伐、習慣等,都應遵循太極拳學中的哲學理論;比如:陰陽對立,剛柔並進,先蓄後發等,都是調整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最佳心理狀態的哲理。包括為人處世,應講究“剛柔並濟”,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人,不同事,做出“剛與柔”的情緒表現,但兩者前提必須是“並濟”,並濟就是在與人處事交流過程中,保持彼此關係間的平衡或協調;也就是說凡事都要把握個“度”,即適可而止。像上級與下屬,同事與同事之間,難免會發生摩擦和衝突,為了不傷害彼此的關係,就必須遵循“進退有序,剛柔相濟”的太極原理。其“後發制人”、“崇尚陰柔”的觀念,不僅體現了太極拳的技擊風格特點,從某種社會生活程度上也體現了東方人獨特的文明交際理念。《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嫣”。儒家也強調“中”是天下根本,天下本源,萬物只有達到“中和”的狀態,方能和諧平穩發展。和諧中庸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尚中貴和”生活狀態與處世原則。

  美國學者馬斯洛曾經提出:“人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一旦一種需要被滿足,另一種需要就會出現,並要求滿足。”太極拳多元化發展趨勢契合大眾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從行為學視角來分析,大眾的生活需要層次,是根據各自的生活貧富程度,身份地位,來不斷地提出不同的、多方面的、多層次需求。人人都要生活,生活需要健康,需要快樂,需要文明,更需要文化。太極拳運動以“綠色、低碳、環保”的體育健身特點,它不受場地、經濟、政府、政策的制約。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大眾生活文化的形成,主動性的大眾消費是人們從眾心理的反映。抓住大眾心理,滿足大眾生活需求,就是大眾為此消費的最直接推動力,大眾群體所參與的活動應是主流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因此加強各地區的公共體育服務資訊化,讓廣大居民隨時理解、掌握太極拳健身知識、賽事動態、體育新聞,以及開展體育活動的時間、地點、比賽性質、日程安排等資訊,為全民健身、豐富生活提供更多的平臺。相反,國家及各地政府有義務對社會廣大群體的生活提供服務,尤其是全面健身,發揮民族傳統體育在促進《全面健身條例》實施過程中的文化特色優勢,弘揚本土文化;提高太極拳公共服務體系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擴大受眾群體參與範圍,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切身感受到太極拳為事業、生活、健康的狀態所帶來的改變和收益。各地區可以結合當地民俗民風,在閒暇時段定期開展一些全民健身太極拳競賽活動,或組織一些太極拳表演活動,調動和發揮廣大民眾的參與熱情,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促使太極拳向體育生活化發展方向邁進。

  太極拳在大眾生活中經過不斷地“去陳推新”、“提煉發展”逐步形成了融入哲理、拳理、醫理與一身,並具有健身、修心、養性、娛樂、休閒等多元化功能於一體的傳統體育專案。其太極拳對人們健身理念、生活方式巧妙的融合了“人與自然”“人與人”間的和諧宇宙觀、世界觀,是西方體育文化追求極限、打破自然所無法比擬的。如今太極拳的“生活化”發展,彰顯了人文精神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體系,也是抵禦文化垃圾對人們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腐蝕的重要工具。太極拳從道家汲取了順應自然的思想,倡導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和諧共處。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在不斷人與人、與社會、與自然建立著交往關係,其之間不能簡單地歸屬於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而應是雙向度的和諧共處關係。當前社會生活環境下,和諧的價值理念更需要植根於我國人們的思維方式之中,用太極拳一貫秉承“天人合一”和“尚中貴和”的思維方式,追求人與自然、與社會、與人之間共生、共存、共同發展的新型關係。總之,目前我國太極拳的生活化發展道路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並不單純受到國家體育政策或自身文化價值功能的制約,而是涉及到當地經濟發展、公共體育參與以及組織制度問題。太極拳的推廣和普及為豐富社會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人們在接受太極拳技藝的同時,也在經受著思想的洗禮。太極拳的推廣普及有效增強了我國人們的民族文化認同感,推進了社會生活文明化發展。

  四、發展對策

  1、“合作式”推廣模式,首先要對該合作單位或機構進行前期瞭解調查,明確該單位、機構性質及文化理念建設;鎖定合作物件需求空間,再實施推廣策略。

  2、成立社群太極拳協會,有專業體育院校負責按期派遣專業教練員組織教學訓練,創造適宜的習練環境,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

  3、完善體育組織管理制度,加大太極拳商業賽事的推廣力度,借用當地政府組織力量,拉動其他商業贊助,帶動經濟發展。

  4、鎖定推廣物件與普及範圍,落實以不同年齡、地位階級、群體為著重點,由專業師資隊伍針對性、積極地引導大眾鍛鍊,建立正確休閒娛樂導向。

  5、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緊密結合,以社會實踐或教學實習的交流方式,帶動太極拳在社群及公共健身機構的推廣。

  6、走“太極生活化與生活太極化”互轉型路線,實施“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實踐戰略。

  練太極拳做到全身放鬆的方法

  1、要思想人靜。心靜才能體鬆,體鬆也才便於心靜。兩者互為其根,互相作用,相輔相成,是辯證關係。如果練拳時邊練邊說話,不僅會使動作紊亂,內氣外散***“內練一口氣”***,而且身體也很難放鬆,既達不到養生目的,也不利於技擊。因此,練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從預備式開始,就要屏棄一切雜念,物我兩忘,將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鎮定、沉著,專心致志,靜心演練。

  2、要用意識引導行動,這是太極拳的執行法則。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統綱。前輩講:“沒有意,只有形,就是體操。”因此,行拳中一切動作都應由意念支配,以意領先,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樣,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韌帶才可得到徹底放鬆和舒展。

  3、要順應陰陽,順應自然規律,陰陽相和。一切動作都應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動”,而非故意做作。動靜相兼,虛實結合,曲直互用,蓄髮互孕,剛柔相濟。每個動作都應在規律的架構內活動,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不能隨心所欲或反序亂序,務使動作平常自然,輕鬆愉快,圓潤和諧。

  4、要動作輕靈。“聽之至細,動之至微”。輕起輕落,慢起慢落,點起點落。真正做到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身體不能“硬邦邦的”。落腳不“撲騰撲騰”的響。

  5、要“慢中求功”,這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的一個重要區別。演練時一定要以緩慢的速度進行,不急不躁,沒有對快速、猛烈的追求,不僅不以"速度取勝",而且還應"以慢制快",只有這樣,才容易便身心放鬆,沒有緊張的心理和情緒;才能不用僵力、拙勁、犟勁,使肢體像春風楊柳一樣,綿綿不斷地向前行進。

  6、要適量運動,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實效,不要負重鍛鍊。如果運動過量,身體不僅不會感到輕鬆,反而容易造成不應有的損傷。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運動量。初學者要由簡而繁,由易而難,循序漸進,不可貪多求快,急於求成。老年人和體質較差的對高難度動作不要強求,不要與年輕人攀比,這樣,才能有益於身心,延年益壽。

  練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

  1、對人體礦物質吸收有好處

  據有關資料顯示,太極拳對脂類、蛋白類及無機鹽中鈣、磷的代謝得良好的。有報道說,老年人鍛鍊5~30分鐘後,血內的膽固醇含量會下降,而血中蛋白含量增加,這樣動脈硬化的症狀也會大大地減輕。

  2、對大腦有好處

  練太極拳時,首先要求精神貫注,不存有雜念。這樣,在意識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終集中在動作上,排除了大腦其它思緒的干擾,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使神經系統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其次,練習動作需要“完整一體”,從眼神到上肢、軀幹、下肢,上下不散,前後連貫,綿綿不斷。同時,由於某些動作比較複雜,需要有良好的支配與平衡能力,因此要求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這也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間接訓練作用,從而達到強化大腦的調節目的。

  3、對骨質有好處

  太極拳螺旋式的弧形動作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都能參加活動,經過反覆地纏繞絞轉,使肌肉能拉長到一般運動所不能達到的長度,長年累月如此絞轉,一張一弛,使肌肉勻稱豐滿,柔韌而富有彈性,並增加收縮能力。由於肌肉的收縮對骨骼的牽拉作用以及新陳代謝的加強,骨的血液供給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態結構和效能都發生良好的變化,骨質也變堅固,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彎、抗壓縮和抗扭轉方面的效能,不易發生變形和畸形。

  總之,引進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須完整統一,動則俱動,靜則俱靜,勁斷意不斷,才能一觸即發。牽引在上,運化在胸,儲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後發。一身須具備五張弓,才能做到蓄勁如張弓、發勁如發箭。勁以曲蓄而有餘,周身之勁在於整,發勁要專注一方,須認定準點,做到有的放矢。勁起於腳跟,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須完整一氣,不能有絲毫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