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商場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百貨業門店數量快速發展,各區域百貨龍頭企業都在進行擴張,但千店一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百貨商場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百貨商場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同行業競爭過度

  1、業態生命呈老化,同業過度擴張競爭

  任何一種業態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零售業也必然不斷有新業態出現。從世界上發達國家來看,百貨業都是夕陽產業,在美國和歐洲,百貨這個業態都在急劇下降。幾種主要的業態按銷售利潤高低依次是:大賣場、便利店、超市、百貨,其中百貨的利潤率是最低的,做得最好的,也不過是2%—5%。從近年的發展情況看,多數城市的百貨零售企業建設速度遠遠超過了居民實際購買力增長水平。為了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份額,各商家大打價格戰,從而使商業發展陷入惡性迴圈。大量對利潤率預期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業的收益水平進一步惡化。

  2、價格競爭無優勢,經濟效益日益下滑

  百貨商場是一種相對古老的零售業態,其單店面積通常為1-2萬平方米,百貨商場對顧客提供的服務是比較全面周到的,因此勞動成本高,加上百貨業對地點的要求、品種的繁多、管理複雜程度,總成本很難降低,商品價格較貴。相對於其他業態,百貨業既無價格優勢,又無顯著的經營特色,根本不能適應如今消費形態多元化的時代。由於外資零售業的衝擊,國內百貨業的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企業的效益增長遠低於銷售額的增長,減虧效果也不甚理想。

  3、重複建設嚴重,降低企業盈利水平

  由於很多城市以擁有百貨商場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經濟發展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全國

  仍有近百家大商場相繼建成開業,從而造成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嚴重。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看,多數城市的百貨零售企業建設速度遠遠超出了居民實際購買力的增長水平,經營必然困難。如果考慮到一些城市目前正在建或籌建的在內,大型零售商場的數量則相當可觀。同業競爭的加劇,在一定程度上使容量相對穩定的消費品市場被更多商家瓜分。為了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份額,各商家把利潤降低到最低限度,大量對利潤率預期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業的收益水平進一步惡化。

  百貨商場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經營管理缺乏創新

  1、經營理念、管理模式落後

  儘管不斷新建或擴建大型百貨商場,但對經營百貨公司最重要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技術

  卻一直在原地踏步,頂多是在擴大面積、升級裝修上做做文章。從目前情況看,大中型商場千店一面,定位雷同,忽視了自身特色,商品種類、檔次、櫃檯陳列差異不大,呈現大而全的格局。管理方面大多沿用進銷一體、兩級管理三級核算的傳統管理模式,不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漏洞大、利潤流失大。

  2、經營方式缺乏創新

  大凡沿襲品種齊全的傳統百貨業,都已舉步維艱。國內百貨業更是如此,經營方式很

  少創新,造成競爭力不斷下降。在市場定位上,多數百貨商店定位在年輕白領消費者身上,特色百貨店不多。沒有專為老年消費者服務的銀髮商廈,為15—20歲青年人服務的專業商廈也少得可憐,更沒有孕婦商店、嬰兒商店。在經營的商品品種、價格和促銷渠道方面也缺乏個性化的戰略組合,不斷加劇了同類型商場之問的競爭,路越走越窄。因此,進行經營模式的創新已經成了百貨業的當務之急。

  3、市場缺乏熱點商品

  目前,城鄉居民收人有了一定的提高,普及性、溫飽性需求已經基本飽和,而新的高

  水平的購買力尚未形成,對檔次較高的享受型、發展型需求尚處於“可望而不可及”的狀況。加之居民購買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費需求在近幾年內將會逐步減弱。因此,消費品市場難以出現熱點商品.另外,居民消費出現斷層現象。一方面,城鎮居民消費已到了新的轉折點,主要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量已經趨於飽和,不再追求攀比式的消費 隨著居民收人差距的不斷擴大,新一輪高檔次消費如私人轎車、住房、家用電腦等只限於高收人家庭消費的高檔耐用消費品未形成市場熱點。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仍然較低。加之消費環境的限制,今後百貨零售企業的經營難度進一步加大。

  百貨商場的優劣勢

  優勢

  但是看到百貨商場有其它各種零售業態所不可比擬的優勢,豪華的裝潢和周到的服務使購買者從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滿足,這種滿足有時可以掩蓋高價格和繁瑣的程式所帶來的影響,品類的相對齊全也會使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餘地,滿足消費者細微的個性需求,突出的品牌形象使消費者的購物增加了一種成功、滿足感,優異的品質和款式滿足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和時尚的嚮往。

  劣勢

  百貨商場最明顯的劣勢就是所提到的幾點,商品的價格不如大型綜合超市低廉,品牌和技術優勢不如專業店突出,比起互連網來受到地域和空間的限制。除了這些,百貨商場一對一的服務方式增加了營業員與顧客的接觸次數,顧客的購買決定受到營業員因素的影響。顧客與商品的直接交流機會被減少,使商品不能夠充分的被認識。繁瑣的交款方式浪費了許多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周到的服務限制了消費者的活動空間,過多的品類和品種使消費者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出選擇,還有由於服務、設施的昂貴費用不得不使消費者承擔更高的價格。所有這些都給消費者的潛意識設定了障礙,使消費者很難將購物的第一選擇始終放在百貨商場上面。

  百貨商場的特徵

  成長期

  1***發展迅速。百貨商場這種業態在市場上所佔份額儘快上升,遠遠超過傳統的雜貨店和單一品種的商場,以其商品品種齊全,規模大,明碼標價、購物環境優雅等優點吸引住消費者。

  2***效益良好。成長期的百貨商場經營者可望獲取到良好的經營效益。—般銷售利潤率可達5—10%。

  3***市場尚未飽和。成長期的百貨商場由於數量發展有限,未能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購物需求,因而尚存在較多的發展空間。

  成熟期

  1***增長速度下降。在社會需求量增長有限的條件下,由於大型百貨商場的急劇增加,加之其它業態形式如超級市場,便利店、專賣店、貨倉店等的興起,使每個商場原來分吃的蛋糕越來越小。各企業要想保持一定的增長率就必須努力擴大其市場佔有率,從而使業內競爭進一步加劇,並導致各企業的銷售增長速度普遍下降。

  2***盈利水平下降。由於行業內部企業的增加,導致競爭的加劇,最終導致盈利水平的下降,整個行業只能進行微利經營。

  3***單位面積銷售額下降。在企業成長期,企業營業面積的增長與銷售額的增長存在正相關函式關係,即銷售額會隨著營業面積的增加而增長。但進入成熟期的一個明顯特徵,即單位面積銷售額急劇下降。

  衰退期

  所謂衰退,指的是由於多種原因,使整個零售業態的商品銷售呈現出持續地而不是偶然地下降。企業要正確把握衰退期特徵,減少和避免損失,尋求新的突破和發展。

  1***社會需求持續下降。由於新的零售業態形式進入市場,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使消費者不再青睞百貨商場這種業態形式,而轉移到新的業態形式。

  2***行業性效益持續滑坡,導致行業性虧損。當百貨商場作為一種業態形式已無法進行以收抵支,取得贏利經營的情況下,說明百貨商場的衰退期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