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零食是不是企業文化

  主管走到年輕員工的座位旁邊,看著他們一邊大聲聽音樂,一邊檢視自己的部落格網頁,一邊吃零食,然後一邊工作,心裡不禁納悶:他們真的在工作嗎?那麼吃零食是不是企業文化?

  有一些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有零食專櫃,例如Google、facebook、豌豆莢等等。設立零食專櫃是公司希望能給員工們打造家庭化的工作體驗,提升員工對公司歸屬感的一種方式。或許大多數公司都覺得零食只是一個浪費金錢的東西,對提升效率等等毫無幫助,如果你敢跟你現在的老闆提出,建議公司搞免費零食專櫃的話,可能連你的同事都會反對,還給你回一句你想的太多了,那就更不要說老闆了。

  我們公司的零食制度是在公司經營比較困難的時候建立的,如果沒有記錯應該是2012年的6月左右,那時候很多單還沒有收到尾款,不少新客戶簽了合約都沒有付款,新單的數量也開始越來越少,而且公司當時是向正規化轉型,所以資金十分緊張。當然我們啟動零食制度的經費也沒有多少,當時公司也沒有給明確數字,財務說計劃是每月100元左右,雖然少得可憐,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記得當時公司大約是5-6人左右吧。

  後來老闆娘希望公司的同事能重視公司環境的保潔,所以希望大家來輪流搞衛生,當大家知道衛生不好搞了,平時就會做好保潔工作,這樣搞衛生的時候才沒有那麼辛苦,公司的環境就會有很大改善。但是如何執行呢?大家都是大學生,而且搞衛生也不是他們正職工作,他們也有權SAY NO的,畢竟小公司本來就沒有多少留住人才的資本,還要他們搞衛生,那相當於把他們逼上梁山了。

  最後劉子駿給老闆娘建議,或許可以跟零食費用掛鉤,我們把整體零食費用提升到300元/月,每個星期搞兩天衛生,初定是星期二和星期五,按照我們當時的人員來算,基本上每人每月只需要搞一次衛生就可以了,而且工作量不大就是擦擦桌子、吸吸塵、倒垃圾,10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了。相當於每月只花10分鐘勞動一下就可以享用公司的零食,不搞衛生也可以,就沒有零食吃咯!這樣公司不強制讓大家自由選擇,比直接下一個政策要好很多。

  為了監督效果,我們還設定了一個監督員,專門負責監督和提醒當月要搞衛生同事。做監督員是有福利的,如果當月監督工作和辦公室保潔做得好每月會有100元獎金的。但監督員不是固定的,我們是每月一換的,而且是輪流做的,所以大家在監督的時候也會互相留條後路,雖然可能會有些影響清潔效果,但是也讓大家更團結了,綜合來說對於公司是好事來的。最後大家都很願意接受這個制度,而且實施起來也比較順利。

  隨著公司的發展員工越來越多,我們每月的零食費上升到500元了,這時候其實零食的影響力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大家有時候獲得的公司獎金都開始紛紛的投進零食基金裡面與大家分享,零食基金成為我們公司小額分享的一個平臺,整個公司形成了很好的分享精神,我自己好幾次拿到公司的獎金也全部投進了零食基金裡。

  雖然每月基礎零食費提升到500元,但也是杯水車薪,所以不能一次性用完,於是我們把500元分成4份,這樣就能保證每個星期都可以採購一次,保證了零食不會在短時間內被完全消滅,可以均勻平攤到整個月。我們採購零食使用的是全體點餐制,當財務把1號店的零食地址發到QQ群裡的時候,大家都可以上去點喜歡的零食,當然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經費有限,所以點的都是很耐吃和很容易吃飽的零食,有時零食基金有進賬我們就會點一些偏貴的零食來奢侈一下,可以說這零食費的使用被我們的同事經營出一套管理體系出來了。

  由於僧多粥少很多時候零食回來的第一天就會被大家搶光,在此我建議是零食費用應該有個自動調整的配額,例如按人頭算,每人每月配額是100元,如果員工有20人,應該配給的零食費用是2000元/月,這樣對於我們公司目前情況來說應該是合理的。當然了大家都不是想一下子把零食吃光,而是在享受搶的樂趣,搶完了都會拿出來平分給大家。不過我們都很守戰場規則的,都是在下午茶的時間才會一窩蜂的去搶,平時該工作的時候還是會把工作做好的。不要以為有零食大家都天天顧著吃零食不工作,事實上工作起來大家根本就忘記有零食這個東西,除非肚子真的很餓了才會去找零食吃。

  我還記得我們有幾次搶零食的時候被客戶看到了,而且大家都搶的很開心,可能有些公司會覺得,這樣尷尬的場面會給客戶留下不好的印象。但事實卻剛剛相反,客戶很喜歡這樣有激情有活力的團隊,覺得自己就需要這樣的團隊,該工作時就工作,該玩的時候就要玩得開心。之前我們跟某上市集團有APP定製開發的合作,他們派過來負責這個專案的女孩子對我們公司的零食印象很深刻,也很喜歡我們的工作氛圍,聽說她去其他公司面試時第一句話就問他們有沒有零食制度。

  看到這裡有些朋友會覺得,就是幾百塊錢的小事而已,這樣都值得一提嗎?確實這筆費用對於很多老闆來說是小事,不過願意做的卻很少,事實上它帶來的價值絕對遠遠超出這個投入。特別是現在國內沒多少公司搞零食制度,大多都是IT公司在弄,而且在小型IT公司裡更是為數不多的情況下,零食制度成為了我們公司招人的一股有競爭力的力量。可能這樣說把零食制度這麼小的事情給神化了,不過有些事情雖小,但有跟沒有在某些情況下差距是可以很大的,特別是在小公司裡。

  雖然我們零食經費很少,但是大家都很開心,也開始形成了我們公司自己獨有的文化。很多企業都說要搞公司文化,又學什麼MBA管理之類的東西,學習國內優秀公司的文化制度等等。公司文化不是學回來的,也不是拿別人的直接拷貝過來就可以的,那是別人公司的文化,不是你自己公司的文化,而且生搬硬套的結果最終受害的是公司自己,畢竟每間公司的情況都不一樣,公司文化是需要通過公司內部員工的氛圍慢慢互相影響形成的一種共識,或許零食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