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創業幫扶政策

  農民創業有什麼相關的創業政策幫忙嗎?具體有哪些內容?來看看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吧,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貴州農民工創業補貼政策

  從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瞭解到,貴州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將農民工納入創業政策扶持範圍,運用財政支援、創業投資引導和創業培訓、政策性金融服務、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生產經營場地和創業孵化基地等扶持政策,對農民工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場租補貼。

  其中,農民工自主創業並帶動就業,連續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給予35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經營場所符合規劃、安全和環保要求的,每月按300元標準給予經營場所租金補貼,對實際月租金低於300元的據實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同時,貴州將大力推進100個農民工創業園***點***建設,依託現有產業園區等存量資源,深入開展整合建立一批農民工創業園,開展省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示範縣建立活動,引導和鼓勵農村勞動力轉移到服務業特別是家庭服務業和中小微企業就業。

  貴州還將探索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拓寬農民工創業的融資擔保物範圍,積極打造好“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延伸金融服務農民工的範圍,促進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家庭勞動力返鄉創業就業。

  十三類稅收優惠政策幫扶農民工就業創業

  農民工自建住房,免徵建築業營業稅及附加稅費;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可與外地客商享受同樣的稅收優惠……昨日,市地稅局對外公告了十三類幫扶農民工就業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農民工朋友可以登入“納稅人之家”網站或撥打納稅***12366瞭解詳細情況。

  據瞭解,這十三類優惠政策包括了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等各方面的內容,每類優惠政策又細分為數條詳細條款。除了前文提到的以外,這些優惠政策還包括:農民工在農村地區開辦觀光農業、旅遊農業、生態農業企業,三年內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凡從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香料作物的種植,或從事海水養殖、內陸養殖的專案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營業稅等等。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為農民工辦好五大類實事,其中一件事就是要提升農民工的納稅服務質量,使涉農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實際上,國家和本市近年來都出臺了許多涉及農民工的稅收優惠政策,但由於長期以來,農民工朋友都不能對這些優惠政策進行全面、系統的瞭解,往往導致他們忽視了自己可以申請減免稅的權益。”地稅局相關負責人在解釋為何要專門公告稅收優惠政策時說。

  接下來,市地稅局將開闢農民工綠色辦稅通道,開展農民工維權日等活動,另外還將發放數十萬份納稅服務指南,幫助農民工落實好這些稅收優惠政策。

  農村電商前景好問題也不少,急需政策扶持

  農村電商發展前景非常好,但是農村電商在發展中也存在不少的難題比如配套服務滯後、運輸成本高、人才流失嚴重、物流環節損耗大等。農村電商急需有利的政策扶持!

  筆者近期在江蘇、湖北、廣西、海南等地部分農村調研瞭解到,當前,農村電子商務對暢通農產品銷售、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也應看到,農村電子商務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缺人缺錢缺配套服務等多重困境,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競爭力打造、創業平臺搭建、物流體系及相關培訓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其中,就物流而言,有專家曾表示,我國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

  配套服務滯後 培訓亂象叢生

  隨著農村電商日益增多,一些地方正在逐漸建立配套體系,但總體而言,農村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滯後、運輸成本高、培訓不足或存在亂象,是不少地區反映的較為普遍的問題。

  “我感覺上當了。前不久參加一個公司組織的電商培訓,第二天就幫忙註冊一個網站,我當時刷卡交費2.1萬元。參加的有上百人,都是像我這樣急著想要搞電商的老總們。”京山縣羅店鎮劉港水稻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劉實勇說。此外,也有人反映,有的電商培訓僅僅是搞一個網頁,根本不是銷售平臺,沒有建立上下游產業鏈。

  有基層幹部反映,目前農業勞動者年齡普遍較大,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缺乏電子商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發展電商在營銷、運營、設計等崗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湖北京山縣的國寶橋米、京和米業的電商銷售平臺設在武漢而不是京山,其主要原因是京山缺乏人才。

  江蘇金壇一名農口乾部說,農村創業培訓分散在很多個部門,有農口、科技、民政、人社、團委、婦聯、工商聯等等,處於“九龍不治水”的混亂狀態。縣市裡的部委辦局都有一些資金和專案,搞農民創業培訓也是各搞一攤,請來講課的人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花了錢但沒有什麼效果,也沒有建立一個有真正影響力的創業培訓平臺。

  “一些農民聽商家說,有一種紫薇花可以開出七種顏色,不少村民就信以為真,也在網站上釋出這一訊息,不少顧客買了之後發現問題,就在網站投訴。”江蘇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黨支部書記李彥春舉例道,這不僅影響了買方,更是影響了花農群體,甚至損害了一個地域的形象。筆者調研瞭解到,一些農民為了短期利益兜售虛假產品時有發生。如何線上線下聯動打擊虛假產品銷售需要引起重視。

  部分地區網路基礎落後,配套服務滯後。“基礎設施落後,在中西部地區表現明顯,主要是網路執行質量差,電信費用高,部分農村偏遠地區沒有覆蓋網路。”京山縣商務局有關人士說。

  同時,隨著電子商務高效運轉,越來越離不開快遞、倉儲、運營、園區等電子商務服務協同支援。不少地方反映,電子商務沒有統一的服務平臺,不能為網商提供諮詢、倉儲等一站式服務,具體體現在服務費用高、服務效率低、服務空缺等方面,如快遞費較高、送貨比較慢、較少有相關運營服務等。

  運輸成本高企

  農產品物流損耗嚴重

  農產品物流發展相對滯後,不僅削弱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並且成為整個流通體系的瓶頸。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曾表示,我國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

  江蘇省農委資訊中心主任吳建強等人說,相對於城市電子商務和工業品電子商務而言,目前農村物流終端大都不到村,加之農產品物流速度要求高或需採用保鮮技術,損耗多,物流運輸成本相對較高,妨礙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開展。

  有關專家與業內人士建議,從三個方面佈局農產品大物流體系建設。

  政府搭建服務平臺,減少直接主導行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教授鄭風田表示,國家相關部門前些年陸續搞了很多農村物流工程,農業部、商務部、工信部、供銷社等都有具體的專案,比如超市下鄉、萬村千鄉工程、冷鏈物流規劃等等,但是總體看成效都不大。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農村太分散,導致物流體系的建設成本很高,政府與企業都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其次是由政府主導物流體系建設,效率比較低。一個簡單的例子,郵政快遞的收費就明顯比淘寶、京東的快遞費用高。

  鄭風田舉例說,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快遞體系近年來發展很快,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各類物流快遞企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這是因為政府打造了一個物流行業發展平臺,提供企業需要的各種服務,但政府並沒有直接主導產業發展,而是由市場引領行業發展。他建議,政府要打造一個良好的物流業發展平臺,特別是針對農產品物流的產業特點,開展動產、倉單、商鋪經營權、租賃權等質押融資,並拓展融資渠道,加快行業發展。

  一些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相關人士表示,現在大城市都有物流園區,但是在農村想建一個倉庫卻很難找到建設用地,基層政府也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援。海南省東方市是我國冬季玉米最大的產地之一,當地多個玉米種植大戶反映,他們希望在產地附近建設一家冰廠,用於儲存鮮玉米,但是分管副市長出面協調了幾次,仍然得不到工業用地指標。“農村缺乏冷鏈物流設施,是導致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鼓勵大型流通企業、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向農村延伸經營網路。對於淘寶、京東等有能力的龍頭企業,應當鼓勵其加速農村物流體系建設。與此同時,支援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或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建立農業物流示範基地,促進物流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

  農村人才難留

  返鄉創業自生自滅

  一些農村創業者和涉農企業負責人表示,農村創業的核心是人才,雖然這兩年學成歸鄉的青年創業者人數有增長,但是受到思想觀念和現實條件的影響,年輕人回鄉創業仍面臨重重阻礙,一些涉農企業反映,“招攬年輕人難,留住年輕人更難”。

  有的返鄉大學生反映,農村觀念依然保守,“一個年輕人回村,全家反對、全村費解”的現象並不少見。返鄉創業往往被當作是在城裡待不下去了灰溜溜回家了,這種觀念被不少村民認同。此外,農村發展速度慢,各種配套設施跟不上,大學生返鄉創業會出現種種不適應,有的待了兩三年後又回城了。部分農村電商企業反映,在縣城裡聘用一個大學生每月工資2000元就有人願意幹,但是在農村開出2800元的工資也無人問津。

  據湖北省鍾祥市統計,在就地創業、回鄉創業和外出創業的三大板塊中,回鄉創業佔比最小,僅為6.5%,而外出創業則高達62.1%。筆者瞭解到,能夠在農村紮根且符合農村實際需要的大學生主要包括來自農村和學習大農業專業的大學生,這兩類大學生往往具備較好的專業知識,同時對“三農”有感情,又是最能帶動農村產業升級的活躍分子。

  近年來,各個城市政府紛紛出臺吸引人才的各種配套優惠政策,在住房、辦公場所、融資貸款、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大力度優惠,有的地方甚至還幫助創業企業找市場賣產品,為創業者提供“保姆式”服務。但是在最缺乏人才的農村地區,吸引創業者的優惠政策卻少得可憐。一些基層政府和主管部門,對於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有陌生感,不瞭解基本情況,返鄉創業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深化簡政放權

  優化創業環境

  農村創業配套服務跟不上,有兩個原因,一是一些政府部門表面放權,實際沒放,影響到創業環境的優化。另一個是農村創業支撐體系稀缺,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物流設施、電子商務服務稀缺,遠遠落後於創業需求。

  平安銀行湖北分行一位高管說,農村小微企業是一片新出現的“藍海”,金融機構其實很希望與政府合作推動小微企業金融的發展。但是金融機構本身從成本和風險出發,難以大面積鋪開做。如果通過“產業基金”“政銀保”等方式,與政府合作扶持農村小微,效率會大大提高。但是在實際接觸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仍然沿用老的做法,把資金捏在自己手裡,不願與金融單位合作。他舉例說,各個農業縣都有自己的優勢特色產業,如果一個縣成立一個農業產業基金,政府只要出資100萬元,銀行就可以按照1:10的槓桿,融資1000萬元。但是有些地方願意做,有的地方寧願給農戶和企業一筆一筆發放幾萬元的補助金,也不採用更有效率的方法。

  江蘇省農工辦主任諸紀錄表示,農村創業平臺建設嚴重滯後於實際發展需求。比如說,與網際網路創業密切相關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稀缺,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多數沒有建立,電商最後一公里沒有打通。再比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一直是一個短腿,也是造成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以來,依靠企業自己投入建設冷鏈物流沒有什麼進展,建議在國家層面認真研究這個問題。

  廣西銀監局相關研究課題中提出建議,吸引和扶持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需要聚合多種生產要素,形成農村創業支撐體系,促進創業經濟形成集聚效應,更好地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當前,還特別需要在信貸服務、電商服務、物流設施等創業必備條件上加大投入,提升創業效率。

  完善支撐體系

  打通電商“最後一公里”

  部分農村創業者和基層幹部認為,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暴露出基礎設施建設、創業平臺搭建、物流體系及相關培訓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向建立並完善相應支撐體系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基層共識。在中西部地區有一定農村電商發展基礎的縣鄉,部分基層幹部建議,因電商工作跨部門、跨行業,在縣一級應當成立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各地應研究制定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政策,建立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相結合的多元化農產品電子商務投入機制,並把農產品電子商務列為農業資訊服務、農業技術推廣和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工作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把農產品電子商務與特色產業培育壯大相結合,與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品牌農業”建設結合起來,利用網銷情況分析,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培育更多適合上網營銷的農產品。

  二是完善配套服務,搭建多層次綜合服務平臺。不少基層幹部表示,繼續強化農村網路、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在知名電商平臺建設地方特色館、特色網店的同時,在有需求的地方,應加強縣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設,搭建農村電商實體和網路公共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臺,並做好上網農產品市場秩序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消費需求研究等方面工作,保障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有序、健康發展。

  同時,大力推進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打通電商“最後一公里”。多地建議,適當增加投入,整合政府、電商、通訊、物流企業等資源,充分利用村綜合服務中心、村資訊服務站、農村商超、農資店、科技超市、農家書屋等現有基礎條件,通過改造升級,加快建設集上網購銷、產品集散、培訓指導、資訊與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站點。同時,建立健全站點工作機制,加強站點人員培訓,擴大站點覆蓋面,提高站點電商化服務能力。

  三是大力開展農產品電商培訓,構建人才保障體系。在江蘇不少地方,已逐步將農產品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培訓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要內容,並列入農民創業、科技入戶等各類培訓工程。江蘇省正在全省開展“電子商務萬人培訓”,組織農產品生產專業大戶、加工企業有關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主要成員等參加網店開設、網路營銷等實用技能培訓。

  廣西柳州銀行董事長李耀清建議,鼓勵大專院校特別是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農產品電子商務課程,鼓勵在校學生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實踐,為農村培養輸送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