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電商下大學生創業模式問題及對策

  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促進了許多大學生選擇電商創業模式,校園電商下大學生創業模式出現了什麼問題?可有對策解決?下面小編和你一起來看看。

  

  1缺少政策、法律保障

  由於大學生基礎校園電子商務的網路創業屬於興起不久,所以國家沒有出臺特別完善的政策來扶持其發展。就大學生網路自主創業的現狀看,他們面臨的困難不止是經驗、資金以及知識水平的不足,如果國家及政府能夠提供有利的政策幫助和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相信大學生網路自主創業能夠更加順利。但國內在這方面的政策導向還有待改善

  對策:呼籲國家完善相關的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提高大學生創業保障。

  2創業實踐經驗不足

  大學生除了必須完成的基本課時外,還需要在學生會的組織下參加各種社團和競賽的活動,此外在大學期間很多學生都必須考和本專業有關的資格證,有利於將來更好的就業。因此很多大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創業,包括網店的開設和推廣、網店商品和資訊的上傳及修改、尋找靠譜的合作者等,都需要大學生用充分的時間去實踐和積累經驗。所以如何解決創業時間和經驗不足是大學生網路創業所面臨的重要障礙。

  對策:鼓勵大學裡增加創業教育的課程,提供更多的課餘時間給學生,幫助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開展更多的網路創業模擬實踐活動。邀請更多有經驗的成功創業人士進行講座,增強學生自主創業信心。

  3創業資金不足

  儘管大學生都擁有較好的網路創業創意和積極的精神,但很多學生的想法因為缺乏啟動資金而夭折,使特別多好的創意都成為空想。也有很多大學生嘗試著用自己的創意去爭取有實力的公司合作,但是成功的很少。

  對策:國家和學校應該加重對勵志創業者的資金支援,由國家撥款到學校,給他們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資金支援,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網路自主創業熱情。

  4創業技術匱乏

  多數大學生技術不精通的,實戰經驗也是極少的。再者大學生自身的網路方面的專業知識豐富,能力也較強,但創業過程一旦遇到網路製作與修改的困難,還是需要專業素養較高的人才解決。

  對策:高校在傳授專業知識課程的同時應該重視對大學生技術與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大學生不可缺少的內容。進一步增強專業技術有利於大學生更好的進行網路自主創業實踐。

  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模式

  1網店模式

  電子商務創業的第三方平臺主要包括:淘寶、天貓、京東等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的網店〔1〕。網店主要是利用網路進行商品出售。客戶可以在相應官網上搜索到商品,根據商品介紹及價錢進行購買,過程裡有客服服務。購買下單通過網路銀行進行付款,賣家按照所填寫的收貨地址進行快遞傳送。這種商業模式也出現在很多大學,學生利用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開店並出售商品,如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有許多大學生開始在網上開店,或者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店進行創業,有零食店,還可以網上預定送貨上門;服裝店,可以到店試穿;化妝品、美甲店等。生意做的不大但卻能充分展現出大學生利用網路創業的實踐情況。

  2自建商務平臺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指大學生自主建立網站,通過網站來營銷產品或者提供服務。這種模式對學生的技術要求非常高,而且會花費很多資金,給大學生創業帶來很多困難。但仍有成功案例。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團隊在不斷的努力過程中建立了成都首個校園購物網,該網站包含的商品種類繁多,如食品、鮮花、電子產品、生日禮品等,還提供租賃服務和二手商品等。給大學生網路創業提供了很好的藍本。

  3提供技術服務模式

  該模式對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專業性較強。學生需要用所學知識給相應企業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網站服務,這就要求學生要了解網站建設、網路營銷推廣、搜尋引擎優等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

  4基於校園網的電子商務創業模式

  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能夠為師生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創業模式。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多數大學生習慣利用網路做校園訂餐網站,依靠送外賣的形式進行創業,當然還有二手物品交易網站,可以交換或者買賣自己需要或不需要的物品,手機、書本、自行車、電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