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意義和對策

  企業有無自己特有的先進文化,直接關係到企業能否持續發展,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企業文化的建設意義

  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把企業內部全體員工結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管理制度、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它以全體員工為物件,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統一員工意志,規範員工行為,凝聚員工力量,為企業總目標服務。企業文化通過“文化優勢”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推動力,它反映和代表了企業員工的整體精神,凝心聚力。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中沉澱、提煉形成的,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是規範企業和員工行為的軟約束,是提升企業形象、增加企業價值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組成部分。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也是企業邁進文化管理階段的時代。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科學整合企業生產要素,促使企業和員工形成共同價值觀,增強凝聚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百年企業靠文化”,一個沒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不能自強於市場競爭之中。

  企業文化的建設對策

  一、更新觀念,正確認識企業文化的作用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響亮的口號,而是持之以恆的實踐精神。它不僅指導企業在優勢條件下取得輝煌經營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勢條件下能夠幫助企業取得最終成功。企業文化需要固化於制,建構一種大而持久的制度,需要全體員工內化於心,落實到行動上。理念一旦確立,企業的一切行為都必須遵循其核心價值,並有能力在關鍵時刻為核心價值觀賦予新的意義。

  二、突出重點,塑造企業核心理念

  企業文化內容豐富多彩,企業精神、企業制度、企業形象、企業行為等都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實踐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頗,在企業文化的諸要素中,必須突出重點,才能建設好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中最深奧、最具魅力的內容,無疑是企業核心理念,而企業核心理念是企業價值觀的集中表現,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動力,是企業之“魂”。因此,企業核心理念是每個企業在建設優秀企業文化工作中應該著力抓住的關鍵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塑造企業文化。塑造企業核心理念要求企業在經營管理的實踐中培育能表現本企業精神風貌、激勵員工奮發向上的群體意識,並以此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強化職業道德。

  三、“適域”進行,建立符合企業個性特點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模式,因此,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結合自身特點,表現出自己特色的個性文化色彩。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份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很好地結合起來,在企業文化理論的指導下,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建設富有特色、個性鮮明、能促進企業發展進步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同樣屬於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開拓創新,尼桑公司的企業文化則強調顧客至上;同樣屬於美國文化,惠普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對市場環境的適應性,而IBM公司的企業文化則強調尊重人、信任人。

  四、加強溝通,建立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

  企業文化並非只是領導者文化,它必須要得到企業員工的認同,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共同探討企業文化。

  “人心齊,泰山移”。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就是切實做好企業員工的相互瞭解和溝通,強調協作與團隊精神;企業文化建設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業的產品文化的附加值。企業組織成員的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有賴於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有賴於企業的發展。沒有這種相互協作和團隊精神,企業就不可能快速高效發展,組織成員的自我價值就無法實現。要管理就應先尊重對方,使與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結,有了這個感情上的紐帶,企業員工對管理人員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識,管理就比較順暢。團隊精神是通過運用集體智慧將團隊的人力、物力、財力予以整合,使整個團隊擁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價值體系得以融合,從而迸發出創造力,主動將自己的行為與企業的發展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