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熱帶魚的方法

  近年來,由於熱帶魚品種繁多,養殖戶逐漸的增加,那麼,養殖戶應該如何飼養熱帶魚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熱帶魚的養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1、水源選擇:礦泉水、除氯氣的自來水,切記不能用純淨水!快速除氯的方法有兩種:燒開水除氯;還有用硫代硫酸鈉***海波***除氯。

  2、養水:將水倒入水族箱內開啟過濾及燈光,加入硝化細菌***小型缸1瓶蓋***。一般養水一週後再買魚飼養。

  3、選魚:先在網上查好相關魚的飼養方法及混養要求,向賣家提供水族箱面積並問賣家最宜飼養的尾數。選魚就是憑運氣了,有些魚在店裡很活潑可到家1天就死,這塊我沒什麼經驗,大家可以請教網上高手,也可以在每週五的十里河魚夜市上讓有經驗的人幫你長長眼。

  4、倒魚:買回家的都是加了氧的,不要直接倒入,應該帶著包裝放進水族箱,20-25分鐘後再將魚開啟,要一點一點放掉氣,不要一下子把氣全部撒掉,有的魚會不適應而導致生病死亡。開啟後緩慢倒入水族箱,要停食2天再喂。

  5、餵食:少量多次、固定時間。

  6、換水:每次換等溫度的新水不超過原水總體積的1/3。每次換水都要加入硝化細菌。

  7、氧氣:一般濾過泵就夠了,我們通常說的氧氣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製氧泵,它只是調動周圍的水,讓死水變活。所以過濾泵足以讓死水變流動起來,只是在停電時需要用電池式氧氣泵代替它讓水流動起來。

  熱帶魚飼養技術1、水質要求

  自來水須放置3天,方可使用。水有酸鹼性,可用pH試紙測試,以pH值為6.0~7.8為最適宜於淡水養殖。海水養殖可取用天然海水,最好在漲潮時去取,所取海水需無汙染和油漬。水溫一般以25℃為宜。換水時,注意不要全換,換水過多,驟冷驟熱。一般每次吸出不超過箱水三分之一體積,並從底部將汙物一併吸除。水不宜勤換,應視水質是否變濁為限。如水因日久蒸發,可補充一些新水。

  熱帶魚飼養技術2、魚的餌料

  養淡水熱帶魚最好飼以幹飼料,活的新鮮的飼料容易帶入病菌。海水熱帶魚多為肉食性,不適宜幹飼料,飼以新鮮的蝦肉、蛤肉,但需洗淨切碎,每次喂以少許,每天早晚各喂一次,一次不宜喂的太多,否則會汙染水,魚也易生病。乾製飼料多以米糠,麵粉及魚蝦粉或蛋黃粉混合而成,市面上有售。新鮮活餌有血蟲、顫蚓***俗稱紅蟲***、水蚤、劍水蚤、纖毛蟲類的草履蟲等。

  熱帶魚飼養技術3、魚的繁殖

  絕大多數熱帶魚屬卵生,少數是卵胎生,選擇性成熟的親魚應注意親魚需健康強壯,避免“近親交配”。親魚置於繁殖專用水族箱中,水溫高於原有的水溫1~2℃,根據不同魚類的產卵特性及卵的性質,鋪以底質或種植水草,皇冠草、金絲草、狐尾草適合於卵生魚的產卵巢,青苔、水藻等適合於卵胎生魚類做巢。

  卵生魚類雌雄鑑別一般雄魚顏色較深而豔麗,身體略薄而瘦長,雌魚體型圓闊而肥厚,顏色較淡。卵生魚類,即雌魚將卵子排出與雄魚的精子結合,即體外受精。產出的卵,無粘性的,卵產出後即下沉箱底,即稱為沉性卵。也有的魚產出的卵有粘性,附著在水草或石塊上。還有的魚產卵前口吐泡沫於水面,營巢交配,產卵其中。此外有的親魚將卵排出有孵化護卵功能,有的親魚將產出的卵,孵於口中。

  依據產卵水層不同又可分為上層產卵,如金魚類、鬥魚類。中層產卵如神仙魚類、黑裙魚等。下層產卵如金絲魚、斑馬魚、紅寶石魚、豬仔魚等。在水族箱中繁殖雌雄比例應為1∶2為適。雄魚和雌魚活動激烈即為開始產卵和排精。產卵結束後須將親魚撈回原水族箱,受精卵經4~5天孵化為仔魚,在2~3天內仔魚尚不攝食,靠吸取卵黃囊中的營養維持生命活動。3日後可以喂一些輪蟲或熟蛋黃水,10天左右可以攝食水蚤,半年之內可以發育成長為成魚。

  卵胎生魚類雌雄鑑別甚為顯著,除觀察魚體,雌魚之臀鰭呈圓扇形,雄魚臀鰭則呈枝條形。此外,雄魚顏色更為鮮豔奪目,如孔雀魚、鴛鴦魚等。卵胎生魚類的卵子不排出體外,精子和卵在雌魚的洩殖腔內結合受精發育成幼魚後離開母體。例如孔雀魚雌雄魚激烈追逐交配,2周後雌魚腹部膨大,腹部末端黑色不斷加深,這是雌魚臨產的前兆。此時可將雌魚轉移到產卵箱內待產,並在箱內放入適當青苔和水草,給小魚以避身之處。

  一次可產數10尾至100多尾。有的熱帶魚有自食其仔的習慣,所以待產仔結束需將親魚放回原來的水族箱內。幼魚一離開母體很快能自由遊動,次日就能攝食小魚蟲、熟蛋黃水等。餵食不要過量,幼魚6~10月後又可達到性成熟。同孔雀魚相類似的劍尾魚、黑馬麗、珍珠馬麗、月魚、鶴咀魚、三色魚等都是卵胎生魚。

  說到熱帶魚,大家並不陌生,它是熱帶淡水魚的總稱。它的飼養並不容易,一般新手交大量的學費也養不活。以上就是對熱帶魚的養殖方法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