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出臺了什麼政策鼓勵創業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是破解當前經濟發展遇到的新困難和挑戰的重要舉措。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網路創業也享受普惠政策

  雙十一當天,泰州市民在淘寶上的消費超過2億,而泰州多家電商的營業額超過了千萬。開網店,對於沒有太多資金的初次創業者來說,是個好機會和平臺。而現在經過工商登記開辦“網店”,以及未進行工商註冊、在電子商務平臺上註冊“網店”的,均認定為網路創業,享受創業扶持普惠政策。這就意味著“網店”跟現實中的店鋪一樣,能享受資金扶持、創業補貼等政策。

  目前,我市鼓勵創業者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搜尋引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實施網路創業,鼓勵進入手機APP、移動互聯等新興領域開展創業。我市已將電子商務創業培訓納入城鄉勞動者終身技能培訓體系,並建設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引導電子商務創業者集中入駐,提供標準化的經營場地和辦公環境,對入駐創業者提供綜合扶持和集中服務。

  :困難人員創業仍然可保留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對於就業困難人員來說,為了減少他們的創業風險,我市專門推出了保障生存型創業鼓勵政策。

  我市鼓勵城鄉新成長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初始創業農民、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自主創業,根據困難程度,經相關部門認定,給予資金扶持、創業獎勵等創業專項扶持。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創業復退軍人、高校畢業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務,並免收所有代理費。

  “低保”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創業,家庭月人均收入高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但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1.5倍的,可保留最低生活保障待遇6個月。如果創業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生活保障標準1.5倍以上,仍可保留最低生活保障待遇3個月不變。

  :初次創業成功有獎勵,還有社保補貼

  下崗失業人員、高校及技校畢業生、被徵地農民、自謀職業的復轉退軍人以及殘疾人等人群,在本地領取營業執照穩定經營一年以上並正常納稅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初始創業補貼。對企業擴大規模,每年新增崗位中招用登記失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從就業專項資金中按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新增就業補助。其中大學生創辦的企業每吸納一名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企業3000元補貼,給予畢業生1000元補貼。

  對正常經營一年以上並能持續發展、正常納稅、帶動就業5人以上、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成功創業,給予企業最長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繳納部分補貼。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人經營的,給予企業主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單位繳納部分補貼。

  降低工商登記門檻,住宅也可用作營業場所

  近日,小宋辭職專心在家做私房烘焙,通過微信等方式進行預訂和銷售,她沒有經營場所。現在,像這樣的&dquo;小生意”也可簡單進行工商登記了。

  目前,我市取消了註冊資本最低限額,放寬住所登記條件,以商業用房登記的,創業者只需提供場所合法使用證明。以住宅登記,且從事行業無汙染、無安全隱患的、非擾民的,有申請人出具相關承諾,並經利害關係人同意,即可辦理工商登記。以個人名義從事家政服務、照料服務、醫患陪護服務、家庭教育的,可以不辦理工商登記。

  :二次創業可獲部分增值稅獎勵

  目前,我市允許個體工商戶保留原名稱、沿用原前置許可創辦民營企業,對“個轉企”不重複計徵稅收。支援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資產重組過程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在企業內部轉讓的免徵營業稅。對年主營收入首超2000萬元的工業企業,一次性嘉獎其增量增值稅留成部分的50%,最高不超過20萬元,用於其擴大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