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州創業創新政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蘇州有什麼創業創新政策支援創業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蘇州創業創新政策:創業資金投入總量約7億元

  各級政府在就業專項資金中建立專門的創業工作資金。兩年內市本級與縣市***區***二級財政將投入近3億元,其中市本級財政每年投入7000萬元左右,主要用於創業引導、現代農業、人才開發及科技創業等。全市建立不少於5000萬元創業引導性資金,市本級不少於1000萬元,各市、區不少於400萬元。以上投入兩年中帶動近5億元的資金,創業資金投入總量達7億元左右。主要用於開發創業專案、建立創業孵化基地、開展融資服務、幫助開業登記、加強跟蹤扶持等創業推動工作專案。建立擔保資金代償機制,全市財政擔保資金確保2200萬元規模,其中市本級不少於500萬元,各縣市不少於200萬元,各區不少於100萬元。財政對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獎勵資金向農村延伸。

  鼓勵利用外資和國內社會資本投資創業企業;研究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增加創業投資資本的供給,引導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處於種子期、起步期等創業早期的企業。本市在領失業保險金人員、政策上界定的就業困難人員、本市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及農村單親家庭等農村就業困難群體自主創業,以及大學生初次創業的,辦理營業執照後,可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對領取工商執照、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經殘聯稽核,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給予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補助。失業人員領取營業執照後,可按規定一次性領取其可以領取的失業保險金。

  對創業培訓合格、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吸納本市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並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等各類自主創業實體,可按實際招用人數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進入創業見習***實訓***基地的見習青年和帶教人員實行補貼。

  蘇州創業創新政策:農民可在宅基地房屋自營

  增加經營場所的用地供給。在符合蘇州城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老新村改造規劃時預留一定比例的公共設施用地,用於社群自主創業。在符合蘇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對自主創業並積極吸納就業的建設專案,在建設用地供給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創業者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作為經營場所登記註冊的,在取得有利害關係業主的書面同意後,可憑房產證***或租賃備案證明***辦理。

  各級政府投資興建或給予優惠政策的各類經營性市場、商鋪,預留一定比例的攤位優先租賃給初次創業者,並在租賃費、管理費收取等方面給予適當優惠。農民經批准後可以宅基地房屋自營開辦個體工商戶,從事小型商業零售、“農家樂”等,或者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場所。

  同時,支援發展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園***,有條件的高校積極開發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對閒置的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等存量房產,在不改變建築結構、不影響建築安全的前提下,支援改建為創業孵化基地***園***。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園***要為進入園內的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服務、租金優惠等扶持。創業孵化基地***園*** 要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力爭到2010年底前,鄉鎮和街道至少建成1個規範標準化的創業示範基地;在此基礎上,全市組織認定一批市級“一鎮一品”創業示範基地。通過興建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或者在創業孵化基地中劃出一定比例的經營場地,支援殘疾人入駐創業。建立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或者殘疾人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的,在享受市民創業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各級殘聯再給予適當的特惠政策。

  蘇州創業創新政策:畢業生創業最高可貸10萬元

  根據實際需要,增加小額貸款擔保基金規模,提高貸款額度,適時降低反擔保門檻,將對就業困難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技職校畢業生、進城創業被徵地農民和轉業軍人、退役士兵、隨軍家屬個人創業新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的額度上限提高到5萬元,規模較大的可提高到10萬元,並由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對當年吸納符合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條件人員,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經辦金融機構可根據實際吸納人數,按每人不超過10萬元的標準,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合夥經營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額度發放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2年。借款人提出展期並符合展期條件的,可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超過1年。貸款貼息採取“以獎代息”方式,由財政給予50%的貼息。展期貸款不貼息。

  鼓勵金融機構對創業組織放貸,改進信貸獎懲管理辦法,對小額擔保貸款實施分賬考核。金融機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的,根據國家規定,貸款利率可在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基準利率上上浮三個百分點。社保基金和擔保基金存入的金融機構應積極承辦小額擔保貸款業務,並創造條件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加大對創業的資金支援。對開展小額貸款擔保工作突出的金融機構、擔保機構、信用社群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補助。建設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群,幫助信用好、經濟困難的家庭抵禦創業風險。

  向農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援,在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向創業農民傾斜,提供信貸支援服務。對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農民創業專案,擴大有效抵押方式,予以信貸支援。對進城創業的被徵地農民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對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並從事微利專案的,由財政據實全額貼息。

  蘇州創業創新政策:學校要開設創業輔導課程

  引導各類高校、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創業培訓,開設創業輔導課程,有條件的要建設創業模擬實驗室,將創業指導作為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和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

  創業培訓要向高階方面拓展,將職業經理人、高技能人才等列入創業培訓內容。鞏固創業培訓的syb模式、“專業+創業”知識培訓模式,拓展iyb創業提升模式、高階創業及管理人才培訓,以及針對在校大學生的“網上創業學院”模式等等。組織大學生創業訓練營活動,提高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的人數比例。實施新一輪“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將人才引進重點進一步向重點產業方向傾斜。組織有培訓教育能力的各類高校、技職校和民辦力量參與創業培訓教育,積極發展創業培訓師資力量,全市固定的創業培訓老師和專家志願服務團成員要超過200 人。鼓勵發展一批經營較為成熟、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作為見習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實踐和指導。鼓勵有自主創業願望的殘疾人蔘加創業培訓,開展適合殘疾人的syb創業培訓。

  擴大免費創業培訓範圍,將有創業願望和培訓要求的城鄉登記失業人員、被徵地農民、協保人員、低保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全部納入免費創業培訓物件範圍,實現創業培訓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