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主創新心得體會
自主創新能力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關係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戰略基礎資源。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主創新心得體會,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自主創新,科學發展心得體會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增強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時代的呼喚、教訓的覺醒、現實的要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里程碑,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山東省第一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中,禹城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同志到禹城調研指導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轉變職能,健全完善機制,強化服務幫促,支援和鼓勵企業自主研發、創新科技,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促進了全市工業經濟健康平穩執行。
政府當後盾——大力優化自主創新環境
市委、市政府及政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企業創新“助推器”的作用,自覺成為企業自主創新強有力的支持者、策劃者和推動者,為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發展環境和生長環境。
一是強力支援。市裡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加強政府巨集觀指導,堅持要政策給政策、要環境給環境,領導精力向高新技術傾斜,資源要素向特色產業集中,發展重點向自主創新轉移,形成重視、支援、促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
二是超前規劃。研究制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修訂完善《功能糖、羊絨精紡、機械裝備、人造板、食品五個優勢產業“十一五”後三年發展規劃》和《20強企業“十一五”後三年發展規劃》,明確自主創新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
三是持續投入。市裡每年從市財政中拿出1.8%作為企業科研經費,補助科研專案,獎勵科技成果。2008年拿出3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全市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用於科技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均不低於企業年銷售收入的6%。
去年四季度,為搶抓國家拉動內需、擴大投資的機遇,禹城市成立“金融辦”、“專案辦”,一方面,精心謀劃、篩選和申報優勢專案,共儲備專案345個,獲批省以上41個,爭取無償資金1.2億元,拉動銀行貸款32.5億元。另一方面,選擇優勢專案,全力予以扶持,通裕集團5000噸冷軋輥、2000支MW級風力發電機主軸、民用核電輔機,保齡寶3萬噸膳食纖維、GMP益生元製備平臺,賀友集團30萬立方米薄板,城市煤氣一體化等一大批重點專案相繼開工。全市重大專案呈現出“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推進梯次。
企業為主體——著力構建自主創新平臺
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基礎性載體地位和“火車頭”帶動作用,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品牌為目標、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一是建設企業技術中心。組織企業參加國家和省級產學研聯合專案洽談會,協調企業掛靠了50餘家科研院所,支援40多家企業組建了研發組織,與中科院生物局就10多項重大生物課題達成合作意向;建成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低聚糖檢測中心、禹光北京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研發中心10家,其中國家級5家。
二是研發行業技術標準。積極研究制定省級以上技術創新計劃,力爭在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前瞻性技術上實現新突破。全市23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共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14項。2009年,計劃完成技術開發專案15項,其中國際先進3項,國內先進12項。魯銀、龍力、保齡寶公司,先後負責起草了半精紡毛針織、機織紗線、功能糖等國家級行業標準,實現了由禹城製造到禹城創造的轉變。
三是構建科技創新平臺。對禹城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實行功能分割槽和迴圈設計,成立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建立“生物、電子、合資、濟南”等4個“園中園”和6個特色產業“孵化器”,區內30多家重點企業相互“補鏈”,企業間廢物、能量互相交換、迴圈利用,企業“下腳料”年發電2.3億度,產汽324萬噸,成為科技創新基地、成果轉化平臺和特色產業聚集區。
面對金融危機,禹城市重點扶持的機械製造業龍頭——通裕集團,主動轉變經營策略,堅持出口內銷並重,先後與西班牙、韓國及上海電機、東方汽輪、大連華潤等高階客戶建立合作關係。同時加大創新力度,短期內開發出風電增速箱、船用全纖維曲軸、直驅型主軸、核電站汽輪機、發電機轉子等高科技產品,並投資3600萬元新上一條風電主軸恆溫生產線,為企業平穩較快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人才作支撐——全力打造自主創新隊伍
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強化“人才也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大力實施“人才戰略”,積極引進開發人才資源,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智力保證。
一是引得來。實行市級領導聯絡企業,及時瞭解重點企業人才需求情況。保齡寶公司和禹王公司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覆為博士後工作站。將《人才招聘資訊網》與全國大中專院校網站聯接,在20家重點企業建立分站。歲末年初,全市先後舉辦20多場人才招聘會,為企業引進100多名高層次人才;春節後,舉辦兩次人力資源招聘活動,新增就業崗位1.4萬個,一大批技術工人進入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全市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業技術人才7名,省級中青年專家3人,省級拔尖人才4人。2009年,計劃再引進本科學歷以上人才80人,其中碩士、博士15人。
二是留得住。研究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在重點企業推行科技人員崗位工資制、專案工資制、課題工資制,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專利參股入股。每年選派拔尖人才出國訪問、進修培訓,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重獎,並在購買住房、職務提拔、家屬安置等方面給予照顧。每年進行“十佳科技創新人物”評選活動,讓科技人員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事業上有成就,確保各類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上。目前,全市已有230多名外籍大學生和科研人員在禹城安家落戶,成為地地道道的禹城人。
三是用得好。制定實施《專業技術人員五年培訓規劃》,將培訓時間、地點、內容、方式、經費落到實處。以職稱評定為總抓手,通過多種渠道和手段,採取自學和考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督促各企業對科研技術人員進行大規模的專業培訓,進一步提高科研技術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去年,全市共有近8000名專業技術人員接受了“知識創新、職業修養、發展與創造”主題培訓,增強了整體素質,提高了科研能力,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全國新型肥料多肽尿素生產基地——潤田化工公司實施的《“三廢”餘熱汽輪機背壓發電專案》和《18萬噸合成氨系統節能改造專案》,年可發電3460萬千瓦時,節省能源支出過千萬元。“功能糖”龍頭企業之一——福田藥業公司的《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及綜合利用專案》是2008年度山東省11個重點節能專案之一,主要利用工業廢水產生的沼氣代煤燃燒發電,專案實施後年可節約標準煤2.12萬噸,目前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專家審查,並獲得424萬元的節能改造獎勵資金。
赴美學習考察自主創新工作的心得體會
我十分榮幸被中共張家界市委選派參加了“湖南省自主創新能力研修班”的赴美培訓。整個培訓活動從11月3日持續至23日,雖只有短短21天,但由於有省委組織部和省科技廳的精心組織,有美國舊金山美中交流協會的周密安排,有省科技廳王柯敏廳長的出色帶隊,有全團19名成員的協作配合,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家深深覺得:這次培訓活動讓每位團員,不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加深了對美國這一超級大國的感性認識,而且通過一系列的聽課、座談和參觀活動,對美國發達的深層次原因,對美國的科技創新、自主創新有了新的瞭解。
我是繼1998年5月第一次訪美之後相隔11年第二次踏上美國國土。這次培訓活動,又讓我對美國有了新的感受。尤其是這次通過在舊金山和華盛頓聽取的“美國現代化再認識與思考借鑑之總體方法論”、“美國發展的歷史經驗與現代化的基本要素”、“矽谷的歷史與發展和高新技術生態系統的形成”、“創新管理公司的理念、策略、人才與產品”、“美國政府對創新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與措施”、“工業園區的開發與管理”、“矽谷創新經濟發展和創新人才吸引與留置”、“地方政府在發展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矽谷鼻祖??惠普公司21世紀的技術創新”、“創新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培養”、“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開發”等11堂講座,通過對世界500強企業英特爾公司和矽谷創新先鋒谷歌公司的考察,通過對矽谷人才搖籃斯坦福大學、舊金山創新博物館和著名的加州葡萄酒產業??Wente葡萄酒莊、美國500強大企業百威啤酒廠的參觀等活動,讓我對美國的創新和文化關係有了新的認識。
美國雖只有200多年的文明史,表面看來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卻有著世界上無可比擬的現代文化。並且美國的現代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影響力和滲透力已佔到了世界文化市場的42.6%。美國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使文化成為美國創新和發展的動力,創新和發展又演繹出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又反過來成就著新的創新。
美國文化本身充滿著先進的基因。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它匯聚了全世界各方面的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又都擁有其原籍文化的優秀因子。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優秀因子疊加在一起,便造就了美國文化的基礎。這種文化便擁有了開放、包容、創新的特質,它推動著美國迅速崛起,不斷超越,成就一個又一個輝煌。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蛻變,美國擁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其經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讓世人矚目。通過“三片”在世界的影響,我們就能感受到美國文化的強大:矽谷的晶片,引領著世界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一場又一場革命;好萊塢的電影大片,把美國人的價值觀念傳到了世界各地;肯德基、麥當勞的薯片讓世界的飲食習慣受到衝擊。這些例項著實讓人感受到,民族的大融合、人種的大相聚、文化的大彙集,其文化的底色就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充滿著包容與開放,充滿著創新與先進。這種文化,於國家,它引領著變革、調控著秩序、凝聚著社會、助推著經濟;於個人,它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全面發展。在我國的經濟特區深圳,其經濟、科技發展速度快於其它地區,與其擁有與美國文化相似的底色不能不說也有相當的關係。
美國十分重視精神高地的打造,重視創新文化的營造。這首先體現在愛國情懷的薰陶上。在美國,很多單位和公司上空每天都飄揚著美利堅合眾國的星條旗,讓人感受到在這片國土上,美利堅合眾國的根本利益至高無上。美國並不推崇盲目的個人崇拜,但卻對美國成長和壯大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無限景仰。華盛頓、傑斐遜、林肯、羅斯福四位總統因為為美國曆史開創了新紀元,自然地被美國人民永遠地懷念,在華盛頓廣場樹起了紀念碑、建起了紀念堂。從聯邦到州府到市區到社群,都強調精神圖騰的打造,熱愛國家,倡導民主、自由、平等、創新與關愛。美國還十分重視創新文化的營造,既在精神層面上倡導科學、民主、愛國、拔尖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風尚,又在制度層面建立了一套創新文化的評價體系,還注重形象標識、工作環境等創新文化的載體設計。正因為這樣,創新,尤其是在美國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生產製作企業成為了一種時尚和風氣。我們參觀的谷歌公司、惠普公司、英特爾公司,確實讓人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追求創新、立志創新的氛圍。即便是我們光顧過的聯邦技術中心這種為美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以及美國中小企業局這種為美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諮詢和支援的政府機構,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為創新而竭盡全力的文化氛圍。聯邦技術中心會議室懸掛的一句名言警句始終在我腦海中迴盪,那就是“態度雖是小事,但卻能產生很大的變化”。在谷歌公司總部,為所有員工提供免費食物、免費洗衣、免費現場按摩、免費育兒休假、免費健身的創新“寬鬆文化”,讓員工們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投入創新。
美國的創新演繹出了令人振奮的創新文化,而這些創新文化又成就了美國一個又一個的創新。創新在美國成為了一種引領時尚的文化,被美國人廣泛認可,並自願參與其中。有了這種時尚,美國人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使美國的科技、經濟、軍事領先於世界。美國人搶佔了諸多尖端科技的制高點,收穫了很多領域、很多門類、很多學科的智慧財產權。為此,美國人也在世界範圍內很多方面把住了先機,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像飛機、計算機、通訊技術、生物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製造等許多領域的核心技術都為其掌握,從而為美國贏得了世界的掌控權。以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英特爾為例,該公司成立於1968年,具有41年的技術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1971年,推出的全球第一枚微處理器,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而且對整個工業生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所帶來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英特爾之所以能贏得這種地位,得益於因創新而演繹出的企業文化:包容失敗??對待破產就像對待一場戰爭的創傷;追求風險??把技術問題視為一個機會;對公司再投資??在矽谷掙得的錢大部分都用於那裡的投資;對變化充滿熱情??“不是讓我們自己過時,就是參與競爭”;論功行賞??年齡和經驗無足輕重;沉醉於產品的改進??對新思想和新產品的迷戀;合作??職員是借來的,思想是共享的,偏愛是互換的;任何人都可參與??每個人都有掙大錢的平等機會。又如全球公認的業內領先的搜尋技術公司??Google,之所以能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影響全球,也是因為這家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公司洋溢著令人振奮的企業文化: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大學生,對新技術創新有極大的熱情;對誠信的追求近乎執著;員工之間關係平等、自由和透明;先讓客戶滿意,暫時不賺錢也沒關係。再如,1939年,由兩位年輕的發明家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在矽谷一間狹窄的車庫裡,懷著對未來技術發展的美好憧憬和發明創造的激情而創立的惠普HP公司,經過7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擁有14萬名員工的企業客戶及公共事業集團、產品技術及專業服務集團、資訊產品和商用渠道集團、列印成像及消費市場集團,在IT基礎設施、資訊產品及接入裝置、成像、列印與全球服務等諸多領域居領先地位。惠普公司之所以在同行中享有霸主地位,也得益於全公司的創新文化氛圍:相信、尊重個人,尊重員工;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騙使用者,也不可以欺騙員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來實現,並不是靠某個個人的力量來完成;相信不斷地創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創造性。
美國處處洋溢著令人振奮的創新文化。文化在美國人骨子裡的作用潛移默化,並深遠持久。文化讓美國人,尤其是讓美國的精英們,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社會和尊重自然,學會有品味、有道德、有信念,去超越和實現自我價值。創新文化賦予美國經濟、科技、軍事發展以價值意義。美國經濟、科技、軍事的制度選擇、戰略提出、政策制定都受到了創新文化的影響。創新文化還賦予經濟、科技、軍事發展以更強的競爭力。去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危機,世界受到了很大沖擊,但由於美國有厚實的創新文化,卻表現得腐而不朽、衰而不落,並正在呈復甦之勢。美國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產品仍在影響和引導著世界。並且各種領域的創新還在此起彼伏,資訊、科技、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材料製造等尖端領域總能傳出一個又一個讓世界驚訝的喜訊。
短短的21天培訓,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取得持續的跨越式發展,必須不斷創新;而創新要成為一種風尚和習慣,又必須重視和發展文化,使創新文化成為創新的巨大推力。因為,唯有文化才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之魂。誰擁有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文化和先進文化,誰就贏得了發展和超越的先機。可喜的是,我國的發展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在強調經濟科學發展的同時,注重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尤其是大力倡導創新文化的培植和營造。湖南省也實施了文化強省戰略,並在構築以創新為重要內容的價值體系,注重用經濟、教育、行政、法制等複合型手段促使自主創新成為全省人民的自覺和自願。全國的不少知名企業也注重了創新文化建設,鼓勵求異思變,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寬鬆環境,培養交流協作的團隊精神,並在理念、制度、環境和氛圍上崇尚創新、激勵創新、保障創新,以求儘快擺脫有技術無專利、有製造無創造、有產品無品牌、有產權無知識的尷尬局面。願這些好現象、好做法不僅發揚光大,而且蔚然成風;願“創新演繹文化,文化成就創新”成為國人的自覺行動和實踐;願我們的祖國在各種領域都能搶佔世界的制高點,發展得無比強大!
中科院推進自主創新的經驗和體會
一知識創新工程實踐證明中央關於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不能盲目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不能簡單否定新中國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與來之不易的科技基礎,更不能脫離我國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知識創新工程實踐證明,我國完全可以也必須走出“立足國情、面向未來”的道路,“真正搞出我們自己的創新體系”。在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中,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科研機構的骨幹與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在實踐中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從國家創新體系看,國家科研機構與大學應建立功能互補、競爭合作、聯合互動的關係,共同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科技創新基礎平臺,共同成為面向全社會的知識創新源頭,共同促進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國家科研機構與大學具有不同的職能定位與分工。國家科研機構必須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著力開展定向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創新與系統整合以及事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公益性創新。
從國家創新體系看,大學、國家科研機構與企業是創新價值鏈上職責功能不同的重要環節。在我國現代高技術產業發展初期,大學、國家科研機構通過自辦企業,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為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但在國家創新體系中,企業應是技術創新投入與行為的主體。這並不意味著大學、國家科研機構應從技術創新領域完全退出。從我國國情出發,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大學、國家科研機構必須致力戰略高技術和關鍵公共技術研究,仍是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必須組織相當力量,持續開展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應用技術開發與系統整合和產業孵化。但在實現規模產業化的過程中,大學、國家科研機構則應自覺與社會生產要素緊密結合,走社會化之路,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規模產業化的主體,而不能只從部門或單位小團體利益出發自我迴圈,將公共財政科技投入成為不公平競爭的基礎,將科技成果孵化的企業僅僅作為獲取本單位甚至個人榮譽與利益的手段,否則必然會束縛和限制創新成果規模產業化的程序。
二知識創新工程實踐深化了我們對科技創新活動規律的認識
在知識創新工程實踐中,我院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出了“以人為本,創新跨越,競爭合作,持續發展”的新科技發展觀。科技創新根本上要依靠人的創造力,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優良的創新環境與文化,吸引、培育人才,充分尊重、發揮人的創造精神。科技創新的最根本目的是認知規律、造福人民,必須提倡創新為民,愛國奉獻,時刻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在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整體上服從競爭發展這一被人類生產力發展歷史反覆證明了的基本規律。一經形成了競爭發展、不斷創新的機制與環境,科技發展就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任何企圖迴歸到經院式模式或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法,都將被科技創新的歷史發展潮流所淘汰。
不同性質的科技創新活動有其特有的規律。當代科學創新的動力除來自於人的好奇心,來自於已有知識體系內在矛盾及與新發現現象之間的衝突以外,更來自於社會需求與技術進步的推動。當代技術創新的動力除來自於人的創造欲,來自於人類生存發展方式的自然演進以外,更來自於國家安全、國際競爭與市場需求的拉動,來自於科學新發現新知識的推動,來自於自然界演化的啟示。當代技術創新的特點是,只有完成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部環節,技術創新的價值才得以真正體現;“官產學研”結合、全球化競爭與合作成為主流,企業應成為技術創新投入和行為的主體。
三知識創新工程實踐為我國未來長遠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戰略科技基礎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與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自主創新能力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如同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能力一樣,自主創新能力是關係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戰略基礎資源。在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 新體系中,一方面要加強專案牽引,通過制定規劃、組織各類重大專案等措施,解決國家重大科技需求,另一方面更要堅持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充分發揮國家科研機構的骨幹與引領作用、研究型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優選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支撐體系,形成知識與戰略技術創新基地,推動企業成為技術自主創新的主體,實現知識創新、關鍵技術創新與整合,工程化產業化研發、成果轉移與規模產業化間的無縫連線。
8年來,通過我院廣大科技與管理人員的努力,中央對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援已經轉化為我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基礎,轉化為我院改革發展以至推動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強大動力。知識創新工程的實施,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反響,促進了全社會創新意識的提升,增強了我國科技界的創新自信心,擴大了我國科學在國際科學界的影響,並對其他科研機構和大學的改革發揮了示範和帶動作用。歷史還將證明,知識創新工程對於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將顯現深遠的戰略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