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高考勵志故事

  希望是美好的,她令人神往、追求、但是希望伴隨著風浪。貪圖安逸的人,他的希望不過是一帶道路、一種幻境,只有敢於和狂風巨浪拚搏的人,希望才會開出鮮花,結出碩果。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拳王阿里

  拳王阿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在阿里的拳擊生涯中,有過數不清的榮譽和輝煌……阿里有一個有趣的習慣,每逢他要參加重大的拳擊比賽時,總是要先乘敞蓬汽車到市中心的繁華街市轉一圈,面對夾道歡呼的人群,阿里站在車上,一路振臂高呼:“我是拳王,阿里必勝!”然後,無數市民也會一起跟著他們擁戴的拳王高聲吶喊,彷彿擁戴著他們的元首一般。這對一個即將參加重大比賽的運動員來說,確實具有一種增強自信心的作用,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參賽前的信心培育與強化。

  常言道:“兩軍相遇勇者勝。”在高考的競爭中,誰心態好,誰就取得勝利,誰就取得成功。在學習實力相同的情況下,心理狀態在高考中起決定性作用。有一些同學在高考前模擬考試中,成績總第一、第二,而那些模擬考試排在他們後邊的人,高考時卻成為狀元。這種現象屢見不鮮,為什麼?依我看,他們的實力,他們的學習水平,基本上在一個梯隊裡,大體差不多。而高考誰能成為佼佼者,誰能成為狀元,就在於高考時誰心態好,誰發揮好,誰就領先了。

  據調查研究,有些本來沒想到會成為狀元的同學,他們沒有壓力,考到什麼水平就是什麼水平;而有些實力很強,常常是第一名的同學,心理包袱很大,壓力很大,結果高考時發揮不好,考試名次反而落在平時考試成績不如他的同學後面了。

  高考不僅是打知識仗,也是打心理仗。我們強調心理因素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絕對不是脫離學習基礎而言的,沒有紮實的學習基礎,沒有較好的學習成績,在高考中僅憑心態好,是考不出好成績的。學習基礎與心態,兩者是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要想高考成功,缺一不可。

  因此,對於每一位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心理素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複習備考質量和最後的高考成績,可以說,只要首先從心理上戰勝高考,高考就成功了一半。

  高手檔案:李強,男,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中,陝西省理科狀元。

  高考前一天晚上,說是不緊張,但還是睡不著。第二天我的政治老師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高考前一天晚上,每個考生都要經過這一關的,所以是公平的。聽說去年重慶市高考第一名,也一夜沒睡覺,她就四個字:順其自然,也不想別的事,結果第二天考得挺好的。我覺得我們不存在精力這方面的問題,即使是前一天睡眠不足,但只要心情好,絕對不會影響第二天的考試,不要因為自己沒睡好覺就害怕,這樣反而不好。

  篇二:沒有不可能

  末名湖邊的桃花兒開了,就在前幾天。

  我曾經無數次夢想過,陌生花開的時候湖邊折枝的人群裡回有自己的身影。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樣單純而迫切,我的目光卻是比你們更加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劍,我得到的卻幾乎只是一塊廢鐵。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鏽鐵。上課的時候睡覺`聊天`看漫畫`吃零食,跟著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的女老師氣得眼圈含淚,然後自鳴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斕的黑洞,看上去奇觀異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卻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把你拉向無底的深淵。於是下滑,於是墮落,而更加難過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墮落卻無能力去改變。習慣的力量的確大到了讓我無可奈何,於是放棄了最後的掙扎與努力。現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懶惰,那只是自己給自己自甘墮落所找的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人來指著我的鼻尖罵我,說你是不是就想這樣破罐子破摔,就想這樣玩完你的一輩子。也許他們已經放棄了我,有時候我想。然後是及其嘲諷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為是是灑脫--誰稀罕誰。其實,那個時候真的是應該有一個人。就像很多人曾經經歷過的那樣,指著我的鼻尖,戳著我的脊樑說,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清楚自己的明天會是什麼。

  可是,再無所謂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底線的,正如再深的澗谷也會有它的低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張揚地笑了下來,最後終於重重地摔在了下面,頭破血流。

  也許,人只有在痛的時候,才會認認真真反省自己走錯了哪一步吧,總要摔些跟頭,才能學會繞著道走。而這條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我卻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時光才真正明白。一年,365天,可以讓居里夫人發現鐳,一年可以讓愛因斯坦證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讓一個嬰兒學會跌跌撞撞地走向母親的懷抱,一年可以讓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開始有終了。可是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話。所幸,並不虧,也並不晚。

  高二分科,我選了文。你無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學有著怎樣爛的文科班--本科上線是三人是。本科上線三人是個什麼感念?當我現在大學同學頗為自得地告訴我他們中學的班級北大清化一走幾十個的時候,我輕輕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諷刺性的是,那三個人全部是復讀生。我就是在大家或無奈或諷刺或無謂的目光裡,毅然決然地在文科報名表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寫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間覺醒了,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不能就那樣過。事後很多人問我怎麼回事也許他們是想在我這裡聽到一個傳奇般的浪子回頭的故事,而我當時所能想到的解釋只有這一句,我只是覺得,我的一輩子不應該就那樣吊兒郎當地過去。

  可是我還是低估了過去的那一年給我帶來的影響。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級第12名。也許這是一個聽上去差強人意的成績,可是,僅有良知和理智還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遠遠甩在後邊,12名和120名有什麼區別?至今我還記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個女生。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帶副厚厚的黑邊眼鏡,趴伏在書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僂。而這個印象的得來,是因為所有的人永遠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裡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人。我一直對那種學生持有一種莫名的排斥與牴觸情緒,總想你們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死讀書嗎,我要是像你這樣刻苦學習早是市裡第一了。事實上直到那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我仍然對她不屑一顧。然後,我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會。我不知道要用怎樣的份量去感謝那個班主任,因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話,現如今的我在哪裡都不一定。班會上,她說:"這次成績非常能說明問題。應該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後她掃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潛臺詞也就是說在她看來我屬於是沒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裡的。奇怪,我居然沒有臉紅。不知道是太久的墮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還是下意識裡仍然對她的話不置可否,我當時面無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靜的掃過我那裡,然後繼續:"我知道有些人自以為很聰很有才氣,看不起那些認真學習刻苦努力的同學,總覺得人家是笨鳥先飛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說,你只是懦弱!你是不幹嘗試,你只是不幹像她們一樣地去努力去刻苦,因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們,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結果反遭人恥笑,你寧可不去嘗試,只是因為有失敗的風險,而你甚至連這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因為,在你心底,你對知道根本就沒有把握````````````"後面她又說了什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我承認當時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兒了,因為她說的那幾句話。"你只是懦弱`````````"。當時的感覺是雷轟一樣把整個人震住了,反反覆覆迴盪在腦子裡就只有那麼一句話:"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確的。

  那種突然覺醒的震撼是語言無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達的。你只能通過結果來想象,也只需要通過結果來想象。那晚我在日記裡寫,試試吧。我不去強求什麼,我只想試試,試一試自己那樣刻苦那樣努力地去學上一個月會不會見效。當時我根本不敢對自己承諾什麼結果,也的確承諾不起。我只是抱著一個念頭,試一試。然後迎來了一生中最戲劇性的一個月。之所以說它戲劇性,是因為就像難以想象唐僧不再羅嗦孫悟空不再好鬥八戒也不再貪吃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六點早自學上課到晚上十點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位置上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的,真的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的。我去一點一點地做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要想在幾天裡改變365天來形成的習慣,太難;而要想在一個月裡創造出令人膛目結舌的奇蹟來,也太難。習慣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話說的,"心似平原放馬,易放難收",野慣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來,談何容易?常常坐著坐著就忍不住了,心開始浮躁,眼神也開始飄離,好幾次差一點就要放棄。只是,在那個最危險的邊緣晃盪的時候我總是壓一壓,告訴自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其實說白了也就那麼一句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我承認自己是一個骨子裡相當傲氣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來會不如哪個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做不到,我就是不信這世上真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然後,我迎來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試。至今我仍記得考完之後的感覺。抱著書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嗎?為什麼心裡空空的沒有著落?那的確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試,因為它關係著我此後的方向和道路選擇,風險太大,我怎麼安得下心?其實,考試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我的的確確讓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結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校第一。

  你永遠也無法想象那個結果於我而言多麼重要。知道成績的時候我出乎尋常地平靜。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激揚和吶喊的衝動到了頂點只會是平靜。當那個久違了的名字出現在了成績單的第一行時,我默默地對自己說:記住了,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我再也沒有改變過那種態度和方法。其實所有的方法說白了都是沒有方法的。只有一個詞:刻苦。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篇三:高考逆襲北大

  高中進校時他是班上倒數第一名,父母對他沒抱多大希望。但他最終卻逆襲進入北大,是堅持和專注改變了一切,成為咱們身邊普通學生勵志的模板。  資質普通,成績又吊車尾,這樣的孩子在眾人眼中已經被劃撥為“差生”一類。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提前接到了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部的預錄通知書!他,就是來自重慶育才中學高三***1***班的王旭冉,他的完美轉身為普通學生“逆襲”高考提供了一個最為勵志的模板。

  從班級墊底到年級前十

  別的孩子還在緊張的準備高考,王旭冉已經給自己安排了美聯英語的口語課程,“我的口語一直不好。”說話慢吞吞的王旭冉笑得很直率。他是大足人,從在老家大足讀書開始,成績就非常普通,高中進入育才中學也純粹是“低空飛過”。進入育才中學後就讀於十四班,當時進校的成績是班上的倒數第一名。  這還只是王旭冉的第一次“吊車尾”。高二文理分班,他進入一班學習,新班級高手如雲,於是王旭冉又悲催地成了倒數第一名。“他高一高二,語文外語都差。外語成績進校時就70-80分,還不到90分的及格線,到了高三時就達到127.5分了。”兩個班主任王田麗和李祖明回憶,王旭冉三年的學習生涯裡就出現了兩次“墊底”,他都一一實現逆襲,“高二期間只用了半學期時間,他就進入年級排名前十名。”

  父母曾對他不抱信心

  生物是王旭冉最喜歡的學科,對生物著迷的程度讓他隨時把生物學知識用到生活中來。一次和同學去吃飯,眼見同學往碗里加味精,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分析味精成分,這一點曾讓老師和同學都大呼受不了。因為他的這份喜愛,班主任王田麗推薦他去了參加生物奧賽班。到了高三,父母擔心他因為參加奧賽班分散了精力而要求他放棄,有點信心不足的王旭冉在班主任的鼓勵下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  事實上,父母對王旭冉的成績並不十分看好,從勉強入校到吊車尾,爸爸媽媽曾經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上個重本線,要是能考上重大那可真是阿彌陀佛了。誰知兒子給了他們一個更大的驚喜,得到北大的錄取書,同時還獲得了育才中學特別頒發的3.5萬元獎金,讓父母樂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