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人軼事廣播稿材料
一些在廣播站的朋友都會需要用到勵志名人軼事來作為廣播稿材料,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神奇的想象力
有一個孩子在同學中的人緣很不好,因為他經常“說謊”。有一次,孩子在泥地裡撿到了一枚硬幣,他神祕兮兮地拿給他的姐姐,說:“這是一枚古羅馬硬幣。”姐姐拿過一看,發現這是十分普通的舊幣,只是由於受潮生鏽,顯得有些古舊罷了。孩子的姐姐便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希望父親好好懲罰他,讓他改掉令人討厭的“說謊”習慣。可是父親卻叫過孩子說:“我怎麼能責備你呢?你的想象力真偉大。”
對於孩子父親的慫恿行為,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勢必害了孩子,他長大以後會變成一個滿口假話的人。
這孩子長大會是什麼樣的人呢?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卻成了著名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叫達爾文。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進化論,就是建立在超乎常人的想象和為此進行的大量實物證明之上的。沒有想象,就沒有今天的“進化論”。
:梁朝偉妙語巧勸黃曉明
黃曉明在2010年一年時間裡,連續拍攝了《葉問2》《唐伯虎點秋香2》和《趙氏孤兒》等多部電影,演藝事業可謂如日中天。
然而,在風光的背後,他卻有著難解的困惑。作為演員,黃曉明長得太過標緻,雖然這有助於幫他獲得粉絲們的青睞,但也讓人們無比自然地將他歸入花瓶的行列,以至於他無時無刻都在為擺脫“花瓶”標籤而不懈努力——在《葉問2》中被打成豬頭,在《唐伯虎點秋香2》中甘當笑料,到了《趙氏孤兒》,他乾脆在自己那張完美的臉上劃上一道醜陋的疤。不料,黃曉明這種想改變自己、突破原有偶像型明星的嘗試,不僅沒有獲得大眾的認可,反而遭到了網友們的“炮轟”“惡搞”,網友們稱他“很二”。這讓黃曉明好不鬱悶,幾乎患上了抑鬱症。
幸好,在2011年3月,黃曉明遇到了“貴人”——他的偶像、香港著名電影演員梁朝偉。當天,黃曉明因獲“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乘飛機到香港參加這一頒獎典禮活動。在飛機上,黃曉明意外地發現有一個人極像梁朝偉。那時那個人正窩在座位上睡覺,因而黃曉明不方便上前打擾。直到後來梁朝偉起身去廁所時,黃曉明才認準他就是自己的偶像——梁朝偉。於是,黃曉明也像一個追星粉絲一樣,第一時間衝了過去,向梁朝偉表達了自己的“傾慕之情”。
簡短的寒暄之後,黃曉明就迫不及待地向梁朝偉請教:“我現在正在經歷一場‘全民惡搞’,2010年是我被‘二’的一年,我心裡好難受,我該怎麼辦?”
梁朝偉微微一笑,勸道:“不要想太多,不要把非議、緋聞當回事。真的,凡事不能想太多,否則只會增加自己的痛苦。很多事情,需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把事情想得簡單些,不要把事情複雜化。我聽過李玖哲的一首歌,叫做《想太多》。歌曲那悲傷失意的曲調,至今我還記得。如果每個人都去想太多,那他的人生便會如同歌曲的基調一樣,悲傷、失意。”
梁朝偉的一席話,不僅說出了“想太多”的痛苦惡果,而且還用李玖哲的歌進行比喻,使得他的話既生動又形象。並且,他還提出了防止“想太多”的方法,即用平常心對待。
黃曉明十分虔誠地聽著,不住地點頭稱是。進而,梁朝偉又聯絡自己,現身說法道:“其實最重要的,是你把自己圈定在什麼樣的生活狀態裡。我通常不大會受到外界的影響,雖然我走出門外,可能會有攝影機對著我拍照,或是狗仔隊跟著我。我年輕的時候,會受到這些的影響,但現在已經不會了。我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些鏡頭而已,你自己不去計較,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我希望你在各種無謂的事情面前,能夠《一笑而過》。”
梁朝偉用自己的經歷來勸解黃曉明,不僅讓黃曉明更好地理解了他的一番話,而且還靈活地拿歌曲《一笑而過》作比,使嚴肅的話題顯得親切、生動起來。黃曉明不由得讚歎:“真是說得太好了!”
接著,黃曉明又忙不迭地說出了自己的另一個困惑:“我好像遇到了‘瓶頸’,如何提高演技呢?從最初的《絕代雙驕》到後來的《鹿鼎記》,再到《阿飛正傳》,為什麼你每一部戲都能表現得那麼優秀?你覺得我下一步該怎麼走?”
“哈哈,謝謝你的誇獎,不敢說每個角色我都演得那麼好。”謙遜的梁朝偉繼續點撥說:“其實,‘瓶頸’我也經歷過。做好當下,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記得當年我第一次拍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時,由於我習慣了把注意力放在臉上,沒有身體語言,所以當得知我的這種演技在電影裡行不通時,我非常受挫。那是很簡單的一場戲,沒想到,王家衛導演一直跟我說:不行、不行,重來、重來。他還說我:‘你的身體不會合作,整個人就好像精神分裂一樣’。聽了以後,我很受打擊,以至於回家以後,我哭得很傷心。第二天我就直接問王導:‘我是不是真的那麼差?’王導告訴我:‘不是差,問題在於你的身體。’隨即,王導讓我回放,我才慢慢理解了他的意思。就是這樣,我才在電影方面發展起來的。”
梁朝偉這一番發自肺腑的誠摯話語,字字句句說到了黃曉明的心坎裡。他不僅告訴了黃曉明如何度過“瓶頸期”,而且還拿出自己當年的失敗事例來與黃曉明分享,從而令黃曉明茅塞頓開。黃曉明說:“幸好巧遇偶像梁朝偉,使我得以解開心結。他在飛機上的一席話,將使我受益終身!”從他快樂放鬆的心情中,人們能夠感受到,經過樑朝偉的開解,黃曉明已經從迷茫中走了出來。
:蔡志忠把事情做到極致
如果有人質疑世界上是否有天才的話,臺灣漫畫家蔡志忠的人生經歷會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天才是可以有的。
迄今為止,蔡志忠的漫畫全球發行超過4000萬冊,題材涉及古典小說、諸子百家、佛經等。他不但是個漫畫家,還是一個出色的動畫導演,蔡志忠29歲成立卡通公司,8年內拍了4部電影,其中《老夫子》曾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卡通電影長片獎,多年保持臺灣最高票房紀錄。1985年,37歲的他名列“臺灣十大傑出青年”。成名後的蔡志忠總是說:“每個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飯吃,關鍵是儘早找到這把刷子。”
小時候總被人問長大了做什麼,小蔡志忠就躲在爸爸的書桌下思考,他說思考不能被打擾,所以必須躲起來。想了一年以後,他決定以畫畫為生。“小時候我爸爸買了一塊小黑板,我就常在上面塗塗畫畫,爸爸教我寫字,我覺得我的姓氏很難寫。”在這塊小黑板上、在父親的桌下,他早早地找到了那把用來混飯的刷子。1948年出生的蔡志忠至今都認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和小時候毫無二致,為了證明這一點,他會當著朋友把左腳繞過咖啡桌,展示腳上布鞋側面的大洞,還調皮地把腳趾頭動動。4歲半穿破布鞋的蔡志忠今天依舊穿著破了的布鞋走南闖北。
在自己的新書釋出會上,蔡志忠顯得溫和沉靜如一汪清水般透明。穿著白色的襯衫、米色的休閒褲、帆布鞋,沒有穿襪子的蔡志忠,身形消瘦、眼睛明亮、語言溫和,目光中帶著幾分羞怯。性情淡泊的蔡志忠不大喜歡在大庭廣眾下露面。臺灣政界名人聚餐,蔡志忠從來不參加,因為“我媽媽說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他甚至認為每個人和路人甲路人乙沒有差別。他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閉關作畫。那一年,他把公司的一切拋開,在日本閉關研究畫諸子百家。4年後,他畫出諸子百家23本。這套書先在日本出版,後被4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
成名後,蔡志忠開始重新思考人生。“我一生受到前人所栽種樹木的諸多恩惠,我喜歡自己也能為後人種下樹。”“自己身上有一種使命感,一定要寫下3本書,作為自己留給後人的大樹。如果是好樹自然是3000年屹立不動,人人擁護之,如果是壞樹也會被檢驗出來,所以,我所要做的就是栽樹,檢驗的事情就交給時間。成功並不是地位多高,或是多有名,或是賺到多少錢;成功是讓多少人,在多長的時間,獲益良多。”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因為在別人眼中難做的事情對他來說易如反掌,在IQ180的蔡志忠眼中,一切事情都容易極了。3個月學會日語,3個月學會動畫,橋牌看一場下來就會了,還在業餘時間拿了一百多個冠軍。
當年出版《老子說》等四本書時,蔡志忠曾很驕傲地說臺灣其他作家只能有爭第五的份兒。因為那一天,他一個人漫畫的銷售額,佔了總銷售額的83%。他說:“我是中國人有史以來賣書最多、版本最多的作家,這一點不要懷疑。”蔡志忠傲氣,但他並非目空一切。
更令人稱絕的是,他花了10年時間用來研究外人眼中艱澀枯燥的物理數學,讀了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去臺大數學系向蔡聰明教授請教微積分。物理和數學讓他痴迷,動腦的樂趣,解開題目時的喜悅,“讓我感動得快要跪下來了,那種滋味,你只要嘗試一次,就會上癮!”他說。下一步,他準備用漫畫來表現物理和微積分的奇妙世界。
作為特立獨行的人,蔡志忠也並非不諳世事,他知道,漫畫最主要的是講故事,就像小時候他會把看過的《北歐童話故事》《俄羅斯童話故事》講給媽媽聽。有時媽媽去洗衣服、去餵豬,他就站在媽媽旁邊講。那個時候,他還會因為媽媽沒有認真聽他講故事而生氣。
有記者曾問蔡志忠:“你的漫畫走的是日本路線還是韓國路線?”
蔡志忠問:“什麼是日本路線?什麼是韓國路線?”
記者答:“日本路線是先有漫畫,漫畫火了,再做動畫;韓國路線是先有造型,再做漫畫。”
蔡志忠說:“我們的問題是,先要有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我做動漫一定走中國的路線,但是要去好萊塢上片!”
“我如果亂畫就變成壞事了,不懂佛法不是罪惡,但不懂還要教別人佛法就是罪惡。我不是為了賺版稅才畫佛經的。”蔡志忠篤定地說。而他用漫畫來表現諸子百家、佛經等經典,都是自己先學習感悟,然後再動筆。蔡志忠說畫那些漫畫他盡了很大的努力,他認為: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