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名人故事及感悟

  我們在看那些經典勵志名人小故事的時候,都會有所感悟,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最初她給人的印象,是《雪山飛狐》中柔弱得毫無殺傷力的苗若蘭:一張嬰兒肥的面孔,含羞帶怯的無辜眼神,演技稚嫩,聲音嬌嗲。

  她1997年出道,因參選港姐而受到無線電視的青睞,簽約不久,就在《雪山飛狐》這部劇中擔任女主角。誰都以為她是“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從此可以平步青雲了。然而,她的演藝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反而十分坎坷。

  由於不是表演科班出身、演技青澀,她當時受到了不少直接而嚴厲的批評。有些批評指她在面對鏡頭時,眼神不知道應該落在哪裡,手也不知道應該放在哪裡;有些批評則指她的聲音嬌嫩得像“雞仔聲”。更為難堪的是,在一場戲的拍攝現場,她莫名其妙地被一名製作助理當著眾人的面用粗話罵了一整天。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由於剛入行,她只能領到微薄的薪水,除去正常開支所剩無幾,就連母親生病住院所花的錢她都只能向朋友借。儘管如此,生性堅強而又顧全大局的她並沒有退縮。她想起自己童年的不幸遭遇,內心便鼓起昂揚的鬥志。

  在她5歲時,父親因為交通事故不幸喪生。之後,母親一邊打理父親留下的貿易公司,一邊又要撫養她們兄弟姐妹3人,生活一度過得十分艱難。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們三兄妹嚷著要去看一場電影,可家境不允許,當看到母親一臉內疚的表情時,她心酸得要掉出眼淚來,於是,懂事的她便建議去無需門票的公園玩。從此,她幼小的心靈裡就埋藏下了一顆堅毅的種子。

  所以,在被助理罵了一整天后,她仍然強忍眼淚完成了當天的拍攝。為了改善自己的聲音,她堅持每天拿報紙來朗讀;為了雕琢自己的演技,她對每一個動作都仔細拿捏,甚至每天只睡1個小時。

  後來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她坦然地說:“我剛出道的時候演技常常遭受批評,雖然當時公司、監製一直都給予我機會,但應付負面新聞時,沒有人可以幫到我。如果我要在娛樂圈發展下去,就一定要克服這些。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努力,從錯誤中學習,我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放棄。”

  是的,她不僅沒放棄,反而更加努力,即便是在那些陷入低谷的時期。2002年發生的三件事令她刻骨銘心:3—4月間,由於拍戲過於辛苦,她在一個月內暴瘦10磅,從此,那個出道時帶有“嬰兒肥”的她不復存在;4—5月間,由於連夜趕拍劇集,過度疲勞使她在家中下巴受傷,為了不影響進度,她沒有聽從醫生休息一個月的建議而帶傷上陣,最終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疤痕,之後,只能靠化妝來遮蓋;7—9月間,她因同時趕拍兩部劇集而在兩地間來回奔波,最終創下“連續五天四夜不睡”的驚人紀錄。

  她說:“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人一定要經歷挫折,賠上很多時間、汗水和眼淚,才能換來成就。要吃得了苦,如果吃不了苦,算了,請你改行吧。”2005年,與2002年一樣,再次陷入低潮的她因公受傷,但是,她的敬業與拼搏精神令人們歎服。這一年,她創下了一年內拍戲100集的紀錄,被稱為“鐵人”。

  天道酬勤。2006年,她終於大熱加冕,成為TVB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雙料視後”。從此,她成了TVB真正意義上的當家一姐。這時候,人們再看她時,她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儼然大家風範,高貴優雅,人氣爆棚。誰也無法相信,她就是當年那個哭哭啼啼的“苗若蘭”。

  入行14年,從青澀的新人成長為當家的一姐,8次入圍臺慶“視後”五強,連續10年獲得“十大電視藝人”,TVB史上唯一的“雙料視後”,TVB最高產的當家花旦,拼搏敬業,永不言敗——她就是佘詩曼。

  一路走來,佘詩曼感慨地說:“想要脫穎而出,努力很重要,當然運氣也需要一點,但歸根結底是努力。我一直用這句座右銘鼓勵自己,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做人生的“時間冠軍”

  小時候,馬卡羅夫總喜歡坐在光影浮動的海邊,看一艘艘輪船在湛藍的海面上來回穿梭,激盪起一道道絢爛美麗的浪花。那些威武壯觀的巨輪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多麼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一名工程師,建造出更多更大的輪船。

  他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叫敖德薩的海港。得天獨厚的環境,為他實現夢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人們常常看見,每逢巨輪出港時,頑皮的小馬卡羅夫總是揮舞著稚嫩的雙臂,在美麗的海邊,奮力不停地向前奔跑,奔跑。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在追趕那藍色大海里的輪船,那是他夢想的方向。有了夢想,他就有了動力,進入學校以後,他如飢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1958年,他如願進入了前蘇聯的黑海造船廠。他特別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每天拼命地工作,將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造船事業上,他總是能超前完成任務。由於工作能力突出,很快他就當上了組裝車間的主任。

  他工作的年代正值前蘇聯與美國爭霸最激烈的時期,蘇聯意欲稱霸五大洋,於是就大力發展海軍事業。因此,很多重大的造船工作就落到了黑海造船廠的頭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都將在此建造。

  當大家都在為這一喜訊而歡呼時,馬卡羅夫的心裡卻陡然沉重了許多,因為老廠長甘科維奇剛找他談過話,並將這一高難度的任務交給了他。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要承建大型的航母,船廠就必須對船塢生產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同時又不能影響船廠現有的工作秩序。這就要求他必須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時間賽跑,且必須要贏得勝利。

  1976年10月,馬卡羅夫被任命為黑海造船廠總工程師,全面主持船廠工作。過去廠區內面積最大的0號船塢採用的是“分段式裝配造船法”,只能在一條船造好離開後,才能建造下一條船,嚴重製約了生產的效率。幾經考察後,馬卡羅夫從芬蘭科尼公司買回了兩座起重能力超強的天車,將船塢內所有的平臺打造成了一條流水線。有了這兩部超級天車,超大型造船元件就可以通過天車進行傳送,從而使大型航母艦艇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大大節省了建造時間,一下子將船塢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3年後,工作能力極為出色的馬卡羅夫被任命為黑海造船廠廠長,自此,航母建造工作也進入了快車道,黑海造船廠成為了全蘇聯乃至全歐洲最忙碌的造船基地。他對造船的所有環節都瞭如指掌,對待工作的要求更是嚴格至極,絕不允許有絲毫的差錯,為此他辭退了許多工作不力的部門領導和工人,也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令人歎服的是,航母的總段與總段間的對接縫線有500多米長,施工難度極大,但馬卡羅夫和造船的工匠們考慮極為周全,他們竟然將對接縫淨尺寸精確到了0。1毫米,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在建造“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時,航母上有將近3600間艙室,且各個艙室均佈滿了極為複雜的電纜和裝置,如果把每間艙室都檢查一遍,需要花費60多個小時的時間。每天早上,馬卡羅夫6點開始辦公,用半小時處理檔案,然後召集車間主任和建造師們,監督檢查重點艙室。8點左右召開現場會,就現場發現的問題或疏漏進行問責追查,並提出整改措施。因此,廠裡的所有人都把他的視察路線命名為“馬卡羅夫大道”,並尊稱他為“時間冠軍”。那一刻,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敬畏,這條“大道”上流淌著的是一絲不苟的嚴謹,一種時間高效安排的智慧以及對國家的高度忠誠。

  蘇聯解體後,幾經改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被海軍開走了,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也被遺棄在廠區。心力交瘁的馬卡羅夫退休後,搬到了離船廠不遠的地方住下來,每天都滿懷深情地看著那艘曾傾注了自己畢生心血的“瓦良格”號……

  2000年6月14日,是馬卡羅夫最為難忘的一天,已經拆卸一空的“瓦良格”號即將遠赴遙遠的中國。他拖著病重的身體,站在家門前,遙望著“瓦良格”號,一時間禁不住淚流滿面。兩年以後,馬卡羅夫懷著深深的遺憾,寂然地離開了人世。

  莎士比亞說:“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都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無疑,馬卡羅夫做到了,儘管帶有一絲遺憾,但他不愧是一名真正的“時間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