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應該怎麼學習

  高中課程特點是更抽象、更概括、更難以理解,同學間的競爭更激烈、更緊張,高一學習要適應這種環境與氛圍,掌握好科學的學習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1.學會各課全面發展

  有人說高一隻要學會語數外就可以了,這是百分之百錯誤的。不能說高一隻把語數外學好或者那門學科學就可以了,高一就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學習習慣,無論高中多少門都能做到泰山崩與前而面不改色。無論多少學科都有自己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科沒有什麼先抓不先抓的,都要全面抓。只不過優勢學科保住少花點時間,劣勢學科多花點時間扭轉一下。

  2.必須學會適應高中的管理

  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文化特色,要服從學校的管理。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在新的環境可能會有複雜的人際關係:比如晚上睡覺同學之間的協調、早上起床洗臉、刷牙、個人衛生、平時衣服換下來是不是較快洗了等等都需要調整。還有當我們面對種種困惑與不解的時候要懂得向班主任或者信任的老師求助、求教,即把心理的困惑與不解向他們交流、談心以解決掉問題。比如說向語文老師談心了,是不是就與老師關係走近了?說不定明天語文老師上課就會關照自己多一點,那天考試後讓我去批改試卷,,把自己的試卷面批一下,都可能的。要以自信寬容的心態融入新的環境,適應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如何適應高中的環境?就一條:尊重人、幫助人,多老師交流溝通,哪怕老師的規定不合理,也不要公開與老師衝突、頂撞,等待老師心情好的時候再聊一聊就可以了,因為每個老師管理的方法不一樣。

  3.學會自主學習

  初中知識點是螺旋式的,在那個知識點上是一圈又一圈;高中的思維的維度、強度、容量都在增加。初中一天的作業不多,而高中很可能一天就有5、6門作業,每門半小時,時間就很長,學習負擔壓力明顯加重,所以不能像初中那樣依賴老師那種填鴨式教學,要發揮自我的自主學習。高中老師彈性大,學生作業要來就看,沒有就不看。尤其是現在以升學率為天下的時候,老師就願意抓有希望想與老師配合的人,而不願意抓不願意配合、沒有希望的人。所以我們學生在學會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與老師配合,讓老師覺得培養你是值得的,是有希望的。不要來幹傻事:你老師對我不好,我考零分,把你的平均分拖差了。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就那麼回事,沒有什麼意思。要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不要天天訂計劃,而且計劃定得很細。

  高一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首先要明確高中的學習特點

  課堂容量增大了、課堂思維的強度與密度增大了、練習題的設定可能會高於課堂上講的內容。所以有的同學會感覺課聽懂了,但作業不會做。這與初中截然不同的是:初中是課堂上講什麼,課後就練什麼。高中可能是課上講什麼,課後用課堂上講的東西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課上講什麼,課後做什麼。與初中是有區別的;而且高中學習很可能老師會進行許多思維的靈活性、題目的變化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還停留在原有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上會吃許多虧。這是一個過渡期,要儘快渡過這個過渡期。

  高一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1.重新開始,與所教學科的老師配合

  這是最重要的。不要沉湎於初中老師對我多好多好,那是過去時。要與高中老師配合,真正能幫助我們的是科任老師,儘量不要依賴於家教,特別是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一定要注意課堂教學,與學校老師配合,一定要尊重、理解、配合科任老師,適應老師的課堂教學。如果不能與科任老師配合,以後再換任何老師你的眼光都會有問題

  2.養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不僅僅侷限於語文、英語,還包括其他學科: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等。每門學科都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是閱讀的要求不一樣、角度不一樣。所以首先要培養我們閱讀的習慣。如化學物質的性質、方程式;物理的原理、理論、基本模型等。歷史、地理、政治等要背的科目也是先閱讀再背,所以我們對閱讀要求是教材閱讀+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讀什麼?我們推薦的《讀者》、《名作欣賞》、《海外文摘》、《中國青年報》等。英語、語文的閱讀要大聲地讀出來,要有感覺地讀,要大量的閱讀。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效果是不會好的。

  3.要有積累的習慣

  讀的當中有多少成語?多少唐詩、宋朝、詩歌、名言警句等?比如《詩經》、《論語》的名言警句有那些?等等,都可以去讀、累積一下。是否有記心得、體會的火花本子,是否有摘抄的基本習慣?這個習慣是要有的。學習是一個累積的過程,你是怎麼做的?需要我們點點滴滴積累

  4.養成用寫日記尤其是寫英語日記的習慣

  多寫就是用英語表達,寫多了就會知道前後人稱的一致、時態的一致、詞性的一致、固定搭配等等,要養一個成寫的習慣。這些是高一新生要加強的,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基本的做法很重要。這樣做就會有效果。

  5.養成執意求教的習慣

  不預習沒有問題可以理解,但上完課總應該有問題吧。誰能夠求教老師越多,並懂得怎麼合理地去問老師,適應期要短得多。這個執意不是胡攪蠻纏、不是比口才,是既對問題有自己的觀點、想法又通過大家交流、討論,掌握基本性的、正確的合理結果,對每個人來講、對高中學習很有好處的。老師就怕學生沒問題。學生有問題老師才知道課要怎麼上。

  6.要養成模仿的習慣

  許多成績好的學生不是他懂了,而是他學會模仿了。學習的第一個能力就是學會模仿。模仿的能力越強獲得的幫助越多。不要想一步登天。

  7.不能滿足書上的就會了,要有一些配套的學校發的資料、參考書,認真去用,每門一本就可以了,尤其是老師推薦的。

  8.要養成多動筆的習慣,

  不要只用眼睛看,一定要多動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要認為看看就會了,高中有的問題看看好象是會的,實際上是做不出來的。現在不養成動筆的習慣,到了高二如學習解析幾何、立體幾何,認為太清楚了什麼建立座標、用座標表示向量或者點然後計算,你試一試不動手做行不行?解析幾何也一樣就那些東西,不動手就做不出來。因為裡面有許多的技巧,如一個點在曲線上面,那麼這個點座標可以用一個字母來表示,你是用很橫座標還是縱座標來表示?否則就要用兩字母來表示。所以要多動筆,動筆有助於我們後續的學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9.培養時間與效率

  晚自習如果三節課,第一節課主要要用於複習***預習沒有時間暫且不談,複習是最重要***,第二三節課主要做作業。每門課花10多分鐘複習,然後開始做作業。在開始做作業的過程中就不要再翻書、翻課堂筆記、翻參考書,這些都是不能做的。尤其是慎重使用計算器***有人說社會在進步,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你能力需要提升。所以強調時間的安排與效率的提高。

  高一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做好一些心理準備

  1.做好寂寞忍耐的心理準備。

  高中課程特點是更抽象、更概括、更難以理解,同學間的競爭更激烈、更緊張,我們要適應這種環境與氛圍。我們應該有一種意識:我們是學生,這些事情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就如爸爸媽媽上班要把自己撫養成人、要養家、要與朋友交往,要處理好各種關係,那是他們身份。自己的身份是高一新生,就是要做許多調整,不管是在學習方面都、考試的意識、個人成長的獨立性、民主性方面要有一個長期的準備---即我們還需要成長,我們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高一基礎打實了對以後學習會有非常大好處的。比如通過學習你進步了多少名次,你的信心就來了。不要說老師功利,老師工作的衡量標準就是成績,衡量學生的還是成績。不要痛恨考試,學生的事就是學習好功課。就像家長不會痛恨工資一樣的。如果既要工作,又不拿工資,那是不可能的,對不對。是學生,就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即學好就可以了。在學習過程當中。有壓力,把壓力轉化為動力,高中三年不可能一帆風順的。也會有挫折、有矛盾,但是我們要看主流。當我們在沉靜學習中時,可能會放棄許多,但這個放棄是有價值的,我們要有懂得寂寞的價值,思想上要做好心理準備。到了高中,哪怕是本校的高中也是需要調整的,這個調整時間越短越好,適應能力越強越好。

  2.同學關係以純、真為主流。不是以誰穿得好、誰頭髮亮等為標準。

  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是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一與同學間的關係正確、合理的處理是能夠幫助自己提高成績的。因為同學是能夠幫助你的,環境是愉悅的,走進教室都會有溫暖的養神、目光注視你、鼓勵你,對自己會有幫助的。同學關係是和諧的,不要衝動,衝動是魔鬼。與同學儘量保持等距,有好朋友也是應該的,但不能因為朋友好壞而或者他們與老師的關係不好就影響自己與老師的關係。朋友應該懂得與老師配合,要讓老師知道自己及幾個好朋友是懂得尊重他的、是知道學習的,是值得老師教育幫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