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會經常找一些來看,那麼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林肯鐵面索禮物

  林肯當選總統後十分廉潔,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林肯總統竟然還有一段向客人強行索要禮物的故事。

  一天,一位叫史密斯的紳士前來拜訪林肯,兩人談得頗為投機。紳士看到林肯幼小的兒子活潑可愛,很想抱抱他。然而小傢伙認生,遲遲不肯過去。於是,紳士指著自己手腕上的手鍊對小男孩說道:“只要你聽話,讓叔叔抱抱你,我就把手鍊送給你。”那是一條非常精緻的手鍊,小男孩很喜歡,他乖乖地坐在紳士的腿上,一直讓紳士抱著自己。

  最後,當紳士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林肯提醒紳士,把手鍊給他兒子。紳士立即表示,這手鍊他一直是視為傳家寶的,不能給。

  “把它給我兒子!”林肯嚴厲地說道,“我不想讓我兒子認為,我曾經款待過一位言而無信的人。”

  儘管不情願,紳士還是乖乖地將手鍊送給了林肯的兒子。這件事,不僅沒讓林肯的聲譽受到影響,反而讓大家更進一步看到了林肯誠信、正直的本質。

  :羅丹的拖延與果決

  1891年,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雕一尊巴爾扎克雕像,羅丹欣然同意。

  羅丹沒有見過巴爾扎克,巴爾扎克也沒有留下面模,為了蒐集資料,羅丹走訪了巴爾扎克的故鄉,並搜尋與巴爾扎克相像的人,甚至用了3年時間打聽一位曾為巴爾扎克做衣服的裁縫的行蹤。最終羅丹整整用了7年才交出了塑像的石膏原型。

  羅丹一共打了17次草稿,完成構思的巴爾扎克雕像一共有4尊,分別是穿禮服的雕像、穿睡衣的雕像、裸體的雕像、頭像。斟酌之後,羅丹提交的是穿睡衣的雕像。這尊雕像是一個辛勤勞作、在某種思想的困擾下掙扎、激烈地凝視遠方的巴爾扎克形象。

  作品完成後,出人意料的是法國文學家協會拒絕接受,甚至指責這尊雕像像一隻企鵝、一個雪人、一堆煤,是一個怪胎。直到1939年該協會才認同了羅丹的巴爾扎克雕像,決定將其鑄成銅像,立在巴黎街頭。這以後羅丹的巴爾扎克雕像越來越得到認同。

  令我特別感興趣的倒是下面這個細節。在羅丹原來的小稿中,巴爾扎克雕像有一雙剛勁的手。羅丹在徵求助手布林德爾的意見時,布林德爾讚歎道:“這雙手雕得太好了!”羅丹聽後,拿起錘子就砸掉了這雙手,他認為這雙手過分突出而讓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於是,現在人們看到的巴爾扎克雕像雙手被睡袍緊緊遮蓋,只有面部突顯了出來。

  這就是大師羅丹!

  :幫我找到那個人

  王航是好大夫線上的創始人,創業之初,他找小米手機的雷軍融資。當時雷軍一見面就問王航是否知道央視報道過的一個民間醫導。王航愕然。雷軍說此人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義務在醫院給患者做諮詢,手寫材料擺滿了一整面牆的大書櫃。只要你告訴他想看什麼病,他基本就能告訴你去哪個醫院找哪個醫生最靠譜。雷軍最後說:“你能幫我找到這個醫導嗎?”說完轉身離去。

  王航對自己受到了慢待而不快,但他還是費盡周折找到了那位醫導,才知道雷軍的真實意圖:堅持誠信給患者義務做諮詢,是多麼不容易。雷軍對這個行業一針見血的認知,讓他很敬佩。

  雷軍在兩個會議的間隙觀王航演示的創業PPT,也看到了王航找來的那位醫導,並做足了功夫,連說幾個“過”。結果不到十分鐘,雷軍在一張紙條上寫下自己的私人手機號碼遞給王航說:“你很真誠。”晚上王航接到了雷軍的電話:“錢我已經給你了,我就說三句話:一、公司業績好壞無所謂,但對患者一定要誠信,不欺騙不忽悠患者。做砸了我還會再投你一次;二、你要時刻記著這個社會不是比誰更有錢,而是比誰更誠信;三、我會來召開董事會,如果你不想讓我來,你可以用你的誠信讓我吃閉門羹。”

  雷軍說到做到,來“好大夫”開過兩次董事會,而且其中一次還是來給大家送禮,人手一臺小米手機。雷軍有錢,但雷軍更講誠信。

  :不接待副總統的小旅館

  1798年冬的一天,美國副總統,也是《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托馬斯·傑斐遜,獨自來到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度假,他打算先找一家小旅館住下,然後再四處走走。

  傑斐遜向來樸素,在穿著上從不講究,因此當旅館老闆看到他一副貧民百姓的打扮,衣服上還沾滿了泥巴,便皺起了眉頭,不想讓他住進來,以免影響旅館的形象。

  “真是不湊巧,今天我們的旅館已經客滿了,沒有剩餘的房間,你還是到其他家去看一看吧!”老闆對傑斐遜拒絕道。

  傑斐遜點了點頭,道謝後便很快轉身離去了,而這一幕恰好被在一旁的一名旅客看見了。“你的膽子也太大了,”他驚訝地說道,“難道你不知道他是誰嗎?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傑斐遜副總統啊!”

  老闆一聽,頓時慌了神,趕緊派出店內所有的夥計去找傑斐遜,並且交代,無論他要多少個房間都行。

  結果,夥計們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在一個條件很差、非常便宜的旅館裡找到了傑斐遜。當他們說明來意時,傑斐遜卻不願意跟他們走,而是說道:“非常感謝他的好意,但他既然沒有一個多餘的房間安置一個普通百姓,那麼也就一定沒有一個多餘的房間安置一個副總統。”

  此後老闆誠惶誠恐,害怕傑斐遜會報復自己,找理由把他的旅館給拆了,因此無心經營,導致旅館的生意越來越差,快到了倒閉的邊緣。

  一年多後,已是美國總統的傑斐遜,無意間得知此事後,不禁啞然失笑,然後親自給他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告訴旅館老闆,自己不但不會報復他,反而還會給他幫助,允許並授權他在旅館的門頭上寫上:“歡迎入住一家拒絕過傑斐遜總統的旅館!”以招攬顧客。

  旅館老闆大喜過望,於是照做了,結果生意果然一下子好了起來,真正實現了“天天客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