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的成語故事

  “無可奈何”表示沒有任何辦法,或無辦法可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西漢漢武帝時期,統治者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他們紛紛舉行起義,自立旗號,攻打城池,奪取糧倉,釋放死囚,殺官員,在鄉里搶劫富豪,救濟貧民,響應者不計其數。

  起義震驚了皇帝,他急忙派重兵前去鎮壓。然而,起義的隊伍卻越戰越勇,有不可阻擋之勢。皇帝只得調集了更多的軍隊,執行殘酷的殺戮政策,一下子殺了一萬多人,還殺了給起義軍運送糧食的幾千人,這樣才捕獲了一些起義軍首領。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義者和沒被殺死的人,又重新聚集起來,他們往往成幫結夥地襲擊官軍,鬧得聲勢很大,統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對起義軍無可奈何。

  於是朝廷又釋出命令,規定:對於起義軍沒有發覺或者已經發覺而沒有捕獲的,凡年俸祿在二千石以下的主要責任官吏,一律處死。打這以後,小官吏怕殺頭,雖有農民起義者也不敢揭發,怕揭發了抓不住人,自己犯法並牽連郡太守,而郡太守也不願意他們揭發,所以,起義軍隊伍越來越壯大,嚴重動搖了西漢王朝的統治。

  在這個故事中,“無可奈何”用來形容統治者對起義恨之入骨,想要消滅他們,卻毫無辦法。

  後來人們用“無可奈何”表示沒有任何辦法,或無辦法可想。

  【漢語文字】無可奈何

  【漢語拼音】wú kě nài hé

  【成語意思】奈何: 如何,怎麼辦,沒有辦法。

  出處:《史記·周本紀》:"禍成矣,無可奈何。"

  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荊軻刺秦王》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

  《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聞之,弛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成語示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這蔣世澤割捨不下,又絕不得廣東的衣食道路,千思百計,無可奈何,又得帶那九歲的孩子同行作伴,就教他學些乖巧。"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吳陣上全然不理,陣腳都用弓弩手把住,堅如鐵壁。衝突三次,俱不能入,只得迴轉。勾踐無可奈何。"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七十六回:"正在無可奈何,只聽得樓梯上一陣腳步聲音,當差的已經回來,和那先去的李升一同走了進來,神色張皇,滿頭流汗。"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們耍筆桿子的人,迫於形勢和生活也是無可奈何。"

  相關人物介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範圍,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劉徹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其整體正面形象留下負面評價,徵和四年***公元前******,劉徹下罪己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