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功的艱辛故事

  名人的成功都是因為他們知道成熟不是不流淚,而是含淚奔跑;成熟並非不恐懼,而是儘管恐懼,仍有所行動,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奧運場上的君子之爭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對12萬觀眾宣佈奧運會開始。他要借世人矚目的奧運會,證明雅利安人種的優越。

  當時田徑賽的最佳選手是美國的傑西·歐文斯。但德國有一位跳遠專案的王牌選手魯茲·朗,希特勒要他擊敗傑西·歐文斯——黑種的傑西·歐文斯,以證明他的種族優越論——種族決定優劣。

  在納粹的報紙一致叫囂把黑人逐出奧運會的聲浪下,傑西·歐文斯參加了4個專案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遠。跳遠是他的第一項比賽。

  希特勒親臨觀戰。魯茲·朗順利進入決賽。輪到傑西·歐文斯上場,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績少過半米就可進入決賽。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規;第二次他為了保險起見從跳板後起跳,結果跳出了從未有過的壞成績。

  他一再試跑,遲疑,不敢開始最後的一躍。希特勒起身離場。

  在希特勒退場的同時,一個瘦削、有著湛藍眼睛的雅利安種德國運動員走近歐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語介紹自己。其實他不用自我介紹,沒人不認識他——魯茲·朗。

  魯茲·朗結結巴巴的英文和露齒的笑容鬆弛了傑西·歐文斯全身緊繃的神經。魯茲·朗告訴傑西·歐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決賽的資格。他說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樣情形,用了一個小訣竅解決了困難。果然是個小訣竅,他取下傑西·歐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後數英寸處,從那個地方起跳就不會偏失太多了。傑西·歐文斯照做,幾乎破了奧運紀錄。幾天後決賽,魯茲·朗破了世界紀錄,但隨後傑西·歐文斯以些微之優勢勝了他。

  貴賓席上的希特勒臉色鐵青,看臺上情緒昂揚的觀眾倏忽沉靜。場中,魯茲·朗跑到傑西·歐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萬德國人的看臺前,舉起他的手高聲喊道:“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看臺上經過一陳難捱的沉默後,忽然齊聲爆發:“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舉起另一隻手來答謝。

  等觀眾安靜下來後,他舉起魯茲·朗的手朝向天空,聲嘶力竭地喊道:“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全場觀眾也同聲響應:“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沒有詭譎的政治,沒有人種的優劣,沒有金牌的得失,選手和觀眾都沉浸在君子之爭的感動裡。

  傑西·歐文斯創的8.06米的紀錄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奧運會上榮獲4面金牌,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

  多年後傑西·歐文斯回憶說,是魯茲·朗幫助他贏得4面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單純而充滿關懷的人類之愛,是真正永不磨滅的運動員精神,所創的世界紀錄終有一天會被繼起的新秀突破,而這種運動員精神永不磨滅。

  2:欣賞是一種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

  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裡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3:丁肇中的“不知道”

  央視的《東方之子》欄目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進行了一次專訪,丁教授面對記者緊追不捨的一個簡單問題,連續幾個“不知道”,令人感慨。

  記者提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我感覺您對自己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很明確的選擇。比方說小時候對科學、對科學家感興趣;大學的時候,就鎖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後每做一個實驗也是力排眾議,自己堅持下來。一個人怎麼能夠每一次選擇都能這麼堅定和正確呢?”這位記者想要獲得的答案誰心裡都明白,因為在已經太多的名人訪談中,這樣的問題顯然都是為對方作秀進行的鋪墊。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卻是:“不知道,可能比較僥倖吧!”

  記者不死心,又追問道:“在這裡面沒有必然麼?”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記者還是不死心:“怎麼才能讓自己今天的選擇在日後想起來不會後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為我還沒有後悔過,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記者無奈:“我發現在咱們談話過程中,您說得最多一個詞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絕對不能說知道的,我們那裡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嚴謹態度,的確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這就是作為科學大家的丁肇中,他認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