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經典
因為舉步維艱,因為四處碰壁,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從苦澀中創造生活的經歷。看看那些名人創業的經歷,感受他們的精神,堅定自己的創業信念。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篇1
百萬富翁變窮光蛋東山再起後 竟爆料其賺錢祕訣靠養鴨
他有了百萬元的身家
2005年,趙師傅夫婦在崇左市街頭賣燒餅,之後又盤下一家餐館,經營燒餅和羊肉湯,手頭漸漸有了些積蓄。有一次,一位來餐館吃飯的河南老鄉,告訴他寧明縣有一座水庫,承包費很便宜,如果包下來養鴨子賣鴨蛋,比開餐館掙錢容易得多。
聽老鄉這麼一說,趙師傅動了心,便把餐館轉讓了出去,帶著全部身家來到寧明,承包了老鄉說的水庫。沒想到,養鴨子這個行業掙錢那麼容易,短短几年時間,趙師傅已經擁有百萬元的身家。“最多時候,我同時養有上萬只鴨子,每天縣城來的客戶開車趕來收購鴨蛋,全部都是當場現金結算。”
如果不是兩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趙師傅的日子估計就一直這麼富裕下去了。2011年和2014年的兩次大規模禽流感,讓趙師傅的養殖場遭受了重創。根據衛生部門要求,上萬只鴨子被滅殺,填埋,趙師傅以及當地其他小養殖戶,一個個血本無歸。
從那以後,趙師傅整天唉聲嘆氣,意志消沉。老婆也拿他沒辦法,只好打電話求助他遠在河南的老父親。80歲的老父親一聽說兒子的養殖場出了這麼大的變故,便立即趕到廣西,勉勵趙師傅重新振作起來,還把3萬元鄭重地交給趙師傅,說:“我不能眼看著兒子就這麼毀了”,讓他還從賣燒餅、開餐館做起,相信他一定還能東山再起。
從頭來
他開餐館要賺錢卻不漲價
2014年10月,趙師傅夫婦來到南寧,恰好大沙田榮光北路有家山東土菜館準備轉讓,最終他以3萬元的價格接手,再次經營燒餅和羊肉湯。
新飯館開業後,趙師傅捨不得花錢請人,便把河南老家的外甥叫來幫忙。到了2015年,由於餐館物美價廉,漸漸成為北方人光顧的場所,許多老鄉在飯館吃飯的同時,相互認識、交流生意以及務工資訊,趙師傅的餐館簡直成了“南寧大沙田河南同鄉會”。
趙師傅夫婦待人熱情周到,河南老鄉們一傳十、十傳百,生意也隨之越來越紅火。為了更好地服務顧客,趙師傅還託人在飯館裡開通WIFI,把餐館推薦到團購網站上,客人通過網上訂餐,可以享受相應優惠。
春節前,記者前往餐館採訪時,得知趙師傅的外甥已經獨自回河南過年了,只剩下夫婦二人打理。趙師傅告訴記者,他準備過完年多請幾個幫工,開始經營早餐,供應正宗河南風味的胡辣湯。“想多掙錢不能靠漲價,而是廣開財源”。
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篇2
80後孔明燈大王劉鵬飛電商創業,從400元起家到7000萬
一個80後貧困打工小夥,立志改變命運的創業故事:做孔明燈電商生意,從400元起家到7000萬,他僅用了兩年半!
他叫,劉鵬飛,1983年出身於江西省寧都縣一個小山村。2003年,他考入江西九江學院。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他做過很多兼職,賺錢用於支付大學學費和生活費。
2007年大學畢業後,劉鵬飛選擇到義烏打工。“當時身上錢本來就不多,可我想著得買臺電腦,有電腦我就可以不斷學習。”買完電腦以後,他口袋裡就只剩下5元錢了。
沒錢咋創業?劉鵬飛決定先給人打工,第一個月的工資付了房租以後,手裡還剩400塊錢。當時租的房子很小,只能容納一張床,這讓他更加迫切地想創業改變現狀。
來看孔明燈大王劉鵬飛的勵志創業故事:
1、發現商機
有一天晚上,劉鵬飛出門散步,見路人都駐足仰望天空的燈籠,他一問原來是“孔明燈”,他突然有了創業的靈感。
當晚,劉鵬飛便買了一隻孔明燈,回家拆開一研究,發現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第二天,他跑到國際商貿城去尋找貨源,賣孔明燈的商家寥寥無幾,而全國生產孔明燈的廠家只有10家左右,這一發現更是讓他興奮。
拿到第一個月打工掙到的1400元工資後,劉鵬飛炒了老闆“魷魚”。他用其中的400元進了100多隻孔明燈,開始做電子商務。
2、市場分析
劉鵬飛對孔明燈進行全面評估以後,發現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當時國際商貿城賣孔明燈的商鋪只有三四家,競爭不激烈,製作起來很簡單,投資不大,利潤又很高,而且在國外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對電子商務有所瞭解的劉鵬飛通過上網查詢,發現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等平臺上都沒有人在銷售孔明燈,但國外卻有客商在通過谷歌搜尋引擎求購孔明燈。
3、轉變思路
2007年年底,一家溫州外貿公司在阿里巴巴上找到他,訂購20萬元的孔明燈,條件是先上門考察。可是,當時的劉鵬飛根本就沒有工廠,連線待客戶的辦公室都沒有。劉鵬飛把實際情況和盤托出,因為他態度誠懇,客戶依然下了訂單,劉鵬飛賺到了9萬元。
2007年10月,他成立以孔明燈生產為主的飛天燈具廠;2008年,他陸續在仙居、義烏、金華等地建立6家工廠,以滿足更多的訂單需求。
2008年,全國孔明燈廠家從2007年的10家左右迅速發展到100多家,市場競爭卻越來越激烈,廠家之間打起了價格戰。劉鵬飛意識到,必須把孔明燈推向國外市場,才是最好的出路。
為了讓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不多的國外消費者接受甚至喜愛孔明燈,劉鵬飛通過阿里巴巴出口通和谷歌搜尋引擎不斷地把“會飛的中國燈籠”介紹給國外客商,讓孔明燈擁有了大批外國“粉絲”。
4、搞定大客戶
2008年8月,劉鵬飛通過網路,得知德國第三大零售商有一個150萬隻孔明燈巨大的訂單,一時間在行業內掀起軒然大波。“這麼大的訂單當然想接,不過他們第一批貨就要60萬隻,而且要求一個半月交貨,這對我們是巨大的挑戰。”當時劉鵬飛的工廠每天產量只有5000只,而按照德國訂單的要求,日產量必須達到2萬隻才行。
劉鵬飛當機立斷,火速招人擴大生產規模,並找同行合作一起完成訂單。“我找了很多同行,但是沒人敢跟我合作,雖然利潤空間比較大,但確實是‘燙手山芋’。”歷經千辛萬苦,劉鵬飛終於找到合作伙伴,順利完成了訂單。
5、發掘新機遇
2008年6月,投奔他的學弟發現十字繡行業投資少、門檻低,國內規模企業也不多,便向劉鵬飛作了推薦。兩個月後,由劉鵬飛投資的十字繡有限公司成立。
到如今,他已經投資設立了8家公司,涉及孔明燈、十字繡、數字油畫、熒光板、印刷、家居、服飾等多個領域,年銷售額7000萬元以上。
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篇3
從10元闖深圳到身家612億 他是怎麼做到的
1993年,他揣著400元到深圳,出了車站,身上僅剩10元錢。他一度流落街頭,以撿廢銅爛鐵為生。然而,2015年的他,已經身價超612億,排名世界富豪榜第125名。他是誰,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不甘平庸的農村小夥
1970年,王文銀出身於安徽省河灣村,從小家境貧寒的他,發誓要幹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1990年,剛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每個月工資近400元。然而,朝九晚五的生活讓他看不到出頭之日。
1992年,22歲的他選擇到深圳,這裡是創業者的天堂。當時,他的行李只有一個牛仔包,包裡就裝著衣服和一個夢。
身上揣著400塊錢, 到了深圳只剩下十塊錢!10塊錢,王文銀花了三天。沒地方住,就睡在水泥管子裡。
被開除的工廠員工
幸運的是,他找到一份在燈泡廠的工作,月薪3千,手下有800個女工。當時,用於燈泡的鎢絲極細,需要女工壓接到燈泡裡去,很多人眼睛勞累流血。
王文銀因此帶領工人罷工,結果這些參與者全被老闆開除。王文銀只好將自己的薪水分給眾人。他一度流落街頭,和工友們撿拾廢銅爛鐵為生。
最牛倉庫管理員,賺得500萬
一個星期後,他進入了一家港資企業當倉庫保管員。他租了間3平米的小屋,有一天下雨,他一覺醒來時,雨水已經淹沒了床腳。
好好的白領不做,卻要到深圳受這份苦,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然而,僅僅1個月,他便表現出了令人吃驚的天分。
管理倉庫,要和各種物料打交道。他所在工廠有幾千種纜線、插頭、連線件,王文銀竟然把這些物料編碼全都記在了腦子裡。
不需要查閱資料,幾千個物料編碼張口就來,王文銀成了香港總部和製造部門最受歡迎的倉庫保管員。“像高考一樣,用心去記,一週就記住了。”王文銀說得很輕鬆。
僅僅1年時間,他就從最底層的倉庫管理員,升到工廠的總經理助理,連升七級!
接下來2年,他從總經理助理到營業部主管、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0萬。
睡車間的工廠老闆
1997年,王文銀投資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深圳攜威電源線廠。三年的企業管理經驗,加上對行業的熟悉,讓他很有信心幹出一番事業。
工廠成立了,王文銀和工人一起加班加點,晚上就和衣睡在車間。第一個月,工廠就實現盈利;僅用3個月時間,工廠由月銷售額2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達到規模化經營。
宣稱倒閉,測試供應商
接下來的發展較順利,幾乎每年都增加一個新工廠。他開始深入研究很多企業成敗的經驗,並將許多企業家失敗的總結貼在自家的牆上。最後的結論是:大部分企業是敗在合作伙伴手中。
為了甄別哪些合作廠商可以長期合作、患難與共,王文銀向外界宣稱:下屬的一個工廠將要倒閉了。當時這家工廠大約欠供應商5000萬元貨款。
“其實我已經準備了將近一個億的資金準備還這些貨款。訊息傳出後,各個供貨商表現不一。有的立馬翻臉不認人,上門逼債,喊打喊殺,大有不還錢就要你玩完的架勢。而有些人就說:‘你欠的貨款可以等你有錢的時候再還’。”王文銀說。最後,不逼債的供應商大多成為了他的戰略合作伙伴。
賺大錢要把握趨勢
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王文銀開始研究全球經濟危機的規律,他認為“賺大錢一定要把握住全球的趨勢和格局”。
2005年,因為安徽銅陵一個銅線杆專案在深圳招商,王文銀偶然進入銅產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銅價跌到2萬多元,他果斷買入十幾萬噸的現貨和30萬噸的期貨。最終,他以4-8萬元一噸的價格出手,獲利豐厚。
2014年,福布斯排名中,王文銀身價達612億。2015年,王文銀名列胡潤中國百富榜第27位,身價超過京東集團劉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