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網路創業故事

  創業活動是人類商品生產活動中的最高層次的複雜勞動形態,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創業活動與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等都表現出了愈來愈緊密的聯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2008年開始在宿舍創業,到2015年,獲得E輪融資,擁有幾千員工,服務範圍也從上海交大周邊快速擴充套件到全國250個城市,這便是中國最大的線上外賣訂餐平臺“餓了麼”的快速發展軌跡。

  1月27日,“餓了麼”召開新聞釋出會,CEO張旭豪宣佈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餓了麼還將與戰略投資方達成深度合作。融資完成後,餓了麼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

  釋出會後,張旭豪在接受採訪時難掩喜悅,他豪言,餓了麼要做餐飲界的阿里巴巴,目標是成為估值一千億美金的公司。

  已經廣為熟知的初心

  叫外賣未果啟用創業夢

  我們總是遙望大洋彼岸,為什麼那裡可以出現扎克伯格和喬布斯這樣的人。本質上,他們都受到了某種個人英雄主義的感召,相信人要獨立創造,並且改變這個世界。

  2008年,還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讀碩士一年級的張旭豪也認為,只要自己做的東西被市場認可,個體就是有價值的。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邊打遊戲一邊聊天,突然感到餓了,打電話到餐館叫外賣,要麼打不通,要麼不送。

  創業就這樣從不起眼的送外賣服務開始了。張旭豪和康嘉等同學一起,將交大閔行校區附近的餐館資訊蒐羅齊備,印成一本“餓了麼”的外送廣告小冊子在校園分發,然後在宿舍接聽訂餐電話。接到訂單後,他們先到餐館取快餐,再送給顧客。這一模式完全依靠體力維持業務運轉,沒有太大的擴張餘地。唯一的好處是現金流充沛:餐費由他們代收,餐館一週結一次款。

  只有網際網路能夠大規模複製並且邊際成本遞減。2008年9月,“餓了麼”團隊開始研發訂餐網路平臺,張旭豪先通過校園BBS招來軟體學院的同學入夥。用了半年左右,他們開發出了首個訂餐網路平臺。在網址註冊上,他們用“ele.me”***“餓了麼”的漢語拼音***組成,網站訂餐可按需實現個性化功能,比如顧客輸入所在地址,平臺便自動測算周邊飯店的地理資訊及外送範圍,並給出飯店列表和可選選單。

  網路訂餐系統初運營時,已有30家加盟店支援,日訂單量達500—600單。可那段時間,張旭豪和康嘉卻因為過於奔忙勞碌而“後院起火”:先是竊賊光顧宿舍將電腦等財物一掠而空;接著,一位送餐員工在送外賣途中出車禍;隨後,又有一輛配送外賣的電動車被偷……

  重重壓力下,張旭豪不得不撤銷熱線電話和代店外送,讓顧客與店家在網上自動下單和接單。

  不停參賽給網站造勢

  “餓了麼”引來風投青睞

  為了給網站造勢,張旭豪不停地參加各種創業大賽,以擴充創業本金。2009年10月,“餓了麼”網站在上海慈善基金會和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聯合主辦的創業大賽中,獲得最高額度資助10萬元全額貼息貸款。12月,網站在歐萊雅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賽上,獲得10萬元冠軍獎金……

  通過創業競賽,團隊總共贏得了45萬元創業獎金,獲得資金的“餓了麼”網如魚得水,到2009年底,訂餐平臺已擁有50家餐廳進駐,日均訂餐交易額突破萬元。

  為了網站的發展,張旭豪招來了網站技術總監汪淵,汪淵專門編寫了一個小軟體,可在校內BBS上給每個會員使用者自動群發站內訊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發了六萬條。“餓了麼”網站因此訪問量大增。

  靠線上和線下廣告吸引學生訂餐容易,但吸引更多飯店加盟絕非易事。多數店家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我在你的網上開個頁面,放幾份選單,你憑什麼就要抽8%?”對此,張旭豪的策略是:“談,不停地談。”他們每天出門“掃街”,最忙時一天要“掃”100多家飯店,最難談的飯店,“談”了40多個回合才拿下。

  2010年5月,網站2.0版本成功上線。“餓了麼”不僅攻下華東師大,連附近紫竹科學園區也被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顧客群從大學生拓展到企業白領。僅隔一個月,“餓了麼”就推出了超時賠付體系和行業新標準。9月,“餓了麼”全上海版上線,合作餐廳超過千家,單月最高交易額達到了百萬元。

  2010年11月,手機網頁訂餐平臺上線,訂餐業務不僅覆蓋了全上海,目標還直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創業網: ,“餓了麼”註冊會員已超過兩萬人,日均訂單3000份。這一戰績,很快引起了美國矽谷一家頂級投資公司高度關注,接洽數次後,“餓了麼”成功融得風險投資100萬美元。

  E輪融資後錢怎麼花

  今年專注“高校、白領、物流”

  2011年7月,“餓了麼”相繼成立北京和杭州等兩大城市分公司,風投緊隨而來,2013年完成B輪和C輪融資,去年完成D輪8000萬美元融資。

  1月27日,“餓了麼”召開新聞釋出會,張旭豪宣佈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

  張旭豪分享了2014年的主要業績:2014年餓了麼平臺交易總訂單量達到1.1億,日訂單峰值200萬單,市場佔比60%;覆蓋全國超過250個城市,20萬家餐廳及2000萬用戶;移動端交易額佔比超過75%,牢牢站穩了中國最大線上外賣訂餐平臺的位置。

  張旭豪稱,融資後的三大任務是:持續完善高校的外送服務;繼續大規模地開拓白領住宅市場;搭建以自有物流為中心,社會化物流為輔的物流配送平臺,使之成為廣泛覆蓋中國的最後一公里物流網路。

  過去幾年來,高校的學生群體是餓了麼的主力消費群體,從去年的擴張軌跡中,可以看到餓了麼仍然在延續這種從高校開戰的打法,新增的100多個城市基本都是從高校掃街開始。

  但學生群體的消費能力和忠誠度都很難令人滿意。除了在三四線城市的快速鋪開,餓了麼也在籌謀在幾個比較成熟的市場中,實現從高校到辦公樓,從學生到白領的另一種擴張。

  去年8月,餓了麼在上海10萬塊分眾樓宇顯示屏投放免費午餐廣告,共送出了20萬份20元代金券。從學生宿舍樓的傳單到樓宇廣告的投放,獲取白領使用者的成本顯然更加昂貴。但對餓了麼來說,白領及住宅市場是不得不攻下的一城。

  據介紹,這輪融資除了資本層面的合作,餓了麼也將與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等合作伙伴達成資源方面的深度合作。通過集合合作伙伴在不同領域的優勢資源,餓了麼將逐步搭建一個全新的線上外賣領域的生態系統。

  五輪融資

  目標直指市值千億美金

  餓了麼自2008年上線,至今已獲得五輪融資:

  2011年完成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

  2013年1月,B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融資規模為數百萬美元;

  2013年11月,C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的2500萬美元;

  2014年,D輪8000萬美金融資,大眾點評領投。

  2014年12月,E輪融資,融資金額3.5億美元,投資方為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及紅杉資本。

  張旭豪表示,五輪融資總計金額5億美元左右,目前主動權仍掌握在餓了麼手中,下一步的目標是成為市值一千億美元的公司,並不排除其IPO的可能。

  創業感悟

  1.其實網際網路創業產品還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創始人一定要花很多的心思在自己的產品上面,對很多的痛點需求一定要想明白,一定要解決好。

  2.我覺得團隊非常重要,一個團隊真正的形成,要經歷幾波大的挫折以後,才能真正穩固起來,我覺得比較有戰鬥力的一個團隊,一般可能需要一到兩年才能形成。

  3.現在資本很熱,大家大多為了一個idea去融一筆錢,然後再想怎麼樣,好像沒有人想創業的初心。我覺得雖然融了很多的錢,還是要清楚自己做的是什麼產品,服務的是誰,怎麼去完成。

  篇二

  我是來自安徽農村的70後創業者,從30歲那年開始接觸和選擇網際網路起,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了近十年,當時之所以選擇網際網路創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當時覺得將來的社會一定是個資訊化的時代,07年開始正式註冊公司做安防監控工程,因為很多的工程業務都是依靠人脈關係的,我在創業前是一個典型的三無人員,無人脈、無資金、無業務,所以我做了網站,然後從08年3月份購買天助網--商機發布引擎軟體,通過網際網路接到一些零星詢盤和小的監控業務,但是,業務量很難維持生計,截止到08年上半年虧損60多萬,第一次創業血本無歸,瀕臨失敗。

  在總結失敗的過程中,想到安防監控大業務都是靠人際關係的,我所接到的詢盤和小業務,都是自己用商機發布軟體帶來的,發現企業要是想做資訊釋出宣傳的話,這個軟體效果還不錯,因為自己之前是這個軟體的使用者,釋出後的效果都很清楚,就直接打電話給軟體廠家,深圳天助人和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說明了情況就簽署代理協議,08年6月開始在上海銷售天助網資訊釋出軟體,當時記得很清楚,我最開始的幾個客戶都是我的親戚和我的老師,因為我對這個產品有足夠的自信,我相信這個資訊釋出軟體可以幫到他們,事實結果也是這樣,我的師母上海花顏化妝品公司,用這個軟體做專業型化妝品招商,一年招商75家,銷售額就達到1千多萬。

  在每次去和中小企業客戶銷售這個資訊釋出軟體時,最多的是談企業如何做好網路營銷推廣,這些朋友對網際網路營銷大部分屬於一知半解的,有些朋友只知道百度競價、谷歌競價廣告,有些朋友只知道阿里巴巴或者慧聰,還有一些朋友只知道淘寶和剛剛起步的天貓,更有趣的是,每個企業家朋友都認為這些就是網路營銷推廣,或者就是電子商務了,那時候,我開始認為這樣的以點帶面的評價肯定是不完全和不夠客觀的。

  後來!因為我每天要見很多的企業客戶,去銷售我的網路營銷軟體,就需要對網路營銷和電商有更多的專業經驗,我自己花錢購買書籍和一些課程,每天研究到深更半夜。同時,每天見的這些客戶就是我的老師,通過他們每個人對網際網路的認識,我的網路營銷思路一步步被拓寬了。開始熱愛上這個網路營銷行當,花錢上課,買網際網路服務上的付費服務,誠信通買,搜尋引擎競價買,SEO網站優化,阿里巴巴賬號就有4個,淘寶店開了8家,都是為了研究這些平臺的規則。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兩年半的實踐和積累,2011年1月份在復旦首次演講了我的網路營銷推廣理念-----自助式網路營銷,開始在網路上發表自己關於中小企業如何低成本的網路營銷的文章,3月份受邀給阿里巴巴上海商盟做分享,當年共計免費講座62場,有1350多家企業瞭解到低成本網路營銷實戰經驗。

  現在很多的朋友經常會和我問起如何更好的線上品牌建設和電商運營,今天我想和您分享一段我對於企業關於線上品牌建設的思路,在這裡是拋磚引玉。

  首先,我們一定要區分一下,網路營銷推廣和企業電子商務是不同的,就想是人的兩條腿,雖然表現形式都是藉助於網際網路,簡單的說,網路營銷推廣是把產品資訊展示給意向客戶看到,然後意向客戶打電話諮詢,線下見面洽談實現商務合作。電子商務更多的是把產品資訊通過網路直接成交銷售,交易雙方無需見面,也無需合同等等的商務合作。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