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數學的評職稱論文

  小學數學教育在整個數學學習階段中處於重要環節,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淺談小學數學作業

  摘要:數學作業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掌握教科書內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編制並指導學生完成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複習和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形式。因此,作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然而,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讓學生想做作業,樂於做作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慾望,讓作業成為學生放飛思想和潛能的天空,更應該引起我們數學教師的重視。經過近幾年的教學經驗,我就小學數學作業發表以下看法。

  1 作業設計至關重要

  設計與課堂教學緊密配合的作業,不但能促進學生思維、智力、興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發展,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而且對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將起到積極地作用。因此,我們數學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時,應該摒棄設計機械重複的作業,不在將單純的模仿和記憶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而要提倡設計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為主要方式的作業,這樣才可以滿足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要求。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的性格、愛好、特長等各不相同,當然,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從而變被動作業為主動作業,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真正成為作業的主人。在教學中,我一般把作業分為三類:一類是“我必會”,是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做的。二類是“挑戰自我”,是提高題,班上10%左右的學生不做要求。三類是“超越自我”,是為選做題,僅供有興趣,學有餘力的學生討論完成。當然,總的目的就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作業,使我們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有一次在批閱學生交回來的作業時,發現一份配有漂亮花邊的作業,使我心裡一亮:何不讓學生把做作業當做是一種享受呢?如果作業中配以書法、畫畫、設計等,讓作業不在僅僅是學生應該完成的一項任務,更是學生展示藝術才華的一個大舞臺。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藝術特長得到了發揮,個性得到了張揚。於是在以後的作業設計中,我經常以手抄報的形式來佈置作業,學生的興趣自然很高,有時還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為此,我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以具有的生活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究、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究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以開拓學生的創新空間。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後,讓學生自行設計和製作一些包裝箱模型。學習數的組成後,讓學生探究商場裡的商品為什麼都包裝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學了軸對稱圖形,讓學生用自己可以利用的工具,依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再如:以教科書知識,課堂學習為起點,讓學生走出校門,到社會上調查訪問,收集材料,或上網、去圖書館……這樣的作業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數學知識,更多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同的數學作業設計,都是奔著一個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做作業中獲得成功的心裡體驗,這樣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習的興趣,然學生沉浸在無比的快樂和享受之中,以及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2 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性也必不可少

  如果說作業的設計是保證作業內在質量的第一環節,那麼作業的批改則是檢驗作業是否具有預期質量的重要環節。作業批改的巧妙,不僅具有積極地導向作用,還能起到診斷教學和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通過作業的批改,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在批改數學作業方面,總結了一下經驗。

  首先,採取多樣的作業批改方式。 當堂批改。當上完新課後,一些口算題、判斷題、選擇題等簡單的數學作業,採用搶答、小組競賽等形式當堂集中統一批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反應能力。

  學生自批。就是讓一個學生代表報正確答案,其餘學生自己批改。在錯題旁作記號,課後改正,有教師批改。這樣不僅提高了作業批改率,而且有助於教師瞭解個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小組長批改。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需要默寫的定義,以及需要鞏固的知識都可由小組長代勞。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判斷能力,而且大大節約了教師的批改時間。

  小組內互批。一些解題步驟較多,書寫格式要求嚴格的作業,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析題判斷能力和責任感,還可以從別人的作業中接受教訓和吸取優點。

  教師面批。由於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基本素質和智力水平的差異,因此無論在數學學習還是在作業過程中,都會有學生存在障礙。對於基礎差,作業錯誤多的學生,教師最好採用面批,以及時補缺堵漏。

  師生互批。這樣的共評,可以互相啟發,互相爭論,真正弄清錯誤原因及糾正方法。

  其次,作業批改中還必須巧妙的使用評語。 當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時,思路新穎,方法獨特,簡便可行。此時,恰當的評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還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如: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你的頭腦真靈活,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你的思維真靈活;你的方法真是太妙了。就像有人說的:“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

  適當的採用分級制。原有的優、良、及格等級制,千篇一律,難以分清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如果在原有等級制的基礎上,再加以分。如A、B、C等來表示。把每一級別賦以特殊的意義。A表示具有創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見解。B表示書寫正確規範。C表示各方面基本合乎要求。

  《新課標》要求:“對於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因此適當的面評,如當面鼓勵評價或一個撫摸的動作等不僅可以讓每個學生尤其是潛能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老師的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以上是我從教以來一些粗淺認識,但我認為教師在對待小學數學作業時要善於探究知識中的潛在因素,合理、恰當、巧妙、靈活的設計與批改作業。對於學生的思維進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調控,既要讓學生樂於做作業,還要取得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科學命題——作業和命題的研究與實施》.光明日報出版社.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