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士兵環境應激問題軍事理論論文

  所謂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又稱為應激反應。這些刺激因素稱為應激源。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與危險情況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軍事理論相關論文:淺談士兵環境應激問題。內容僅供閱讀與參考!

  淺談士兵環境應激問題全文如下:
 

  摘要:在部隊基層,士兵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應當是環境應激①問題。這一問題經常困擾著基層幹部的思緒,也牽扯到基層幹部很大一部分工作精力,解決好這一問題對士兵的成長進步意義重大。本文對部隊基層士兵中常見的應激問題進行剖析,從中挖掘產生這一問題的①①現象和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法。

  論文關鍵詞:環境應激,自我調節,活動調適,合理渲洩

  二、環境應激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環境的變遷。軍營對絕大多數新入伍的士兵有重要影響。他們多數是首次遠離家門,離開長期依賴的父母以及其他的親人、朋友和熟悉的環境,意味著今後將開始獨立生活,對眾多的問題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動手解決。所有這些都會對其帶來不同程度的環境應激。

  ***二***部隊管理教育方式。壓抑、封閉、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個別部隊還存在著打罵體罰等粗暴的管理方式 。

  ***三***生活習慣的變化。南方士兵到北方當兵,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差異,這也會造成部分士兵的環境應激。如果他們不能在短期內順利適應,心理應激便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訓練和睡眠等活動,形成心理問題。

  ***四***語言隔閡。個別距普通話語系較遠地區的士兵來到北方部隊,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語言隔閡應激現象,造成學習困難和交往障礙等,這也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環境應激問題的自我調節

  ***一*** 活動調適法

  活動調適法是指通過從事有趣的活動,以達到調節情緒,促進身心健康的一類方法。它包括讀書、寫作、給畫、雕塑、體育運動、聽音樂、歌唱、舞蹈、演戲、勞動等多種活動方式。活動調適法尤其適用於軍校學員,它寓心理治療於娛樂之中,不僅易為人接受,而且易於操作,可以廣泛地運用於一般性的心理不平衡和輕微的心理障礙。活動調適法的實質在於用活動的過程來充實空虛的生活,用活動中獲得的愉悅來驅散不良的負性情緒,用活動的內容來促進對問題的領悟和認知的提高,因此,活動調適法決不只是形式上的'玩'而已,而應隨時把握利用活動中所提供的有利機遇、資訊去發現問題,改變錯誤的認知,調適不良的情緒,糾正不適應的行為,提高自信心。活動的種類要根據自身的文化程度、原先的個人愛好、興趣和實際條件來選擇。一般來說,對於活動的興趣和投注程度之大小與其效果呈正相關。

  利用繪畫、雕塑、攝影、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活動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方法的又稱為藝術調適法,它是活動調適法的重要形式。藝術具有發洩情感的作用,古人曰:'書者,抒也','一點芳心休訴,琵琶解語','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可見藝術能夠表達'不能言又不能緘默的東西',是一種開放內心世界和獨白的手段,也是能夠釋放積聚的情感、解除超負荷的精神壓力、安撫焦躁情緒的手段;藝術具有寄託情志的投射作用,古人說得好'志感絲篁,氣變金石。詩言志,歌詠言,詩也,持也,持人性情',畫梅菊以喻堅強不屈,畫蘭竹以喻高潔清高、正直,說的都是藝術對人格的投射性;藝術也是使人產生意象和超經驗世界體驗的手段,在這種沒有語言的夢幻般的世界中,欣賞者可以進行任何愜意的幻想或聯想,暫時逃避現實世界,忘卻自己的存在而融入一種審美的意境之中;藝術作品可以引發欣賞者對往事或生活經歷的回憶與聯想,加深對生活的體驗,激發生活的熱情;藝術曾經是,現在仍然是一個民族或群體的心理特質或文化傳統的象徵,通過藝術可以瞭解傳統,瞭解世界,獲得群體心理,而這是獲得社會適應能力的必要條件。

  在運用藝術調適法時,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相應合適的活動種類,如對抑鬱者可選擇音樂療法,對焦慮可選擇繪畫療法,對恐懼者可選擇舞蹈療法等等。另外,要根據活動的心理效應和和心理調適目標選擇相應的題材,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高亢、激昂適宜於調適抑鬱症、自信心缺乏者,民間音樂'平沙落雁'、'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曲調平和、悠揚適合於燥狂、情緒不穩者。

  ***二***合理渲洩法

  合理渲洩就是利用或創造某種條件、情境,以合理的方式把壓抑的情緒傾訴和表達出來,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穩定思想情緒。渲洩是一種釋放,其作用在於把壓抑在心裡的憤怒、憎恨、憂愁、悲傷、焦慮、痛苦、煩惱等各種消極情緒加以排解,消除不良心理,得到精神解脫。因此,渲洩是擺脫惡劣心境的必要手段,它可以強化人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無論是失戀、親人亡故等很大的痛苦,還是懼怕某人、某種場合等難以說出口而實際上無關大局的行為,通過傾訴或用行動表達出來,實際上是對有礙於身心健康的情緒狀態進行自我調節,所以渲洩的過程也是人們進行心理的自我調整過程。

  軍營是個特殊的環境,由於多種因素,官兵的心理壓力往往比較大,有的同志時常會出現一些消極情緒,對他們的合理渲洩甚至牢騷,應予以正確的認識和充分的理解。不能認為士兵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就是冒犯領導,不能把抹眼淚與意志薄弱劃等號。既要注意引導官兵採取合理的方式使消極情緒得以排解,又要教育大家自覺遵守條令條例和部隊的規定,以不影響部隊正常的訓練、工作秩序與他人的生活為原則。

  渲洩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傾訴。心裡有什麼問題和積怨,可以找同鄉、戰友、領導盡情地傾訴出來。傾訴物件一般是最親近、最信賴、最理解自己的人,否則就不能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在傾訴的過程中,可能因情緒激動、過度悲傷等因素,說話嘮嘮叨叨,辭不達意,說過頭話,甚至發牢騷,對此要給予理解、同情和安慰,並適時予以正確引導。

  ***2***書寫。用寫信、寫文作詩或寫日記等方式,使那些因各種原因而不能直接對人表露的情緒得到排解。比如寫日記,自己對自己'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有任何心理壓力,許多不良情緒就在字裡行間中化解了。

  ***3***運動。有了消極情緒,悶坐在房子裡可能'剪不斷,理還亂',到室外去打打球、跑跑步或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怒氣和痛苦隨汗水一起流淌,心情就會開朗起來。

  ***4***哭泣。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男兒有淚不輕彈',似乎男子漢是不應該哭泣的。其實,從身心健康這個角度來講,'淚往肚裡流'是不可取的。流淚也是一種渲洩,無論是偷偷流淚還是嚎陶大哭,都能將消極情緒排洩出來,從而令不愉快的情緒得到緩解,減輕心理壓力。

  註釋:

  ① 應激——所謂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又稱為應激反應。

  參考文獻:

  1、《武警政治工作學》,主編:馬民書,人民武警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

  2、《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主編:張曉豔,海軍工程大學天津校區出版,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