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時事政治論文

  時事政治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中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學生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時事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時事教育在政治教學中起著決定性因素,它不僅是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它也是直接影響青少年一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本文主要從我國的時事教育的特點,闡述了它在中學政治教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針對時事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隨後分析教師在中學政治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時事政治,最終怎樣在課堂中選擇有效的時事新聞。

  【關鍵詞】時事教育;政治教學;應用;探究

  在中學政治教育教學中,由於它本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覺枯燥,無聊,導致學習興致不高等問題頻頻出現。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消極應付,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因此,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如何有效實現教學相長並有效提高學生成績應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重視。

  一、時事教育內容在中學政治課程中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需求不斷滿足的情況下對社會時事新聞等的關注度也在提高。在中學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並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政治意識及道德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學政治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一些政治理念和原理,還要結合實際,從周圍的一些事物中來分析和判斷社會生活中不同的社會現象。要求老師不斷的引導和學生不斷的鑽研學習。所以,適當的引入時事教育來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熱情,是很有必要的。

  時事教育無論是對於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有利的。對於老師而言,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擴充自己的教案內容,而且還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就學生而言,拓展視野,使得自己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靈活,遇到事情能夠沉著穩定,換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

  二、時事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的應用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中學生的眼中,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滯後、枯燥等特點,在課堂中老師很難將時事教育與政治教學完美的結合,特別是在課餘時間去閱讀報刊,觀看新聞之類的,因此中學生更不願去學習政治課程,所以老師要做到以下兩點來加快時事教育與政治教育有效結合的步伐:

  首先,在課堂上老師應該以最熱點的新聞為開場白,使得學生很快的融入到課堂中,通過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提高。其次,在政治課堂中,所講解到的知識點相應的插入一個與此相關的事例,使學生更深一步的理解所講的內容。因此在中學政治教育展開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將其熱點的新聞與課堂教材深深的聯絡在一起,並在講解過程中適當的穿插一些熱點新聞為事例,並與新聞事例相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和分析,通過將教學知識點系統化地整理以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問題解決及分析能力,從而對社會時事問題進行正確認識。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網路不斷的更新,時事新聞傳播速度非常快,資訊量也非常大,因此使時事教育和政治教學能更好的相結合,老師在選擇事例上要慎重,看它是否與學生的生活有關聯,是否有新鮮感,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其在生活中能夠主動注意時事內容並進行了解和學習。此外,教師在對時事新聞進行講述時應以具有邏輯性的線索將整體內容貫穿起來,注意事情發展的順序及因果,體現出其真實性,並從多角度去分析。

  三、探究時事教育與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關係

  所謂的時事,在當代漢語規範辭典中的定義如下:時事內容即為國內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時事的主要特徵就是對大事件的真實體現,同時在時間上有具體的範圍。社會大事件的內涵較為廣泛,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及軍事等各方面的新聞都在其中。時事即在社會中實際發生並及時體現出來的一些事情,是指社會中呈現的一個個問題。

  時事政治教育內容是中學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有著共同的教育目標,它們可以使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現代化建設內容進行深入認識,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了解提高自身對社會現實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時事政治內容能夠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提高獨立性,使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他們兩個息息關聯。但是兩者的教學目標不同,政治教學主要解決的是政治理論問題,而時事教育解決的問題不是政治理論問題。而是利用所學過的政治理論對社會上發生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意識、公民意識等並提高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進行學習,提高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並形成正確認識。教師在政治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靈活、科學地將時事教育與政治教育整合起來,使其二者發揮相互輔助的作用。通過上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將時事教育融入中學政治課程即:教師在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標準為依據,同時有針對性、有目的地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國內外近期發生的社會新聞大事件作為教學內容有側重點地將國家政策、方針等深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提高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度並提高自身的認識問題及分析問題能力,營造活躍的課堂討論氣氛,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集體主義情感,並提高自身的愛國主義熱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很喜歡以個人為中心,缺乏責任感,然而中學政治教育對於現在的中學生而言有著很大的作用,如若缺乏會對處於成長髮展階段的青少年會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從政治教師的角度來看,中學政治課程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對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深入研究和認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豐富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對時事內容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將生活化、時代化特徵的政治新聞內容與教學內容相整合,以引導學生主動關注國內外新聞事件。教師通過將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聯絡,能夠在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熱情的同時,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立新.時事政治教育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1,***28***

  [2]趙曉紅.時事政治――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雙刃劍”[J].新課程學習***上***,2013,***08***

  [3]楊曉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時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

  【作者簡介】

  張寶峰***1973.06.-***,男,漢,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大專,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政治教育教學,從事的工作:政治教育教學,政教管理。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馬嶺初級中學***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