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政治論文範文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進步,現代社會對於初中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初探初中思想政治課的複習

  想政治課是一門貼近社會、融能力、知識為認知目標的課程,傳統的政治課複習是以老師,以知識為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通過大量的重複的練習強迫記憶,要想很好地完成中考前的複習衝刺任務,取得好成績,必須掌握更科學的方法。

  一、抓住教材,緊跟時代,強化知識點的複習

  1、抓住教材,全方位複習所學內容。中考命題覆蓋面積大,知識點幾乎涉及到全部教材的特點,所以在指導學生複習時,要求學生必須以課本為主,認真看書歸納總結出每課每節的知識點,掌握每一課的知識結構並且要求學生看書時重視教材中的前言和結束語的複習,以及課本中經常出現的例如:“總之、綜上所述、由此可見”等關鍵詞語,段落的複習,抓住這些內容的複習,有利於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結構,從而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

  2、緊跟時代主題,強化對熱點問題的複習。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應該怎樣複習?是一個值得我們來探討的問題.有些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重視熱點專題的訓練,而是等到考前集中訓練.我認為思品課教學無論平時還是考前都應該重視並體現熱點教學,這是新教學理念的要求和體現,也是熱點專題教學的需要,我們重視熱點專題教學,但並不是濫用熱點材料.複習時要以正面材料為主,宣揚真、善、美,巨集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使材料服務於教學.

  二、系統化、體系化基礎知識

  1、夯實基礎知識,突出重點複習。第一階段的複習不是簡單的知識重複,而是既有基礎知識的系統化梳理,又要突出重點知識。

  2、根據知識內在聯絡,進行單元複習。把相關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掌握相互之間的區別和聯絡。例如:社會發展簡史就可以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進行比較,分別瞭解和掌握每個社會形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基本情況和基本特點,以及三個階級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鬥爭所起的推動作用,緊緊圍繞“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規律,瞭解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必然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明確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在教學形式上,應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封閉式教學方法,可以設計教師講授與分組討論、學生自己整理比較與教師輔導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學生在複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3、基本概念準確掌握。基本概念的複習首先抓住關鍵詞;其次把一些內容相似或有聯絡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絡,加深記憶。

  4、以問題為中心,提高複習效率。全面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及時反饋矯正”和“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原則,緊緊圍繞教材,精心選擇問題,讓每個學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都能認識到自身價值,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並且通過提問,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知識記憶的情況和欠缺的地方,從而發現問題。對學生沒有準確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識點,進行透徹的講解,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記憶。

  三、加強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訓練,實現知識的再提高

  1、精心設計各種型別的試題。在第二階段的複習過程中,教師要縱觀全面,精心設計各種型別的試題。編選試題首先要注重基礎,即通過練習使基礎知識在理解和應用上達到運用自如、熟練、準確、舉一反三。

  2、選薄弱環節訓練,就是對學生易出問題的知識點或思想認識方面強化訓練,練的多了,就會化難為易了。

  3、,選時政熱點訓練,就是要及時掌握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分門別類進行訓練,並要和課本的有關知識點聯絡起來訓練,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將教科書與學生實際、現實中的熱點敏感問題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關注時事熱點。

  4、選多種型別試題訓練,要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見多識廣,掌握各種型別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方法,實現複習系統化

  1、要講清目標。具體做法是:在授課前,首先向學生出示覆習提綱。其次針對提綱,從識記、理解、運用和綜合四個方面作一簡要說明。這樣,學生在聽課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聽什麼,記什麼,哪些應該瞭解,哪些應該重點掌握。

  2、要講準重點。在教學中,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集中精力和時間講準重點,解決主要矛盾,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賓奪主、主次顛倒。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要講透難點。在教學中,要善於發現難點,攻克難點,講透講懂。採取抽象問題具體化、複雜問題簡單化、易混淆知識相對照等方法加以講解。

  4、要講明疑點。講明疑點貴在講清疑因,學生明確了疑因,疑點便迎刃而解。在講解中,可採取“設疑、質疑、釋疑”的程式和方法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5、、要講活時政熱點。隨著中考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開放性試題日漸增多,考試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生活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運用課本的知識去解釋、分析這些問題,使課本知識與熱點問題有機結合,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牽強附會。

  6、要講出知識的規律。這裡的“規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二是解答方法與技巧。由於每節課涉及到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絡、縱橫交錯的。因此在複習中要注意將知識重新組合、歸納,使之形成網路系統,並將這些規律性的東西交給學生。如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課文知識與時事之間的有機聯絡、不同課本之間的內容的內在聯絡等。

  篇二

  簡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

  摘 要:如何開展有效的政治教學,讓學生愛上政治課,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現今每名政治教師所關注的重點。如果要高質量的進行初中政治教育,將學生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接班人,就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講究教學方法,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必須將學生課堂學習的課本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構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課堂,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即讓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本人結合自己近年來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民主、寬鬆、和諧的環境裡,在平等、友愛的師生關係中,學生的情緒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大膽地進行探索。此時學生的思想開放、思維活躍,容易產生聯想、產生靈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容易獲得創造性的思維成果。要達到上述目的,除了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外,教師所採取的具體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也尤為重要。

  教學實踐表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徵採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教學活動生活化

  美國教育教學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了,我忠了。我,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這句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覆親歷體驗的過程。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校園風景線》教學中,為了幫助新生全面瞭解學校,我組織了參觀校園活動,課前準備好學校簡介,課上讓課代表做導遊,教師當顧問,帶領全班同學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學校。通過參觀活動思想品德課堂變得寬鬆、愉快,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熱愛學校之情。學生通過此次活動獲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總結出來的認識,特別可信。現實生活是動態的、複雜多變的,往往不能簡單套用書上的事例來解決現實問題,所以只停留在分析別人的水平上是不夠的,教學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艱辛,體驗他人的奮鬥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從而在生活中真正樹立自己正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我們的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思想品德課上的認識。

  三、在注重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同時,繼承和改進有效的接受教學方式

  教法改革是改革傳統教學中與現代教育要求不適應的東西,但傳統中“溫故而知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等教學原則不能丟。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方法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學生的接受水平而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法改革切不可生搬硬套,東施效顰,而必須要繼承、發揮好傳統中優秀的東西,使教法改革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

  四、在資訊科技的運用上,以內容定形式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以恰當的形式表現內容,可以使內容更生動更有活力。政治理論相對而言比較抽象枯燥,更需要有豐富的形式開展教學,多媒體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為了使抽象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直觀深入淺出,課件設計及製作應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能給人以愉悅和美感,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形式歸根到底是由內容決定的,必須服從於內容的需要。因此,採取什麼樣的形式,必須根據教學的需要從實際出發,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如:在素材的使用上,選擇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注重少而精;在播放方式的設定上,應富有動感,切忌過於華麗喧囂。

  五、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

  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能瞭解的,但恰恰是這一點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能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政治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絡。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政治資訊。還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

  六、精心提煉生活例項,切實掌握例項教學的精髓

  面對眾多事例,不能搞“撿到籃裡都是菜”,不分主次,應當根據每節課主題的需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精選出最為典型的事例。事例選準了,事情可謂是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工作還不能忽略,即在具體表述時,不僅求平實,還應求新穎、求意境、求立體感,讓學生備受感染。有時依靠敘述事實不能充分達意,這就需要點睛的議論及精巧設問的引導。另外,可採取輪流或小組合作等方式,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學會資源共享。

  結束語:

  總之,政治教學生活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政治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政治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吉慶.李厚瓚.淺談初中政治教學改革的困惑與協調的探討[J].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51***.

  [2] 陶晏紅.例談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5***.

  [3] 嶽效舜.趙全勝.周玉祥.開放 能力 等級初中政治、歷史“三位一體”考試改革的探索[J].山東教育,2011.***26***.

  [4] 嚴愛國.政治課創新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才智,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