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等級醫院評審中檔案管理上等達標論文

  檔案管理是指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鑑定、統計和提供利用的活動。包括: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價值鑑定、檔案保管、檔案編目和檔案檢索、檔案統計、檔案編輯和研究***見檔案文獻編纂***、檔案提供利用。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議等級醫院評審中檔案管理上等達標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議等級醫院評審中檔案管理上等達標全文如下:

  等級醫院評審是一個醫院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具體表現,它從“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等不同方位,多個角度、各個層次對醫院進行系統的評價,而檔案管理又是等級醫院評審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作為醫院在從事醫療、科研、教學、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和活動中形成的歷史記錄,醫院檔案資料是醫院工作的脈絡和骨架,是醫院管理的重要依據和重要資訊。所以,做好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組卷工作,是確保等級醫院評審成功的重要步驟。

  1、醫院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

  1. 1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各級管理人員重視不夠

  在醫院建設中,各級管理人員大多關注醫療技術的提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對檔案管理提出具體的計劃和要求。主要體現在:一是不注意儲存,由於部門檔案是各自儲存,分散管理,沒有及時整理歸檔,更談不上利用:二是部分管理人員缺乏檔案管理的基本常識:三是不善於合理利用,一些部門把檔案資料作為科室甚至是個人的資料,據為己有,甚至發生人離開原崗位資料就帶走了的現象,使得檔案資料的利用沒有得到最大化。

  1.2醫院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強檔案管理

  是一項面廣量大的工作,工作枯燥但對責任心的要求還特別高。目前醫院檔案管理人員突出表現為專業知識老化、知識面狹窄、知識結構不合理等。部分醫院領導將檔案工作簡單地理解為把檔案材料收集起來,裝訂一下,認為什麼人都能幹得好,忽視檔案管理工作者也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需要建章立制,依法保管與利用,更需要借鑑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1.3醫院檔案管理資訊化程度不高目前檔案檢

  索工具種類單一、功能不全、檢索速度慢、效率低,傳統的檔案利用方式已不適應檔案使用者和檔案資訊加工的需要,雖然許多醫療單位也已經開始嘗試使用電子檔案,但由於在軟體設計與開發過程中檔案管理者參與較少,導致軟體開發者不能將檔案管理的專業要求很好地實現,產生了資訊輸入困難、資訊歸類不嚴謹、搜尋結果錯誤等問題。

  2、醫院檔案管理上等達標的途徑

  2. 1重在平時全力加強醫院檔案管理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醫院檔案管理制度。醫院檔案由於內容廣泛,專業性強,保管要求及保密性高等原因,所以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並不斷地加以完善,特別是要重視建立和完善檔案材料的收集、登記制度,實現動態管理和考核制度,一旦發現缺失遺漏,應及時查補,確保檔案的完整性。

  二是開展醫院檔案管理技術培訓。我院明確檔案管理專職人員,安排參加檔案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檔案業務知識培訓,滿足實際工作需要,並組織了各個職能處室的檔案管理人員到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參觀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為了更好地做好檔案工作,醫院還專門請檔案局的老師來院進行培訓,按照評審新規定自查,發現了缺乏日常資料系統的收集和整理、計劃和制度與實際工作脫節,以及發現問題後缺乏改進措施等,針對問題及時整改。

  三是加強醫院檔案硬體和軟體設施建設。在硬體方面,配備計算機、掃描器、光碟燒錄機、網際網路裝置等現代化辦公裝置,改善檔案室環境,閱檔室、工作室、庫房分開,是目前醫院檔案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醫院領導加大檔案工作的資金投入,規劃了新的檔案室,切實做到“三室分開”、達到“八防”要求,並按照星級標準要求,建立院史檔案館。在軟體方面,醫院資訊處設立檔案工作專用伺服器,開展檔案資料庫建設,引進專業檔案管理軟體,進行線上歸檔與管理,在內部區域網和OA辦公系統中建立管理模組,實現網上檢索、查閱等功能。

  2. 2以評促優全面提高醫院檔案管理水平

  一是知曉等級醫院評審查閱的檔案內容。根據評審要求,評審專家以檢視近3年的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的檔案資料為主線,結合現場檢查、操作考試等途徑進行全方位評審。內容涉及醫院管理的各個方面,每1類又細化為幾十項專項指標,比如醫療安全、核定床位、人員配比、人才建設、院務公開、滿意度調查、資訊管理等等,從制度、法規的制定到執行落實情況,從最原始記錄到彙編,無一不納入評審內容。評審中,各個資料組成員根據要求提供原始檔案。

  二是完善等級醫院評審所需的檔案資料。一是嚴格按照《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要求,做好各類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往的檔案更加側重於醫院大事記、人員檔案、年度報表等。通過等級評審工作,將醫療質量管理、專科醫師培訓等專題也作為檔案工作的重要內容。二是科學有效地收集整理,分門別類地利用好各類檔案資料,做好各類臺賬資料備查。等級醫院評審涉及部分指標是醫院日常的工作,但卻並不在原有的歸檔範圍之列。

  3、進一步加強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

  等級醫院評審是對醫院整體實力的一次綜合評定,要真正做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優”的目的,必須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的認識,完善醫院的檔案管理制度,使醫院檔案工作更趨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3. 1理念先行提高檔案管理全員化認識等級

  醫院評審對醫院檔案工作提出了一個區別於傳統檔案管理的新要求,檔案工作不再僅僅侷限於辦公室、人事處、病案室、財務處等幾個部門,它對各個職能處室都提出了要求,通過這次等級醫院評審,雖然彰顯了檔案工作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但也暴露了各部門檔案收集意識的薄弱,很多部門在評審資料準備階段才發現許多原始資料如會議記錄、演練記錄等不完全,工作都做了但是什麼記錄都沒有,既沒有留計劃、簽到、講課內容,也沒有留影像記錄等,許多第一手資料就這麼缺失了。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醫院除了要加強組織領導,還要強化檔案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努力營造檔案工作人人重視和參與的氛圍。

  3. 2建章立制確保檔案管理機制化執行在醫

  院評審中將PDCA模式應用於醫院自我評價工作中,其流程是:***1*** P ***Plan***—計劃。醫院要組建以院長為一把手、科室主任為成員的醫院評審委員會,精讀標準,掌握標準,制定各個科室的迎評方案,即做什麼,什麼時間做,怎麼做,誰來做,做到什麼程度等都要計劃明確,並形成制度。***2*** D*** DO ***—執行,確定目標後,落實到位,責任到人。科室和個人按規定實施計劃,包括個人自主執行與科室主任督促執行。***3*** C ***Check***—檢查,醫院評審委員會定期派工作人員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要以《評審標準》為出發點,將已經完成的計劃同目標值進行比較,看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並找出未完成的原因。***4*** A ***Action***—處理,對實施的效果進行總結和歸納,對不能完成的,總結原因,重新修訂計劃,進入下一輪PDCA迴圈。

  3. 3資訊支撐構建檔案管理現代化平臺為了

  滿足檔案數量急劇增加和現代化醫院對檔案利用頻繁的需求,醫院必須大力改變和更新檔案利用的方法,加強檢索工具體系建設,建立檔案目錄中心。同時,樹立檔案資訊資源共享意識,全面提高檔案現代化管理水平。要建立區別於傳統檔案管理的模式,使傳統檔案館向數字檔案館發展。數字檔案館是建立在現代資訊科技普遍運用基礎上,利用數字化手段,對數字檔案資訊進行收集、管理,實現檔案資訊資源共享的超大規模、分散式的數字資訊系統要想實現檔案現代化管理,就必須積極推進檔案全文資料庫建設,逐步實現全文資訊查詢、資源共享,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加快檔案資訊數字化處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