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教養孩童

  現代社會,子女教育開始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要抓住機會教養孩童,時間錯過就不好辦了。你家有兒童特別好,不管是自己的兒女還是兒女的兒女或是其他兒童,要教養他們,使他們走當行的道!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經文:箴22:6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三歲看八十”或者“三歲定八十”。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從三、四歲小孩的身上就可以看到他成年以後,乃至這一輩子的狀況。當然,我們不認為三歲的時候如何,長大了以後就一定如何,這只是提醒我們,一個孩子年幼的時候是如何的,非常大的機會影響到他成年之後,甚至這一輩子的生活的狀態。因此,當他們還在幼童的時候,需要我們更好的教養他們。

  其實,在聖經中我們也可以看見,上帝也是非常看重對孩子的教育。特別在箴言書之中,我們看見不斷的出現一個短語“我兒”,在整卷箴言出中出現了22次。由此可見,整卷的箴言書就好比是寫給自己的孩子一般。因此,這就看出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是非常看重教養孩童的這事。就如,我們剛剛所讀過的這段經文,聖經告訴我們:

  “【箴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顯然上帝是在提醒我們每一個做父母或者做長輩的,要重視教養孩童的問題,當我們在孩童時期,教養他們走當行的路,聖經告訴我們,就是到他們年老的時候,也不會偏離。而這句話不就是迴應了,剛剛我們所說的“三歲定八十”嗎?

  在當今的社會之中,出現了幾個詞語:官二代;富二代等。與社會處境相似的,現今的教會之中也出現了一個第二代的問題,有人把他稱之為“信二代”。意思是最悖逆、心地最剛硬的一群人。

  因此,願我們透過聖經來明白我們已經做父母的、即將做父母的或者我們做長輩的該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好叫我們的孩子成為真正的“信二代”。

  一、教養孩童不在乎其他

  教養孩童不在乎其他,其他方面的東西到底包含什麼呢?生活的富足;才能的培養;事業的成功;地位的追求。這幾個方面大致就可以概括出現今父母在教養孩童的一個基本的方向。對於一個人而言,這幾個方面一定是重要的。那麼,這樣我們該如何理解這裡所說的“不在乎”就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父母,在教養孩童的事上不要看重這些東西。

  1、生活的富足

  當我們將教養孩童的重心放在了使孩子在生活上富足的時候,我們整個行事為人也就會發生改變,我們的觀念也會對孩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生活的富足成為我們教養的重心,那麼,信仰的重要性就慢慢會失去了。當我們在教養孩童上以此為重心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成為了一位生活上的富足,信仰上的貧窮的人。

  2、才能的培養

  當孩子漸漸長大了的時候,當他們開始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父母在教養孩童上又開始注重在才能上的培養。而當我們一切都是以孩子的學習長進為教養重心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整個生活的中心就是學習。當我們在教養孩童上以此為重心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成為了一位才能上的全知,信仰上的無知的人。

  3、事業的成功

  當孩子繼續長大成人之後,我們發現我們自己變的注重教養孩子在事業上的成功。當我們是存著這樣的重心去教養孩童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個優先的次序,那就是孩子的事業為先。因此,信仰對於他們而言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業才是非常重要的。而這觀念往往就會在孩子的生命中出現一個惡性的迴圈:事業為先,信仰為後;事業為主,信仰為輔;事業在實,信仰在虛;事業為有,信仰為虛。當我們在教養孩童上以此為重心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成為了一位事業上的成功,信仰上的失敗的人。

  4、地位的追求

  並且,我們做父母的不僅要孩子在事業上成功,同時,我們也想要他們在地位上要追求。當我們做父母的以這個為教養孩童的重心,那麼,很自然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其他的一切都要為這事情讓步。當我們在教養孩童上以此為重心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成為了一位地位上的高升,信仰上的墮落的人。

  對於我們作為基督徒的父母而言,我們當以什麼為教養孩童的重心,教養孩童不在乎生活的富足、才能的培養、事業的成功、地位的追求。對基督徒而言,我們需要知道這些方面對我們而言並非最重要的。因此,不在乎不是不要,而是不看重;之所以,不看重乃是因為我們基督徒知道更應該看重什麼。

  二、教養孩童更在乎信仰

  教養孩童更在乎信仰,我們所說的信仰就是指:對這位創造主的認識、敬拜、尊崇;對這位拯救我們的主耶穌的認識、信靠和順服。

  1、為什麼教養孩童更在乎信仰?

  A、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稱自己的孩子為心肝寶貝,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古話來說,孩子是我們身上掉下的一塊肉,這說明我們有一個觀念,那就是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如何教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聖經

  【詩127:3】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聖經在這裡就非常清楚的提醒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兒女是耶和華上帝所賜給我們的產業,兒女並非是我們自己所有的產業。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孩子不是我想怎麼養,就要怎麼養了。我們需要認清楚一個身份,那就是管家的身份。

  【林前4:2】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因此,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是我們不僅是孩子的父母,我們也是孩子的管家,我們如何管那就要問問上帝的意思的。

  B、教導信仰是上帝的命令

  我們是否清楚教導信仰這是上帝所給我們的命令?在以色列民出埃及過逾越節之後,上帝要以色列民守節作為定例,並且,也說到:

  “【出12:25】日後,你們到了耶和華按著所應許賜給你們的那地,就要守這禮。”

  這就是要父母將自己對上帝的經歷告訴自己的孩子,要他們也能夠知道和明白。而且,

  【申6:4-9】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儘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這段經文被稱為“示瑪”是以色列民從小教導孩子背誦的。看到耶穌的父母,在耶穌十二歲的時候,他們就按著節期的規矩上耶路撒冷去守節。這一切都表明了教導孩童信仰這是上帝所給的命令,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讓孩子明白自己父母所信,這是上帝的命令。

  C、生命比生活更重要

  最後,為什麼教養孩童更在乎信仰呢?那就是生命比生活更重要。聖經

  【太16:26】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在這裡我們換一個詞來說,那就是生活和生命,這兩個方面的重要性對比。那麼,你是否有將這最好的、最重要的生命帶給你的孩子?這就是在驗證你對兒女的愛是否真實?

  2、如何教養孩童看重信仰?

  A、從小教導

  就如聖經在這裡所說的,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這裡的孩童乃是指青少年,也就是指著12、3歲左右的。聖經在這裡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在最多12、3歲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使他走當行的路了。從小教導他們行走正路,行在這條信仰的道路上,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對父母而言,要重視把小孩送到主日學。

  B、以身作則

  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否能夠在自己的教導上以身作則,這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我們說了對我們基督徒而言,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者說,在我們的孩子面前,是否表現出來過信仰對你而言是重要的?還是說,我們口頭上說,信仰很重要,教導孩子也說禮拜很重要,但是,對自己而言就是隨隨便便的。***教導孩子看重信仰,這不是主日學老師的特權,這是父母的重任。***

  C、不住禱告

  最後,乃是不住的禱告。信仰的傳承和信仰的遺傳是不一樣的,在教會中我們可能存在很多遺傳的信二代。什麼叫遺傳?不是我的,乃是我爸媽的。那什麼叫做傳承?不僅是我爸媽的,也是我的。今天,孩子的是否能夠得著真實的生命,是需要我們不斷的用禱告來托住的。無論今天我們的孩子是如何的光景,我們都可以藉著到底將他們帶到上帝的面前。曾經,有一位主教對奧古斯丁的母親說過:“用祈禱和眼淚澆灌的孩子,是不會枯乾的。”

  對一個人生命而言,生活、學業、事業、婚姻等等這一切都是0,而惟有信仰才是1。0與1相比那個更加重要呢?若你的生命有了1,卻少了幾個0,那還是有價值的;若你的生命失去了1,卻多了幾個0,那就沒有任何的價值。因此,教養孩童不在乎其他,更在乎信仰。

  基督教講章:教養孩童的兩大聖經原則

  經文:弗6:1-4

  一、籍真愛建立親密關係

  真愛從哪裡來?從上帝來,神就是愛,神的愛不同於人的愛。神的愛是永遠的,犧牲的,是聖愛;人的愛是暫時的,有條件的,是喜歡。

  1、 父母先要接納神的愛 人的愛有限,人愛兒女有時愛不下去。父母先要接納神的愛,才能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羅5:8***接納神的愛,就是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使我們從生過來,使我們的愛心有根有基***弗3:17***,還要追求愛***林前14:1***然後靠主去實行愛***林前16:14***。

  2、父母籍著真愛接納孩子

  有了神的愛,再用神的愛去接納孩子。神用無條件的愛愛我們,我們也要用無條件的愛去接納自己的孩子。餓們接納孩子,是因為孩子也是人,他們與生俱來就擁有上帝的形象,他們的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是無價之寶;他們被愛和被接納,並不因著他們的行為和外貌,也不因為他們擁有什麼。因為是神叫他們生在我們家裡的,叫我們去享受他們,愛他們,***參詩127:3***;且如同基督接納我們一樣,用無條件的愛去接納自己的孩子。 接納孩子,能讓他們建立自我價值,安全感,自信的生活,但大人常常不肯接受孩子,辱罵,嘲笑,挖苦孩子,會使孩子心靈受傷害。

  3、父母找亮點讚賞孩子

  父母要稱讚,賞識孩子。保羅稱讚學生提摩太有信心。每個父母必須調整“雷達方向“——專挑孩子的缺點是不對的,要用放大鏡鏡來看孩子的有點,讓孩子建立自信心。應該讚賞孩子的追求和努力,而且要讚賞的具體,不馬虎。

  4、父母花時間投身孩子

  父母要多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否則要孩子就是空話。”你妻子在你的室內,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詩128:3***這節經文展現了一家享受天倫之樂的美好畫面。

  二、用真理建造美好的品格

  1、父母帶孩子進到主裡***可10:13-14***

  越小的孩子越信靠父母,不願意一刻離開父母,一個真正信靠神的才能進天國。

  “帶。。。來”,此處希臘文原意是“獻上”的意思。就是把孩子獻上,交給主耶穌。有一種老思想:養兒防老。所以父母大多不願意把兒女奉獻做傳道。而我們要把孩子的一生獻給主耶穌,讓主來帶我們的孩子。

  父母先要來聽道,並把小孩子帶到主日學來,主日學老師會教導他。但最重要的是平時在家裡好好的與孩子一起追求。

  2、父母以身做則為榜樣***腓4:9***

  ***1***責任***可10:43-45***

  耶穌的教導是做“僕人式的領袖”,而不是光叫別人去做的。父母負責任的,孩子也會負責任。

  ***2***師表***太11:29***

  “學我的樣式”,只有耶穌基督才有資格說這話。我們人能有什麼樣式?師表,做老師,做父母,都要有榜樣。父母在家讀經、禱告、遵守規矩、孩子也會這樣。

  ***3***關愛***約13:34***

  關愛,表現在接納、讚賞、花時間和彼此相愛上。A彼此相愛 B要接受孩子的愛。

  3、父母按照真理教育孩子

  ***1***制定管教的原則***箴6:20-23***

  視年齡段不同制定不同的規則,不能光打罵孩子,不要讓孩子無所適從。

  ***2***按著純正牧養***詩78:72***

  純正,及正直,清潔。

  ***3***憑著愛心體罰***箴13:24***

  聖經中關於體罰的教導,大孩子要打的合適。

  ***4***幼年當負軌***哀3:27***

  孩子不能光會讀書,別的什麼都不會。從小吃點苦頭是好的,有所負擔是好的。可讓孩子勞逸結合,讓他幫助做些家務活,要讓他學會自食其力。

  基督教講章:按神心意教養孩子

  經文:詩127:3,可10:13-16,路2:52

  有時候走在大街上會看見這樣的話:“關注未成年人,就是關注城市的未來。”這句話給我們看到,社會對未成年人的重視,對未來城市發展、建設的關注,因為在社會中,人是主體。有怎樣的人,才會有怎樣的社會。作為基督徒,我們應當重視孩子身心靈健康的成長,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對教會有用的人才。聖經也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經上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5***今天要跟弟兄姐妹分享一個題目:《按神心意教養孩子》。

  一、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我們教會的感恩禮拜比較多,因為有的弟兄姐妹為他們的新房子裝修好要入住感恩,有的弟兄姐妹為他們的生意、事業興旺而感恩,有的年紀大的弟兄姐妹為他家裡添了孫子、孫女而感恩。這些感恩都是為上帝賜給他們在地上的產業而感謝神。在聖經裡我發現了上帝給人的三種產業,詩篇16篇裡有兩種產業,詩篇127篇裡還有一種產業。弟兄姐妹,大家知道這三種產業是什麼嗎?我把這三處經文讀給大家聽。詩篇16:5“耶和華是我的產業”;詩篇16:6“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篇127:3“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因此這三種產業就是:耶和華是我的產業、兒女是我們的產業、還有物質的產業,如田地、房屋、事業、錢財等。這三種產業,孰輕孰重?弟兄姐妹應該心裡有數。當然神必須是第一位的,只有這樣神才會大大賜福給我們。我們舉一個聖經中的例子:耶和華神賜福給亞伯拉罕,使他牛羊成群並有許多的金銀,但在亞伯拉罕眼中,上帝的榮耀比金錢更重要。創世記曾記載,四王與五王的戰爭,四王打敗了五王,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又把亞伯蘭的侄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創14:11-12***亞伯拉罕知道這件事後,就去解救他的侄兒羅得,殺敗了四王的同盟回來時,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所多瑪王對他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14:21-23***亞伯拉罕知道自己一切所有的都是神所賜的,他不願意讓所多瑪王搶奪了神的榮耀,也不願意讓這些可得之財損害了神的榮耀。亞伯拉罕百歲得子,視之如珍寶,非常疼愛,但神卻讓亞伯拉罕將兒子獻為燔祭,亞伯拉罕在神和他所愛的兒子之間,選擇了順服上帝的命令,他經受住了神對他的考驗,在亞伯拉罕的心裡,神永遠是第一位。

  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弟兄姐妹對這句話理解有多深呢?有些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對基督徒來說,生男生女都是神的恩典。以色列人的三位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他們的妻子都曾有不能生育的經歷。我們主要來看雅各的妻子拉結,聖經說拉結天生麗質,而他的姐姐利亞相貌平平,她們都是雅各的妻子。但雅各愛拉結,不愛利亞,然而利亞接連為雅各生了6個兒子,拉結卻不能生育。有一天拉結跑到雅各面前,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拉結非常渴望有孩子,甚至將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她對雅各的訴苦、埋怨並沒有博得雅各的同情,相反雅各向拉結生氣,說:“叫你不生育的是神,我豈能代替他作主呢?”拉結明白了,就去禱告神,神顧念拉結,應允了她,使她能生育。她就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約瑟,意思是增添的意思,因為拉結覺得一個孩子不夠,還想再要一個,後來她又生了一個兒子便雅憫。當約伯失去十個兒女的時候,他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伯1:21***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父母愛子女是上帝賦予人的天性,常常在新聞裡看到一些感人的場景:孩子得了絕症,然而父母對孩子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愛令人感動,並堅持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給孩子治病。因此我們可以說,正因為父母有這種愛孩子的天性,上帝才放心將孩子賜給作父母的。在這裡我們要知道,既然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我們要有一種管家的意識。兒女是神暫時託管給我們的,因此我們要善盡照管的責任。現代人忙著工作和事業,往往忽略了對子女的教養,以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給他報這個補習班、那個培訓班,就算是盡上了本分。但卻忽略了跟子女的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三字經上有句話“養不教,父之過。”但願弟兄姐妹,能夠經營好上帝賜給你的產業,並禱告神說:“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詩16:5***

  二、讓小孩子到耶穌這裡來

  馬可福音10:13-16記載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從這幾節經文的記載看,耶穌非常希望小孩子到他這裡來。但門徒不準小孩子來見耶穌,或許門徒是出於好意,怕孩子吵鬧影響耶穌的工作,然而耶穌看見門徒的行為就惱怒他們。弟兄姐妹,你有沒有將你的孩子帶到耶穌這裡來呢?有的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功課、孩子的學業,以為信仰的事情,等孩子長大了再說,其實這就是在阻止孩子到耶穌這裡來。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太小,不懂得信仰的事情,因此不將這方面的知識教導他們。但這卻不是神的心意。申命記6:6-7耶和華神曾吩咐他的百姓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今日所吩咐的話就是指那些誡命、律例、典章,神叫作父母的當將這些殷勤教訓兒女,殷勤的意思就是說當盡力,當努力,不是孩子愛聽就聽,不愛聽就算了,乃是努力地讓他們明白。

  在聖經中,我們看見上帝藉著小孩子為他成就大事。孩童撒母耳在很小的時候就領受了上帝的啟示,牧童大衛依靠上帝的同在打敗了以色列的勁敵巨人歌利亞。在福音書當中,我們還看到耶穌看重孩童的奉獻,五餅二魚的神蹟就是因孩童的奉獻才行出來的,也看重孩童的讚美,他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讓小孩子到耶穌這裡來,是主耶穌的命令,也是很重要的真理。不但,從聖經來看是這樣,從兒童本身來看也是這樣,因為孩子也需要福音。因著始祖亞當的犯罪,罪就從一人入了這個世界。所以,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這個世人,不但包括成人,也包括了孩童,一個出生沒幾個月的嬰孩,他就懂得嫉妒,懂得貪心,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嬰孩與生俱來就帶著罪性,因此,他們同樣需要福音,需要耶穌的拯救。而且,我們要知道現在的社會充滿了罪惡和敗壞,又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兒童很容易就能從電腦、電視、報刊、書藉,或是從身邊的朋友同學當中,接收到很多不健康的資訊,如果兒童不懂得分辯,很容易就會受到這些資訊的毒害,長久下來,就會影響他的思想,繼而影響他的行為。那麼兒童要怎樣才能不受這些不好資訊的影響呢?有人說,父母可以禁止,但是能禁止得了嗎?你能一天24小時跟他在一起嗎?不能。聖經告訴我們,少年人要如何潔淨他的行為呢?就是要遵行你的話。神的話有潔淨的功效,它能過濾你接觸到的不好的資訊,神的話能使你有分辯的能力,使你知道什麼可以接受,什麼不可以接受,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神的話句句都是真理,話句句都帶有能力。孩子若從小聽神的話,讀神的話,那麼他的確會行在當行的路上到老都不偏離,因為聖靈會將他保守在神的真理裡面。所以,兄弟姐妹,請你注重孩童的靈命,將孩子帶到耶穌面前!不但如此,我們還要知道一點,就是兒童是接受福音的最佳時期。

  我們知道社會上一直在提倡,孩子越早教育越好,所以現在有很多胎教的書,教準媽媽們當怎樣做將來出生的孩子既聰明又可愛,其實對兒童靈命的培養也是越早越好,那為什麼說兒童是接受福音的最佳時期呢?因為兒童單純就如白紙一樣,你畫上什麼就是什麼,如果等到他上初中,高中,大學,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觀念,要改變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而且兒童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有一些曾經上過主日學的孩子,他們長大以後,他們說:“他們記得最清楚的聖經,就是在主日學背誦的聖經金句和聖經故事。”所以,兄弟姐妹,趁著孩子還小,還容易接受福音,還容易記憶聖經的時候,將他們帶到主面前吧,這樣對孩子的一生將是莫大的祝福。

  三、對孩子的期望

  作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那麼,在父母眼裡,龍和鳳究竟是怎樣的形象呢?有人調查研究過,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主要表現為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和有道德,有的父母還期望子女有權勢和名利。弟兄姐妹,你對孩子有怎樣的期望呢?期望他長大以後成為怎樣的人?現在培養孩子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呢?有人曾提出“新三好學生”的標準:品德好、分數高、能力強。綜合起來看就是德才兼備。品德放在前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品德不好,分數高、能力強,將會對社會、對家庭有很大的危害。前幾天在“新聞夜班車”裡看到這樣的報道:一個忤逆的兒子追趕著打父親,因為這個兒子喜歡賭博,輸掉了幾十萬,向父親要錢,父親沒有,要求父親賣掉房子,父親不肯,兒子就打他,這個兒子還說:“只要父親給他十幾萬塊錢,他就跟父親斷絕父子關係,並保證以後不再來打擾父親。”年紀大的父母最大的安慰和喜樂是什麼呢?是看到子女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是看到子女有孝敬父母的心。然而有多少上了年紀的父母還再為子女操心掛慮,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都知道,父母都對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但對孩子有好的教養,美好的期望才會有實現的一天。

  聖經中記載主耶穌的成長,是完美的成長。路加福音2:52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聖經學者馬唐納解釋這節經文說,主耶穌在世為人經歷四個方面的成長:1、他心智的成長──智慧增長。 2、他身體的成長──身量增長。 3、他屬靈的成長──神喜愛他。4、他社交的成長──人喜愛他。我想,每個孩子也應該象耶穌這樣,在這四個方面不斷成長。

  舊約聖經有這樣幾處經文:申命記6:4-5“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儘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彌迦書6:8“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什麼同行。”這是神對以色列人的期望,我想這也是今天神對孩子的期望。

  最後,我要以一篇禱告詞作為我今天分享的結束: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使他在軟弱中,能夠堅強不屈, 在懼怕中能夠勇敢自持,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懇求塑造我的兒子,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引導他認識你,同時又知道,認識自己乃是真知識的基石。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篤實力行而不空想;引領他認識你,同時讓他知道,認識自己,才是一切知識的基石。

  主啊!我祈求你,不要使他走上安逸、舒適之途。求你將他置於困難、艱難和挑戰的磨練中,求你引領他,使他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並學會憐恤那些在重壓之下失敗跌倒的人。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求你讓他有一顆純潔的心,並有遠大的目標;使他在能指揮別人之前,先懂得駕馭自己;當邁入未來之際,永不忘記過去的教訓。

  主啊!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我還要祈求你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使他過分嚴肅,還苛求自己;求你賜給他謙卑的心,使他永遠記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溫和。然後作為父親的我,才敢輕輕的說:“我這一生總算沒有白白活”。阿們!

  這是二戰期間,美國著名的麥克阿瑟將軍為他的孩子在上帝面前獻上的禱告。從其禱告文中,我們看不到這個父親為孩子祈求財富、工作和地位的禱詞,反是為兒子祈求上帝讓他能堅強、勇敢、不氣餒、謙遜、認識真理、勇於接受挑戰和磨練、抱持遠大的人生目標、懂得駕馭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的心、充滿幽默感、坦率與溫和。願上帝賜福他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