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寫作資料

  作文資料的積累是,每個高中生都必須落實的事情,而高中生又可以積累哪些作文資料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仰觀宇宙,俯察萬物

  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得以藉助電視、網路等手段以認識自然。但若把科技當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徑,在我看來,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親身走進大自然中,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才能夠真正感知自然的美與力量。

  何謂“感知”?“感”即感受,“知”為相知。明白了這一點,便可知為何科技手段無法讓我們真正地親近自然,感知自然。

  電視可讓我們知曉全球天氣,網路可讓我們將生物知識盡收眼底,科技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了解自然萬物的一種極便利的途徑。然而,這頂多可算作對與自然相關的科學知識的學習與認知。科技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它始終無法讓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們從來不會為螢幕上的紅花綠葉而歡呼雀躍,畫家們從來不會面對電視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揮毫;同樣,天氣預報不會讓詩人詩興大發,生物綱目種屬也無法讓作家文思泉湧。作家遲子建曾說過:“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顆心臟。”既然如此,我們必須放下滑鼠,離開電視,親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與大自然相感相知,相親相近,讓心靈得到美的洗滌。

  以親身走進自然的方式,其意義還不止於對美的感知,更在於通過與萬物的接觸,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對自然長存一顆敬畏之心。

  人本為自然的一個部分,然而,工業文明的興起,斬斷了人與自然間的紐帶。人們得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這便使人類對自然失卻了敬畏之情,卻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試想,若只從天氣預報中認知自然,又何談對藍天白雲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識概括自然,又何來對花草樹木的珍視與保護?過分依賴科技,卻失卻了對自然的親身感觸,使人類忘記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於是我們肆無忌憚的破壞自然,製造出霧霾封城,河水重金屬含量超標這樣種種的荒謬事情。科技並沒有讓人與自然更近,相反,它疏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讓我們重返自然,親身感受自然,我們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靜坐蓮池旁,與蓮花久久對視,莫奈才能創作出傳世佳作《蓮花》;走進馬群中,與奔馬朝夕相處,徐悲鴻才能在畫中淋漓盡致地展現馬的健美與力量。此二者,皆以親身接觸的方式,走進自然,想必這便是他們得以與自然相感相知,並從其中獲取心靈的力量的原因。

  讓我們走進自然,於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與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2:天平和七絃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私感情有關。

  認知事物當然必得有嚴格的理智,不能縱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惡。如果僅僅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的判斷,正如《韓非子》裡那個宋國的富人,他的兒子與老人說的是相同的話,而他聽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又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於他,都說他美於城北徐公。鄒忌最後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擾,悟出了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常困於所溺。”因為有所溺,有好惡,感情上有親疏遠近,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便易於被迷失雙眼。這時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濁的末知世界,人類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階梯,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時,歡呼的人群又何嘗不以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魯諾相信理性這個內心的教師,他要讓所向披靡的論據萬箭齊發,射穿習慣和感情上依賴的迷霧,把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軌。

  理性固然在認識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們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嗎?難道感情在認知過程中永遠起著反面的作用嗎?

  康德仰望星空的時候,他的內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這親近永恆、親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認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沒有感情的存在,人類生活會陷人刻板和抽象,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辨對和錯,也要知道美和醜啊,沒有了情感,藝術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溫情都離我們遠去,我們能說我們認識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嗎?生活又有什麼樂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認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個設想時,他並不判斷正誤,只說:啊,真醜!他不願意在醜的事情上花費時間,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學中醜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們認知事物時,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熱心,雖不能任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去判斷,又不可僅僅是可憐的數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絃琴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詩意地棲居”。

  3:踮起腳尖

  人被軀殼的長短而左右,因羞愧或甘心於三尺之軀而自修囹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盲了自己的心。

  人到達這樣那樣的高度,對低處多少有了鄙夷,然而更吸引眼球的在於仰望時的那方景緻。生活的階梯上,人各擁其位,這高度或成阻礙,或與期望值尚有一段距離。聰明的人啊,在暫無法登往高處時,學會了,踮起腳尖。

  有彈性的不光是身體,還有心。又或許,我們能理解為,踮起腳尖不過是某類外化,真正的核心是我們的那顆渴望攀升的心。

  我想起了登埃菲爾鐵塔。它那麼自然而然地平地而起。在塔下仰望塔尖,扶住帽子,抬起頭,踮起腳。眼再抬一寸,腳再高一釐,望見的不過是塔身。眼睛到不了的地方,讓心到達。搭乘塔內的貨車,在尖頂與自己的心會合。方才的踮腳雖是徒勞,可心中所升騰的征服感最終引我站在這裡。巴黎城慵懶地在塞納河畔小憩,正午的城市在午睡,而我的心卻在狂躍不止。我再次踮起腳尖,讓獵獵的風灌滿我的胸膺。

  原來,人踮起腳,是要去望向更遠的風景,去吸進一口常日裡所缺少的高處的活潑。踮起腳,把希冀已久的夢攬入懷中,入目之景,春深夏淺之間,年輕的心在曠野中引吭高歌!

  澳網冠軍小威倔強地說,叩開成功之門的是有力的網球而非網球裙。她自知沒有庫娃俏麗的臉蛋,但在她的人生征程中,哪怕前半程充斥著不堪入耳的嘲諷,她也從不低下她驕傲的頭。這份驕傲是成熟的獨白。“媽媽默許我趴在小木屋的窗邊發一下午的呆”,她回憶著:“她知道我沒有發呆,我是在眺望遠方。”

  李安自覺在臺灣待得過久,他的創作靈感逐漸消退。沒有人知道隱沒的那些年他讀了多少書,走過了多少城市,只看到他的身影伴隨《斷背山》與《色戒》浮出。被歲月打磨得愈發剛毅的面容,被時光鑄就的更沉穩的步伐。他還依舊帶著淡淡的笑容說,他不甘臨摹,他只想往前走,走自己的路。

  人藉助於身體與世界連線,然而沒有一個人願意在心為形役的人生境遇中來回兜圈。踮起腳尖,擷一手高枝的果珍,讓夢境延伸,與現實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