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的傳說故事
嶗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古代文人奉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就蒲松齡來說,因迫於生計,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坐館授教,極少有時間外出旅遊。查閱史料得知,蒲松齡除遊幕寶應外,一生中僅遊覽過嶗山和泰山。但可以看出,泰山留給他的印象遠不及嶗山深刻,這大概是嶗山自古以來就富於神祕色彩,而蒲松齡天性中又具備一種追蹤神祕事物熱情的緣故。
據《蒲松齡年譜》記載:康熙十一年***1672年***夏天,蒲松齡與高珩、唐夢賚、張紱等八人,同遊嶗山,並且非常幸運地看到了海市蜃樓。又據唐夢賚《志壑堂文集》卷十二《雜記》記載:“壬子***即康熙十一年***之夏,遊勞山,見海市。時同行八人。初宿修真觀,歷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盡山窮,連天一碧。再宿青玉澗,觀日出。回至番轅嶺,微雨初晴,東望海際,一城在白雲中,堞數十仞,炮臺敵樓,歷歷可數。俄見一人青衣出,路南行。後一人肩挑雨具從之,向西望,若凝眸。吾輩者同人方驚疑,雲去時未見此城,且遷海以 後,寧復有存島乎?詢之土人從行者,乃曰:‘此海市也,是處 為滄州島。’”
嶗山,古稱“勞山”、“牢山”或“輔唐山”,被譽為“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在這裡有幸目睹難得一見的嶗山海市,對蒲松齡等人來說,是可遇不可求、令人終生回味的神奇經歷。因此,同行諸人多有不同形式的文字記載。尤其是唐夢賚,以雜記、詩、詞、曲多種樣式對於觀日出、見海市的奇遇作了非常詳細的描述。蒲松齡則寫了《嶗山觀海市作歌》,為我們復現了嶗山海市的真實面貌。詩中寫道:
山外水光連天碧,煙濤萬頃玻璃色。
直將長袖捫三臺,馬策欲撾天門開。
方愛澄波淨秋練,乍睹孤城懸天半。
埤堄橫亙最分明,縹瓦魚鱗參差見。
萬家樹色隱精廬,叢枝黑點巢老烏。
高門洞闢斜陽照,晴光歷歷非模糊。
襁屬一道往來者,出或乘車入或馬。
扉闔忽留一線天,千人騷動譙樓下。
轉眼城郭化山丘,獵馬百騎皆兜牟。
小墜騰驤逐兩鹿,如聞鳴鏑聲飂颼。
飆然風動塵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
人生眼底盡空花,見少怪多勿須爾。
君不見:當年七貴赫如雲,炙手熱焰何騰薰。
詩的大意是:海市開始時如萬頃碧波,澄淨可見,忽又變為天邊孤城,女牆***矮牆***分明,琉璃瓦清晰可見,城中房屋隱於樹叢之中,樹上有歸巢的烏鴉。這一切在海市中的夕陽照耀下,連同洞開的城門極為清晰。城外綿延不斷的道路上,許多人或乘車或騎馬,從城門進進出出。接著,又像是關上了門戶,孤城內外的景觀隱去了,再度出現的是城門望樓下上千的人群在騷動;轉眼間,城郭又化為山,有百餘人騎著馬、戴著頭盔正在打獵;一瞬間,狂風大作,塵土飛揚,所有景物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首七言歌行,描寫了作者在嶗山觀海市所見的奇幻景象,流露了作者否定現實的消極思想。
蒲松齡遊覽嶗山之後,給我們留下了兩篇膾炙人口的小說《嶗山道士》和《香玉》。可以說,這是蒲松齡遊覽嶗山的最大收穫。嶗山“景因人顯”,從而豐富了旅遊景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其知名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原在嶗山太清宮旁建有蒲松齡寫書亭,後坍塌。近年來在“關岳祠”旁恢復了蒲松齡寫書亭。此亭為一飛簷、紅柱、木結構的小亭。亭西側的白粉牆,即蒲松齡筆下的“穿牆壁”。人們大多認為,《嶗山道士》就是在寫書亭內構思而成的。據說當年蒲松齡月夜獨坐亭中凝思,忽見對面牆上有人一閃而過,像是穿牆而去,原來卻是送茶道士的影子。蒲松齡由此受到啟發,寫了《嶗山道士》。這面牆也被稱為“穿牆壁”,成為嶗山的一個景點。《嶗山道士》這篇故事寫的是一個名叫王七的遊手好閒年輕人,“少慕道,聞嶗山多仙人,負芨往遊”,在宮中見到一位白髮垂頸的道長,苦苦哀求,被收為徒。一月後,因難受其苦,產生回家的念頭。一天日暮時分,王七師傅的兩位朋友來訪,師傅便剪紙成月,室內光亮,嫦娥由月中跳下,為飲酒人歌舞,後三人又移入月中。這一表演使王七大開眼界,打消了回家念頭。又一個月後,王七決意回家,臨行前苦求師傅教其穿牆術。王七按其指點,一試而過,大喜過望。師傅告訴他,要潔身自好,否則就不靈驗。王七回家後,將師傅的告誡拋到九霄雲外,想在妻子面前炫耀一番。結果不僅沒有穿牆而過,反而在頭上撞了個大包。這個故事告誡世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光明磊落,心地坦白,否則總有一天會被無形的牆撞得頭破血流。
在嶗山太清宮有一株高約7米、胸徑約60釐米的特大號山茶花,因開花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故又稱耐冬,古書中也叫曼陀羅。樹下立著一塊木牌,上書:此耐冬——山茶,即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香玉》篇之絳雪。《香玉》寫的是膠州一位姓黃的書生在宮中讀書時,與由白牡丹所幻化的女子香玉浪漫而纏綿的愛情以及與由耐冬所幻化的女子絳雪的深厚友情。小說中的絳雪是一位孤傲清高、極有個性的女子。她有著成人之美的君子胸懷,正是在她的幫助下,黃生與香玉生死相許的愛情才得以超越陰陽阻隔而再續前緣。黃生由此感嘆:“香玉吾愛妻,絳雪吾良友也!”因此,這篇小說中絳雪的形象最為動人。這一人物的言行,無疑也使太清宮這株飽經風霜的耐冬蘊含了更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的內涵,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純美的人性魅力。目前,在嶗山頭東二十多公里的長門巖海島上,有大小不同、形狀不同、樹齡不同的耐冬樹六百多棵,樹齡最高的達一千三百多歲。每年開花季節,碧綠的枝頭、翠葉叢間,生出朵朵璀璨晶瑩的紅瑪瑙,萬紫千紅,爭奇鬥豔,如盤的花朵間,叢叢黃蕊閃爍著萬點金星。遠遠望去,整個小島既像一座綠瑩瑩的翡翠谷,又像一座紅光滿天的火焰山。長門巖是名副其實的“耐冬王國”。明代詩人楊慎曾寫詩讚美耐冬:綠葉紅花鬥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玉枝照玉臺。
作為香玉原型的那株白牡丹,據說也不是蒲松齡憑空杜撰的,而是從嶗山關於牡丹的傳說中受到了啟發。不過,這個傳說中的牡丹,生長地卻是在上清宮。明代大學士高弘圖在他的《嶗山九遊記》中曾饒有興致地記載了這一傳說。據他所見,上清宮當時確有一株白牡丹,看起來年代已久。道士們給他講述了關於這株牡丹的神奇故事:一百多年前,這株白牡丹被“大力者”連根掘走。幾年後白牡丹從他那兒逃了出來。當晚宮中道士夢見有白衣人叩打宮門,高興地叫喊:“我回來了!我現在回來了!”第二天早晨,道士們到原來種白牡丹的地方一看,果然花的根莖又出現在土中,並吐出了新芽。“大力者”庭院中從嶗山掘去的那株白牡丹,卻在這一年枯死了。這個美麗的傳說,據高弘圖說,在他遊覽嶗山時還為人們津津樂道。蒲松齡很可能在遊覽中聽到了這個流傳已有二百餘年的白牡丹傳說,於是在《香玉》中對它作了藝術加工,塑造了美麗多情的香玉,但把白牡丹所在地從上清宮“移”到太清宮。令人惋惜的是,這棵美麗的白牡丹後來被無知的小道士砍掉了,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蒲松齡一生僅到過嶗山一次,逗留時間也不太長。在他以嶗山為背景的這兩篇小說中,雖然並不能找出他在嶗山寫作的證據,但是完全可以肯定,這兩篇小說的創作的確是以蒲松齡遊嶗山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前提的,是馳名中外的嶗山及其美麗傳說成就了這兩篇小說。
篇【2】
“摸摸老龍頭,一世永無愁;摸摸老龍尾,做事有頭有尾;摸摸老龍背,長命到百歲。”走到太清宮的“逢仙橋”旁,導遊總是會以這樣的開場白來介紹眼前的這棵1100多歲的老榆樹,因其樹形特別,猶似龍頭,被人們稱為“龍頭榆”。
此樹高 18.8米,樹圍 4.1米。相傳植於唐代,據記載,此樹是五代時嶗山著名道士李哲玄親手所植。李哲玄來到嶗山後,在原有的“三官殿”和“三清殿”基礎上,又建起了“三皇殿”,進一步完善了太清宮的建築佈局,並率領宮中道士重修道路,栽植樹木花卉,整理泉池及水排溝渠,使太清宮的園林提高到當時國內同類廟宇的最高水平。而“龍頭榆”旁有一大石,刻有“逢仙橋”和宋太祖趙匡胤敕封嶗山道士“華蓋真人”的記事。相傳劉若拙在一個大雪後的除夕清晨,在此處遇到一位老人,交談一番後,覺得老人的學問高深。待老人離去時才發現半尺深的積雪上竟沒有老人行走的腳印,方知遇到了仙人,而這仙人,正是這“龍頭榆”修煉成仙的化身。
篇【3】
五代時期,青州有一個喚作東方信的大戶人家子弟,生性不愛讀書,偏好修道煉丹,篤信黃老之術。
東方信的父親東方煜原是唐朝末年朝廷的一品大員,後因權臣結黨營私,宦官舞弊蒙上,他不堪置身於朝唐沆瀣之中,又因礙了朝廷顯貴的眼,便一氣之下辭官不做,回到青州做起富家郎。
那時潘鎮割據嚴重,軍閥混戰不休,五代十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分明是個跳樑小醜雲集的時代,借用一句老話,“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東方煜回到青州後,每日養花種草,閉門謝客,廳堂深深,每日讀書消遣度日。
至於東方信,他也不甚去管,反正天下混亂紛爭,這官也沒有什麼好做的,書也沒有什麼好讀的,這兵自然也沒有什麼好當的。只要東方信不是太不安分,他喜歡修仙煉丹,那也由他去得。
東方信雖然不愛讀書,但是自小卻是聰慧異常,才華意氣,談詞爽朗,真個是美玉良金,隋珠和璧,端的是人中龍鳳。轉眼到了十七歲,東方煜欲找媒人,說一良家美眷與他,誰知他一點心思也無。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東方煜豈能容他胡鬧,便請了媒人王婆,安排了一樁親事與他。那姑娘也乃是一位鄉紳家的,名字喚作蘇琴,面孔不白不瘦,身材不長不短,雖不是絕色佳人,但也不甚醜陋。但是性情十分古怪,風趣全無,尤其討厭東方信煉丹修道。
東方信十分苦悶,便有了離家出走的年頭,但天下雖大,何處是他去處。有一天夜裡,東方信在偏房煉丹,夜色漸深,他迷迷糊糊睡著了。忽然看見一個白髮老人凌空走來,那老人童顏鶴髮,峨冠高聳,一副仙風道骨模樣。
老人自稱是普濟真人李哲玄,言東方信與道教有緣,讓他去嶗山太清宮找自己的師侄華蓋真人劉若拙,他日苦心修煉,定得大道,說必忽而不見。你道這李哲玄是誰,他就是周太祖郭威敕封的道化普濟真人,是一位道行極深的長壽道長,他羽化的地方就在嶗山太清宮。
東方信踟躕良久,終究還是下定決心去嶗山,家中之事讓他不堪其擾,更堅定了他的道心。他暗地裡收拾好行囊盤纏,留下書信告知家人,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出發了,他不會知道自己這一走就是十年。
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東方信終於來到了嶗山,他在太清宮西南山麓的驅虎庵尋見了華蓋真人劉若拙。至於這華蓋真人,明末黃宗昌在《嶗山志》裡有載,說他”丹顏皓首,不自知其年,不履不冠,冬不爐,夏不扇”,內功修養極為高明。
東方信隨著華蓋真人在嶗山苦修,在劉若拙的指點下,如魚得水,如虎添翼,進境之快,就連劉若拙也自嘆弗如。後來華蓋真人被宋太祖趙匡胤封為“左街道錄”,肅清天下道流,離開了嶗山。東方信便自己在山中修行。
時光荏苒,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那一夜萬籟俱寂之時,東方信遊刃于山間諸峰,海上一輪明月高掛,傾灑著柔和清輝。東方信心無掛礙,不管眼前山石土牆,信步橫穿而過,後衣袂紛飛,迎風而起,猶如九天謫仙,在空中飛揚激盪,修成大道。
要知道這穿牆之術乃是道家最為難以修煉的道術之一,穿牆之人必須從不說謊,道心堅定心地純良,且從沒有為害過朋友,否則必然會撞得頭破血流。古往今來修成之人,極為罕見。
東方信得道之後,心情已如羚羊掛角,不休不鬧,不怨不恨,無跡可尋。回到家後,他取了自己練成的三枚仙丹,一枚贈予自己的髮妻,兩枚贈予自己的父母,言可增壽二十年,後飄然而去。
從那以後,東方信遨遊於神州各地,忽而南,忽而北,忽而太行,忽而崑崙。時常聽聞有人曾見他御風飛翔,為人福祉奔波,且不留痕跡,人們贈予他一個道號“飛冥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