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來自史記的故事
《史記》是我國史學鉅著中一座不朽的豐碑,同時也是漢代文學的典範。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不惜性命
太子尊奉荊軻為上卿,山珍海味、奇珍異寶、香車美女任憑荊軻所取儘量滿足他的心願。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荊軻仍沒有行動的表示。這時,秦軍已經快打到燕國邊界了。太子丹十分著急,於是請求荊軻說:“秦國軍隊馬上就要橫渡易水,攻打我們了,等到燕國滅亡了,那時即使我想要再長久地侍奉您,恐怕也辦不到了!”荊軻笑了笑說:“太子就是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了。現在到秦國去,沒有能讓秦王相信我的東西,那麼秦王就不會讓我接近。那位樊,秦王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購買他的腦袋。如果真能得到樊的腦袋和燕國督亢地方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接見我,這樣我才能夠有機會靠近他刺殺報效您。”太子說:“樊到了窮途末路才來投奔我,我不忍心為一己之私傷害他,希望您考慮別的辦法吧!”
荊軻明白太子不忍心,就私下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您可以說是太殘酷了,父母、家族都被殺盡。如今還聽說秦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購買的首級,您打算怎麼辦呢?”樊於期仰望蒼天,嘆息流淚說:“我每每想到這些,就痛入骨髓,徹夜不能入眠,卻想不出辦法來!”荊軻說:“現在有一句話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洗雪的仇恨,想聽嗎?”樊於期問他怎麼辦。荊軻說:“我希望得到的首級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召見我。那時我就趁機刺殺他,那麼的仇恨可以洗雪,燕國被欺凌的恥辱也可以滌除了,一舉兩得,意下如何?”樊於期聽後十分激動,說:“只要能殺掉秦王,為我父母妻兒報仇雪恨,就是死我也願意,一切拜託先生了。”於是馬上自刎死了。太子聽到這個訊息,駕車賓士前往,伏屍而哭,極其悲哀,但已經沒法挽回,於是只得把樊於期的首級裝到匣子裡密封起來。
:惠王招賢
馬陵戰敗以後,秦、趙、齊三國聯軍趁機攻打魏國。不久,秦國任用商鞅大舉向東進討,來勢洶洶。而趙、齊兩國又多次打敗魏軍,侵入魏國境內。迫於強大的壓力,魏國將都城從安邑遷徙到大梁。
面對如此危難形勢,魏惠王痛定思痛,打算強國禦侮,擺脫困境,就用卑下謙恭的禮節和優厚的物質待遇招攬賢人。賢者鄒衍、淳于髡、孟柯知道後都紛紛來到魏國。惠王把這些賢者召集在一起,向他們詢問說:“各位愛卿,寡人沒有才能,致使軍隊三次在國外遭受挫折,連太子也被敵軍俘虜,個個戰死。國家因此而元氣大傷,祖先的宗廟社稷受到了玷辱,我真是感到無比的羞恥啊。先生們不顧路途的遙遠,屈尊大駕光臨我國,您們將提供給寡人什麼妙計來使國家獲利呢?”各位賢者相繼進獻良策,孟柯進諫說:“君王不可以這樣的追求利益。您要是追求利益,那麼國中大臣們也就會追求利益;大臣們追求利益,百姓就會跟著追求利益。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的話,那麼,國家就危險了。作為君王,治理國家實行仁義就足夠了,何必去追逐利益呢?”
:從小吏到丞相
蕭何,是沛縣豐邑人。他通曉法律,對當時的法律條文倒背如流,方圓百里之內無人能及,因此,被任命為沛縣的功曹掾***官名***。漢高祖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蕭何曾經多次利用自己職務之便來保護他。後來,劉邦當上了亭長,蕭何也時常幫助他。劉邦曾經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陽服差役,縣裡的官吏都資助他路費,每人出了三百錢,唯獨蕭何資助他五百錢。一次,秦朝御史到郡裡檢查工作,縣令讓蕭何前去幫忙。蕭何把各項工作都辦理得井井有條,受到了上級的表揚嘉獎。於是,蕭何被提升為泗水郡的卒史。每年的政績考核,蕭何都名列榜首。因此,秦朝的御史打算回京進言徵調蕭何,但是,蕭何堅決請求留下做事,才沒有被調走。
劉邦當年起兵反秦,被推舉為沛公,蕭何仍然形影不離地跟隨他,以縣丞的身份督辦公務。劉邦率軍進入咸陽以後,將領們認為發財的時候到了,個個都爭先恐後地奔向府庫,分取金帛財寶,唯獨蕭何先是進入秦朝宮殿裡,收取丞相、御史掌管的律令圖書,把它們封存起來。劉邦被封為漢王以後,為了充實自己的實力,拜蕭何為丞相,掌管了行政大權。後來,項羽與各路諸侯攻佔咸陽以後,將它洗劫一空,臨走時還放火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咸陽最終被夷為為平地。而劉邦在日後統一戰爭與國家治理中,之所以能夠全面瞭解各地的軍事要塞、戶口多少、地方強弱、民眾疾苦,就是因為蕭何得到了秦朝全部的圖籍、資料。蕭何又曾經推薦韓信,勸服劉邦拜他為大,率領軍隊南征北戰。
劉邦後來率軍東進,先後平定三秦。蕭何則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巴蜀。他在後方一刻也沒有閒著,負責徵收賦稅、安撫百姓、釋出命令、供給前方軍隊糧草。漢高祖二年,劉邦率領諸侯的軍隊攻打楚軍,蕭何則留守關中,侍奉太子,繼續擔當後勤重任,把治所安排在櫟陽。他負責制定法令、制度,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一般情況下,蕭何釋出命令總是先向劉邦報告,得到批准以後才去施行;但是,如果情況緊急,他總是酌情處理,等到劉邦回來以後再報告。另外,蕭何從事的最重要的事務是按照戶口徵收糧草、徵集兵丁,將二者由水路輸送到前方。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多次棄軍逃亡,蕭何則常常徵發關中士卒,補充軍隊的缺額,有利地保證了前方戰事順利進行。因此,蕭何深得劉邦信任,劉邦專門委任他處理關中事務。
:不理政事
曹參卑賤的時候,跟蕭何關係很好。等以後各為高官之後,他們之間也產生了隔閡。但在蕭何臨終時,他只向孝惠帝推薦了曹參。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朝的丞相之後,政策沒有任何變更,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
曹參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他斥退攆走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一味追求聲譽的官吏。曹參自己整天痛飲美酒,不理朝政。大臣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心裡都很擔憂,紛紛上門來好言相勸。可是等這些人一來到,曹參就立即拿出美酒來給他們喝,他們沒辦法,只好跟他一塊兒喝。過了一會兒,有的人想說些什麼,曹參又繼續讓他們喝酒,直到他們喝醉之後離去。大臣和賓客們始終沒能開口勸諫。
曹參住宅的後園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裡整天飲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參的隨從官員們很厭惡這件事,但對此也無可奈何。一次,他們請曹參到後園中游玩,希望曹參聽到那些官吏們醉酒高歌、狂呼亂叫後加以制止。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曹參聽到這些聲音後,反而叫人拿出酒擺在桌子上,自己也痛飲起來,並且也跟著高歌呼叫,與那些飲酒的官吏們相互呼應,一起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