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為什麼不肯娶樊氏

  面對絕色寡婦樊氏趙雲心動了,為何就是不娶她?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利用曹操和周瑜互相掐脖子的空檔,出奇兵突襲荊州南部四郡。當時,趙雲主動請命平定桂陽,在平定桂陽之後,趙雲遇上了演義當中唯一讓趙雲心動的女子——美女寡婦樊氏。可是,當樊氏的小叔子桂陽太守主動求親,表示願意獻上嫂嫂樊氏時,原本喝酒喝得很開心的趙雲卻一反常態,當場翻臉,表示堅決不會做這樣“亂人倫”的事情。

  趙雲為何會這麼生氣?真的是因為趙雲口中所說,娶了樊氏,就亂了人倫嗎?、

  我們首先看看趙雲的人倫邏輯。

  趙雲和桂陽太守趙範,兩人因為都姓趙,又是同鄉、同歲,喝酒時候,趙範主動提出要和趙雲結為兄弟。趙雲大喜,也就答應了。此後,趙範請出樊氏,說出自己的打算。本以為趙雲定然欣然接受,沒想到馬屁拍到了馬腿上,趙雲狠狠給了趙範一記耳光。

  原文如下:

  雲聞言大怒而起,厲聲曰:“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

  趙雲的反應很奇怪,就算是不同意,為什麼要大怒,不但大怒,還要大聲把話說出來,這明顯是讓趙範下不來臺,讓進入後堂的樊氏下不來臺。而趙雲的理由是自己已經和趙範結為兄弟,趙範的嫂嫂就是趙雲的嫂嫂,娶了嫂嫂就亂了人倫。

  確實,在民間有“朋友之妻不可戲”這樣的說法,江湖中調戲大嫂也最為人不恥。不過,趙雲心中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後來,趙雲二度平定桂陽,抓住了趙範,把人押送到劉備的身邊,又說起這段公案。當時劉備和諸葛亮都在場。他們怎麼看這段姻緣呢?

  諸葛亮說:“此亦美事,公何如此?”

  趙雲戎馬半生,一直單身,諸葛亮這個做領導的很關心下屬的婚姻大事,個人問題解決了,下屬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嘛。何況,在當時,桂陽等荊州南部四郡官員都是曹操任命的官員,此時剛剛歸附,人心不定。如果趙雲能夠娶趙範的嫂嫂樊氏,趙範也會安心工作,更好的幫助劉備。

  可是趙雲依然堅持,說:“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蓆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

  趙雲話說的很仔細。演義中的趙雲生性謹慎,可不是個隨便就發火的莽撞人,看他一生作戰,從未負傷就知道。此時趙雲的回答也井井有條。第一,從自身角度看,如果自己娶了結義兄弟趙範的嫂嫂必然讓人唾罵。第二,做女人的再嫁,沒有為丈夫守節,樊氏也會讓人指指點點。第三,趙範獻上嫂子或許也是居心不良。而最關鍵的第四點,是站在劉備的立場上分析問題,劉備新定江漢流域,趙雲不能也不敢因為一個女人而荒廢了劉備的大業。

  趙雲的四點分析,對牽涉娶樊氏公案的四方人物都有考慮,似乎面面俱到。

  可是劉備卻一眼看出趙雲言不由衷,為什麼呢?

  趙雲和趙範結為兄弟不假,可是為什麼就不能娶趙範的嫂嫂呢?趙範的兄長已經死去,樊氏單身,趙雲也單身,誰會說三道四呢?樊氏改嫁失節也很勉強,樊氏年輕喪夫,難道就該一輩子守寡?古代是提倡守寡,但是也並非不允許再嫁。——當然,趙雲的這個觀點,有著濃重的元明時期的道德色彩,其實在歷史上的三國,對於女性的改嫁是比較開通的。後來,劉備到了益州就娶了同為漢室宗親的劉璋的寡嫂吳氏做自己的夫人嘛,趙雲此時娶樊氏又有何不可?

  劉備對趙雲的這點心思,沒有點破,但是劉備卻明白告訴趙雲:“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劉備說,你擔心趙範心懷不軌,現在桂陽已經平定,趙範沒有威脅了,我的大業也不用你擔心,現在劉備我給你做主娶了樊氏,別人也絕不敢說三道四,怎麼樣呢?

  要是一般的男人,也就就坡下驢,背後偷著樂去了。可是趙雲不幹,他梗著脖子說:

  “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

  趙雲的這句話,才說出了真正的心思。

  趙雲簡介: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趙雲死後,劉禪又下令追諡趙雲,姜維以“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雲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 ***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您。”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見趙雲,奇之,深加接納。 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佔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詔說:“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 。”大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