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為什麼不受重用
趙雲,字子龍,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 如此威武之人為什麼不受重用?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三國之後的西晉時期,盛行門閥制度。門閥士族在政治、經濟上享有極大的特權,操縱“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在政壇造成了“公門有公,卿門有卿”以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
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臥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黴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徵西大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
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
沒有野心,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為官清廉。從劉備,孔明幾次欲大賞趙雲,趙雲不受或分賞諸軍,可見趙雲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沒錢籠絡家將,估計他也是蜀漢那些貪官的眼中釘。我在想,若是蜀漢統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話,恐怕趙雲更不好過。
第三個原因是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
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一直到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那時的趙雲,已經是滿頭白髮了。。。。
趙雲犯了為官的幾大禁忌,又時運不濟,故雖一生任勞任怨,也只能是死後封侯。當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於如此結局。
關於趙雲的統帥能力。趙雲品性謙遜,性情冷靜,善內政,從擇定賢主,千難萬險,追隨不改見忠貞種看出,趙雲實有大智慧。若趙雲統兵,輔以一智謀之士,我肯定謀士之言他能聽得進。
為將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條件是能使士卒用命。故名將吳起親自替士兵吸膿,為得就是能使士卒用命。而趙雲,做戰英勇,每每身先士卒,最難得的是,有大賞又不獨自享受,而是分與諸軍。這樣的人不是帥才那什麼樣的人才是帥才? 三國9中像張飛這種常常醉酒鞭打士卒的人居然都有84的統帥。
統兵作戰經驗尤為重要,而經驗是需要積累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天生的。若是趙雲一開始就定位在統帥的位置上,我以為他的統兵能力不比關羽差。
相關資料介紹: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
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趙雲死後,劉禪又下令追諡趙雲,姜維以“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趙雲字子龍士也。本屬公孫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被稱為常勝①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①《雲別傳》曰云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也。”遂與瓚征討。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云云得深自結托。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
②《雲別傳》曰初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從平江南以為偏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先是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此時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①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封永昌亭侯遷鎮東。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②
①《雲別傳》曰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 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②《雲別傳》曰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諡。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諡。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諡。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①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①《雲別傳》載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大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成語"偃旗息鼓" "單騎救主" "一身是膽"皆源自趙雲親身事蹟 。 蜀·漢追諡趙雲的諡文--“大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
評曰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